登陆注册
9669600000027

第27章 来自未成年受众的内因分析(2)

实例三:解惑需要互动在7号样本中,对于如何对待失败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你做的那个“团三周”的动作,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做第三次有没有会想到会失败?

李小双:比赛是什么?很简单,我可以考在座的小朋友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年都要考试?

小观众:因为它检验了这学期这个人,这个小孩他学习的成绩和情况。

李小双:所以说,你的问题已经回答我了,为什么说每年我们要去比赛,不要怕失败,像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一样,我们不要去害怕考试,我们考多少分,我们不要害怕,我们怕的是我们平时付出的够不够,你的考试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成绩。

点评:

可以看出,这是提问儿童与嘉宾之间的一次互动交流,嘉宾通过反问,把自己比赛与儿童考试的两个情境做了合理的比较,并给出了有意义的答案:与不要害怕比赛一样,小朋友也不要害怕考试。足够的付出,才能取得好成绩。既没有生硬的说教,也没有就事论事,可以说恰当地抓住了提问儿童的心理。这样的答案不仅对提问儿童,而且对电视机前的儿童受众而言,也会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的,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而这或许才是《童年》节目的宗旨所在。

(3)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不吻合来源于节目的年龄定位过于宽泛,从而不能应对特定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

《大风车》栏目以3至14岁儿童为收视对象,《童年》作为《大风车》的子栏目,在央视国际网站上所做介绍中对其收视对象并未做专门界定。如果按照《大风车》的对象定位:3~14岁,根据发展心理学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则《童年》的目标受众跨越了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初始阶段)这三个时期。而这三个时期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主题是呈现发展的态势的,不同阶段的主题是有区别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童年》节目如果想真正地解决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3~14岁的年龄定位就显得跨度过大了。那么,在样本中所体现的儿童受众年龄又是怎样的呢?以下对10个样本中参与交流的儿童受众年龄做了统计。

此外,为研究方便,我们还对儿童所提的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次数做过统计,儿童所提到的问题主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如表所示。

表不同年龄受众提问主题所占的比例

年龄段主要方面问题所占比例合计

童年中期:自我概念、自尊同伴关系、父母关系0.390.140.53

青少年期:同一性形成道德、价值观0.090.180.27

由表可以看出,儿童提问的主题中有一半以上是关于童年中期儿童身心发展主题的,这与现场提问儿童10.7岁的平均年龄是相吻合的。

从对《童年》节目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节目的主创人员所聘请的多为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早期的儿童。因此,尽管《童年》节目没有进行专门的收视对象界定,但是节目在创作时还是试图针对8~12岁儿童的。《童年》节目组内部是否已达成这种共识就不得而知了。

而问题出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发现《童年》节目样本中的题目以及节目中所涵盖的编导意图似乎又并不完全符合8~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主题矛盾的“解惑”需求。

包括根据嘉宾所讲述事件或观点的主题与儿童中期、青少年期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对应关系的统计。可以看出,嘉宾对自己童年以及人生的回顾中所表达的事件、观点的主题,与这两个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对应比例基本持平(31与28)。这种谈话对儿童中期的受众会有交流受阻的感觉,尽管嘉宾对人生的体验会对他们有所启迪,但是也存在因与他们的社会情绪发展需求不对应,而产生的对嘉宾观点的不理解或对内容的不感兴趣。

而嘉宾的讲述多是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的,主持人的引导与编导、记者的前期意图直接相关,很显然,在主创人员的编创意图中,并未真正把收视对象直接定位在8~12岁的儿童。《童年》节目的收视群体定位似乎并不准确,因而也不能准确地对8~12岁儿童在社会情绪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给予来自“榜样”的解惑。

通过上面对《童年》文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少儿电视节目的内容需求不尽相同,如果想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那么,节目内容需要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直接对应,否则,会出现传播障碍。因此,少儿受众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主题的特殊性成为节目传播过程中出现障碍的内部原因之一。

二、未成年人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具有了大量阅读知识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儿童在正规的阅读教学中取得成功。学习阅读是所有发展性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种阅读能力也被称为萌发阅读,即学龄前儿童所具有的与阅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第一章所述,和萌发阅读同样,对电视的识读能力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不断习得的能力之一。

与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极为相关的参数是年龄,在一组让儿童回答电视人物的动机与结果的测验中,五岁、八岁、十一岁、十八岁儿童的答对率分别为33%、50%、75%、95%。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所掌握的故事模型也在扩展。儿童会将某些形式特质与某种形式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构建起节目的类别,这些类别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节目的预期、知道节目的娱乐或教育价值,以及节目的真实程度,这些模型都将影响儿童对节目的理解。研究显示,儿童愈大,对剧中人物的印象描述就愈细微深刻,会使用较多抽象或内在特质,知道时空或情境的因素会影响角色的行为、能了解角色同时具有的正面及反面个性。此外,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在七八岁时是个发展的关键期,依照皮亚杰的分类,此时正进入具体运算期,能做角色替代及自我反省的工作,因此,他们会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想法,也学习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推论及因果解释。

在童年中期的儿童中,对同一节目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喜好。比如,《奇思妙想》节目,三年级的小学生有的人会喜欢,而且觉得特别好看,但有的人却可能说讨厌那个节目。讨厌该节目的原因,是因为三年级的小学生认为有些节目是给四五年级看的,他们难以理解。

《奇思妙想》节目中每次推出一个研究课题,由多个以学校为单元的代表队现场进行比拼。比如,用废旧报纸制作一把有靠背的椅子,椅面高度不低于40厘米,看谁承重更多;参与节目的儿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完成任务。而节目中有些“办法”对年龄稍小的儿童来说是相对难以理解的,或许也是指她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有些看不明白,或者是在看后对节目中的实验模仿时,不能做出节目中的作品来。儿童自认为适合四五年级的节目似乎不适合三年级的儿童看。

在同一个三岁之差的年龄段内,儿童对同一节目的识读能力也存在差别,如果节目没有明确的受众对象,或者有明确的受众对象但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完全依照该对象群体去制作节目,也或者是有明确的受众对象而对其具体的识读能力缺少了解而制作节目,都会造成同一栏目中,不同节目所适合的受众对象不同。

小学低年级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对节目的“看不懂”,在初中生看来却往往过于简单,而没有吸引力了。童年晚期的中学生会认为儿童节目对他们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小的时候特别原意看的,那时必看的节目,现在越看越没劲,还不如听听音乐,干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

有的看不懂,而有的又认为过于简单。在实际的收视情境中,似乎是在凭借儿童个体的识读能力去做某些调节,而不是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就有明显的对象性,其结果是儿童在某一期节目的收视过程中,或者在整体的收视过程中,因这种识读能力的不对应而产生收视障碍。

无论是与儿童的发展主题相脱离,还是与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不吻合,都是由于少儿电视节目所面对的儿童受众处于身心发展的特定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性造成的,这是儿童与成人受众最大的区别。儿童受众的特殊性是少儿电视出现传播障碍的内部原因,而这种内部原因又是相对稳定与难以控制的。如本章前面所论述的,对儿童受众内因的分析不在于对其自身的改变,而在于进一步证实由这种特殊性所带来的传播障碍,那么,少儿电视节目传者如果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小传播障碍的发生,如同教育领域内有意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来界定学生的发展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一样,少儿电视节目传者对儿童受众心理的了解与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下一章专门考察传播障碍形成的来自传者方面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做有智慧的校长

    做有智慧的校长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智慧的校长展开论述,倡导校长应当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更要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内容包括: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让学生做主人放手学生做环境控制的主人请注意,孩子在场等。
热门推荐
  • 八字不合

    八字不合

    冉小灿说:“遇到一个飞行器设计的教授就嫁了吧!”宋教授满意的点点头。茫茫人海中,你总会遇到生命中,那个对的人。
  • 战神联盟之奇幻穿越

    战神联盟之奇幻穿越

    本文是我第一次写的文章,本人语文成绩很low,如有不好的地方,请各位多多包涵。啊,对了,还请大家多多指点!那个,本人还没想好简介,所以,还请各位看文吧!(明明是你不会写。。。)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董醉

    董醉

    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董醉的人生可以算是精彩,也可以算是平淡。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读完这本书,你们可以从中找出属于自己的董醉,那我就成功了。
  • 大学生末日求生手册

    大学生末日求生手册

    如果末日来了,你会干什么?阿远的运气有点背,被丧尸室友扑倒,逃跑的时候被撕破裤子,还被美少女缠上。阿远说“生活就像强x,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反过来操他。”阿远说“姑娘不要害怕,叔叔带你去看花。”你问我阿远是谁?嘿嘿,他就是正义的男人啊。啥?你叫郑毅?找打!
  • Bank六人组

    Bank六人组

    喜欢的每个人都会为了音乐而不停地追逐却不肯放弃,他们六个人亦是如此,喜欢音乐,热爱音乐,一次次的守护着他们的社团。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是诠释着生活中,我们内心最憧憬和美好的故事。
  • 暗夜王者

    暗夜王者

    一场血雨拉开了末世的序幕!暗红色的天空之下,阳光成了永远的回忆,空气中充斥着血腥与暴戾的气息!为了生存,强者疯狂掠夺,弱者苟延残喘!秩序崩坏,一切都没有下限,为了乞求一块过期的面包,昔日清纯的妹子主动撩起了她的短裙……在黑暗的末日,主角携重生记忆而来,披着冷血的外衣,坚守在人类最后的战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颜楼十二宫

    颜楼十二宫

    你可曾听过颜楼?那风云一时,让武林中人闻之色变的江湖第一楼。你可曾见过颜楼十二宫?那倾国倾城,容颜绝艳的十二位绝色美人。她(他)们或妖媚,或清丽,或温润,或张狂,她(他)们身怀绝技又不容于世,她(他)个性张狂却重情重义。五年后,颜楼少主归来,三更鼓鸣再起,五更红花绽放,血海深仇让江湖为此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江湖文,无人不挨刀的那种;多CP,总能找到你爱的那一款;前面有点慢热,因为我笨,剧情发展太快我怕我脑子会凌乱。对,就是这样!】
  • 西樵语业

    西樵语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