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600000026

第26章 来自未成年受众的内因分析(1)

电视传播实践中,在讯息到达、表达方式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如果难以做到与未成年人心理相应对,那么很容易出现上述方面的传播障碍。本部分将针对电视传播与未成年人心理应对中出现的问题,从未成年受众以及传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内因分析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与其他发展阶段不同的心理需求。少儿受众身心发展以及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在第二章中已有所论述,正是这些特殊性使儿童与成人受众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少儿电视传播过程中才会更容易使传者因对这种特殊性的把握不足,造成少儿电视节目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相脱离以及节目所需的儿童电视识读能力与儿童的实际识读能力不相吻合等现象,从而出现传播障碍。下面,通过央视《大风车》子栏目《童年》的个案分析以及由访谈所获得的数据来进一步证实:儿童受众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以及儿童受众电视解读能力的特殊性,是少儿电视节目传播障碍出现的来自受者方面的内部原因。

一、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个体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发展主题,具有明显的阶段特色。童年期的儿童在前期感知能力基本发展成熟的基础上,高级认知机能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比如有意注意、记忆、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等。它们构成了儿童在小学学习的认知基础和条件。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同伴交往的机会显著增加,同伴互动的内容更为全面和丰富。有效的同伴互动要求儿童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同时也为儿童发展社会技能提供环境和条件。因此,同伴关系的发展构成了小学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题之一。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儿童初步掌握社会规范与价值,发展其社会行为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道德的发展作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是这一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主题。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这一时期,个体在生物方面、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了青少年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发展阶段的主题。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题包括:认知与思维的发展、自我的发展、亲密感、道德发展、性与性别角色等。这些方面的发展构成了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少儿电视节目在不同程度上与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相脱离,是造成传播过程中出现表达方式障碍、文化与意识形态障碍的原因之一。下面以央视少儿频道《童年》栏目为例,加以文本分析,进一步说明这种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需求脱离是造成传播障碍的内部原因。

1.具体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对象是在央视国际网站上能够查询得到的《童年》节目的电视文本。时间跨度为自2003年11月6日至2005年1月13日之间的共98期节目。在对这98期节目中嘉宾职业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获知已播出的《童年》节目的嘉宾主要来自体育竞技、艺术、政治、教育、科技、其他社会事业等六大领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取样,选取10个嘉宾的电视文本作为样本。

这样选取的样本基于两种考虑:第一,顾及嘉宾职业所占的比例,其中体育和艺术类的嘉宾最多,科技、教育、政治、其他社会事业的嘉宾很少,尽量使嘉宾职业相对均衡。第二,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特点。节目是由不同编导制作的,相邻两期的节目一般为不同编导所做,为了体现不同制作人所形成的栏目整体理念,在一个月的周期内选取了四个播出时间相对连续的嘉宾(郭晶晶、尹相杰、吴建民、郑春华)。

需要说明的是,样本中涉及三个具体的研究对象:儿童、主持人、嘉宾。其中儿童包括现场的小观众和与节目组合作的小记者,他们与嘉宾的交流以及所提出的问题,尽管存在一些特定的“编导旨意”,但是因《童年》节目在介绍中阐述“用儿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追寻名人的成长足迹”,这里还是可以假定现场儿童受众的提问能够代表儿童本身的意图。

嘉宾为每期节目聘请的访谈对象,也就是《童年》节目介绍中所提到的“榜样”或“偶像”;主持人所代表的不仅是主持人本身,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编导、制片、策划等整个栏目组主创人员的创作意图。

2.研究发现

(1)文本分析:来自儿童的“困惑”

儿童对嘉宾的提问主题

在所选取的10期节目中,参与节目的儿童共提出了56个问题。

这56个问题可归为下面几个方面:关于嘉宾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或他人如何对嘉宾进行评价;关于理想或未来职业;关于与朋友的交往或异性交往;关于父母对儿童成长的观点等。

儿童的“困惑”源自儿童心理发展的主题

如前所述,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发展主题。

通过对儿童受众的提问主题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是相对吻合的。

儿童受众能够提出上述问题,说明这些问题是他们所不能理解、把握或需要别人认同的,也就是说,他们在心理上对这些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而经过前面的分析,获知这些问题又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主题相吻合。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这些问题来自于儿童在成长中,也就是在社会情绪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儿童受众希望通过《童年》节目这样一个平台,在与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的近距离接触中,找寻有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答案。

(2)嘉宾与儿童受众的交流中,“困惑”是否得到“解惑”

交流次数与互动程度的差距

在对10个样本的分析中,笔者关注了这样几个变量:现场的儿童受众说话的次数,包括与主持人、嘉宾交流、提问的次数;得到回答的类型,包括正面、托词、反问等三种类型;提问是否产生互动,把儿童提问,嘉宾回答之后,接下来的提问或交流话语作为产生一次互动的标准。在对每个样本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10个样本做了整体统计。

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对嘉宾的访谈中,儿童与嘉宾之间产生互动的比例仅为儿童有说话机会总次数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在10期节目中有4期根本就不存在儿童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在《童年》节目中,尽管儿童受众被作为一个节目要素,但是儿童提问得到更多交流的可能性很小。或许这种交流次数与互动程度之间的差距,并不能证明儿童与嘉宾之间在某一问题上或对某种困惑的交流中就得不到他们想知道的答案,但是至少可以认为,儿童受众角色在现场访谈中还远未达到《童年》节目的宗旨——“用(儿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追求名人的成长足迹,了解榜样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和内心世界,感受偶像的童年历程,体验榜样的儿时忧欢,使我们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坚定自己的理想,完善自己的人格”。

“困惑”与“解惑”之间的几个实例

实例一:困惑不解在1号样本中,关于如何对待异性朋友的喜欢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郭晶晶姐姐,您好!我想问您,小学的时候有没有男生喜欢过你?

郭晶晶:这个问题呀,我不知道,因为很小很小我就已经在跳水队里了,所以我不知道。

点评:

在这一问题中,提问儿童或许会认为“美丽”的郭晶晶姐姐在童年时应该是男生喜欢的对象,也或许是提问儿童自身遇到过类似的情形,而不管她是出于好奇之心还是对这一问题需要借鉴嘉宾的做法,显然提问儿童是希望得到答案的。而这期嘉宾的答案是“不知道”,或许是她所说的原因:“很小很小我就在跳水队里了,所以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提问儿童的困惑显然并没有得到“解惑”。然而,这里主持人似乎并没有理解提问儿童的“困惑”,也没有意识到应该做进一步的交流,就开始下一个预设好的环节了。

实例二:困惑误解在4号样本中,关于如何面对困难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您在写作的时候思路断了您会休息一下,还是会继续坚持到底呢?

郑春华:吃巧克力,所以我吃巧克力的量非常大,你们如果要当作家可以学学我。

点评:

提问儿童想知道嘉宾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应对的,想在其中找到能有所启示的答案。嘉宾的回答听起来很有趣,但是却过于主观。“吃巧克力”或许是个好办法,而会给提问儿童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而且还要吃大量的巧克力,要当作家的儿童真的如此效仿显然是有害的。然而,主持人也并没有把话题引向深入,提问儿童或许会更加困惑。

同类推荐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得失作出的反思和总结。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热门推荐
  • 五代春秋

    五代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这是一本珍贵的家庭教育原创读物,是一名资深青少年心理专家从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和教子历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相对于其他教育专家们的著作,它更贴近中国普通家庭的家长们。作者常年处于青少年教育的最前线。在他看来,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区。在本书里,他整理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其中涵盖了有效激发孩子好奇心,唤醒他们求知欲的18项措施;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心态的32个要点;正确引导孩子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35种方法;全面引领孩子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的26个理念。
  • 豪门驭夫之绔少从良记

    豪门驭夫之绔少从良记

    厉风行,K城商业王朝的少东家,生性风流,纨绔不羁;凌晨,K城商业界新秀女王,沉着睿智,骄傲冷艳;因为一场交易,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被搓合在一起。凌晨为救自己的家族,认了;可是向来自由惯了的厉风行,不认。于是——在全城瞩目的婚礼上,只有新娘一人,新郎厉大少爷竟然不见踪影!就在所有人都唏嘘婚礼要就此结束的时候,带着女王气势的新娘却说一个人也能把婚礼完成!全城哗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龙尊狂战啸天

    龙尊狂战啸天

    在一个广阔的大陆上,强者辈出,家族林立。在这里,分秒之间都在发生着一个个奇迹。。。。。。在这里,有一种很神奇的能力叫做-------战魂。据说这种能力可以附在任何人身上,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可就在此时,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一个叫做叶封的少年在默默地流着泪。。。。。。家族被灭,流落街头,惨遭唾骂。。。这一个个不幸都接二连三的发生在这个少年的身上。。。难道我会就此堕落下去吗?哼!总有一天,我一定会笑傲大陆,重振家族!觉醒吧!蕴藏在我体内的神龙之力!!!
  • 道穹天荒

    道穹天荒

    一个饱受苦难的可怜人一个不甘平庸的追梦人一颗强者之心一腔战斗热情一颗永恒不变的爱恋心一腔万古不灭的兄弟情战天战地,战到地老天荒战神战魔,战到血流成河在道途、在征途,他如何历经磨难走上巅峰,如何执着不悔追寻梦想,如何改变命运,如何割舍情谊!
  • 如果分离是结局

    如果分离是结局

    十年前的夏天,西瓜,蒲扇,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十年后的今天,心里满满的都是回忆。关于三藏的女儿国之旅,我只记得飘雪,垂泪,悲剧。他爱她吗?爱,因为戏水鸳鸯前“若有来世”的诺言,因为乘马离去前默默回眸的一眼。可动心又如何?她和江山,他依是无法随心摒弃。前生若不是如来,摘下红尘也可哀。友人曾问我:“若你是她,该如何?”我笑笑,说:“能如何?结局已定。”但是,如果分离是结局,我仍希望曾经相爱。
  • 鸣煌令之勾魂桃夭

    鸣煌令之勾魂桃夭

    木楞界源树穿越异世转生,意识沉睡十六载,木楞淡定女要开窍,这桃花妖孽男手段千奇百怪!且看淡定女一朝觉醒,风起云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这吃货怎么可能是异世勇者

    这吃货怎么可能是异世勇者

    这只是一个从异世界‘菲利普西亚’穿越过来地球的勇者与某少女的故事。少女能变成勇者的武器【大雾声明一点这不是武器种族传说!书友群是:324705254喜欢就进来吧~另外一点这是嫁人文,毒点请勿进。
  • 腹黑天王:鲜妻,你被潜了

    腹黑天王:鲜妻,你被潜了

    【火爆新书,甜宠无下限,大宠特宠,欢迎跳坑】“我给你当牛做马,你给我草就好。”时瑶:“……”“花有什么好种的,老公给你种草莓。”时瑶:“……”“除了在床上,其他时候我都不会让你哭的。”时瑶:“……”谁能告诉她,说好高傲冷漠,不可一世的帝都慕少,为什么满口情话,污污技能满点了啊!!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结果却让她不止丢了身,还跟着……丢了心……
  • 升仙大陆

    升仙大陆

    升仙大陆,全民修仙。天才辈出,群雄并起。等阶划分:明气、玄光、化丹、元婴、象相、凡蜕、真阳、炼神、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