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900000056

第56章 魏文彬的“超女”秘档(2)

2006年7月3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86期所作的批示李浩同志并转王平、王鹏同志:

从前几天的“超女”收视情况看,“超女”有些冷。这种“冷”,虽有世界杯的影响,但主要原因在自己身上。依我看,主要原因还是“超女”表现一般,活动平平,缺乏吸引人的兴奋点、精彩点,缺乏引爆互动和关注的焦点。

2006年7月5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88期所作的批示为了消除所谓的“审美疲劳”,有几件事请导演组、宣传组的同志注意:一、根据观众与网民的意见,要及时调整大众评审、短信投票的方式。去年的“超女”之所以火暴,除了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新女性形象以外,重要原因是在于它是一个大赛事。就像世界杯一样,谁胜谁负,亿万人为之魂牵梦绕。因此,我们要在“赛”字上做足文章,做出火花。二、要在新浪、红网上推出几篇有分量的文章,批驳那些所谓的黑幕之说。

2006年7月16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99期所作的批示对“超女”的宣传、炒作要有度。过度了,就透支了,贬值了。眼睛不要只盯着眼前,觉得能捞一笔是一笔,这个思想是错误的。现在“超女”火,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找上门来,谈演出、谈授权、谈拍广告,我们不能照单全收。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应引起各有关部门包括天娱传媒的高度重视。如分赛区的十强到外地搞什么见面会,我认为不妥,要刹车。足球场上,法国那个齐达内一上场观众的眼睛就为之一亮,原因是世界只有一个齐达内。如果全世界有100个齐达内,谁的眼睛都不会亮了。

2006年7月18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01期所作的批示一、旭波同志关于复活赛的想法很好,请宣传组、导演组尽快研究。二、请媒体代表作大众评审的事要尽快研究,媒体名单要送我看的。

2006年7月28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11期所作的批示李浩同志:

新浪论坛发表的《超女,我会为你流泪几次?》一文,写得极好,有说服力,有深度。这篇文章在网上影响大不大?如果不大,应想办法推广一下。作者能否联系上?若能,应向他表示感谢,并请他继续关心我们的节目。

2006年8月4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18期所作的批示李浩同志:

一、注意全面搜集昨天赈灾晚会《情系大湘南》的反应,特别是海外的反应和网上点击的情况。二、《情系大湘南》的宣传最好保持一周左右的热度,如何保持,请考虑。这台赈灾晚会,是说明我们湖南广电正面形象的极好机会,极大地体现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善行。办这台晚会,我们花了好几百万,晚会中间没插播一次广告,常林同志昨天又在晚会现场代表集团捐献了50万;李宇春、何洁都捐了善款。难道别人还指责我们“眼里只有钱”吗?还说“超女”功利吗?

2006年8月8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22期所作的批示一、“超女”总决赛的方案要进一步研究。重点要放在“亮点”上,要精心设置各种亮点,如风格的亮点、情感的亮点、性格的亮点、声音的亮点等等。这些亮点,围绕一个主题“超女精神”。在亮点的设置上,要做到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留有悬念,层层推进,形成高潮。总决选成功了,半年的闲言碎语就会烟消云散。二、《情系大湘南》的宣传还可以保持几天的温度。有些文章还可以做透一些,如晚会播出时,云山部长的问候,几位部长的捐赠,杨澜的眼泪,王丽达的泣不成声等。眼泪总是善良的,要挖掘晚会对人们情感状态的引导价值。

2006年9月1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46期所作的批示李浩、王平、若波、王鹏同志:

天娱有关部门关于更改投票方式可能产生的风险所做出的分析,有些道理,请你们认真分析研究。“超女”的政治安全对湖南卫视、湖南广电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你们要保持绝对清醒的头脑,一切要从大局出发,不允许任何人的任何借口影响“超女”的政治安全。切切。

速送常林、李浩、王平阅:

今天的《信息日报》刊登了一篇特别报道《独生女沉溺追星,父亲气急下杀手》,这件骇人听闻的事,虽然有些离奇,但对“超女”有极强的杀伤力。要密切关注各媒体的反应,防止有人恶炒,以保护“超女”。请王平注意,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一定要想办法注意正面引导,防止盲目追星。我们倚重“粉丝”,但不能利用“粉丝”,要爱护他们,不要蛊惑。

2006年9月3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48期所作的批示

李浩、王平、王鹏、若波同志:

有几个问题请你们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切实解决:一、请大网站、有影响的大媒体正面宣传取消手机短信投票的积极意义。主办方的愿望是尽最大努力维护公正性。大众参与、公正公平是“超女”最重要的内核。二、“超女”演唱“八荣八耻”,绝对能唤起中年以上的人对“超女”的好感,要宣传,不要心虚。三、要尊重网友与“粉丝”的意见,精心选好评委、大众评审,不要留下任何疑点。四、QQ网的投票程序有问题就可能出事,要百倍警惕,严密监控。若造成事端,要追究拓展部的责任。

2006年9月4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49期所作的批示

一、沈阳还有那种专门为别人组织投票的“皮包公司”?还准备在QQ网上搞鬼?宣传组、拓展部、天娱要有专人(甚至包括律师)钉审,决不能让他们惹出事端。公开、公正、公平是“超女”品牌的底线。底线出事,品牌不保。二、宣传组采取的几条措施很好,望认真落实。

2006年9月5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50期所作的批示

李浩、王平:

大众评审可自由报名,但如果挤进一些“粉丝”怎么办?谁能保证这里面没有“粉丝”?当然,节目精彩,“超女”可爱,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粉丝”,但我们不能在已有的“粉丝团”找评审,他们不够理智。请酌。

2006年9月8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53期所作的批示

一、《集资投票会让偶像提早出局》一文有价值,请宣传组、天娱认真研究,吸收。二、《无良评论者该闭嘴了》很好,这样的文章要多宣传。三、王平注意:镜头里最好要有中老年观众的表情甚至特写,什么意思不用我说。

2006年9月14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59期所作的批示

一、又有人把“超女”往“民主”话题上引,这是极其危险的,要严控,防止有人借题发挥。二、要使“超女”健康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舆论环境,特别是网上的环境。污染这个环境的,我看有几种人,一种是见识不同者,有恶语无恶心;二是竞争对手,千方百计制造事端,泼脏水;三是“粉丝”本身,不够理智,互相恶攻,出言不逊,语言暴力。要组织一些正面文章分析这些状况,以正视听,为“超女”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2006年9月16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61期所作的批示

李浩、王平:

6进5的比赛不错,干净、流畅,特别是开头,很酷,有大家风范。今年的“超女”只剩下最后两场了,一定要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五强的才华、个性、气质、情感,给人以启迪。后两场要在“声”上做文章,大胆创新。让“超女”选择“超女”的去留,最后两场不要用了。请宣传组认真研究“粉丝”信箱的意见。

2006年10月12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181期所作的批示

对“超女纪念碑”千万别炒作,卫视、天娱都不要发表任何意见。对大网站要做些工作,请他们降温控制。之前,你们建议在总决赛之夜来一段“超女宣言”,我刚开始听了很激动,仔细一想不对劲。何谓“宣言”?这个词汇的一般性语境是什么?我想起了《共产党宣言》、《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都是划时代的大事,就觉得我们不要再沾这个边,要有自知之明。想搞“纪念碑”的人到底是什么目的,我们也不去理会,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个事情对我们有利。“纪念碑”和“宣言”是一回事。

22.3 2006年春天的“超女”保卫战

“超女”秘档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官员的政治敏锐、一个文化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一个传媒专业人士的专业水准。在以上“秘档”中,魏文彬2006年5月14日就《超女·舆情动态通报》第36期所作的批示值得注意。这是湖南广电2006年春天“危机公关”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同时也被认为是魏氏政治智慧的典型案例。2006年4月20日,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刘忠德在“中国剧”《天鹅湖》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弘扬高雅艺术时顺便“炮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称“超女绝不是艺术,是对艺术的玷污”,一语既出,四座皆惊。“第二天,全中国都地震了。”(刘忠德语)“超女”诞生之后,一直以来说好说坏的都有,但如此高级别的恶评尚未有过。刘忠德非等闲人物,他曾是国家教委副主任(1985-1988年)、国务院副秘书长(1988-1990年)、中宣部副部长(1990-1998年)、文化部部长(1992-1998年),“炮轰”“超女”之时,他除了拥有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的头衔之外,还是全国政协常委兼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

第二天,《华夏时报》以《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指超女超男是对艺术的玷污》为题爆出了这一意外得来的“猛料”。其时正值2006年度《超级女声》海选启动之际,“刘忠德炮轰超女”立即成为各式媒体的绝佳内容,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纷纷组织相关报道和言论。有附和,有批驳,有非理性的吵吵嚷嚷,有理性的分析与批判,一时之间,“刘忠德”和“超女”的字样几令“洛阳纸贵”。4月25日,《中国青年报》刊载《超女遭贬:消费时代的艺术主导权之争》一文,在理性分析一派中较具代表性:

自从超女、超男活动风生水起以来,传统派艺术家们的口诛笔伐和广大民众的趋之若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低俗”之说到“玷污”之说,传统派艺术家们正在增加其话语暴力指数,与此同时,迎合和赞美之情也在扩展其势力范围。在笔者看来,这与其说是艺术之争,毋宁说是艺术主导权之争。具体而言,在这个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年代,艺术家们和公众对于谁应该主导艺术的走向,产生了深深的隔阂和断裂。

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时代遗世而独立。今天,我们谈论超女、超男,也无法抛开消费时代这一宏大背景。继福柯之后最杰出的文化理论批评家布迪厄指出:“消费主义时代的重要特征,就在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事实的确如此,消费时代的来临,重估了一切价值,也包括艺术鉴赏趣味。高雅文化被请下神坛,遭到彻底的“祛魅”,取而代之的是娱乐的、先锋的、寄托个人经验的大众文化横空出世。

但显然,精英艺术家们并不甘心于这种痛苦的挫败,艺术主导权的丧失对他们的打击以及企图夺回阵地的冲动,使得他们对诸如超女、超男活动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讨伐。而在品尝到大众文化的甜头之后,公众们也感受到了捍卫艺术主导权的必要性。自此,我们看到,两大阵营虽动辄就以“艺术”来说事,但实质上艺术本身已经无关紧要,图穷匕见的是主导权的纷争。

到底谁应该主导艺术的发展?这确实是个问题。事实上,这绝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于是,宽容和理性变得重要起来。如果我们承认,艺术是分层次的,人的需要也是多面的,我们就必须承认,不管是高雅艺术还是大众艺术,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那种唯我独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必不见容于艺术,甚至会使我们的文化艺术陷入一场灾难。

然而,从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刘忠德先生所称的“高雅艺术比通俗艺术更需要国家的支持”的论调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可怕的倾向。他的这种话语,显然是抛弃了在艺术的领域里讨论艺术的专业精神,转而寻求国家主义的支持,并想当然地把大众艺术放在了一个“人民公敌”的位置上。无论如何,这不应该是一个负责任和富有远见的艺术家该说的话,这难道不是一种“艺术独断论”吗?艺术就是艺术,国家就是国家,任何挟国家之名以自重的艺术,都很难说是一种正常和健康的艺术,人民不需要这种艺术,人民需要的是自主选择和免于胁迫的艺术。

4月25日,《华夏时报》“趁热打铁”,又抛出了刘忠德更高级别的恶评,发表《刘忠德:不应允许超女存在》一文,称刘忠德说“作为政府文化艺术有关管理部门来讲,不应该允许超女这类东西存在。参加超女的被害了,看这个节目的也被害了”。“观众怀着一种扭曲的心理在看这个节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多可怕!观众是在用扭曲的心理、不健康的状态看这个节目。”这些言论激起了更加强烈的社会反响。4月27日《信息时报》刊出一篇题为《打一场壮观的超女保卫战》的文章,对上述言论进行了“针尖对麦芒”式的批判:

同类推荐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河西教育史

    河西教育史

    本书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到2005年河西地区的教育史,主要内容为各个时期的学校设置,教材选用,教育管理机构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
热门推荐
  • 三百千千:千字文

    三百千千:千字文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疯狂游戏道具

    疯狂游戏道具

    来自游戏的道具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改变,从此开始。。。。。。
  • 傻婆

    傻婆

    。。。。。。。。。。。。。。。。。。。。。。。。。。
  • 以靺牵心:其路漫漫而修远

    以靺牵心:其路漫漫而修远

    “宅在家里多好啊~有空调、有电视,家就是纯天然的护肤品,你看出去一趟,你的皮肤黑了,衣服皱了,多不划算。”某女扒着门框死活不出去。“走,先去百慕大,再去爱琴海,然后去巴黎看T台秀,然后在热气球上住上几天。宅在家里干甚,家能当饭吃吗?是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我们定当回报,欣赏大自然,就是对它最好的回报。”某男至少一年有360天不在家。当御宅族与现充族撞到一起的时候,究竟谁赢谁负?
  • 重生之演技

    重生之演技

    前世,路姚作死地毁了自己的演艺路。当她努力的站起来的时候,却早已青春不在。今生,她重生在一切改变的那天。这次她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到她上一世不敢期望的顶端。
  • 死神归来:无良王爷请让道

    死神归来:无良王爷请让道

    她,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二货神医,穿越到异世大陆一个莫名死亡草包废材身上。什么?骂她草包?说她配不上太子?呦呵,她就还嫁了,你要怎样?什么?美男子要以身相许?好哇,爷的怀抱为你敞开。什么?各色美男都喜欢她?这......某女为难地看了看身旁那抹温雅的身影,神色忽的就变得分外正经,对不起,爷已经名花有主了!
  • 宅女神穿越

    宅女神穿越

    “呐,少年,你是要成为宅女神······”“不,攻略女神的骚年吗???”当夜无月听到这句话之后瞬间打了一个寒颤。要成为女神······老子是一个血统传正男人······哦不,是男生好不好!不过要是攻略女神的话~~~嘿嘿嘿,萌妹子,我来了!!!于是,夜无月瞬间点击了确定。然后······他死了······再然后······他穿越了,并且成为了新一代······伪娘!!!“嘛,本系统为女神系统,天知道怎么跑到一个男生体内了,不过他长得实在是太掉本系统的审美层次了,就帮你美化一下吧······吼吼吼吼”在夜无月重生的过程中,系统十分无良的笑道···
  •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本书应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一致性的存在,并选择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 一生只犯一次错

    一生只犯一次错

    本书内容包括克服本性中的弱点,不可忽视的危机意识,吃一堑长一生之智。
  • 碎月心空,依然独钟

    碎月心空,依然独钟

    在刚刚步入大学时代的她们,青涩懵懂,阴差阳错认识了校园里被所有女孩子都渴望得到青睐的三个男孩,他们的命运却无形之中交织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