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觉得新闻类的大学生实习非常必要,“肯定要实习,至少要有半年的实习。”而且要建立实习生制度,“文化大革命以前,都是统一带队去媒体实习,现在人多了都是自己找,自己找管理起来比较乱。实习应该还是单位对单位的形式,国家有编制的,比如今年毕业的60个人,分成几个小组,来《人民日报》的有几个,要有组织。散的不好管理,质量也不高。因为人情最后给个好评语。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市场经济有偿的问题,怎么解决?有的媒体收实习费,实习费怎么出,谁出?国家教育预算中是否该有这笔钱?这样,大家都在统一的规则上,学校和单位联系,有偿是怎么一个标准?当然新闻单位不会拿这个赚钱,但是这样比较规范点。”翟惠生也认为实习生制度“很重要,实习是及早让他们进入社会的环境;高校和新闻单位进行对口联系,要有针对性,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当成一个课程来做。”
作为参照组的成长中的普通新闻传媒工作者,有效答案9个。回答大学期间没有新闻实践的占25%;回答有新闻实践的占75%,其中参与校内新闻实践的占13%,参与校外新闻实践的占37%,参与校内校外新闻实践的占25%。认为在校时的新闻实践对后来的新闻工作有作用的,占85.7%。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比较上述两类人群,我们发现:
作为观察组的新闻传媒人才,80%新闻专业出身者都会参与学校的新闻实践,非新闻专业出身者也有33.3%的人认为要加强学校新闻实践。超过50%的人没有参与校内新闻实践也能走上成才之路,这说明新闻的操作性对于非新闻专业的人而言,不是很复杂的障碍。成才者中,多学科的背景说明了新闻传媒工作是一个内涵性更强的行业,技巧绝不是核心。
作为参照组的成长中的普通新闻传媒工作者,75%的人参与在校时的新闻实践,这说明新闻实践对于他们走上新闻传媒领域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成长为优秀的新闻传媒人才,还需要有更丰富的内涵,内容学习也很重要。
2.大学所学专业对你的新闻工作的帮助
姓名/专业/媒体类型/报道领域/专业对新闻的帮助
a1新闻广播深度报道本科是学HR的,涉及到HR领域的还能做一下,否则基本就是废了。
a2新闻广播社会思维方式或精神状态的培养。
a3英语广播音乐、娱乐无。运气。
a4新闻报纸体育帮助不是很大。在《体坛周报》实习一个月后,我便觉得呆在学校是浪费时间,做媒体,实践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的同事中不乏学天体物理和机电的人士,但相比新闻和中文专业出身的我们,他们的文笔丝毫不落下风,且思维更加缜密。
a5经济学报纸宏观经济专业报道需要专业背景,看问题角度不同。缺乏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
a6新闻报纸社会、政法我所学的专业是新闻,为以后做新闻报道奠定了良好的理论根底。
a7心理学电视生活能从专业角度分析人物心理状态,更好把握节目质量。
a8新闻报纸时政我是学农的,所学知识对我从事农业新闻报道工作有很大帮助。我认为,新闻工作者不一定要从新闻专业选择,学其他专业然后学习一些新闻知识、新闻法规就行了。
姓名专业媒体类型报道领域专业对新闻的帮助
a9新闻学报纸时政虽然学得是新闻,但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这毕竟是一个实践性大于理论性的工作,不然,我就去学校工作了。
a10物理记协文化和知识是两回事。文化是大的概念。过去的教育,素质教育是融合在其中的,理科学生也学文学,文科学生也学物理、化学,政治、科技、文化都是相通的,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很多名记者,都不是中文或者新闻出身,记者就是杂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从小素质养成是最关键的,后天学习是必需的。当记者要上社会大学,社会大学包括党情国情人情,天理道理情理,为人处世之道——这是合格记者必需的。现在大学本科学的这些知识,只是给专业知识打了个基础,教给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a11档案报纸档案和新闻的联系并不大,一个人的大学教育,不管他学什么专业,大学教育都是给一个基本的东西,比如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大学虽然分专业但是还是有基础课,这个部分是一定要有的,在大学这个环境中,听一些学术报告、讲座,跟一些学者交流,参加学术活动。大学对人的影响是一半打基础,一半是专业。有些人毕业后能转行,是因为大学把打基础的那部分打好了。
我觉得当一个记者,主要是两个东西,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思维。如果一个人思维很活跃,那么专业学得会很顺利,相反,专业学习也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学新闻的人,可能知识面广,但他在专业上又差点;但学专业的可能在把稿子写好这个方面又差点,他们要读新闻,读写作。新闻告诉你一个原理,你的稿子是给大众看的,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
b1编辑出版报纸科技也没有太具体的帮助,写起稿来上手快一些吧。
b2新闻广播生活咨询塑造了一个很好职业素养和素质,会从专业新闻角度做新闻。帮助百分之七十。基础,骨架。
b3新闻报纸文娱有很大帮助,但不是完全的,理论不等于实践,真知灼见和经验教训还要从实践中来。反过来,实践印证了很多学过的东西,这种互动和提升是不曾想到的。
b4新闻报纸警法学校的课本知识帮助不大,但老师对学生在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新闻系同学所形成的氛围,影响着我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去想问题、去关注问题、去积累知识。
b5新闻电视专题本科所学专业是新闻,对把握舆论导向上的帮助比较充分。续表
姓名专业媒体类型报道领域专业对新闻的帮助
b6汉语言文学网络党建我不是专业学新闻的,但文学教育依然掺杂有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写作。
b7新闻网络旅游上手比较快,新闻敏感性要强些。
b8电编电视新闻有帮助,指导实践。
b9新闻报纸国土资源快速、切入点准确,文字处理没有障碍。
作为观察组的新闻传媒人才,新闻专业出身的人回答新闻专业对新闻工作有帮助的占33%。新闻专业出身的人回答新闻专业对新闻没有帮助或者帮助不大的也占33%。其他为拥有两个专业背景(其中一个为新闻专业)的,未对新闻的作用做出回答。非新闻专业出身的人回答本专业对新闻工作有帮助的占50%,而拥有两个专业出身的人则认为专业对工作有一定帮助。
有三人对专业背景和新闻工作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翟惠生:“文化和知识是两回事。文化是大的概念。过去的教育,素质教育是融合在其中的,理科学生也学文学,文科学生也学物理、化学,政治、科技、文化都是相通的,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很多名记者,都不是中文或者新闻出身,记者就是杂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从小素质养成是最关键的,后天学习是必需的。当记者要上社会大学,社会大学包括党情国情人情,天理道理情理,为人处世之道——这是合格记者必需的。现在大学本科学的这些知识,只是给专业知识打了个基础,教给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梁衡:“一个人的大学教育,不管他学什么专业,大学教育都是给一个基本的东西,比如: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大学虽然分专业但是还是有基础课,这个部分是一定要有的,在大学这个环境中,听一些学术报告,讲座,跟一些学者交流,参加学术活动。大学对人的影响是一半打基础,一半是专业。有些人毕业后能转行,是因为大学把打基础的那部分打好了。”程放军:“新闻工作者不一定要从新闻专业选择,学其他专业然后学习一些新闻知识、新闻法规就行了。”他们三人对于新闻工作所需的大学专业持开放性态度,认为大学教育是个基础性的过程,训练的更多地是思维、方法。
作为参照组的成长中的普通新闻传媒工作者,新闻专业出身的人回答新闻专业对新闻工作有帮助的占100%。b1:写起稿来上手快一些;b2:塑造了一个很好职业素养和素质,会从专业新闻角度做新闻;b3:有很大帮助,但不是完全的;b4:老师对学生在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新闻系同学所形成的氛围,影响着我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去想问题、去关注问题、去积累知识;b5:对把握舆论导向上的帮助比较充分;b7:上手比较快,新闻敏感性要强些;b8:指导实践;b9:快速、切入点准确,文字处理没有障碍。另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为本专业也有帮助,b6:文学教育依然掺杂有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内容,包括起码的写作。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比较上述两类人群,我们发现:
作为观察组的新闻传媒人才,对新闻专业的大学教育对新闻工作所起的作用莫衷一是,这说明当前的新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而非新闻专业的大学教育对新闻工作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确定的,这说明大学教育不是一个培训技能的功能型、实用型教育,而是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培养。
作为参照组的成长中的普通新闻传媒工作者,大都肯定新闻专业对新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帮助都是理论和简单的业务层面的。这说明大学的新闻教育还是集中在新闻业务的领域范围内,对于大学的基本教育内容——思维、学习方法上还涉及得不够。高等院校应把基础扎实、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作为21世纪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对于记者的专业选择,梁衡的观点很有借鉴意义:“我觉得当一个记者,主要是两个东西,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思维。如果一个人思维很活跃,那么专业学的会很顺利,相反,专业学习也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学得很深的话,它把你的思维训练得很清晰。学新闻的人,可能知识面广,但他在专业上又差点。但学专业的可能在把稿子写好这个方面又差点。他们要读新闻,读写作。新闻告诉你一个原理,你的稿子是给大众看的,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
第四,在职培训或者继续教育。
1.从事新闻工作后,有无参加新闻方面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姓名/专业/媒体类型/报道领域/在职培训、继续教育
a1新闻广播深度报道单位培训有,一年一次的全台培训,老专家的讲授,面对全台几百人,没效果。
a2新闻广播社会学习不要功利,方式主要是看书,或与成功人士聊天。
a3英语北京广播电台音乐广播音乐娱乐
a4新闻《体坛周报》体育有。目前正在中国传媒大学参加硕士研修班,专业是媒体经营管理,效果不错,开阔了眼界。最大的不同还是在于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媒体经验的增加,在学习上更为主动更有目的性,这应该是进修和本科的最大区别。
a5经济学《财经时报》宏观经济上课、座谈、讨论;内容广泛,从政策到业务,专家学者授课、讲座,形式、时间不固定。大学缺乏与实际的联系。
a6新闻《长沙晚报》社会政法经常参加。有时是面授,有时是学术交流活动。讲授内容主要是名家、专家介绍经验,一年2~3次。继续教育的教育形式比较灵活,而且更加侧重于实践。由那些有新闻实践工作经验的名编、名记授课,效果可能比某些教授们授课要好。
a7心理学北京电视台生活自学为主,效果很好。
a8新闻《长沙晚报》时政新闻部时政我农校毕业工作后,参加了新闻专业学习,获得专科、本科文凭,然后考进新闻单位的。一共读了六年。继续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些内容来学习,特别是多学习西方一些写作经验。
a9新闻学《三湘都市报》时政报社组织的业务培训,不定期地从外地请权威人士来讲课,感觉受益匪浅。教育方式转变为授道者与受道者平等的地位,受道者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内容更侧重于实践操作,同时兼具最前沿的新闻理论,比学校里万年不更新的知识新锐很多。
a10物理记协实践,融进自己报社的特色,针对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的。
a11档案《人民日报》我们在记者刚进报社时都有培训,平常每年都有培训班,大家互相交流,请老总讲课啊。帮助很大。记者的新闻教育,在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工作以后,讲的才能听懂。我去高校讲课,发现很多同学听不懂。给学生讲课和在报社讲课不一样,在报社更偏重实践,听的人有实践,讲的人也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