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评论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新闻评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涂光晋教授提出了新闻评论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一系列观点和建议。课程定位的创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课程思路的创新:“媒介体裁+传播系统”;课程内容的创新:“评论的多媒体延伸+跨文化延伸”;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教学+互动讨论+模拟训练”;教学团队的创新:“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
在课程建设上,要把培育媒体的经营管理人才纳入教学目标,把管理学的相关课程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引入新闻学的教学中。但在媒介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误区之一:片面强调商品属性,忽视了媒介产品同时也是公共产品;误区之二:认为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南方周末》总编向熹曾说,办《南方周末》,是在解一道“三元方程”,这三个“元”即是否符合政策环境,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新闻人的理想且对得起历史。我们在承认新闻具有商品性的同时,不能将新闻的商品属性无限地扩大和拔高,片面强调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在传媒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目前已有2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媒介素养及媒介批评课程。媒介批评综合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知识。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这一课程的授课方式是由“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新闻片段和教育性录像放映、小组展示”四个环节组成,这种授课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台湾世新大学教授黄新生指出,媒介批评的教学宜落实在各学科的理论上,以专业学术作为指引,发展出对大众媒介现象的批评,以别于“媒体识读”与“媒体素养”等通识性质的教学内涵,他以“发展与传播”的理论典范数度转移为依据,探讨在传媒政策层面、文本与内容层面、传播符号层面的变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民网共建了“媒介批评网”(http://www.mediawatch.cn),以便更好地实现媒介批评教与学的网络互动,并通过媒介批评文章和论文的写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旨在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它的诞生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视国际报道的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期“让世界了解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可教授在《试论我国国际新闻的教育模式》一文中谈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他同时指出,国际新闻教育首先要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的联系。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目前新闻传播学科中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有: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的《新闻编辑》(2004)、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2004)、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教授的《广告学概论》(2004)、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的《新闻评论》(2005)、中国传媒大学张颂教授的《播音创作基础理论》(2005)、东北大学赵琛教授的《品牌学》(2006)、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的《传播学概论》(2007)、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的《新闻采访学》(2007)、安徽大学芮必峰教授的《新闻学概论》(2007)等。
为适应国际化需求,还要大力提倡双语教学,鼓励英语基础好、有海外学习或进修背景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开设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多媒体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
四、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建设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19世纪,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哈佛大学校长查里斯.艾略特有句至理名言:“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我国高校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等新闻院系已明确提出,从事新闻教学的师资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有的学校还提出,从事新闻教学的师资,除了具备学历条件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工作经历和国外留学的背景。我国知名新闻传播院系的这些措施,对提高新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质量和高校科研水平是有益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或新建的新闻院系来讲,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欧美及港台地区的新闻传播专业师资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特聘教师,其中特聘教师一般从事新闻实践教学。我国内地的新闻院校可以借鉴这些做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更加务实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在对于专职教师的建设上,“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大量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中挑选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则直接从新闻媒体中适当引进高层次精英人才”。很多高校新闻院系现在也有特聘教师,但往往看重的是聘用人曾拥有的社会职位,以此提高院系的知名度,特聘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意义并不大,很少或基本不与学生直接接触,这是我们今后在师资建设中需要加强的。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由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于1998年共同筹资、合作设立的跨世纪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带动这些重点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若干年内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大大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中国人民大学祝建华教授入选2006年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复旦大学潘忠党教授入选2007年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入选2007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从2003年开始,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部设立了高校“教学名师奖”。在新闻传播学科中,中国传媒大学的张颂教授、高晓虹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罗以澄教授等都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光荣称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送给大学名师十个字:“忠诚、爱心、博学、创新、修养”。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也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高校在教学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要密切配合师资建设的需要。“真正的学问家必须有独立的学术人格,不媚俗、不媚势、不媚财。……从学校的角度讲,如何创造适于大师、能够产生大师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其重要性要在其他各项事务之上。对于培养大师而言,关键有三点,第一,要不拘一格对人才,不能以学历、资历论人才优势,要看他们现在正在做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第二,要淡化对大学教师的身份称号的追加,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学术成果与学术贡献上,没有必要让大学教师无休无止地追求一层又一层的身份称号,而应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他们所热爱的学术事业上。第三,要给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学教师充足、开阔的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五、完善教学评估体制
我国政府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不断摸索,已有比较成熟的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确立高等学校每五年必须接受一次教学评估的制度,并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评估专家采取集中时间进驻学校的方式,根据指标体系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要求被评高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认真做好评建工作。2007年7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大幅度精简对研究型大学的其他各类检查、评估活动。
2008年3月31日至4月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教育部副司长吴启迪在充分肯定评估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指出了评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估方案对不同高校的分类发展指导性不够;评估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她要求评估工作要坚持做下去,但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并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规范评估组织行为,提高评估组织水平,建立公平公正选派专家的机制;二是规范参评高校的评建工作和接受评估的工作行为,保持正常教学秩序,避免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三是规范评估专家的评估行为,使专家坚持评估标准,客观公正评估。
我国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把“启动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教学评估标准的制订”列入其五年计划。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可教授在2006年8月参加了美国新闻教育协会年会的一场关于“新闻教育评估体系”的专题讨论会,由此对中美两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评估做了一定的比较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评估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美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评估突出强调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责任,注重评估教学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结合,评估提倡自愿原则和独特性,“评估委员会不规定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委员会认为,每个新闻院系都应拥有独特的环境、目标和资源,而这种独特性是需要保护的优势。在评审新闻传播专业时,评审委员会主要对照该新闻院系自行确立的目标以及委员会为培养学生能从事传媒业工作而制定的标准。”同时,评估过程是透明的,注重程序化操作和公正性,透明度和公正性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委员会具有权威的基础。
郭可教授同时提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评估,除一些常规指标外,还应该评估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化精神和办学理念、目标,把专业化追求和社会责任考虑到其中;评估可以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总体规范化,通过建立符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来提高我们新闻传播教育质量,促使我国新闻传播的研究更趋规范化、更具创新性,真正提高我国的新闻传播教学和科研的总体水平。
本书附有《美国新闻传播教育评审委员会九项评审标准》,可供读者参考。
2008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暨中国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传播科技、传媒产业及传播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将会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体系,完善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