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生活在国难当头的历史时期。他出生那年(1895年),腐朽的清王朝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被迫割地赔款。各国侵略者随后纷至沓来,妄图彻底瓜分古老的东方国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政治思想不断进步,而促使其政治思想彻底转变的契机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以前,邹韬奋主编《生活》周刊,以传播职业消息、鼓吹谋生之道为宗旨,主张《生活》应“成为社会上人人的一个好朋友”,“力求政治的清明”和“实业的振兴”,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立场。“九.一八”事变后,他否定了报刊为全社会服务的观点,严正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主张坚决抗日,利用《生活》周刊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使该刊从“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变成了高举抗日救国大旗的号角。
杨潮从小豪爽热情,有正义感,同情受压迫的妇女和穷人,强烈反对老管家非法禁湖,反对向捕鱼、采莲的乡民征收课税,憎恨打骂渔民的管湖乡勇,曾跳湖抢救被封建势力所迫投水自尽的女子。抗日战争中,杨潮始终站在正义的反法西斯同盟阵线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撰写具有科学预见性的政治军事评论,表达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会胜利的决心。
二、共产党报人政治理论素养深厚
1.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马克思曾说“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人民的信任更是记者赖以生存和成名的条件。记者要受到人民的信任,就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维护真理,维护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与人民共患难、同甘苦、为人民说话。邹韬奋、邓拓等都是这样做的。
邹韬奋在第一次流亡到英国伦敦时,潜心研究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认识到世界发展大趋势是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中华民族的出路,当前最重要的是“努力于民族解放的斗争”,这一斗争的“中心力量”就是代表“中国的勤劳大众的组织”,即中国共产党;中国必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邹韬奋详细考察、分析了苏联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加深了对新闻事业阶级性的认识。1935年8月回国以后,他就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运用报刊这一舆论工具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他曾在《立场与主张》中写道:“我服务于言论界几十年,当然有我的立场和主张。我的立场就是中国大众的立场,我的主张就是自信必能有益于中国大众的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此后的报刊生涯中,邹韬奋始终站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这边,服从党的领导,为国家民族独立富强、人民群众自由解放而奋斗。
杨潮创办实业失败后,勤奋攻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斗争和革命文艺运动的影响下,放弃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想法,坚信马列主义,立志“绝对不离开中国共产党一步”。他积极主动地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表数以百万计的政治军事评论。他以鲜明的立场、独到的见解、生动的语言、准确的判断,在战火弥漫、胜负未决的时日,挥笔痛斥一切反动派的暴行,指出“抗战必胜、反法西斯战争必胜”的结论。他的政治军事评论,对宣传革命、组织群众、鼓舞群众,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去夺取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浦熙修坚持个人进步,一心倾向共产党,始终支持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而进行的伟大事业。浦熙修刚刚进入北师大,便开始接触到政治问题,在自传中她如此回忆:“记得看到《国闻周报》上零星地刊载着共产党在江西的事业,我说不出来的喜悦与向往,……这种革命意识因为没有人指导,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1936年,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数千名学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罢课游行,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冲击和镇压,浦熙修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行为给予了莫大的同情和支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新民报》西迁重庆,浦熙修没有随去。兵荒马乱中的浦熙修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在参加革命的弟弟妹妹影响下,毅然从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编写儿童抗战故事,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团体儿童保育会。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摩擦不断,浦熙修一直倾向于共产党。这时,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局驻在重庆,公开的机构有《新华日报》社和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这些机构既是浦熙修重要的采访对象,更是她重要的信息来源。1938年,她的妹妹浦安修在延安与彭德怀结婚,邓颖超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亲戚”,叫她“浦二姐”。此时的浦熙修也感觉到共产党没把她当外人,和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抗战中,她借助《新民报》积极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她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主张,建议召开政协会议和建立联合政府,反映了人民的呼声,代表了民众的利益。
2.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1924年,胡乔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在省立八中,胡乔木开始接触到《中国青年》、《向导》、《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及其他众多进步书刊。胡乔木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口号要在中国消灭剥削、消灭贫困,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含义和实际内容;同时也了解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学说。进入清华大学后,胡乔木很快融入到进步学生的社会活动之中。1930年底,胡乔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正式走上了红色的革命之路。在之后的漫长人生中,他始终如一地学习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积极开展新闻工作。
由于杨潮攻读过众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有着很深的认识,所以能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深入调研,实事求是,对战争全局和每一次重大战役都能作出精辟的、恰如其分的科学分析,富有针对性和预见性。1944年9月,他在《德国会投降吗?》一文中断言德国不会投降。1945年4月,他在名篇《从柏林到东京》中仔细计算了美军在欧洲东调所需要的船舶吨位和时间,苏军东调所需要的列车数量和时间,预测对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时间,预言“日本可能投降”,当时人们多不相信。但不出所料,这篇文章发表不到3个月,日本天皇就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的原因,正如杨潮所分析的三个可能性:苏军分数路向驻我东北和内蒙的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八路军、新四军配合苏军进行有力的反攻;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斯诺曾赞叹杨潮“有战略家的眼光,不愧为中国杰出的军事评论家!你可以与美国的麦克斯.威尔纳、英国的佛勒少将等世界闻名的第一流军事评论家并列,应该受到国家的保护和优待啊!”
三、知识素养高
1.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新闻工作综合性强,包罗万象,需要具备丰厚、渊博的知识,需要见多识广,记者只有成为杂家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邹韬奋、胡乔木、杨潮都有文理兼修的求学经历,能触类旁通,所以才写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新闻作品。
李大钊父母早逝,由祖父教养成人,接受了传统的封建教育,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修养,后又东渡求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学贯中西。
杨潮14岁考进北平清华学校(8年制留美预备学校),主攻理工。他英语、数学、物理成绩优秀,也酷爱文学、戏剧,知识结构极为全面,为他日后成为优秀记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胡乔木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入学后,吴有训教授(当时为物理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找新生谈话,他问胡乔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将来作何打算,又如何发展。胡乔木以喜欢研读历史回答。“既然你喜欢的是文科,大可不必念物理系,你可以转到文科去嘛!”就这样,胡乔木幸运地转进了年少时就钟爱的历史系。这样一来,原本理科成绩就不错的胡乔木转学文科后,便形成了广博的知识结构,为其事业成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
只做到博杂而不注意精专的记者,只能成为“样样通,样样松”的“万金油”。大凡名记者,都是“广然后深,博而后专”。
杨潮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国际政治军事评论专业记者,正是得益于其掌握的丰富专业知识。由于他平时注意积累国际政治军事知识,洞察国际政治的风吹草动,所以在成为记者后,创作了大量政治军事评论。在这些评论中,他以丰富的战争信息,浩瀚的历史资料,精确的经济、地理数据,缜密组织的论据,使读者感到评论条理清晰,说理透彻,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四、业务素质强
1.深入调研的工作作风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调查研究是最为重要的一条准则。
1936年范长江历尽艰辛,深入革命圣地延安进行采访,将延安真相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展现于世人面前。回到上海后,范长江在《大公报》和《国闻周报》上依次发表了《动荡中的西北大局》和《陕北之行》,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范长江将“西蒙采访行纪”、“绥远战地通讯”、“西北采访记”以及“陕北之行”汇编成《塞上行》一书。
2.“三贴近、三深入”的工作方法
贴近(深入)实际、贴近(深入)生活、贴近(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是我们党新闻宣传工作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和成功借鉴。
李大钊从事多年的报刊活动后,提醒记者要“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的情况”,“因为社会是复杂的……要想把这不断的、发生的、多方面的社会现象描写出来,并加以批评或指导,非有相当的知识和学问不可”。他要求记者要有全社会观点,不要专注一方面的事情,应该多方面地报道社会生活,特别是要注意报道社会底层的情况。“但是现在新闻界,遇着督军的举动或阔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用大字,排在前几版,那穷人因穷自尽,或其他种种因为受环境压迫发生不幸的结果,乃社会上很大的变故,反用小字,排在报的末几版不注意的地方。”他认为这“就是新闻界的一个大缺点”。
李大钊曾经提出过“新闻写真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情况的写真,新闻就必须遵循时效性、可读性和真实性规律。他这种关心民生的情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三贴近”报道原则不谋而合。他认为,通过与广大读者、群众的接触,在同他们的交往中获取新闻线索,这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最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