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13

第13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人才成长规律探析(5)

据陆诒介绍,抗战胜利后,周恩来曾经多次直接向他布置采访任务,并教他如何采访。其中一次是陆诒到曾家岩50号找周恩来,他说:“最近时局沉闷,新闻线索较少。有的报道枯燥乏味,读者也不要看。”周恩来对他说:“这是因为你没有深入群众,不了解读者的愿望和要求。我建议你除了必要地采访一些上层活动外,可以着眼于群众。譬如说,访问几个从战区流浪到重庆的擦皮鞋的难童,或者访问嘉陵江上几个渡口的船夫,或者访问重庆市内的公共汽车售票员,谈谈他们的生活和愿望。这种别开生面的新闻报道,也许会得到读者的欢迎,你不妨试一试。”周恩来还说,“你实在没有新闻线索,不妨到茶馆里去坐坐,听听群众在谈些什么。”听了周恩来的话,陆诒深受启发。后来他采访了一些售票员、船夫和擦皮鞋的难童,写了一些访问记和特写,深受读者的欢迎。

3.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闻工作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竞争的工作,所以要想成为名记者,必须具有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和竞争创新意识。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要经过千辛万苦的锤炼。艾丰说过:“如果有一个记者总想成名,而任何有风险的题目都不去做,那他恐怕是很难成功的。”许多中外名记者都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献身精神。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范长江立即投入紧张的战地采访工作,往来奔波于各抗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他不顾个人生死安危,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完成了《卢沟桥畔》、《血泊平津》、《西线风云》等大量战地通讯,宣传抗日,鼓舞民心。1938年范长江联合徐迈进、恽逸群等人在汉口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并在上海、重庆、香港等地建立分会。“青记”成立后,范长江和其他记者们一道,毅然奔赴抗日战事最激烈的津浦路前线采访,写出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大量反映战局形势和前线战况的新闻通讯,编印成通讯专集《徐州突围》。

1931年“九.一八”事变突发,胡乔木当时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参与并领导了北平学生抗日救亡活动。他的名字“胡鼎新”也因此上了北平市警察局的黑名单。经组织同意,胡乔木离开北平,回家乡盐城隐蔽。20世纪30年代初的盐城,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惶惑的热血青年们,时刻企盼着能够了解时局的发展和外面的世界。众望之中,一本以反封建独裁、争民主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文艺刊物——《海霞》面世,此刊物即刻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进步青年的喜爱。《海霞》的策划人、创办人和实际主编便是胡乔木。《海霞》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县党部的注意。为避免损失,加之经费不济,出完第三期后,胡乔木等人果断决定立即停刊,改出《文艺青年》报,仍由胡乔木主编。1933年9月,党内叛徒供出了包括胡乔木在内的盐城地下党党员名单。胡乔木幸运地躲过敌人抓捕,悄然南下。1935年5月,胡乔木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胡乔木等人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缺少党中央方针政策指导的情况下,仍能够正确地把握斗争形势,艰难地领导着上海的地下文艺革命斗争。

浦熙修采写新闻时,“不畏强权,不惧恶势”,表现出常人没有的硬气,与她的纤纤弱女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面对苛刻的新闻管制,浦熙修绝不妥协,竭力抗争。1941年,香港飞往重庆的最后一次航班,由于机票紧张,许多民主人士不能成行,而时任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二小姐,却在这次航班上带了大批箱笼和七八条洋狗。此事经浦熙修报道,引起一片哗然。1943年3月,孔家大小姐飞往美国结婚,随带的大量嫁衣不慎被水浸渍,又让财政部拨款重做。浦熙修动用春秋笔法,一面报道此事,一面在同一版面刊发新闻:女公务员们因生活困难向孔祥熙请愿要求增发平价米,遭到拒绝。当碰到新闻管制时,浦熙修便采用“开天窗”的方式,做无声的反抗。一次,她短短一篇《中国需要民主》的消息,竟然开了3个“天窗”。

孟子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些优良品质在邹韬奋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1932年,《生活》站在人民立场上宣传抗日,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发行量每期达15.5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而国民党政府却以其“言论反动,毁谤党国”的罪名,先是下令禁止在全国邮寄,最终于1933年12月以“支持福建人民政府”为借口密令查封,邹韬奋被迫第一次流亡。1935年11月,他在上海创办出版《大众生活》周刊,“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大众生活》的立场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发行量很快达到20万份,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莫大恐惧。1935年底,蒋介石多次派人找邹韬奋谈话,或许以高官厚禄,或进行威胁恐吓,企图迫使邹韬奋屈服,均遭到邹韬奋的断然拒绝。1936年3月初被迫第二次逃亡,前往香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与柳湜等人经过三个月左右的筹备,于1937年6月7日在贫民窟中创办《生活日报》(同时出版《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后改名《生活日报周刊》、《生活日报星期刊》),尽力推动民族解放运动。8月1日邹韬奋接受中共南方局的建议和全国各地读者的要求,宣布《生活日报》迁上海出版,后因国民党反动当局百般阻挠而未能复刊。同年回到上海筹备《生活日报》复刊并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群众团体“救国会”的活动。11月22日发生“七君子案”,邹韬奋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坚持斗争,坚定地表示要做“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1937年7月,爱国“七君子”获释,邹韬奋立即投入办报活动,于8月19日在上海主编出版了《抗战》三日刊,同时编印六天一期的《抗战画报》。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抗战》迁往汉口出版,1938年7月他又与李公朴主办的《全民》周刊合并,并改名为《全民抗战》,由邹韬奋与柳湜共同主编,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销量很快达到30万份。10月武汉沦陷,《全民抗战》迁重庆出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1941年2月22日出至第157期被国民党封禁。皖南事变后,邹韬奋抗议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愤然辞去“国民参议员”的职务,面对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他被迫第三次流亡,于1941年3月5日抵达香港,5月17日就复刊了《大众生活》周刊(他主编的最后一个刊物),致力于抗战宣传,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大众生活》终刊。此后,邹韬奋再也没有办报的机会。但是他锲而不舍地办报、宣传抗战进步思想的实际行动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成舍我的《世界晚报》创办初期,报馆无印刷设备,报纸由私人印刷局代印,人事简单(成舍我社长,采访记者兼总编辑龚德柏,经理吴范寰,兼职编辑张恨水)。晚报确立的四项宗旨是:一、言论公正,二、不畏强暴,三、不受津贴,四、消息精确。成舍我要把它办成“自我的喉舌”和“社会大众的喉舌”。

晚报创刊不满一年,销量达一万余份。在报业的激烈竞争中,成舍我特别重视社论和时评,亲自撰述,敢于报道别家报纸不敢刊载的消息,批评别家报纸不敢触及的时政。其次,强调新闻的新鲜与及时,不炒日报的冷饭,当天中午发生的要闻,下午即可见报。再次,注重抓“独家新闻”,利用龚德柏与日、英、法等国使馆的密切关系,探询各地领事馆的电讯,如军阀之间权力消长的消息,做到“消息明确”,别家报纸所不具有。另外,精心办好副刊,加强副刊的通俗性和趣味性,以适应市民读者的情趣。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在副刊上连载,雅俗共赏,轰动京城。以上做法使晚报在竞争中声誉益隆。为维护其报纸的优势地位,成舍我甚至亲自到街头、公园去读晚报,借以了解读者的意见。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浦熙修敢于突破常规,另辟蹊径。她在当时一年一度的“国民参议会”报道中,完全没有冗长的提案和发言,倒有许多现场的生动描述,是在“像流水而过”的议题中,捉到“微漪”。她记录各界代表对国务院院长宋子文“阵势雄厚”的质询,记录“昏昏欲睡”之中忽然发起的对政府施政方针的质疑,镜头往往“颇有意味”,为表现中国政坛民主风气,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史料。她这种会议新闻写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会议报道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4.注意培养精益求精的写作技巧和准确生动的语言艺术

名记者都很注意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胡乔木在数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格外注意文章的构思布局,不厌其烦地请他人提建议,由此他的写作水平也与日俱增,他还认识到新闻语言对于新闻写作的重要作用,注意锤炼语言,字斟句酌。他的文章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活泼,富于个性,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

5.交际面广,具备社会活动家的本领

记者的职业是从事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采访又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只有广交朋友,才能耳听八方,及时掌握新闻线索,迅速摸清事实真相,成为一个“高产”记者。

范长江与各阶层人士都有广泛往来,上自党政首脑、将军大员、王公贵族,下至工友店员、商人小贩、黎民百姓,都能深入交谈,因而他的信息灵敏,渠道畅通,能够较准确地分析形势,掌握动向。

邵飘萍的采访之所以能屡屡成功,常常能采访到别人得不到的内幕消息,也是得益于他高超的社交本领。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政府也想参战,又恐民众反对。为了防止泄露秘密,在正式决定出台之前,段祺瑞下令国务院及下属机关全都“停止会客三天”。北平的新闻记者四处打探消息,均无所获。邵也因为这条消息多次碰壁。最后,他干脆借来一辆挂有总统府牌照的汽车,径直开进国务院的大门。下车后,他掏出“《京报》社长”的名片,要求门卫禀报一声。门卫说:“段总理有令,这几天不会客。”这时,邵拿出1000元,先递给他500元,说:“总理见不见没关系,只要你给禀报一声,这500元就归你了。万一总理接见了我,再送你500元。”这时,门卫动了心,拿着名片进去了。不一会儿,就笑嘻嘻地出来说:“段总理同意见你。”邵飘萍见到了段祺瑞,但段祺瑞闭口不谈参战的事情。邵飘萍向段祺瑞保证,三天之内如在北平走漏风声,自己甘愿受罚,并以全家生命财产为抵押。段祺瑞这才将中国决定参战的消息告诉了邵飘萍。邵得到确切消息后,就离开了总统府。临出门时,还没有忘记将剩下的500元给那位门卫。一出门,就直奔电报局,用密码将此消息拍到上海。上海报馆马上将此消息发表出来,还印了十几万份“号外”。当时津浦铁路尚未通车,上海的报纸都用轮船运到北京,要4天才能到达。所以,当北平市民看到刊有“中国参战”消息的报纸时,已是4天之后。段祺瑞恼羞成怒,但也无可奈何。

同类推荐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降低飞翔的高度

    降低飞翔的高度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永夜圣主

    永夜圣主

    长生天,不死渊,凡王圣血,不死王族,数万年前,妖族四大君王离奇陨落,数万年之后,一个下层大陆少年,因为大哥身死,意外卷入一个由上层大陆布下的,长达数千年之久的谜局之中。圣星残渊,冥王传说,妖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四大君王因何而死?以星空起始,以星空起誓,终究还是要以星空终结。抬起头看着那片永恒不变的星空,是注视,端详,还是...监视?一切都在少年的走进中,变的扑朔迷离。
  • 逐鹿策

    逐鹿策

    战争的残酷便是因为他的公平。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却是以命相搏,不死不休。洛阳风云再起,一袭布衣少年站在了杨京面前,轻笑一声。“掌柜的,杨公子来讨杯茶水,难道你还吝啬吗?”伴随着亦将这句话开启的,却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乱世。
  • 快乐是生命的花朵

    快乐是生命的花朵

    本书共八辑,介绍了很多生活和处事的哲学。内容包括:乐观如糖、邂逅希望井、挖掘生活中的感动等。
  • 异灵的世界

    异灵的世界

    在一个普通的世界里,有着许多人们未知的事情,人们没有防备,没有察觉和警惕,所以奇怪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人出现了。
  • 宝贝别闹:老公,九年已到!

    宝贝别闹:老公,九年已到!

    一个夏夜里,她输掉了自己的九年青春年华,成为了他的妻。他对这个女人万分冷淡。九年后,她将要走,他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失去她。机场:他来了一个完美的壁咚。徐泽嫣怒斥:“你干什么!?”他冷酷的说:“不准走!”她急了:“吴之勋!你到底要干什么!?”他邪魅一笑:“嫣嫣,我只要你!”看煎饼小妹如何让冷酷总裁倾心,一场赌局,九年之约!
  • 女神的全能守护者

    女神的全能守护者

    为了寻找未婚妻当小白脸乡村少年苏辰独自一人来到了平江市,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没找到未婚妻的苏辰遇到了另外一个女神级的人物,并成为了她的守护者。
  • 植兰人花素

    植兰人花素

    一本《植兰术》横空出世,植兰人因它族群覆灭,江湖人因它,派系纷争。两代人的恩怨情仇因它展开。面对灭族之恨,她(花素)苦练内功,正邪之战后,她换名为小蝴蝶,以小飞贼的身份出现在江湖,巧遇奉盟主之令保护保护花素的侠客楚风。他想改变她小飞贼的身份,拿了她的蝴蝶吊坠,让她待在他身边。他也见过白衣打扮的“花素”,被她所吸引。面对花素与小蝴蝶,他抉择艰难。她恨自己是花素,为了报仇,不能说喜欢。她又恨自己是小蝴蝶,看着他喜欢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不敢说出真相。江湖行,倾心路,谁懂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忧伤?江湖门派繁杂,恩怨太深,虎视眈眈地等着花素出现,都想从她身上获得《植兰术》傲视群雄。亏得绣庄掌权人柳方方暗中帮忙,小蝴蝶就是花素的真相才没有被揭穿。柳方方,江湖人尊称为的“大小姐”,总是轻然淡笑。她晦涩不明的江湖立场,引得很多人猜测。面对众多追求者,她视而不见。植兰人的覆灭,到底是谁所为?八年前的谜底,要怎么揭开?重重疑惑,在大家的心底弥漫。
  • 青璃梦

    青璃梦

    回忆着往昔与她一起的日子,曾一起说过的海誓山盟,说过生生世世永不分离,而今,却变成了这样……
  • 仙剑奇侠传之荆无涯

    仙剑奇侠传之荆无涯

    还记得仙剑奇侠传给你带来的感动、搞笑和紧张吗?曾几何时我们看仙剑奇侠传笑了、哭了,可是仙剑奇侠传就这样没了吗?不,仙剑奇侠传之荆无涯在等着你
  • 朕本红妆:拐个帝师当老公

    朕本红妆:拐个帝师当老公

    女扮男装坐江山,虽非她愿,却避无可避。为守秘密,如履薄冰。千年预言,玥朝遗孤,天命之女,瞳孔异色,三世记忆。开始:"我一生,只为他倾尽所有。"后来:"他若有事,我定让你陪葬。"前世之因,今世之果。是今朝不梦生死,还是来生不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