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根据地的新闻工作者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们顽强地战胜了种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大大发扬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品格,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3)沦陷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华北、华东、华南大片领土,他们抢掠我国新闻事业的资产,收买和创办许多报刊、电台,为他们侵略和企图灭亡中国的政策服务。但是沦陷区的爱国志士也秘密创办了一些报刊,如《每日译报》、《文汇报》等。这些报刊在教育、组织沦陷区人民开展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爱国报人如《大美晚报》副刊《夜光》编辑朱惺公等人为宣传抗日救亡献出了生命。
2.新闻队伍代表人物
(1)杨潮(1900~1946年),原名杨廉政,号九寰,笔名杨潮、羊枣等。湖北沔阳(今仙桃)人,1900年5月6日出生。曾在清华学校、唐山工专就读,上海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任职于京沪铁路局。后弃工就文,组织歌舞社,经营影院,后来影院因得罪当地流氓被捣毁,接着又被帝国主义挤垮。苦闷彷徨中,受其妹杨刚(中共党员)的影响,他放弃“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想法,接受马列主义,立志一生追随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左联”,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潮翻译过《马克思论文艺》、《今日之苏联》。1935年秋,赴桂林广西师范专科学校任教。翌年夏回上海,在塔斯社上海分社任翻译;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活动;为一般书店主编《抗战国际知识汇编》丛书;撰写大量军事论文在上海出书或在《译报》、《导报》上发表。1939年底去香港,为《星岛日报》撰写社论和军事评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湖南衡阳主持《大刚报》。1944年任福建省政府参事,《民主报》主笔,同时任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中文部主任。1945年7月5日,在福建永安被捕,同时被捕的达百余人。他在狱中坚持斗争,并翻译《我的爸爸》。1946年1月11日被虐杀于杭州监狱。上海60余名记者发出抗议书,抗议国民政府扼杀出版自由的罪行。同年3月19日由郭沫若主持上海各界举行追悼杨潮的大会。
杨潮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以笔作刀枪,在战火纷飞、特务横行的岁月,置生死于度外,写下了大量的优秀政治军事评论。著译有《从战略上观察中日战争》、《欧洲纵横谈》,近年出版有《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
(2)成舍我(1898~1991年),原名成勋,后名成平,笔名舍我,湖南湘乡人。
成舍我一生从事办报和新闻教育工作。青年时期曾任沈阳《健报》编辑、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编辑、《太平洋》杂志助编。后考入北京大学,课余在北京《益世报》担任主笔、总编辑。1924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翌年增出《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后创办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报纸后来被执政当局查封。1927年在南京创办《民生报》。1935年在上海创办《立报》。抗日战争期间,在香港出刊《立报》香港版。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平和上海恢复出版《世界日报》和《立报》。1948年移居香港,后去台湾,曾在多个大学任教。1955年创办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后升格为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名世新大学)。1988年台湾解除“报禁”后,创办台湾《立报》。
1930年4月,成舍我由上海出国,考察欧美学术文化和新闻事业。此次考察使他认识到要把新闻教育纳入到新闻事业体系中,培养和选拔忠实于自己报业的业务骨干,方可使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时期的成舍我,早已因创办“三个世界”(《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和《世界晚报》)而蜚声国内报界。当时国内报纸党派林立,众多新闻从业者因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素质低下。面对新闻业界存在的这些难堪现实,成舍我认为必须从新闻教育做起,为发展新闻事业造就全能的新闻人才。
1933年2月,成舍我创办了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作为新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他教育学生“我以为文化运动最大的武器,就是报馆”,要以一种“秀才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枪”的方式来关注祖国的前程。他希望“问政”能通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成舍我认为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新闻道德,要能采访、懂编辑、会校对,三样技能俱全。他在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时即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作为校训,并以“理论与实务并重”作为教学方针。此后,这一校训和教学方针薪火相传,直至今日的台湾世新大学。
成舍我在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时代,以报纸为学生的实习场所。他在1942年开办桂林新闻专科学校,更进一步安排学生协助商务印书馆做排版、校对、打印等工作,以换取学生的生活费。这既能帮助学生“做中学”,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是一项非常实际的教育措施。成舍我在1942年就有这样的想法,其构想之先进,眼光之独到,实在令人钦佩。
五、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1.新闻事业概况
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可分为国统区和解放区两个部分。
(1)国统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抢先在收复区建立自己的新闻阵地,其后有从“大后方”迁来的,也有“接收”的,其规模比战前更大。共产党也迅速在上海等地办起了一批报刊,但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处境艰难,希望在南京、上海出版《新华日报》的计划未能实现,只得将《群众》杂志迁往上海出版,改名为《建国日报》,但仅出15天即被查封;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解放报》与新创建的新华社北平分社不久即被查封。民营报刊和党派、团体报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文汇报》在上海复刊,《大公报》、《新民报》等扩大了规模,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创办了一批报刊,如《民主报》、《民主》、《周报》等,影响颇大。
为了争取新闻出版自由,重庆杂志界发起了拒检运动,各地迅速响应,迫使国民党当局宣布废止战时实施的新闻出版检查条例。在国民党政府迁到南京前,重庆仍为国统区的政治与新闻中心。重庆谈判期间,代表不同政治立场的报刊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进行了论战。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严格控制社会舆论,强化新闻统治。除了惯用的特务手段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摧残进步新闻事业。《新华日报》、《群众》等报刊被查封,《民主报》、《文汇报》等进步报刊也被勒令停刊。然而,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在1947年出现,学生报刊是这条战线上的新闻尖兵,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当人民解放军捷报频传,蒋军节节败退之时,一些报刊开始鼓吹“第三条道路”,但很快被急剧发展的形势所否定,一些曾持“中间”态度的报刊及其主持者,纷纷投入革命洪流。
总之,在这一时期的国统区国民党利用“接收”的权力,扩大了自己的广播事业,垄断了新闻电影。民营广播事业受到压制,呈萎缩之势。新闻摄影处于缓慢行进的状态。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在挣扎中求生存,原先内迁的新闻学科系纷纷复原,但教学秩序难以稳定,新闻学的研究成果不多。
(2)解放区。随着抗战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推进,解放区新闻事业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广播电台,在宣传上取得了较大成就。
抗战胜利后,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区新闻事业出现迅速发展的局面:新办了一批报刊,如《七七日报》、《新华日报》(华中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等;新华社加强了业务建设;1943年暂停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5年8月恢复播音,张家口、哈尔滨、大连等城市开办了广播电台;新闻摄影和图片宣传、新闻教育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区新闻事业被迫收缩,大批报纸迁回农村或者停刊。《解放日报》停刊后,新华社在担负新闻报道任务的同时,兼任党报的评论工作,成为集通讯社、广播电台和报纸于一身的“三位一体”新闻机构。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蒋军侵占延安后,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与此同时,共产党在太行山东麓的涉县建立新台,接替陕北台。张家口台撤出城市后,转移到阜平山区,改名晋冀鲁豫广播电台。陕北台和各解放区台,都加强了军事宣传,其中陕北台开办的《对蒋军广播》节目,发挥了强大的政治威力。
1947年7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解放区新闻事业也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势头。1948年上半年,大批新闻工作者先后到达河北省平山县,新华社总社、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都设在这里。同年6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平山创刊,它是由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合并改组而成的。这些新闻机构设在平山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但却为解放区新闻事业向全国发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2.新闻队伍代表人物
(1)胡乔木(1912~1992年),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政论家。原名胡鼎新,江苏省盐城张本村人。
胡乔木幼年在村里读小学,1924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1930年考取北平清华大学,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到上海,任社会主义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1937年7月到达延安。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6月,长达25年。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署长、中宣部副部长(1950年至1954年),1954年起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胡乔木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毛泽东的名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胡乔木根据毛泽东讲话记录整理的;《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书,是他协助毛泽东编辑的;他为延安《解放日报》写了几十篇社论,参加编辑了《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等。
(2)浦熙修(1910~1970年),女,小名裕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
浦熙修曾就读于北平女师大中文系,先后任《新民报》记者、该报南京版采访部主任,无情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独裁反动倒退的顽固立场,先后采写了10万字的新闻稿。“校场口事件”后,她联络42名同行,发表联合宣言,抗议中央社造谣,在南京采访“下关事件”遭暴徒殴伤后,又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爱国学生运动的“5.20”大血案。南京《新民报》被封后,她化名在全国各种刊物上撰文揭露反动派的丑恶面目,被捕入狱,经营救出狱。1949年9月任首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接见她,称她是“坐班房的女记者”。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人才的成才规律
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
社会环境是指个人所处的社会时代、历史环境。“时势造英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动荡期和社会转型期,常常会出现大量的仁人志士。
清末民初的李大钊、陈独秀,抗战时期的范长江、杨潮,解放战争时期的穆青、浦熙修等,无一不是受到所处历史时代的感召而积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实践,热情讴歌人民大众而成为一代名记者,名垂青史。
李大钊年轻时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严峻形势,毅然报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研习政治问题,而后东渡日本,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政治经济学系)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日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渐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将之作为解放民族、富强国家的益药良方,并为之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