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115

第115章 清末民初城市的“公共休闲”与“公共时间”(2)

二、城市商业化夜生活的兴旺

人的自然生理节律,每天需要睡眠约8小时,占一昼夜时间的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时间,除少量时间用于吃饭之外,都可以从事劳作与休闲等各种活动。但人们的活动还要受一种外在自然的限制,就是太阳出没所形成的白天与黑夜的区隔。如果不分冬夏按平均每天白昼与黑夜各12小时计算,夜间除去8小时睡眠之外,还有4小时可用于活动。传统农业时代,由于照明工具的落后及交通不便等因素,白天和黑夜几乎是决定人们活动的一个绝对界线。人们的日常作息时间,基本是依太阳出没的自然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白天用来劳作谋生之外,夜晚的4小时空闲时间,基本被限制在家庭室内的私人空间里打发。一至入夜,无论城乡,人们只能关门闭户,守在家中,油灯如豆,家人相守,休闲活动不外乎灯下读书、床前教子、女红针线、麻将纸牌、老人讲说故事、夫妻念叨家常之类家庭室内的活动而已。仅有少数富裕有闲的城市官绅富商阶层,才有少量的休闲夜生活,但一般是亲缘小圈子式的和零散的,并非市场化、日常化、公众化的公共夜生活休闲活动。

近代通商以后,煤油灯、煤气灯、玻璃灯罩及电灯等先后由西方传入,使照明工具的照明度和安全性大幅提高,特别是适于公共场所集中使用的煤气灯和电灯的普及使用,给城市休闲娱乐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最早和最普遍使用这些新式照明工具的就是餐馆、酒楼、戏园、茶楼、妓馆、烟馆等休闲娱乐行业,因为只有这些娱乐业才是人们结束了白天劳作之后,在夜晚数小时空闲时间里去寻求休闲娱乐的场所。于是通商城市的娱乐场所,借助于新式照明工具,适应人们夜晚休闲娱乐的需要,纷纷做起了夜晚生意。每当太阳西下,无论是商贾文士、还是工人仆役,劳顿忙碌了一天之后,纷纷来到这些娱乐场所消遣娱乐,放松身心,交际应酬,享受愉悦,由此都市夜生活开始兴起。

如上海自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区主要街道和娱乐场所装上煤气灯,便成了一座“不夜城”,夜晚出游成了上海人的一大消闲娱乐项目。白天从事各行各业的市民们,往往午后或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事务,便纷纷涌到各个娱乐场所去消闲,因此造成了夜生活的繁荣。如戏馆是人们夜晚消遣的地方,有竹枝词题咏大小戏馆每至入夜便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好似过年闹元宵般热闹的情景道:“洋场随处足逍遥,漫把情形笔墨描。大小戏园开满路,笙歌夜夜似元宵。”繁华热闹的夜生活,成为上海租界生活的一个突出特征,使千百年来习惯于昼起夜伏、入夜后只能待在家里的人们,开始改变传统习惯而享受夜生活。时人多有记述上海夜生活的繁荣兴旺景象。如有记上海租界闹市区的夜生活:“自霄达旦,灯火辉耀,与日市无异……游人以群聚,几于踵趾相错”。

1880年以后又自上海开始引进更加明亮安全的电灯,到20世纪初,电灯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使用,各大城市的娱乐场所和商业中心街道开始遍设电灯,餐馆、酒楼、戏园、茶楼、妓馆等娱乐行业借助电灯而大做夜晚生意,使夜生活在各地大城市普遍兴盛起来。如上海娱乐业使用电灯以后,夜生活更为繁盛。有记商业娱乐区夜生活的热闹情形道:“自午后以至夜间十二点钟,无一刻不车水马龙,声如鼎沸。……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此后直至民国时期,上海的夜生活一直最为兴旺繁华,为全国之冠。有记云:“沪为吾国著名之商埠,屋宇栉比,商肆如林,歌管楼台触处皆是,马龙车水彻夜不停。一种繁华景象,殆非瘠壤居民所能梦见。”

1900年以后,随着新政展开,鼓励工商实业,各大中城市市政建设也渐次推行,休闲娱乐业随之兴盛,也开始出现夜生活。即使皇帝脚下的京城,随着清廷禁律的松弛,电灯的使用,饭馆、酒楼、茶园、妓馆等夜生活也日益兴旺,戏园也开始演出夜戏,清廷不再禁止。清末宣统时有记云:“京师向无夜戏,现各班均以义务开演,争奇斗胜,日盛月增,从此夜夜演唱,不复禁止。”

照明工具的进步使白天和黑夜的界线弱化,人们对睡眠以外的夜晚时间可以更自由地安排,可以消遣娱乐,也可以继续劳作。城市夜生活的兴旺,使人们在白天之外,还有数小时之久的夜晚时间,也可以外出到娱乐场所去休闲娱乐,从而使人们参与公共活动的时间大大延长,人们出外到公共场所进行娱乐消闲活动更为自由方便和日常化。城市夜生活兴起以后,白天劳作、夜晚外出娱乐的方式日益流行,成了一些城市市民的作息方式。特别是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夜生活兴旺而又士商云集的大城市,一些官宦、士绅、商贾、文人、纨绔、世家贵族、新兴权贵、闲散旗人、衙门职员、商贩店伙等各类人等,白天做事,晚上到娱乐商业区会客吃饭、喝茶听戏等享受夜生活,几乎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商业化公共夜生活的兴旺,使公共休闲的时间大大延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公共休闲活动。

三、星期休息制度的实行

人们除了昼夜作息之外,日间在终年劳作之余,也需要一些间歇性的休闲娱乐来调节。中国虽相传自古有“十日沐浴”之法,但民间一般只是依年节农时如元旦、端午、中秋三大节及农闲等长时段间隔地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因而在人们的观念里,除了年节遵从礼俗放下活计事务而休息娱乐,其余的日子都应当用于生计劳作。所以,终年勤劳、一日不息地劳作被视为美德,如果非年非节而不去劳作,却用来休息娱乐,则被视为是懒惰闲散、荒废时日,是被人视为可耻的败家毁业的恶德。人们的计日方式也是以年、季、月等为单位,一年中分春夏秋冬四季,又分十二月或加一闰月,每月若再细分则以十天为一旬,但并没有定期休息的习俗。

但是,通商以后,西人带来了七日一休息的习惯,并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西方人信仰基督教,有每七天一个安息日,停止工作去教堂做礼拜的习俗。他们来到中国通商口岸居住后,也把这种生活习俗带进来。每至礼拜日,西人开设的洋行、机构、学校等一律关闭,男女纷纷到教堂做礼拜及进行会友、娱乐等休闲活动。由此影响到与外商相关的华人商家的商务活动,不仅是一些进出口贸易的商家店号,甚至连聘有洋员洋匠的海关、机器局等官办机构,也不得不于是日停工休息。于是,在洋行做事的买办、细崽,在西人机构中做事的文人、职员、仆役、小工,及西人主持的机器局工人等皆受此影响,在这一天停止业务,随之休息。1876年时人所撰《沪游杂记》中,记述上海的礼拜休息、中西人士游玩娱乐的情形道:“七日一礼拜,为西人休息之期。是日也,工歇艺事,商停贸易,西人驾轻车,骑骏马,或携眷出游,或赴堂礼拜。华人之居停西商者,于先一日礼拜六夜,征歌命酒,问柳寻花,戏馆、倡寮愈觉宾朋满座”。1884年出版的反映天津风俗的《津门杂记》也记述天津西人七日一礼拜休息的习惯道:“是日也,工歇艺事,商停贸易,西人或赴堂礼拜,或携眷闲游”,作者以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念对此表示理解说:“缘人六日操作,必精神倦怠,以此日游目骋怀,以均劳逸,是养生之法,殆亦七日来复之理也。”

通商城市以商贸活动为社会生活的主轴,主要商贸活动的停止,也就意味着整个城市工作劳动的停歇。在外商习惯的连带影响下,逢礼拜休息便成为这些地区商业生活的节奏,也成为商、工,乃至其他市民的作息节奏。如在休闲娱乐业最为发达的上海租界,到1870年代以后,礼拜休息已成为商业活动以及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节奏。每逢礼拜天,洋行及西人各种机构停业关门,与西人洋行有关的各种商务业务也随之消歇。后来商贸活动的礼拜休息节奏,对其他商业及服务业影响日大,以礼拜为生活安排节奏的人们也日益增多,渐及一般市民。一到礼拜,经过数天忙碌生活的人们,无论是富商大贾,文士贩夫,仆佣工役,便群趋商业繁华区遍布街头大大小小的茶馆、餐馆、书场、戏馆、烟馆、妓馆等消闲娱乐场所,各遂其意,各取所好,随意消遣,使这些娱乐场所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时人有竹枝词题咏上海市民礼拜休息、纷纷上街消遣的习俗道:“不问公私礼拜虔,闲身齐趁冶游天。虽然用意均劳逸,此日还多浪费钱。”还有竹枝词描述商贾职员每逢礼拜便豪游娱乐:“每逢礼拜公司放,百万朱提散客家。”一到礼拜休息日,人们便纷纷来到戏园看戏:“演剧每逢礼拜朝,规模最好在芳霄。”“恰逢礼拜闲无事,好把京班仔细看。”礼拜六晚上娱乐场所最为热闹,有记云:“礼拜日任人游玩焉,前一日曰礼拜六,是夜尤为热闹。”从当时这些民间流行的竹枝词可以看到,礼拜已经成了上海人生活的一种作息节奏,礼拜一词也成了人们日常挂在口头的常用语。到1880年以后,上海、天津、汉口等其他外国租界及西人聚集的新兴地区,礼拜休息也逐渐成了商业生活的一种主要作息习惯。

对于礼拜休息这种来自西人的新作息习俗,起初中国人依照传统的眼光是看不惯的。有人以传统观念来衡量,认为这种间隔几天就在大白天停止劳作、完全休息,是浪费时间,“玩日愒时”,既耗费资财,又使人懒惰,相比之下,中国人终年劳作,很少休暇之日,因而批评西人这种经常休息的习俗,显然不如中国人勤劳。如1886年《申报》有一篇文章就记述了这种看法:“西人每七日一礼拜,……一年之中其休息者已有五十日,又加以大伏期内往往赴乡间避暑,则又当旷废三四十日。华人则皆无之,……统计一年三百六十日,无日不孜孜矻矻而为之,是其勤且较西人为过之。”

然而,也有人通过对西人休闲习俗的日常观察,通过身历其中的亲身体验,以及对于西国情况了解的增多,逐渐认识到,西人虽有七日一息的习惯,但是其休闲的内容并非纯粹是无益的消耗。西国虽然有这种礼拜休息制度但又富又强,中国虽然没有这种经常性休息的习俗,人们还崇尚终日勤劳不息,却比西国贫弱。这种现实的鲜明对比,使一些人开始从实际效果出发,而不再固执于道德的立场,来比较中西休闲习俗的优劣。如1872年上海《申报》有一篇评论西人礼拜休息习俗的文章,以传统的知命乐生观念为依据,认为人生“百年易过,何须劳碌以终身?”指出西人七日一息,届时人们都放下工作,进行各种消遣娱乐活动,“或携眷属以出游,或聚亲朋以寻乐;或驾轻车以冲突,或骑骏马以驱驰;或集球场以博输赢,或赴戏馆以广闻见;或从田猎以逐取鸟兽为能,或设酒筵以聚会宾客为事。”这些活动使得人的身心得到调节,“六日中之劳苦辛勤,而此日则百般以遣兴;六日中之牢骚抑郁,而此日惟一切以消愁。”反观中国“日日不息”的传统习俗,作者认为,实际上许多人是每天多行“无功之举动,卒之心劳日拙,身劳日疲,万事蹉跎,一生废弃”,结果“反同日日皆礼拜休息”。因此作者认为,西人七日一息的习俗,比我国传统的日日劳作习俗对人更有益,也使劳作更有效率,由此提出中国也应当仿行西人七日一息之法。但直至19世纪末,礼拜休息习惯还只是在通商城市的一定范围里实行。

同类推荐
  •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包括:择吉文化——祝福求祥良辰同庆——节日择吉衣食住行——日常择吉建房搭屋——建筑择吉比翼齐飞——婚姻择吉等。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热门推荐
  • 涤尘幻境

    涤尘幻境

    浮萍孤雁,身世飘零,难解心中怅。叹命运不测,奇梦通幽;幻境涤尘,起伏跌宕。秘窟绝境,遗迹圣地,万里奔波探险忙。惊世秘,惹四方觊觎,暗流涌浪。云展蔽日雷霆震,末世危机何人可挡?寻失落世界,湮灭文明,万般玄机,天道自藏。兄弟红颜,嬉笑怒骂,智破勇斗夙愿偿。繁花落,一江春水流,警世绝唱。
  • 平凡的路峰

    平凡的路峰

    本文的主人公名叫路峰,在生活中,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社会愤青,但庆幸的是,平凡的人也能够拥有伟大的爱情,至于结果得终,各位品客,仔细咀嚼,再做定夺。
  • 神巫丑妃:冷王霸宠九王妃

    神巫丑妃:冷王霸宠九王妃

    谁说的穿越能享福!被称作丑女还不够,还做了狂妄王爷的婢女。讨厌我叫我“丑女人”,还亲我抱我摸我,看我怎么偷那狂妄混蛋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陌生人,爱人,陌生人

    陌生人,爱人,陌生人

    “喂,喂!听到没!子曰说过三思而后行啊!”“别说话”他一把她按到墙壁,“当我女朋友”“不要!我可是有节操的人”“由不得你”泪会风干,伤会结疤。路还长,不要怕,我们终将独自成长。
  • 网游之真游戏

    网游之真游戏

    这里是一个正真的游戏世界,没有超神兽,没有超神器,没有超级初始属性点,没有以一敌万,也没有跟11Cxxoo。主角不是古武世家接班人,不是杀手,不是胖子,不是生化人,等等一切的狗血情节这里都没有。没有永远的神器,只有适合自己的装备。看一个平民怎么样成长为另所有大佬都颤抖的“平民”。
  • 网管的幸福生活

    网管的幸福生活

    日记、小说各写各的。日记是我自己真实的故事,小说吗就是很夸张那种。反正都是些的网管,哇咔咔。嗯嗯希望大家能给个建议。
  • 校花的贴身兵神

    校花的贴身兵神

    一代兵神厌倦了杀戮和战争,在完成了最后一件任务,绝然的退役,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可是物事人非,早也不是原来的地方,正当凌战不知道何去何从,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让自己去保护一个人,,这个人竟然是自己的未婚妻,本以为是一个普通在普通的任务,却在一次把凌战带入杀戮之中,为了守护自己的校花老婆,凌战遇神杀神,随着而来的还有美丽的御姐,老师,警花,千金小姐,护士,……为了守护美女而战。
  • 网游之我爱大神

    网游之我爱大神

    闲着没事干被损友带着一头扎进网游中,无可自拔,偶遇现实小竹马,奈何竹马是大神。看腹黑竹马与萌萌青梅的故事
  • 流年劫:彼岸花开(上)

    流年劫:彼岸花开(上)

    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彼岸花,花开彼岸,花开叶落,叶落花开;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前且奈何!她与他,千年的相知相伴,为博君一展笑颜,她甘愿魂飞魄散,为了让她不再将他这个令她伤心一生的人记起,他狠心将她的记忆封印;千年前,她将他救下,只因她是人,而他是魔,她会慢慢老去死去,而他,却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容颜,他不忍,当他寻得令她不老不死的方法回来时,看到的,只有满目的断壁残垣,他悔恨千年,千年后,他私盗天宫法器,却害的她魂飞魄散,她重生,而她,本是半仙之体,却甘愿为他成为妖魔;他与她,千年前的一次邂逅,他为她承受十世轮回,这是她欠他的,她必须还,哪怕是用自己的命...敬请收看《流年劫:彼岸花开》,本文纯属虚构,请各位不要去追究本故事发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