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档案
出品:中央电视台1992年
片长:30分钟
导演:孙曾田
导演简介
孙曾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高级记者。1958年5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任中央电视台导演、摄影至今。并担任中国纪录片学会理事,中国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纪录片学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生命的风景——吴冠中传》(1991),《最后的山神》(1992)获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ABU)大奖,《黄河一日》(1995),《神鹿,我们的神鹿》(1997)获帕尔努传记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德国柏林人类学电影节评委大奖、国际纪录片协会“劳伦斯”提名奖,并参展多个国际电影节,《祖屋》(1998)获第34届美国国际影视界“荧屏奖”二等奖,《点击黄河》(2001)。
内容简介
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大多数已经永远地结束了在山林中的狩猎生活,经政府安排居住到山下的定居点。而本片主人公孟金福,则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依然不舍得离开山林。他信奉火神、月神,万物皆神,尤其是信奉山神,相信是山神给了他猎物和住所。新一代鄂伦春人追求新的文明生活,山林狩猎这一生活方式将最后消失。
本片真实记录了孟金福对大自然恋恋不舍的那份情感,并由此表现了鄂伦春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影片分析
一、主题:萨满、山神、民族魂
在鄂伦春民族中,萨满是指一个能和神沟通的人,他的地位比较高,而且智慧、聪明,受人尊重。本片的主人公孟金福就是鄂伦春族最后一个萨满。
“山神是一个形象——是雕刻在树上的形象,是孟金福这样的老猎人老萨满;山神更是一种精神——鄂伦春民族的精神和信仰,甚至山神就是鄂伦春。”①
本片的编导孙曾田说:“最后的山神”,对他来说是一种象征的意义,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认识。鄂伦春族两代人精神的东西已经完全不同了,对孟金福来说,山林是有神灵的,但对年轻一代,山林就是山林。于是,在影片中编导运用声音和画面的有机结合,一步步地深化主题。如,影片开头的一组画面简洁明了,直切主题:
画面1(特写):斧子一下又一下地砍削树皮
画面2(特写):孟金福专注的神情
画面3(近景):前景是粗壮的大树,后景是孟金福挥动斧子
画面4(中景):仰拍高大的树木
画面5(近景):(孟金福的)手在树木上画山神像
画面6(特写):(孟金福的)手正在画山神的眼睛
画面7(中景):前景是粗壮的大树,后景是孟金福在看画好的山神像
画面8(特写):树木上已画好的山神像(生动、传神)
画面9(全景):前景是粗壮的大树,后景是孟金福在祭拜山神
这组画面多用特、近景短镜头相接,具有符号化的象征意义,展现的是孟金福的生存环境——山林,“山林是有神灵的”——山神,山神亦是这个民族精神的积淀。
在发挥画面表意功能的同时,编导也恰当地利用解说词进一步渲染主题:
鄂“伦春的先民崇信萨满教,萨满教是原始的自然宗教。以自然万物为神灵,日月水火,山林草木,都可以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众神之中,山神是主管山林狩猎的神灵,在他们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然而,当刻有山神的树木被砍伐之后,孟金福的感受就像是自己被砍伐了一样。带着对山神的敬畏和留恋,在中断了四十年之后,孟金福再次敲响了萨满鼓,这鼓声“今天恐怕是最后一次响起了”。
影片表现出的孟金福对山林的依恋,实际上也是人对自然的依恋。不管这种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何时消失,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永恒的。
二、叙事特点
影片以鄂伦春人信奉的山神为主线,在“时间的安排上,以‘冬——春——冬’的顺序展开,空间上以‘山林——定居地——山林’这样的一个循环开始和结束”,②将祭拜山神、捕获猎物、做桦皮船、风葬、萨满跳神等这些鲜活、真实的生活片断串联起来,讲述了这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现在的故事。老一辈人对山林的留恋和怅惘,新一辈人对山林外生活的向往,在镜头前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孟金福母亲那句:神“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不禁让观众产生共鸣,以及对这个民族行将消逝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思索。
在影像上本片以固定镜头居多,表现出一种客观、冷静、沉着的风格,我“要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可能需要一种很美的镜头,所以我更多地还是用一个一个很工整的,很优美的画面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摄影风格。”(孙曾田语)只要用心去记录,总会留下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
三、细节的魅力
如果说情节是影视作品的骨架,那么,细节就是它的血肉。故事片更多地靠事先设计好的、具有强烈冲突的情节来取胜,而纪录片记录的是生活的片断,它的情节是松散的,它的魅力在于细节的表现。
在“电视纪实作品中,细节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的呈现出来的,真实的生活绝不会缺少细节,相反,真正的现实生活中本质的东西往往会被无数的枝蔓繁杂的细节所掩盖,所以对于纪实题材来说,不是去创造,想象细节,而是如何去选择,捕捉那具有表现力的,能深入本质的,能深入人内心世界的细节。”③
《最后的山神》的编导非常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孟金福在树木上雕刻的山神、春节时在马尾上系红布带;捕鱼前女人用柳条打自己的男人;夏天来了,孟金福希望自己年轻一些,能够和绿色的山林相配,他用匕首细致地刮着胡子;还有,他坐在桦皮船上听着猎物的叫声,神情是如此的专注。这些细节除了很好地表现了老一辈人对山林的崇拜这一主题之外,同时也很细腻地表现了鄂伦春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
其中的两个细节尤其让人难忘:一是孟金福用一天的时间做桦皮船,从“小心地握着刀尖”剥桦树皮,到“用斧子和猎刀把粗圆的树木削成薄薄的木片”做船骨架,再到把做好的桦皮船放到水里,这个过程中记录的诸多细节将孟金福的技艺和专注表现得惟妙惟肖;二是当“一棵雕有山神的树木被砍伐了,孟金福看到时有一种被砍伐了的感觉”这一段,画面中的孟金福跪拜在被砍伐的树木前,树木是前景,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孟金福在后景,居画面的左上角,接下来的画面是被砍伐的“山神”的特写,遮住了孟金福,他默默不语,现场传来的只有蚊子嗡嗡的叫声,使人不禁慨叹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何等的渺小。
纪录片创作中,只要注意去抓取一些独特的、形象的、生动的、典型的细节,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
(王更新)
参考书目
《经典重访》,柳遐、木童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注释:
①《心灵的真实记录——<最后的山神>创作谈》,孙曾田,《现代传播》1994年第1期。
②《回顾创作<最后的山神>》,孙曾田,《中国电视》1994年第1期。
③《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