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600000069

第69章 推销员

影片档案

出品:美国1969年

片长:91分钟

导演:阿尔伯特·梅索斯(Albert Maysles)

大卫·梅索斯(David Maysles)

夏洛特·左威林(Charlote Zwerin)

剪辑:大卫·梅索斯

夏洛特·左威林

导演简介

梅索斯兄弟,美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在成为纪录电影导演前,兄弟两人都曾在波士顿大学教授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他们成为了美国“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代表人物。哥哥阿尔伯特·梅索斯(1926—)被誉为“美国最好的摄影师”,弟弟大卫·梅索斯(1932—1987)则是一个优秀的录音师。一台摄影机和一个话筒伴随配合默契的梅索斯兄弟合作了30余年,拍摄了14部纪录片作品。梅索斯兄弟主张摄影机应该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安静地观察现实而不干扰和刺激被摄对象。因此他们使用轻型的摄影机和录音机,记录事件实际发生的状况,只采用现场的同期声。他们的镜头曾追随“滚石”和“披头士”这两支20世纪60年代风靡西方的摇滚乐队,拍摄了著名的《给我庇护》(Give Me Shelter,1970)和《披头士初访美国》(The Beatls First U·S Visit,1964);他们也曾把镜头对准圣经的《推销员》(Salesman,1969)这样一个陷入困境的群体,以及《灰色花园》(TheGreyGarden,1975)中与世隔绝的奇特母女,这些影片因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学价值而成为国际电影节上的经典节目,至今仍在美国影院回放。

内容简介

《推销员》(Salesman)是阿尔伯特·梅索斯、大卫·梅索斯兄弟“直接电影”的代表作品,实际拍摄于1966年,之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剪辑。影片追踪四个“美中圣经公司”的销售代表在波士顿与佛罗里达销售区域工作的情形。影片的主要拍摄对象是生活在困境之中的推销员保罗。保罗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是为公司推销一种装帧精美的插图版《圣经》。他们先在地方教会里调查潜在顾客的名字和地址,然后上门去推销。梅索斯兄弟跟踪拍摄了他们从波士顿到佛罗里达寻找顾客和挨户推销的全过程。从屋外的对话到进屋向户主推销,抓住人物间交流和反应的细节,给观众极强的真实感。如保罗多次吃闭门羹,使出浑身解数与买主套近乎,与已经订购又想悔约的买主僵持不下,甚至在买主家推销《圣经》时撞上推销吸尘器的同行等等。

梅索斯兄弟还拍下了四个推销员在各种旅游饭店聚会、打牌、相互比较销售业绩、与妻子或女友通电话等镜头,并记录了他们所服务的“美中圣经公司”举办的推销员会议。《推销员》选择在生活中有麻烦的底层人物作为拍摄对象,这样的取材一方面具有戏剧性,一方面直接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同时借由被推销的商品《圣经》,探讨了6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十分突出的“信仰危机”问题。导演梅索斯兄弟力求完全客观地展示现实,坚持不干预、不介入、不评价、不解说的风格,让观众通过观看影片自己得出结论。影片上映后在美国引起了非常复杂的反响,但更多的观众感到了一些悲凉无奈和对保罗的同情。

影片分析

一、直接电影

梅索斯兄弟是最早使用“非虚构影片(nonfiction)”一词去描述自己作品的人。他们也是首次使用“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这一词汇的人。仅从词汇使用的角度讲,他们对于世界纪录片的发展史就功不可没。词汇往往滞后于实践活动,美国的直接电影活动,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罗伯特·德鲁领导的“德鲁小组”。梅索斯兄弟中的哥哥阿尔伯特·梅索斯就曾作为摄影师为“德鲁小组”工作。梅索斯兄弟后来的电影实践也明显受到了来自德鲁小组的影响。

美国的直接电影实践,客观上来自于电影摄制技术方面的革命。在摄影方面,轻型摄影机的出现使创作者可以长时间地进行室外的跟踪拍摄;在录音方面,轻型同步录音设备的出现使现场同步录音成为可能。这样的技术革命,直接带动了纪录片领域在美学和观念上的大的变化。

美国纪录片学者RichardM.Barsam曾对直接电影的特点进行总结:“1.排斥非剧情片的传统;2.在不介入的状态下拍摄真实情况下的真实人物;3.排斥传统纪录片的“导演”或事先写好脚本;4.创造一种包含着不同暧昧形态的现实模式;5.给予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然之感;6.观察优于旁白;7.使用轻便而可携带的设备;8.现场收音;9.剪接优于长拍镜头;10.形式优于内容。”①

从《推销员》来看,上述的条件基本符合这部作品的技术和美学观念。首先,梅索斯兄弟在拍摄现场尽其所能地不去干预和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这一点,也是美国“直接电影”和法国“真实电影”之间最大的差异;其次,梅索斯兄弟在拍摄前所做的准备和策划也非常有限,不存在导演和“脚本”;继而,《推销员》一片从头到尾没有使用一句解说词,除了叙述的结构和有限的剪辑之外,影片基本没有引导观众进行思考的因素,而是让观众直接面对现场,自己进行理解和判断。从技术和设备的角度讲,阿尔伯特·梅索斯所使用的摄影机是他自己制作的,轻便、可肩扛以保证长时间的拍摄需要,可变焦距(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以便能够远距离的、在不打扰被拍摄对象的情况下获得小景别镜头;兄弟二人不依靠打板的方式,而是使用秒表和设备间的连线来保证声画同步,这也是为了使拍摄更加自然,将拍摄对实际场景、事件的影响减到最低。

二、选题和主题

对于直接电影这种主要依靠拍摄现场的真实状态来支撑影片的制作方式而言,选题是十分重要的。《推销员》一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影片的产生是从美国著名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开始的。梅索斯兄弟两人都很喜欢这部小说。最初,他们打算要拍摄一部同《白鲸》所采用的非小说式的叙述方式相应的电影。他们甚至曾随渔船到南大西洋进行考察,但出于时代、地域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计划未能实施。然后,兄弟二人拍摄了关于美国作家楚门·卡波特的纪录片,这是因为卡波特创造了“非虚构小说”的文学形式。在完成对卡波特的拍摄之后,兄弟二人同卡波特的编辑约翰·佛斯特讨论关于制作一部“非虚构电影”的选题问题。佛斯特很喜欢上门的推销员,然后他们开始调查和研究推销员所卖东西的种类。结果发现,在美国有4000多名《圣经》的推销员。梅索斯兄弟之前也曾有过推销《百科全书》的经历,他们知道推销现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加上对于将《圣经》作为商品销售的兴趣,于是,他们决定着手拍摄这一题材。这一兴趣触发点形成了影片一个重要的主题,阿尔伯特就曾解释,这部电影“是关于物质主义如何占领整个社会,《圣经》如何成为一个商品的。”

接下来是拍摄地点的选择,梅索斯兄弟选择了他们曾经出生、成长、工作和生活过多年的故乡波士顿。阿尔伯特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过:我“认为任何一种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电影,都带有传记色彩,因此,如果你想拍一部电影,这会像回家一样。回到那些你可能熟悉的人当中去。”实际上,不仅仅是对地域的熟悉和情感对影片拍摄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回家”这一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影片另一主题的基础。影片的主角推销员保罗在身份、经历和气质上同梅索斯兄弟的父亲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对梅索斯兄弟而言,跟踪拍摄保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向父亲/父辈致敬的意义。这也构成了他们坚持拍摄这部影片的另一动因。许多年以后,阿尔伯特·梅索斯对《推销员》进行总结,他说:“我们一直觉得骄傲和高兴。我们制作了这样一部感动美国,向父亲致敬的电影。”

三、不使用采访

《推销员》全片没有使用一句解说词,其表意完全是通过同期声进行说明的。不仅如此,影片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全片中没有使用一处采访。阿尔伯特·梅索斯对于影片中不使用采访做了如下的解释:“电影中没有一处是通过采访表现的。在采访中,你很容易就能得到这些材料,暂且称之为资讯吧。但是,采访所得的资讯和记录所得的资讯有很大不同。当你制作一个电影,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你没有在影片中塞满采访。你纪录片中总能看到采访,至少我弟弟和我是这样。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弱点。(采访)只是为了罗列资讯,而不是拍摄一些特定情况下所揭露的事情,这绝对是不同的资讯。”

(戴宇新)

注释:①《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RichardM.Barsam著,王亚维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433页。

同类推荐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古印趣话

    古印趣话

    古玺印章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和地方政权的权柄,同时它又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古玺印章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中国历代古玺印章的精品,荟萃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罕见的图片。作者融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博工作经历,从古玺印章的内容、质地、型制、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古代玺印的发现与研究及断代辨伪的方法。作者又治印二十多年,书中穿插诸多轶闻趣事,以全新的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创作此书,使广大金石爱好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近距离欣赏和研摩各时代的古玺印章,陶醉于古玺印章的魅力之中。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古玺印收藏的专用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热门推荐
  • 异界之龙神任务

    异界之龙神任务

    我要做强者!与天齐的强者!这是他内心最深处的呐喊……神不一定是强者,但强者一定是神!西门龙天,一个穿越而来的异客,异界的强者们都说他是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西门龙天嘴角一丝浅笑。
  • 飘渺仙路之冥恸吾欣

    飘渺仙路之冥恸吾欣

    昆吾脚下,绿地小村,忘晴川河,初见明缈。五年锻剑,终出剑池,试剑大会,惨烈至极。泪颜问情,不忍下手,自毁经脉,终出幻境。偶遇少女,摇身一变,遭遇陷害,堕入魔道。攻上山门,抽魂炼魄,逼问众人,误下杀手。看破天机,终成大道,放弃仙身,一生相伴.......
  • 生物的奥秘

    生物的奥秘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现象,人类一直在探索着、追寻着,想找出其中的答案……本书构思新颖,带你走入一个神秘的生物王国……
  • 我们不曾惧怕黑暗

    我们不曾惧怕黑暗

    我们曾经害怕在陌生中成长,害怕在安逸中失去,害怕在孤独中渐渐老去,害怕在没有爱的日子里苟延残喘。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灿烂,也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黯淡,我们没有成为太阳的雄心壮志,我们如夜空中毫不起眼的一颗星,照亮自己眼中的迷茫与黑暗。
  • 勃艮第顶级葡萄酒品鉴

    勃艮第顶级葡萄酒品鉴

    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国勃艮第20家顶级酒庄的79款不同品种及不同年份、共408瓶顶级红(白)葡萄酒,是以国人口味解读葡萄酒文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尝试和经验积累,在书中全面讲述了法国勃艮第顶级葡萄酒各年份的细微区别以及评分、产量、市场参考价格、最佳品饮时间、配餐建议等,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勃艮第葡萄酒品鉴的著作,也是继波尔多葡萄酒后开启葡萄酒投资新热潮的扛鼎之作。由深圳雅昌全程监制,装帧精美典雅,内容丰富,是高品质葡萄酒收藏类图书。
  • 诡异重叠

    诡异重叠

    一个迷茫的青年,曾经认为死亡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但是那一次睡觉他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才知道原来人死之后还有可能会变为鬼,以另一种方式生活,或者记忆保留在大脑中变成僵尸等待着强大然后苏醒记忆。
  • 星海一叶

    星海一叶

    茫茫星海,一叶飘零,他没有随风消逝,而是在波涛中崛起,揭开真相,走出囚牢,异星争霸,独占鳌头,俘获帝国公主芳心,更是成就宏图霸业,在强大的黑暗势力打压下九死一生,却以星星之火照亮整个宇宙……
  • 寰菡序之生世复夕

    寰菡序之生世复夕

    《寰菡序·生世复夕》作者:韶寰公子如若我不是蓬莱主上如若我不曾驭过清寰剑如若我那一剑没有刺进她的身体或许她不会被囚禁在忘川河中三百年三百年,我终于看懂了千帆过尽的孤寂。若问我负过何人,我不负蓬莱八千弟子,不负天下苍灵,可唯独负了一个情字,负了一个我承诺要爱的人。若菡,愿来生,你再也不要记起这一切。
  • 草鸡穿越变绝代皇妃

    草鸡穿越变绝代皇妃

    白牧用力的捏着安琉夏的下巴警告:“女人,你最好能老老实实的给我装原来的那个宿琉夏!!否则。。哼!你是知道我的手段的。”安琉夏抬起头对上他凶恶的眼光轻笑:“皇上说的话又怎敢违抗呢?贱婢不过是皇上的工具也不必放在心,每天都来贱婢这怕是脏了您的一身龙体的金贵啊!”“哼!最好是让孤放心你。”甩袖离去,他有怎能知道安琉夏是真的动心呢。一切不过是造化弄人罢了。
  • 校草守护神

    校草守护神

    萧薇儿今年十二岁。萧薇儿无父无母,三岁以来就被一个至今还说不出名字的神棍老头收养。神棍老头让萧薇儿管他叫神老,神老一直以走南闯北卖弄杂艺和算命为生,尽管这在现代通常是被认为冥顽不灵的行当……自小就被认为“骨骼清奇”的萧薇儿被神老折腾出了一身杂技团的本事——像缩到尺长的管子里,站在十米高的木梯上一动不动……而把身体后弯成一个圈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萧薇儿身材瘦小,十一岁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男生。在发现自己不是个男生的时候,她的第一个理想是做一个男生。不过,在了解到她是女生的事实无法更改之后就把理想改了。现在她想做一名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