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500000044

第44章 结语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史以商务印书馆在1918年的自觉尝试为开端,以1949年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为终止,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然而,这段历史却被尘封于故纸堆中,或仅得以在当代众多的电影史著述中以“点”的面目些微浮现。于是,中国民国时期的电影史往往就成为对商业主流电影或故事片的单一描绘,而贯穿民国历史发展始终的另一重要电影类型——教育电影的发展脉络也由此被遮蔽了。在中国电影百年的今天,我认为尝试清理出这段“隐形”的电影史,不仅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必要的填空,更是电影学基础领域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对于完整呈现中国电影史,重新研究中国电影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还原”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历史全局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发现在民国时期的中国电影史中,并非只有作为主流的常规电影的单线突进,还有居于相对边缘的其他生产、流通、发行领域的种种特殊电影形态(如教育电影等)的发展以及无数次的突围尝试。只有当我们将教育电影的发展纳入这一视野后,历史的拼图才显得更为合理和完整。尽管从电影工业的生产、发行、放映系统来看,教育电影和常规商业电影始终处于相对平行的两个领域中,没有像商业常规电影之间那样呈现出显性、激烈、频繁的竞争或冲突,但从整个横向的时代面上来观察,二者之间存在互动与交流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电影史中,商务印书馆既是作为国产商业故事片的最初参与者,又是中国教育电影历史的开创者。从1918到1926年的拍片活动中,商务印书馆几乎同时推出了诸如《养真幼稚园》、《驱灭蚊虫》这样具有典型的教育电影作品和《春香闹学》、《打城隍》等这类纯粹的商业娱乐故事片。这一史实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片和商业故事片的同源性。而20世纪30年代,既是以上海——这一经济中心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民营商业电影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以南京——这一国民党的政治重地为中心的官营教育电影的初兴时期。如果说,此时常规电影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发达的大都市,以市民和学生为主要观众群;教育电影则将观众群定位为分布范围更广的城乡居民。

此时,这两大电影领域虽然在生产、发行和放映系统中并无直接的交锋和对立,但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功能要求,其彼此间仍有着深刻的互动和消长关系。更为确切地说,国民党政权正是为了对抗当时兴起于上海的“左翼电影运动”,才提倡并大大地推进教育电影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同时,国民党对于电影业的控制,也就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电影史中提出的国民党的电影检查制度。毕竟,用电影检查制度控制民营影片中有悖于其主流意识(尤其是对其具有颠覆性的意识形态)仅是一种消极抑制方式,是国民党无力控制整个中国电影业,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国民党的教育电影业的设立和经营则是更为积极地宣扬主流意识,实现社会整合的手段。教育影片和常规商业影片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颠覆与抑制的复杂关系,并且对象征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争夺也长期地贯穿于民国时期这两种电影系统内。抗战时期国统区,民营电影业由于丧失了市场等种种因素而受到抑制,教育电影的制作却“一枝独秀”,从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显示出较常规商业电影更大的优势。解放战争期间,以“进步电影”为主体,代表了新的文化走向的商业电影发展至高峰,教育电影则逐渐萎缩,并随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而结束了在民国时期的历史。尔后,在台湾时期的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和民间商业电影之间的消长,可被视为这种互动关系的一种延续。可见,对于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史的清理,既有助于还历史以原貌,也能为我们常规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系,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阐释”出电影史这一开放系统内部的诸多现象。

其次,将教育电影史作为一种特殊电影系统的发展史加以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以“启蒙”与“施教”为最初目的的教育电影中包含了许多的科教片和社教片。它们的发展、成型既来自中国教育电影人的实践,也来自于和其他国家同类影片的广泛交往,甚至来自对常规商业电影的借鉴。特别是在三四十年代,中国教育电影和世界各国的教育电影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从欧美、苏联等发达国家引入了大量的科教影片。这些外来影片为国产教育电影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成为促成中国教育电影在“重庆时期”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电影对于教育效果的始终关注又促成了它“中国特色”的形成。从现存剧本中可以发现,鉴于中国老百姓对于故事的“钟情”,民国时期不少的教育电影多多少少地在科教片的体例中,融入了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既满足观众的欣赏需要,又完成启蒙、施教之责。并且,在这一电影业的发展中还包括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总结,如舒新城所著的《电化教育讲话》一书,就可以看作是对那一时期的教育电影的理论集成。这些理论立足于实践,具有极强的适用性。而且,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而言,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也拥有一套独立自主的发行、放映系统。这些层层相递的机构最终如毛细血管般地深入民间。在抗战期间,它就很好地担负起了发动民众坚持抗战的职能。这种效果是局限于城市大影院的常规电影所无法达到的。此外,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发展对于抗战时期及以后,中国电影向纪实美学的转向也有着促进作用。基于宣教目的以及自身摄影、放映设备轻便、操作简便和灵活性,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都呈现出较强的纪实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纪实美学来引导影片的拍摄。则教育电影在抗战时期被社会各界所接受,所大力提倡,并达到其发展史中的繁荣阶段,必然对抗战时期以及战后的故事影片创作有所影响,促成纪实美学、现实主义美学倾向在故事电影创作中的体现。

按照克拉考尔的看法,一个国家的电影比其他艺术手段更能直接地反映这个国家的心理。它是一些延伸于意识纬度之下的深层集体心理。因此,电影也是每个社会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不论品质好坏,它们都直接提供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样貌、电影工业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历史价值等的信息。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从其诞生起,便置身于国家政权、文化传统、社会集体无意识的交错影响中。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史也是这一电影工业由民间(商务印书馆时期)转为完全的国家工业的历史。1928年始,其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就直接来源于国民政府,其电影历史因而无可避免地被嵌入整个国民党官僚体制的发展、国家工业的建构等民国历史中,并直接体现了国民党党治文化的建设情况及内容。1925年到30年代前期,考察当时的教育电影文本如《饮水卫生》、《农人之春》等以及相关理论著作如徐公美的《电影教育》,刘之常、蒋社村编的《电影教育实施法》等可以发现它们和国民党本期以宣扬戴季陶主义为主的党治文化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并服务于其构建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和政党文化的努力。

这种互动关系同样可以用来解释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教育电影业的衰退终结。除了当时人民战争的爆发、国民党官员大搞“接收”等直接原因之外,教育电影业的衰败同作为其内部支撑的国民党党治文化的危机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国民党面临着在各个层面已经分裂的社会,党治文化及教育电影主要弘扬的内容在自身逻辑上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人民对政权的不满,共产党所提倡的与共产主义运动相统一的新文化运动的崛起,都使得教育电影失去了“教育”得以实施的心理基础——对象的信奉和期待。最终不可避免走向衰落。因而,通过对教育电影史的考察,也是对整个民国历史,尤其是对与整个教育电影产业结合得极为密切的国民党政权的全面考察,如在对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史的线索清理中,国民党整个官僚体系的建构过程也随之而清晰地展示出来。

此外,新历史主义所注重对轶事的考证以及其所谓的个人差异会对历史产生出截然不同的影响(虽然它仅是许多因素之一)的观点,也能在民国教育电影史中得到证明。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发展跟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对教育电影的偏好和推动也是分不开的。陈立夫早在30年代就亲自编著了《饮水卫生》一片,又于1933年出版了《中国电影事业》、《中国电影事业的新路线》两本谈国民党教育电影事业发展构想的书。陈果夫则亲自担任了成立于1942年的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指导委员主任委员,该指导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负责对该厂的生产进行指导。陈果夫还在此期间编定了《教育电影移风易俗内容述要》一书。该书详细地阐明了移风易俗教育电影编著缘起及经过、移风易俗教育电影旨趣分类一览表、节目分类一览表、各目内容述要等。费正清在其《中国之行——五十年回忆录》中也提到他在1943年拜访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时,陈对“美国教育影片表示很感兴趣”,“他希望搞到八万部这种投影机,在中国八万个农村中放映图片,介绍世界”,“他询问了微型影片工作的进展情况,还问到战后,微型影片是否还会广泛运用……”[1]

“鉴古知今”,如同其他一切历史源流,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史也有着自身的延续性。它所确立的启蒙传统,它所进行的拍摄实践和技术改进,它所培养的一批专业工作者以及它所养成的观众欣赏模式都不会随民国时期的结束而消失。从这一角度来讲,勾勒出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发展史也是必要的工作,对我们当代电影史的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本文所做的只是最初的“填空”,要真正“复原”出立体的历史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注释:

[1]〔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五十年回忆录》(第四部分),收入《中华民国资料丛稿》,第67页,中华书局,1983年7月版。

同类推荐
  • 生肖集邮概说

    生肖集邮概说

    本书内容包括.生肖集邮的文化底蕴、生肖邮票的发行、生肖集邮的兴起和发展、生肖邮品的收藏、生肖邮集的编目与评审、生肖集邮的社会功能。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本书从名画的宏伟殿堂中,精选出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将复杂的绘画术语,转化成可以和读者沟通的语言,将经过提炼的思想融于叙事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热门推荐
  • 我在你的世界等着你之明瞾篇

    我在你的世界等着你之明瞾篇

    她是一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南城丫头,在一次车祸中意外的和自己的闺蜜上官尒琪一起神奇的穿越,遇到了这一生让自己无法忘记的人,他是位至高无上的君主,却对她呵护备至,宠爱有加,前世今生他始终把她捧在手心,时空斗转星移,机缘巧合下,她回到前世,找回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只为在今生的相遇
  • 总裁,你女人又闹了

    总裁,你女人又闹了

    夏浅白乖巧的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妻子,一个合格的儿媳妇,只是偏偏有人不如她愿,丈夫厌恶她,婆婆讨厌她,甚至设计陷害她出轨。夏浅白被赶出顾家,从豪门少奶奶变成了落魄的女人。A市的所有人都在看她的笑话,唯独那个男人将她压在墙上,霸道的说:“夏浅白,跟我回家,我宠你。”“我可是有出轨的前科的,要了我,不怕我找男人给你带绿帽子?”她笑。男人温柔的抚上了她的脸,喃喃道:“哪个男人敢?我送他豪华监狱终生游。”南厉风爱夏浅白,爱到荼蘼花开,爱到人间中毒,就算将她断手断脚,也不允许她离开自己身边半步。
  • 穿越之林家女

    穿越之林家女

    一朝穿越,林婉感受到了世界的恶意,穿越的身体麻烦重重,糟心事一大波袭来,林婉娴该如何在这古代艰难求生。
  • 变妃记

    变妃记

    现代杀手接到一个刺杀任务失败后穿越到了异界大陆,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灵魂依附到了一个女人的身上。最可怕的是这个女人,刚刚嫁给了一个王爷……
  • 明伦汇编交谊典赠答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赠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吾宁成魔

    逆天吾宁成魔

    坠入黑暗的深渊,永无尽头的地狱。究竟路在何方。少年踏尸成海,化天成路。
  • 天门杀

    天门杀

    龙天,地球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天门,灵界大陆曾经强盛一时的传奇势力。当落魄一时的杀手之王与逐渐日落西山的天门之主两重身份合二为一之时,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从零崛起,脚踏强者枯骨,问鼎一代传奇至尊。不一样的精彩,跟随龙天一起勇闯异世!
  • 秋水之瞳

    秋水之瞳

    她,为她输的一塌糊涂,背起一切流言蜚语她,为他哭的一塌糊涂,说他就是她的全世界“小瞳,你帮我把他灌醉好不好?”“....好!”那一夜就注定了不平凡!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寻人大师

    寻人大师

    唐敖的特异功能是通过一个人的贴身物品就能够找到这个人。白色镜框的眼镜找活人,黑色镜框的眼镜找死人!无论生死,只要有寻人大师在,都将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