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业的勃兴
(一)“中制”、“中电”的制片情况
本期教育电影的制片机构,几乎全属国民党官营性质,包括“中制”、“中电”、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中国农村教育电影公司、电化教育推广处、国际电影推广处、金陵大学、四川省政府教育厅等。在1942年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前,“中制”、“中电”、电化教育推广处、金陵大学、国际电影推广处都负责摄制教育电影。其中,“中制”和“中电”是抗战时期国统区最具实力的两家官营制片机构,他们除摄制了大量的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外,也都参与了教育影片的摄制。
“中制”的前身是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宣传科下的电影股,“连股长——今日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郑用之先生——在内,总共9个职员,每月经费只有2800华币(合美金50余元)——一个不够好莱坞雇佣一个起码职员的数目,技术设备自然谈不上。”[9]到1937年,该电影股完成了23部片子。1937年,随着政训处因抗战需要而被扩为政治部,“中制”也随之从电影股脱胎为制片厂,实力大增。该电影厂设有正副厂长,还下设3室4课25组,以及“编导委员会”、“新闻影片部”、“教育影片部”(偏于军事教育)等,共有职工466人,比1933年增加几达52倍,开始拍摄包括教育电影在内的各种影片。在抗战初期,“中制”由于所属军事机关的优势,使它的发展比“中电”快了很多,所摄制的影片也具有相当的规模。它还组织了若干摄影队奔赴抗战前线,在战火中拍摄了不少抗日战争的新闻片和教育电影。这些影片在大后方、香港、澳门等地放映时受到极大的欢迎。
“中电”则是“中央电影摄影场”的简称,厂长为罗学濂,此时也拥有相当的摄制影片的实力,约有140多名员工。从1938到1941年,据统计他们的基本摄制情况为:“中制”出品的戏剧片由10种包括《保卫我们的土地》、《塞上风云》等;抗战实录片共7部为《抗战特辑》等;军事教育片共5种如:《防御战车》(涉及军队装备的加强、机械化部队的活动、军事指挥技术上的进步)、《降落伞》(如何操作、空战中的运用等)、《保卫大四邑》(涉及军队政治工作的改进,在沦陷区里,如何破坏敌人交通)等;特殊事件之专辑片共8种有:《南京专集》、《抗战言论专集》等;标语卡通片共6种;歌唱片共7种;纯新闻片共18种,总共为60种。1942年11月在恢复拍摄影片后,中国电影制片厂还举行盛会并招待新闻界报告该厂工作,摘要如下:“(一)该厂已得最高当局允许,在美国租借法案中拨美金一百万元购买材料。现已有二十吨材料在启运中。(二)将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放映总队拟设放映队一百五十个,经常放映军事及政治教育影片。(三)该厂与防空当局合作之中国的防空影片将于明春可望完成。重庆防空司令贺国光月前协防空司令部高级官佐在“中制”参观各国防空纪录影片,藉作摄制《中国的防空》纪录片材料之参考。”[10]
“中电”出品为:抗战实录影片9种(《淞沪前线》、《克复台儿庄》、《抗战中国》)等;纯新闻片31种;特出事件的新闻号18种如《武汉专号》、《重庆专号》等;戏剧片有5种《孤城喋血》、《北战场精忠录》、《中华儿女》等;教育片有《重庆的防空》、《我们的南京》、《云南建设》等,总共为77种。而“中制”所拍摄的《抗战特辑》(1—7)(第五集内容为:“我方各种训练及委座训词”)、《抗战言论专集》(其中包括冯玉祥、陈诚、郭沫若等的“讲词”)也应归为教育影片类型。此外,由《铁扇公主》的作者万氏兄弟所绘制的《抗战卡通》(抗战标语1—5集)也成为本期重要的教育片种。此外,“中电”还积极会同英美等国拍摄具有介绍中国文化风俗、现况以及中国对日作战立场的教育宣传片。
自1941年后期,以“中制”,“中电”为主的重庆电影业进入低潮时期,特别在电影制作方面非常不景气。1941到1946年,只拍摄了故事片6部,纪录片4部。其中,纪录片为:1941年的《新阶段》、同年的《第二代》和1945年的《中国之抗战》。其间,“中制”并“中电”还于1941、1942两年几乎停止拍片。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战时物价高涨,经费匮乏;其次在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电影所需物资,乳胶片、药料、机件等的运输渠道均被日军阻断,而且上海和香港完全沦入日本的控制之下,上海电影孤岛时期也告结束;再次,日本轰炸机更在此时开始对重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轰炸。这种境况下,重庆制片机构几乎无法开展工作。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对电影的控制进一步加强。1943年7月28日,国民政府颁布了《修正电影检查法》。同年10月又颁布了《取缔剧本一览表》,明文规定禁止出版、上演的剧本就达116种,并取消了一批抗日影片的摄制计划,如史东山编导的《中国万岁》,孙瑜编导的《少年先锋》,应云卫编导的《三勇士》等。在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深入进行中,如何坚守国统区阵地,如何对军民进行宣教以利于抗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影为国民政府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政权服务,如何成功避免共产党和左翼意识形态在电影业中的渗透,并进一步消除其所具有的强大的颠覆力——这些现实的迫切需要使得国民政府将目光转向了一直从属于官办机构的教育电影。
可以说,1941年以后,“中制”和“中电”几乎转为专门制作教育电影了。如1942年,“中电”方面就会同英美两大使馆新闻处派员合摄之CHINA'SSTAND,共分三大卷,表现中国历史文物、工业建设以至抗战五载始终不屈,全用英文字幕及说明,并交由英美使馆转送国外作宣传放映。此外,1943年4月初,“中电”还委派周克、程泽霖赴湘拍摄湘桂铁路工程纪录片。同年4月,“中电”所摄炼钢纪录片也剪辑并完成。该片系在××后方最大炼钢厂所摄。[11]同年,“中电”创作人员吴尉云和徐苏灵又应四川省政府邀请,奔赴荣县拍摄新县制。“中电”电影摄影师童震则被派往綦江,并随同导淮水利委员会主任沈百先拍摄水利工程。“中电”创作人员李剑华编辑的《天府之国》第一辑、《锦城》第二辑《岷江风物志》也完成于1943年底。
除了“中制”、“中电”兼拍教育电影外,其他制作机构都专门拍摄16毫米小型影片。这些影片不在影院里公映,只作为学校里的补充教材或是用作对乡村民众、士兵灌输知识的辅助工具,并用于国际宣传。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工作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作为民国教育电影重要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在抗战时期,对于大后方的教育电影业也担负起了引导和规划的职责,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重庆时期民国教育电影的繁荣,也将这一产业更为严密地纳入了官方的控制和督导下。
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接连爆发,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京沪、沪杭甬、京无、淮南四铁路沿线各级学校创办的学校教学电影放映、制作都因此停顿,于是将这些人才设备,都改办为伤兵教育,与当时南京各界抗敌后援会伤兵教育处联络合作,派教育电影施教人员在治疗抗战受伤将士的南京中央医院及其各分院,当时的首都医院及其各分院巡回放映教育影片。同年11月国民政府迫于形势,也为了长期抗战,将中央行政机关西迁到陪都重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负责人士,也大多随同其服务机关入川。并将其置办的教育电影的器材影片,都存放到了金陵大学理学院,而文书档案则存放在位于南京傅厚岗的郭理事宅中,并留该协会干事戴尧年、冯绍文二人驻守南京珠江路七二八号会所,根据时机酌情办理会务。南京陷落后,也仅由该协会的常务理事郭有守携带了小方形木质会印一颗,匆匆西上,其余物资则几乎散失殆尽。
此后,直到1938年2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才在重庆恢复会务,并在重庆中四路112号设立会所,首先举办会员通讯登记,并筹办其他工作。1940年7月8日日本敌机袭渝,其会所不幸被毁,径即迁至青木关教育部内继续办公。而其在重庆时期的主要工作根据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编订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概况》[12]一文,包括了:推行电影教学、摄制教育影片、调查国产影片、参加联合年会、主办文化界月会、督导上海分会、增设香港分会、筹设马来亚分会等六项。其具体陈述如下:
1.推行电影教学
协会前在京,沪,杭,甬等地各中等学校推行电影教学,颇能增加学生学业成绩;二十七(1938)年春,鉴于迁川学校日多,爰仍与金陵大学理学院继续合作,在重庆,成都,万县三处各中学免费推行电影教学。除照旧放映生物,物理,化学三门教育影片外,并增映“抗战教育”一学门。经由协会呈准教育部拨发放映机、幻灯机各一具,《防毒》、《防空》影片各两套,购置生物,物理,化学等教学影片费两千四百元。当即一面调查各校交通状况,电源供给情形。理科教师姓名等项,一面开列应行注意事项,分函映片各学校预行准备。其要点为规定每一学生不得连续观看生物与理化影片,应于放映生物片时,以本学期修习生物学生观看,放映物理与化学影片时亦然。至于影片讲解,放映时间,放映场所之设备等亦均详为订定。时值抗战展开,运输困难,自不待言。协会于春季开始时,即向上海与香港定购及复制影片,有于四月初旬寄到者,有迟至六月中旬始到者,影片一经选定,即着手于说明书之编辑及印刷,致延至五月十日始得出发,至六月二十九日按预定程序映演完毕,当时曾就视察所及,将各校观众之反应列举要点如下:
甲、对于科学教学影片者:(一)各中等学校之科学设备颇感不足,实验缺乏,学理无从证实,教学电影,颇能补充实验之不足。(二)理科学理之抽象者,学生往往难以明了,看教学电影之带有活动画者,如电流在线路上之流动及游子在电解质内之移动等现象,疑难既可迎刃而解,印象又至为深刻。(三)教学电影颇能引起观众研究科学之兴趣,且可助长其记忆力。(四)教学电影对于理科教学及初学科学者,均收事半功倍之效。
乙、关于战时教育影片者:(一)看过《我们的首都》使观众具有同仇敌忾之精神,足以加强人民对抗战意识,(二)看过《防毒》,对防毒知识,颇多认识,(三)看过《民族痛史》,对于我国历代疆域之沿革,一目了然,足以激发卫国之热忱及收复失地之决心。(四)看过《蒋公寿辰》,对于拥护领袖之至诚心理,油然增强,更加爱戴。
各期所映教学影片
期别:二十七(1938)年春季
影片名称:白喉、蚕丝、动物肥料、提炼石油、淮北海盐、陶瓷、电之磁效应、电光与电热、电压与气压、防毒、民族痛史、我们的首都。
备考:成都部分因科学教学影片未到,仅放映我们的首都,防毒,民族痛史三种。
期别:二十七(1938)年秋季
影片名称:海底动物、电光与电热、淮北海盐、提炼石油、防空、战时童子军。
期别:二十八(1939)年春季
影片名称:电光与电热、淮北海盐、提炼石油、海底动物,防空、战时童子军。
期别:二十八(1939)年秋季
影片名称:从树到新闻纸、开采煤矿、民国二十五(1936)年之日食、夏威夷群岛、(以上系中学用者)我们的首都、给小朋友们、小学生课外运动、空军战绩(以上系小学用者)
备考:本季在重庆方面,扩充至小学部分
各期所映校数统计
期别所在地与校数备考
二十七(1938)年春季重庆北碚9成都17万县6
二十七(1938)年秋季重庆4成都37万县4
二十八(1939)年春季重庆北碚合川14成都37万县停映
二十八(1939)年秋季重庆22成都27
二十九(1940)年春季重庆10成都7
二十九(1940)年秋季,正拟陆续办理时,以各校尊令疏散,迁于市郊者甚多,因无电源供给以及交通关系,未能前往映片,在渝之校,悉无日间映片设备,晚间又常有空袭,以至停顿,自三十(1941)年以还,物价继续上涨,补充影片与放映器材不易,购买汽油亦感困难,此项工作迄未能恢复,殊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