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000000008

第8章 杂记编(7)

标准有严宽差别,像处世哲学的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是严有上限,即不应苛刻,宽有下限,即不能无边。也就是说,严也罢,宽也罢,都在一定界限之中,而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超过一定界限就失去了标准,而失去标准就意味着主观意志代替了客观标准。

我们说标准是客观的,那就是不以主观好恶、主观取舍作为评定的标准,那就是标准的公正、合理性原则。

我们说标准是客观的,但并非不可移易,而承认其时代、社会、阶段、群体的共有、共识,即多数性原则,其可变性有客观依据、充分证明和相对稳定的理由。普通话的标准制定及实施,包括实施过程中的宽严界限,已经给定了现阶段的客观性,任何主观意志都不应无视其存在,漠视其权威性地位。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由于其带有公众性,必须有一个多数性规范,但这还不是它的标准,它应有自己独特的、明确的传播标准。

例如:普通话的一级甲等,97分以上即可达到,但97分以上意味着允许出现30个0.1分的扣除率,即30个小错误。这从传播层面看,不是太多了么?就说20分钟的节目,有一两个哪怕仅仅是字音错误,就相当多了,何况30个?

那么,语言传播中,特别是播音(当然包括主持)中,应有什么具体标准呢?我想,不如通俗地给以分列:

1.无差错标准:字音、词汇、语法、语流及知识、常识、观点、论点等,不允许出现差错,一旦发生应立即改正。不坚持这一点,在语言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就会发生导向性错误或偏差。

2.明晰性标准:字字珠玑、语语中的。语意、章句、思路、逻辑、感情、态度、目的、对象、政策分寸、描写论述、引文用典等,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表达上要坚持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不含糊、不模棱两可。

3.真诚性标准:认认真真、实实在在,不敷衍,不做作,不故作多情,不故弄玄虚,不妄自尊大,不媚态百出。一言一行都对受众负责,都发自肺腑,都全力而为。

4.适应性标准:适应广播、电视,适应节目、栏目,适应语体、风格,适应听众、观众。不脱离规定情境,不脱离语言样式,不脱离自在身份,不脱离受众期待。要准确定位,要一专多能,要随遇而安,要随机应变。不可一味追求个性,一心实现自我,不可模糊主体意识,忘记创作理想。这适应,当然是主动积极的,不是被动消极的。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适应性的双向互动内涵。

5.审美性标准:从用气发声、吐字归音,到表达技巧、艺术处理,都必须进行审美观照,竭力避免粗俗、低俗、庸俗、世俗,全力进入音美、意美、情美、形美的审美视阈,不以“质朴”失美,不以“华丽”害美。传播者是美的使者,心灵美才会语言美、仪态美。

播音标准,应该建立在“真、善、美、新、雅、精”的中华民族当代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任何以私人化、世俗化的口实消解崇高的人文精神的标准,都会把人们引入歧途,最终,消解了传播主体,消解了道义和责任。人们呼唤着严格传播标准,严格标准传播!

关于竞争上岗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八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行。先行者精益求精,后继者风起云涌。不论多么艰巨、多么曲折,大势所趋已是事实。这一改革,同其他行业一样,目的是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新世纪的战略目标,而核心是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们所说的人才,首先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更是有创新能力的、可担重任的人才。广播电视的从业人员,是从社会上吸纳来的,社会人才的状况直接影响广播电视人才的状态。由于新世纪信息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成熟,高等教育的普及进一步加快,人才的成活率、成熟率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小康化,将极大地促进人才规格的升级。到那时,再也不是“有没有人才”的问题,而成了“有没有更优秀人才”的追问。

人才问题自古有之,一直存在着社会埋没和自我埋没两种情况。历史上那些怀才不遇、遁隐山林之士,一片丹心、报国无门之士,多为社会埋没;而纵情酒色、玩物丧志之徒,不学无术、鼠窃狗偷之辈,总是自我埋没。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属社会埋没;而自视甚高、耽于幻想、屡屡碰壁仍不识前路,大概会自我埋没。今天,有广阔的成才之道,每个人面前又机遇很多,社会埋没的人越来越少,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志得意满”,原因很简单:社会的“岗位”设置不是无限的。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面临如何设岗和如何上岗的问题,“岗位”肯定要少而精,这正是对人浮于事、因人设事的否定,是对择优聘用、任人唯贤的肯定。

如何解决岗位设置相对少而要求上岗的人相对多这一矛盾呢?只有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这种竞争,是真才实学的较量,是综合素质的比对,是专业优势的展现,是个体潜能的释放。当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与任何岗位的竞争,每个、每类岗位都一定有下限的规定,如性别年龄、学历学位、经历经验、成绩成果等。不同的专业规格,要求下限的规范,即任职资格证书,也就是上岗证。它涵盖了上这个岗应具备的条件,并经过严格、公平的考察、考核和考试,专业规格的确定、岗位规范的施行,必须具有全面性、全国性、权威性、共识性,要尽力避免片面性、狭隘性、随意性、主观性。任何长官意志、利益交换、私人关系、江湖义气都成为非法,应坚决摒弃。

任职资格,只是一种上岗的可能性,是否就是上岗的现实性,还有待于具体岗位的选择和确定。播音员(主持人)个人在取得了任职资格证书以后,究竟在什么地区、什么台、什么节目上岗,还有不同的要求,还有双向选择和试用过程等情况。一个新闻播音员,具有了播音专业技术职务的中级职称以后,是在中央台还是省级台、地市级台、县级台,是在联播节目中还是整点新闻节目中,要看实际需要和个人意向,也许新闻节目不再聘用,也许自己不满意,那就去另外地方、到另外节目中去。这里,便出现了“聘用择优,自愿上岗”的格局。这个岗找不到更优秀的人才,只好降低些要求,这个岗并不很理想,只好屈居于此……岗位,有对更优秀人才的期待;人才,有对更理想岗位的向往。聘用人才的单位,对在岗人才要尊重、优待,以免人才流失;在岗人才要自重、尽责,以免降聘解聘。这种双向选择、互相制约、互相激励、动态组合的机制,营造和优化了竞争环境,形成了发挥岗位作用、高效优质运转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提倡和实施的。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必须具有一定天赋、经过严格训练,适应并胜任在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创作活动。这样的人才,在发现、选拔、培养和使用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特点和难度,这是竞争上岗中要切实深入地加以研究的课题。

就此类专业人才的个体来说,一次考察、考核、考试的成功,绝不意味着每一次都合格;一个节目的成功,更不意味着每一个节目的优秀。一方面,有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另一方面也还有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二者又在个体的生命价值取向上融合为或优长或缺失的表现,因此,竞争是长期的,是相对的,存在着必然与偶然、正常与异常的多种复杂情况。在这里,“失败乃成功之母”,“行百里路半九十”就成了自勉、自励的箴言。

岗位会不断调整,人才会日新月异,因此,竞争永远是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在万船齐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中,胜利属于那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自强不息者。

竞争中的上岗者,已无暇欣赏满眼风光,只可争分夺秒地精益求精、广采博收地继承创新,否则,一驻足便成千古恨。一旦江郎才尽,还是自动让贤,不要硬撑局面的好,人们已习惯于人才流动,“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同样是对人民负责、对受众负责。

关于贴近受众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九

在广播电视的改革中,对受众的研究受到了重视,提出了“贴近受众”的口号。这无疑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这一口号不应作为放弃传播责任和诠释媚俗主张的挡箭牌。

接受美学提出重视接受者,把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加以强化,这是正确的,但其弊端往往造成创作主体意识的淡化,这就未免有些偏颇了。“贴近受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我们的广播电视,一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其含义,通常表述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并不影响功能的拓宽、形式的多样,在我们的广播电视传统中,从来没有忘记过受众,除了极“左”思潮的干扰,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总是处处、时时想着受众,一心一意为着受众,并虚心倾听受众的要求和意见,把它当成改进传播工作的重要依据。

不过,广播电视工作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是一种强大的舆论引导,而不是当受众的尾巴,唯命是听,认为受众是什么“上帝”。“要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应该成为传播的指导方针。

有人认为,受众应该是中心,那么传者呢?是边缘么?是附属么?还是什么别的?如果传者也是中心,是不是会陷入二元论呢?其实,传者是传播主体,受众是接受主体或传播对象,这种表述是周延的,何必在“中心”上苦做文章呢!看起来,传播主体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而不远离、不高倨,提出“贴近受众”是有利于传受沟通、传受互动的。

贴近受众,是强化传播责任意识的口号,不应以此为由,把受众的复杂群体归结为单一层次的集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逻辑起点。

我们的受众,即广大的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东西南北,男女老幼,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差异极多,甚至有各种情绪和心地的区别。面对这“芸芸众生”,传播者只有一条路:千方百计提高其文明程度、文化水平、道德操守、生存质量,引导其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最低层级起步,走向较高的理想境界和较好的生活状态。

这里可以明确地说,不要一提起“受众”就认为都是自觉的公民、睿智的学人。因此,贴近受众,目的是“提升”而绝非“低就”。目前的情况却是令人困惑:把贴近受众认作迎合低俗,排斥高雅,抹平艺术,以怪异为思想解放的表征,以刺激为世人追求的目的,闹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哄哄台上台下急急风。这不是什么“贴近”,完全是邀欢买笑,的确是商品狂欢,应该是掀翻这饮鸩止渴的筵席的时候了。

当我们看《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在座山雕面前说出“么哈么哈,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的时候,不会有人责问:共产党人怎么能说土匪黑话?因为,只有说黑话,才有可能打进去完成捣匪巢的任务。

我们的广播电视,在有声语言上,理应起规范的表率作用,自不待言。那种非规范、反规范、抵制规范、冲击规范的言行,竟然利用起“贴近受众”的口号,为自己不规范的语言穿金戴银。恐怕抓到的这根稻草是掩不住其中的败絮的。

规范的语言,是受众最希望听到的语言,只有语言规范,才能真正贴近受众。不规范的语言,贴近的是不规范的同道,还会得到几声喝彩。

不规范的语言,即使是几个语音问题,几句语法问题,也应是严肃的、郑重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所不取的;偶然的错误,也会自己感到内疚,决心“下不为例”。

语言规范化,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操守,而不是细枝末节、可有可无。语言不规范,是不合格的上岗者,如果不思进取,可以另谋高就,怎么能大言不惭地声称这是“贴近受众”呢?我们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都去如此贴近受众,那么提倡推广普通话的宪法、文件、规定,不就是一纸空文了么?

语言不规范,有各种情况,用以“贴近受众”,“贴近”的是哪样的受众呢?用广州方言,只能贴近广州话群体,连广州全体市民都贴近不了:“比较”非念成“比脚”,“结束”非念成“结素”。如果“贴近”了小学生,小学生就会去质问教师,认为教学有误,那就贴近不了教师,这种“贴近”,是不是误人子弟呢?

读错了音,说错了话,就老老实实承认,最好是认认真真改正,这才是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人起码的要求。明明有错,拒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地用“贴近受众”强词夺理,那不是欲盖弥彰么?不但掩饰不了错误,反而连什么是“贴近受众”都被明眼人看出了浅薄的误读,这真是一种悲哀。

真心实意地去贴近受众吧!在贴近中去悉心体会到底怎样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产生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包括名人。

同类推荐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热门推荐
  • 雷剑至尊

    雷剑至尊

    真武大陆家族千万,宗门无数,无数传说闪耀四方忠心护卫无名为了心中红颜,入绝地,抢造化一步一步的诉写着他的传奇雷灭妖魔,右手执剑败天骄
  • 九月,九月

    九月,九月

    曾经她努力挣脱牢笼,如今她奢求一个牢笼。九月说,霍耿宇是她这辈子唯一的念想,唯一的劫。可当这个念想突然没有了,九月又该怎么活呢?可是这个人是九月。是一个出生在九月,名唤九月的女子。她总有办法坚强,总有办法让自己活的很好。因为她说过,我要做个阳光明媚的女子,还生活最美的样子。
  • 墓行

    墓行

    我是秦王,我在墓中行走。一卷天书引发的种种悬疑,好友孟尝的失踪,王教授的疯狂设想,长生不老的终极诱惑,人性纠缠的天罗鬼寺,敦煌的大慈悲菩萨,一切的谜团,都要我来为你们一一解开……
  • 那时疯狂

    那时疯狂

    男主角苏然心思缜密,女主角周梓欣美丽出尘。因为周梓欣的母亲生病,失去爸爸的她不想再失去妈妈,只好辍学医治照顾母亲。陆双是周梓欣的闺蜜,为一直喜欢的男生高洋而女扮男装来到学校,更巧的是陆双和苏然分到一个班级,也只有苏然帮她保守着她是假男生的秘密。因为男配高洋的冷傲,陆双一次次碰壁,却一次次重新找回自信。两人还发生许多搞笑逗乐的事。周梓欣离开学校后,因为生活带来身体和精神的欺压,逐渐变得冷酷,堕落,后来因为金钱更是出卖了自己。苏然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断然选择了分手,却还深爱着周梓欣,也为她做了许多傻事。其中故事的结尾,有美好,也有遗憾。
  • 晨光曦日

    晨光曦日

    其实,这一切的遭遇只是出于晨喻的任性。如果不是她太任性,或许不会是现在的结果。爸爸失忆,妈妈撒手人寰,自己有什么权力活下去?她该何去何从?
  • 战斗卡之神之卡片

    战斗卡之神之卡片

    徐临风偶然得到一张卡片之后他的日常生活开始变得一样了。
  • 斗破苍穹之萧炎的后代

    斗破苍穹之萧炎的后代

    主角侥幸成为五大神捕之一——炎行者!身携《烈焰辰诀》最后独霸天下!
  • 铁与火的颂歌:刀塔英雄传奇

    铁与火的颂歌:刀塔英雄传奇

    年轻的赏金猎人刚铎接到了一份奇怪的委托,也因此陷入了一场泛大陆各个势力之间的角逐中。精灵,矮人,人类,各大种族轮番登场,携手露娜的刚铎能否在这个漩涡中绝境求生,揭开癫狂之月的秘密?拉娜娅,扑朔迷离的暗精灵;克萝贝露丝,一个混血的银月精灵,能否在阴谋与诡计间求得新的生存之道。以刀塔英雄故事为背景的长篇魔幻小说,以宏观的视角讲述远古遗迹的争夺之战。
  • 谁的年少不轻狂

    谁的年少不轻狂

    网上找了个美女陪玩游戏,她说她不会玩游戏,只会陪……她说会陪我呼呼,还要我陪她呼呼一辈子!谁的年少不轻狂?心比天高亦无妨!
  • 回首那一抹蓝

    回首那一抹蓝

    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却因为家族的利益,不得不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本来说好的誓言真的抵得过时光的流逝和那些变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