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600000008

第8章 电视的崛起(2)

如何处理大小景别、选择多种视点、设计不同角度,这是由导演依据剧本提供的内容而决定的。上面列举《太》剧中由于运用大景别所取得的显著的艺术效果,并非想以偏概全,贬低特写与近景的作用,或大景别一定优于小景别,只是想借以说明各种景别都有其自身的表现功能,要依据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并非是依据银幕或屏幕的尺寸大小来抉择的。

同样,我在拍摄一部表现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时,为了表现战争的壮观场面和宏大的规模与气势,也曾大量地运用全景和远景的大景深的景别,以适应内容的需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这一创作原理并未过时,无论电影或是电视剧的创作都是应该遵循的。

由上述论证,我们不难看出电视剧和电影故事片在艺术创作规律和创作原理方面,二者是相通的,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从实质看,电视剧与电影在创作上是比较不出根本性的差别的。

二、电视与广播之比较

我们如果对电视作横向比较和纵向反思的话,我认为更应该以广播作为它的参照系。

毋庸置疑,如果对电影作历史性的回顾,便可清楚地看到它起源于默片,然后才发明声音录制设备,并介入影片,而后才有色彩,此后又发展成宽银幕、立体声等多种形式。

电视则不同,它是由广播系统派生出来的,它是先有声音,而后画面影像和色彩才介入。因此,电视的初生期,基本上是用画面配合广播来图解声音。而电影的初生期是默片,没有声音配合,不得不想方设法用影像来叙事和表达思想,以便使观众看懂。

由上述原因,可以看出电视重视语言是和广播的历史性联系分不开的。因此,有些电视剧还若隐若现地留有广播剧的痕迹,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电视从广播系统中分离开来,在感官接受上主要是“听”与“看”的差异。看电视,听广播,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它却道出了电视与广播的各自的特性,而我们却常常忽视这最具真知灼见的道理。我认为电视就应该从“视”上去剖析它的特征,正像小说重“说”,话剧姓“话”一样,它们的命名不正规范出它们各自的特性了吗?

为此,我们在探讨电视的特性时,应该特别强调电视的视觉特征,这正是它和广播的界限。广播重听,电视重看,这是由它们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当然,电视剧并不排斥语言,语言仍然是电视剧的重要表现手段。

电视虽说是视听传播媒体,但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功能应该在“视”觉上。因为电视的受体主要指观众,广播的受体则指听众。看与听可以说泾渭分明。所以电视应该特别注重它的观赏性,以满足观众的视知觉的审美享受。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可见听一百次不如亲身目睹一次,真是言简意赅,把听与看作了量的比较,概括得主次分明,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如果说中国民间的说法,只是凭经验、凭直觉总结出来的,那么,国外有关研究机构的试验,可能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据美国和法国的电影研究机构经过实验表明,眼睛是人体接受信息量最大的器官。他们指出,人类借助感官获得的信息,有70%是通过眼睛接受的。人类通过视知觉不仅接受生理意义上的刺激信息,而且以视知觉为基础去理解和把握大量的视觉刺激中所蕴涵的表层乃至深层的意义。

此外,前苏联理论家查希里扬也说:“根据各种实验资料证明,人的脑子接受来自眼睛的报道,平均大约30倍于另一重要感官——耳朵。”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伟大画家达·芬奇说:“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靠它得以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耳朵则居次位,它依靠收听肉眼目击的事物才获得自己的身价。”

由以上论证可以看出,视觉因素比听觉因素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对具有观赏性艺术特征的作品尤其突出。不管是中国人的发现和概括,还是外国人的试验和佐证,足以证明看比听所获取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这是确定无疑的,也是无法否定的。

可是从当前电视屏幕的观赏效应来看,却不尽如人意。除了播出以听为主的新闻节目、谈话类栏目外,在一些极具观赏性的栏目,特别是在电视剧中,语言出现的频率大大高出了画面造型的表现力。现在有不少电视剧仿佛是让人听电视,而不是看电视,这样下去,必然会养成观众习惯去听,而不热心去看,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观众的视知觉衰减。因为画面缺少魅力,从而丧失了对观众的吸引力。

当然,也有一种“肥皂剧”类型,它是以语言见长的,是针对那些干家务活的家庭妇女拍摄的。但是作为电视剧的总体构成来说,总不能以针对家庭妇女的类型作为制作的范本吧?

日本电视导演大山胜美来华讲学时曾说:“在日本有的电视剧只能边干事边去看,与其说是观赏电视,倒不如说是在听广播剧。因为单靠耳朵听也可以了解情节,通过声音也可以想象画面。一般都是在忙着做事情的情况下去听,听到有趣的地方再去看画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的播放很注意声音效果,尽量发挥这个传播媒介的特长。”但是,大山胜美本人并不赞成这种看法,他说:“一般人认为不靠台词的解释,而通过演员的表演动作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甚至不直接说明而是用象征暗示手法刻画角色才算是真正高水平的电视剧。有人认为靠解说词取胜的电视剧是一种倒退和庸俗化。在电视剧里多用解说词容易得多,也不高明。”他还说:“只想靠戏剧的内容、讲话来吸引观众的话,不如让观众看剧本。”可见语言在电视剧中泛滥并不是电视特性决定的,恰恰相反,电视的本性则应强调它的观赏性,应该强化导演和摄制人员的视知觉意识。

现在的情况是,看电视犹如听广播,电视剧中的人物个个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没完没了,絮絮叨叨,管你爱听不爱听,照说没商量,仿佛人物不说话,戏就无法演下去。而有的电视剧则是故意在卖弄语言,玩语言,把一些痞子秽语,江湖黑话,民间打情骂俏的粗俗俚语,当做生活主流语言炫耀;有的则附庸风雅,让人物说一些与自己身份毫不相符的外语和警句,以显示作者的博学多才,而观众看后却茫然若失,辨不清剧中人物都是何许身份。他们一会儿谈天文地理,一会儿讲网络知识,一会儿谈炒股经验,一会儿讲克隆技术,仿佛都是一些难得的全才,一些稀有的精英。

最为常见的是,有的编导在情节转不过去的地方,或者出现漏洞无法自圆时,便用最省事的办法,借助语言打通关节,或堵漏洞,或打补丁,语言成了一剂应急的灵丹妙药。这也是电视剧中语言泛滥的成因之一。

为什么以视觉见长的电视画面反而让语言抢占了优势呢?为什么有些导演舍弃信息量大于70%的视觉手段,而独钟情于信息量少的听觉手段呢?很可能是因为语言已成为某些编导者手里驾轻就熟、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工具。一旦让他们运用影像本体来创造形象和表述思想含义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有可能是另一条造成语言过剩的原因。

屏幕上语言材料过剩,视觉材料贫乏和短缺,画面只是作为图解语言的符号,以及“用听代看”的现象已不鲜见,结果影像造型的能力与魅力也就随之减弱和消失了。

本来可以用眼睛发现的一切,可以用视觉形象和画面造型表述的事物,揭示的情理,由于视知觉的衰减,不得不用简单易行的语言来代替,于是观赏效果也就被淡化了。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在他的“遗嘱”中告诫人们:“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作为导演,在屏幕或银幕的画面上为什么不去把那些隐藏在平常事物背后的美挖掘出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呢?

当然,电视剧并不排斥语言,我们也不主张把电影和电视剧都拍成默片或哑剧,否则也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言也应被看做是电视剧的重要表现手段,言为心声,语言是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但是,电视的侧重点应该放在“视觉”元素上,因为屏幕要以视觉形象来体现其美学特征,这是和广播以听为主的重要区别。

由于某些电视剧创作人员的视知觉的衰减,以及过分仰仗语言的功能,从而影响了画面造型的表现力,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曾发出人类视觉功能正在衰减的讯号。他说:“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我们的概念脱离了知觉,我们的思维只是在抽象的世界中运动。我们的眼睛正在退化为纯粹是度量和辨别的工具。结果,可以用形象来表达的观念就大大减少了,从所见事物的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也丧失了。这样一来,在那些一眼便能看出意义的事物面前,我们倒显得迟钝了,而不得不去求助于我们更加熟悉的另一种媒介——语言。”

而我们的一些编剧多是凭借文学的写作经验去创作剧本,所以剧中能够提供的视觉材料就显得较为短缺。美国好莱坞制片人对剧本的要求则是一个视觉剧本。对于编剧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

伟大的作家海明威曾说:“如果你到好莱坞去,他们就要你写东西时以看取景框的方式看事物,当你应当想到人的时候,你想到的只是画面。如果只想人,而不顾画面,写出来的,可能就不是电影故事。”我想,写电视剧与写电影剧本在重视视觉上是不会有多少差别的。

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说自己讲故事的方法,就是:“我试图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让你们看见。”

如果导演的目的是要让观众看见,而编剧的剧本却只仰赖语言,而缺少视觉形象,再有能耐的导演也是无能为力的。

作为电视的编导,我认为应该珍视视觉材料,应该名副其实地让观众去看;特别是导演更应呕心沥血、挖空心思地为内容寻找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物质外壳,让观众在屏幕上看到一个运用视觉材料营造出来,而不是用语言堆砌出来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电视剧呼唤精品

中国的电视事业的起步虽较西方国家为晚,但是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各地新建的电视台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形成了一片繁荣景象。

据有关部门统计和报纸披露,在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仅有35家电视台。由于发展迅速,到了1994年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达到982家,合计为3125家。以上统计数字都是经过官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建立的电视台。如果将未经官方批准的有线电视台列入,其数字可能大得惊人。

即使按照1994年统计的数字,如果与发达国家作横向比较,“中国正规的电视台数超过美国一倍,是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多倍,比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巴基斯坦这11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519家”。

另外,各省和直辖市的电视台又争相上“星”,抢占空间。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省和直辖市的电视台通过中国的8颗人造卫星上了天,使国内“上星”的电视达40多个频道。为此,扩大了覆盖面,增加了收视率,提高了省和直辖市电视台的知名度,同时也为自身谋取了更多的广告收入。由此,形成了群雄逐鹿、争相推出好节目,以取悦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火热局面。

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出现了更多的频道则意味着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当然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节目众多,观众的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中国电视剧的市场似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有的电视台还设置了播出电视剧的固定频道,安排固定播出时段,使喜欢收看电视剧的人们有了相对固定的收视平台。

进入21世纪后,电视又有了大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先进,上星的频道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丰富。有些文化企业和商家也看好电视剧这块市场,纷纷投资拍摄电视剧,于是电视剧的产量骤增。虽然产量大,集数多,但真正能播出与观众见面的则不多,据说相当数量的电视剧由于质量差,甚至是文化垃圾,被压在电视台播不出去。

现在,可以观赏电视剧的频道多了,节目多了,产量也上去了,但质量平平、真正称得上精品的电视剧却寥寥无几,多数是“快餐”式的平庸之作,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打着擦边球的黄色或黑色的垃圾。所以有些造诣高的导演和演员就曾公开表示不愿拍电视剧和不愿出演电视剧,其原因就在于电视剧制作粗糙、质量较差,还难以形成艺术精品,所以不敢问津。

毋庸讳言,在观众群体中,对大量的平庸之作早已有訾议之声,对粗制滥造的低劣作品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是深恶痛绝。甚至有的人指责“电视将人口白痴化”,“电视已成公害”,“电视将人娱乐至死”的问题应值得重视。由此,呼唤影视“精品”的声音日益高涨,要求影视界特别是电视剧推出精品,也是事出有因,并非苛求。对于电视剧的创作者来说,推出“精品”自然责无旁贷,否则也无颜再见观众。现在大多数创作者已有了拿出“精品”的压力和紧迫感,人人都在翘首以待“精品”的出现。

何谓精品?在商品市场上,“精品”常常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光彩夺目,受人青睐,以至于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同类推荐
  •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本人从事声乐工作四十余载,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歌声更美妙”。虽无甚成就,却有许多教训和体会。在几位好友的鼓励、鞭策下,将这些实际感受付诸文字,这对我十分艰巨,但很有意义。通过归纳整理,首先自己得到充实提高,同时也尽了一位声乐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隐成殇

    隐成殇

    明明是如此相爱,却又不得不分开,你有你的责任,我有我的负担,当你踏入神界,我们或许真的就此离别
  • 嫁入豪门的女人

    嫁入豪门的女人

    新文《家有小妻,霸道老公太无情》已开坑,欢迎大家跳坑收藏~~唐子晏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脏乱阴暗的小巷里,她正和一只狼狗抢东西吃,那时候她身材瘦小衣衫褴褛蓬头洉面,只有一双眼睛像葡萄一样黑亮。像她这么大的小孩子很少有这么大的胆子,也许是被逼到了绝境,那黑溜溜的大眼睛盯着面前的大狼狗,污黑的小手攥着面饼的一角死死的不撒手,为了那一点不足以裹腹的食物而拼尽全力,甚至是性命。后来,唐子晏经常梦到那个小女孩,梦到那双黑溜溜如星辰般闪亮的眼睛。再后来,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整个车子被挤压得惨不忍睹,按常理来说,里面的人肯定就没命了,可他却只受了一点轻伤,被人从车里救出来之后摸了摸兜里的护身符,眼里的光忽明忽暗。那一年,他十八岁。那个女孩,六岁。他是唐家大少爷,她是街边小乞丐。
  • 恶魔书

    恶魔书

    黑暗中,隐藏着光明,光明照到的地方,也总会有阴影伴随,无论你是否相信,恶魔确实存在,如果你感到害怕,那么说明,它已经悄然到来。
  • 刺秦萧寉著

    刺秦萧寉著

    六王毕,四海一。铁马金戈之势,怎抵暗流涌动?有人仗剑行天下,有人玉龙报君恩。热血快意?无愧于心?张弓,拔刀。为天下?为自己?一条决绝路,从此不复回。哪管王侯将相,爱恨情仇。秦王,我必诛之!
  • 深渊季节

    深渊季节

    警校学生黄小泽新交了一个女朋友,当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时,却卷入了几起连环案件之中……警校毕业生马龙驹在从警一年间,一直想侦破在毕业前夕,他的女朋友的失踪案……凶手再度现身……他的目标是……?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 神心界

    神心界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奥斯零城】,而所有行者和象者心中不可抗拒的【地府】统治的【奥斯零】却是在整个【伊斯帝国】七个城市中最弱小的一个城市,他们把它称之为【七度王城】。在近年来,【奥斯零】名声远播的【金行者】【永生之王】,那个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男人,却死在了【木行者】唐默默的手中,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 龙之魇

    龙之魇

    武林九大神兵之首的天机盒重现江湖,引起了不少武林人士垂涎。天机盒是神界至尊天机尊者的镇山之宝,却不料被人盗走。可天机盒流落武林的消息却已经被传出,武林为此动荡了起来。一个看着不起眼的市井小混混居然与一切他所不关心的武林有着如此巨大的关联。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即将开始,他将走出深山探寻自己的身世。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将让他逐渐发现自己不可思议的潜力,不断出现的新线索将指引他一步步的找到真相。
  • 雄关漫道瓦罗兰

    雄关漫道瓦罗兰

    一颗天外飞来的“扫把星”打破了瓦罗兰往日的宁静,九星耀世,神器也随之出世,一时之间,瓦罗兰大陆暗流涌动。神器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九星耀世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秘密?那个从天而降的麒麟之子,又会在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波澜?战火肆虐,大陆满目疮痍,一位位英雄横空出世,又能否挽救得了大陆陷落的命运?天地之大,且看麟玉和一百多位英雄如何扭转战局,睥睨乾坤,又如何与拉克丝、金克斯、蛇女、阿狸,……,甚至EZ——相爱相杀!!!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