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600000019

第19章 新闻发布会问答博弈(5)

第四节新闻发言人应答策略

一般而言,新闻发言人应答记者提问的策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应对策略,二是间接应对策略。直接应对策略通常采用直言相告的方法,即使不能作答,也对记者坦言。其优势在于具有坦率性与主动性,容易与记者沟通并达成谅解。但是,这一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新闻发言人如果总用“我不知道”来应对记者,就无法满足记者的信息需要和采访诉求。间接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委婉性、模糊性和幽默性,可以有策略地回避一些棘手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起到举重若轻的效果,最能展示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弗莱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同样的问题,记者追问了10多遍,他应答了10多遍,每次所说的都是同样的意思,而每次表述均不相同,显示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当然,使用这一策略也有一定的限度,回避矛盾、暗度陈仓不能走得太远。

一、针锋相对,毫不含糊

新闻发言人在关键问题和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旗帜鲜明,面对非善意提问时带有反诘论辩的色彩。1998年2月12日,在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西方记者提问:“中国是怎样定义‘台湾独立’这一说法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朱邦造回答:“我们中国大陆方面十分明确地反对任何旨在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行为,坚决反对一切旨在国际上造成‘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的行为。”记者又追问道:“我只想让你澄清一下。因为台湾是有自己的‘总统’的,它也有自己的‘国民议会’,也有自己的护照以及自己的‘旗帜’。但是中国又是怎样定义‘台湾独立’的呢?”朱邦造说:“尽管目前海峡两岸还没有统一,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地位没有改变,也不允许改变。中国的主权一直没有被分割,也不允许被分割。在中国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当中,特别在两岸谈判当中,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就是必须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我想,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西方记者采用了追问的方法。第一次提问是明知故问,引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般性、原则性的应答。第二次提问表现出提问的真实目的,其潜台词是“台湾事实上已经独立了”。朱邦造的两次回答表现出他严密的逻辑思维、清晰的政策知识,以及直言坦率的应答风格,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和坚定信念。

同样的,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代表的应答也具有同样特征。有美国记者问:“能否这么认为,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就是还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中国代表应答:“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采取什么办法解决是中国自己的事,无须向他国作什么保证。难道美国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作出什么保证吗?”美国记者的提问带有明显的挑衅性,中国代表立即采用直接应答、正面驳斥的策略,重申了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反驳了“必须向美国作出保证”的荒谬要求,语言平实而不软弱,言辞锋利但不尖刻,态度鲜明却不逼人。

以下选采几例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的精彩问答。有西方记者问:“您对美国设立的‘自由亚洲’电台有何评论?”发言人答:“所谓‘自由亚洲’电台是自由干涉亚洲国家内政的电台,在亚洲不受欢迎。”记者问:“您对美国今年再次搞反华提案有何评论?”发言人答:“如果美国继续搞反华提案,其结果也只能是再一次失败。”记者问:“美一项民间测验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对中国有敌意,你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答:“不同的民间测验有时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美国有美国的民意,中国也有中国的民意。中美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二、委婉应答,刚柔并济

委婉法是新闻发布会上间接应答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把不愿直说、不便直说、不能直说的话语,用其他词汇或说法,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语气缓和,语言灵活,有礼有节,含蓄、得体地表达明确的意思。新闻发言人使用委婉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刺激记者,易于为记者接受,同时又未必直抒胸臆,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委婉是一种柔性的风格和温和的态度。1998年4月,朱镕基访问法国,“无疆界记者”的反华传单递到了他的手里。有香港记者立即问他对此有何评价,朱镕基平静地说:“我没看见。”20世纪90年代初,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一再向吴建民追问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结果如何,并一定要他应答“如果破裂了会怎么样”。吴建民耐心地说:“我们希望谈判取得进展,让双方都能够满意。”当然,委婉温和只是应答问题的基调,其使用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这里,刚柔是相对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刚柔并济才能体现新闻发言人的智慧。有时,新闻发言人使用强烈过火的语言或词汇,虽然达到了表达立场坚定的效果,但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可能会大打折扣。是否善用含蓄、温和的表达体现了新闻发言人的涵养。美国导弹“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由于受美国舆论的片面宣传,对中国坚持要求美国道歉的做法,有些美国人很不理解。有美国记者对李肇星说:“美国已经对中国说过对不起了,中国怎么还没完没了?况且,美国虽然炸了中国使馆,但中国学生不也砸了美国驻中国使馆的玻璃吗?”李肇星答:“中国学生是砸了玻璃,但这是政府不愿发生的事,毕竟美国使馆的人是安全的。这怎么能与美国导弹袭击我使馆造成的重大伤亡相提并论?假如你的孩子在自己的使馆无端被别国的炸弹炸死,我相信你不会将孩子被炸死一事与个别人砸坏几块玻璃相提并论,对吗?”李肇星在回答的时候,没有严词反击,而是态度温和,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最后得到了对方的认同。

委婉也是重大场合、公开场合或外交场合应答提问时运用较多的一种含蓄语境。胡庚申将委婉语的应用语境分为:(1)当有机密或隐私不宜直言时,常利用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2)当遇到某些别有用心的不好的言行时,宜采用含蓄语言来幽默地加以驳斥和反击;(3)当由于说话的场合、言者身份、对方的心理等原因,有关情况或意见不便直陈时,常改用含蓄语暗示。

而在此处,委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1)回答迂回。在2001年朱镕基总理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问道:“我想问的问题是关于NMD和TMD,我们知道中国强烈和坚决反对美国发展NMD和将台湾纳入TMD,但是,如果美国一意孤行的话,中国会怎么办?”在应答这个问题时,朱镕基首先从记者的问题中跳出来:“你这个问题我一句话很难应答,是不是允许我谈一谈中美关系的问题?”然后他以较多的篇幅谈了布什总统上任以来中美关系的沟通、合作、协商,从而转移了锋芒,经过一个较大的迂回返回原题,这才讲到明确反对NMD的立场,但表示美国仍会和中国协商。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不宜对中美关系作过于刚性的应答。朱镕基应答迂回、得体,显示了柔中带刚的特点。

(2)留有余地。例如,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国对塞浦路斯土耳其族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一事有何反应和评论?”发言人王振宇说:“我们尊重塞浦路斯共和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不结盟地位,希望塞浦路斯两族人民以大局为重,通过谈判寻找公正、合理的解决办法。”反之,某次新闻发布会上,有新闻发言人称“中国对正在制造的支线飞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立即有外国记者反问说:“该飞机的发动机和导航设备,甚至起落架都是其他国家制造的,中方称自主知识产权是什么意思?”让发言人很被动。还有,某发言人在应答某国家领导人健康状况时,说“很好”,没想到该领导人第二天就去世了。因此,如果想避免类似错误,在答记者问时就必须讲究委婉用词,做到言不过实、留有余地。

(3)人性化回答。对于不能说或者不愿意说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可以采取这种应答方式。例如,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纽约市长被记者问及伤亡人数,他应答说:“我不愿意知道这个数字,因为每次听到死亡人数的增加,我的心灵都会加上重负。”纽约市长这一人性化应答既避开了提问的锋芒,又树立了政府人性化的形象。实际上,在进行包括新闻发布会在内的政治传播时,新闻发言人如果能够适当使用人性化的应答,甚至有意识、有限度地暴露某些人性的弱点,容易与媒体和受众拉近距离。2004年的“两会”期间李肇星召开新闻发布会。当记者问到台湾问题时,他开始完全按照事先准备的文字稿回答。这是中国政府的立场、口径,必须精准无误。但为了防止记者们感到枯燥产生反感,他举了凤凰卫视的刘海若(中国台湾人)在英国出车祸大陆医生全力救治,以及台湾的骨髓库救治大陆白血病人的两个例子,将官方立场和鲜活的事例相结合,有理、有据、有节。

(4)形象化回答。新闻发言人往往通过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说服对方。有记者问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就业跟经济的关系最密切,温家宝于6月28日在香港签署了一份协议,请问这份协议的签订对上海与香港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焦扬回答:“香港是我们祖国的一个重要地区,香港的繁荣和发展是全国人民,包括上海人民的心愿。很多媒体说沪港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有很多人看到了竞争的一面,但实际上香港与上海是一个互补的关系。有些形容词是非常贴切的,比如‘比翼双飞的鸟’、‘飞机上的两个强大的引擎’等等。香港与上海多年来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共同促进和发展。这次签署的协议将为沪港地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对推动两地区域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促进两地经济发展,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绝天邪帝

    绝天邪帝

    他,追求强者之道,左手虚无眼,右手杀生剑。“与我为敌,要么死,要么留。”他就是邪帝——韩风
  • 万能修者

    万能修者

    豪门废柴,异世强者,争霸之路纵然遍布荆棘,仍以一颗坚毅之心,克服万难,站在世界之巅!
  • 继续爱吧

    继续爱吧

    相信我们有前世今生吗?对一个人的爱恋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都能开花,现实主义者的爱情里没有长久,把感情玩弄于手掌,往往是感情在操控着你,日子照过,观念在改变,之前单纯的爱情现在也变为双方的利益条件,婚姻差不多也是契约,放下不成文的感觉,爱就爱了,继续爱吧!
  • 青春在校园

    青春在校园

    我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准确的说是个差劲的高中生,但是一个头盔改变了我的生活,因为我拥有了异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末世无仙

    末世无仙

    这个世界,武者为尊。起灵缘,化灵身,执掌日月为乾坤。拉长弓,看大荒,冲天一箭破苍穹!大荒少年,注定要改写这一个被世人称为的末世!
  • 命运征途之我心无主

    命运征途之我心无主

    命运的无常使我饱受痛苦,实力的卑微使我饱受折磨。没有实力我被命运戏耍,我所爱的也无法挽留。一生的凄苦使我看淡命运,我立誓有生之年踏破命运,即使痛苦但我却笑着。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山有妖

    山有妖

    少年起自大荒之中,绝荡千山万水,持锐入神国
  • 繁霜尽:墨祭

    繁霜尽:墨祭

    即使已过千年,记忆深处那抹墨色的衣袍还是清晰依旧。既然忘不了,那不如就一直记住。洛尘,若是上天肯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