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还表现为新闻发言人遭遇尴尬时使用过渡用语的技巧。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面对意料之外的提问或过于敏感、难以应答的提问时,可能会由于紧张而出现长时间的停顿或语无伦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记者不仅会对此进行负面的报道,还会从新闻发言人的表现推断政府的态度,把新闻发言人表现失态视为政府另有隐情。因此,新闻发言人应该保持冷静,运用过渡的手法和委婉的言词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如果记者提出的问题较长、较复杂,一时未能完全理解,新闻发言人可以要求记者重复一遍,以赢得时间整理思路;新闻发言人在开始应答时,自己先重复记者的提问,例如使用“我们究竟该怎样解决……呢”之类的句式,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消除紧张和赢得时间;或者,还可以先介绍相关领域的一贯政策,即使接下来不能提供更具体的回答,至少也可以强调立场和避免冷场。
根据传播学的说服理论,说服分为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两大类。理性诉求是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达到说服的目的,而感性诉求则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强烈的言辞谋求特定的效果。新闻发布会应答的直接对象是记者,这是观察力和分析力均较为出众的群体,所以,新闻发言人通常采用理性诉求说服法,以精练、准确的语言发布信息、应答问题。但是,新闻发布会的问答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人际传播过程,新闻发言人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提问或场面。在一定的情境下,新闻发言人可以采用感性诉求说服,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或事例说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委婉法作为刚柔结合的应答形式、理性感性交融的说服手段,日益为新闻发言人所重视并有效使用。
三、用语模糊,回避有术
模糊法是新闻发言人习惯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述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回避关键利益矛盾、缓和现场尖锐气氛,达到和谐交流的效果。关于模糊语言,有研究者认为:“大量的模糊言语,其作用就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委婉、更含蓄一些,特别是针对一些刺激性的话题,使用模糊言语常常可以起到掩饰或回避的作用。”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交际、交流和交往顺利进行。对此,有学者指出:“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且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相互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
应答记者提问时,新闻发言人经常会遇到一些不便应答或不能应答的问题。在这种不想说但又不得不说的微妙境况中,新闻发言人应该采用隐晦模糊、巧妙回避的方法,既能让对方无可指责,又可避免落入问题的陷阱。1991年,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日本记者向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提问:“关于日本北方领土问题,日本的一位部长访问中国时,您告诉他,你们理解、同情日本的立场。请问,中国是怎样理解、同情日本立场的?”钱其琛回答:“关于日本的北方领土问题,中国的态度没有改变。但是现在正是日苏开始谈判的时候,有时候传出这一方案,有时候传出那一方案,还传出可以用多少钱来换,我们对此很难作出具体的表示。”此例中,该日本记者的问题很难作答,稍有不妥就会影响到中日关系和中苏关系,但这位记者问得很尖锐也很到位,让新闻发言人不能不答。在此,钱其琛使用了模糊法,运用了“有时候”、“很难作出具体的表示”等模糊用语,这种隐晦模糊的回答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外交纷争,起到了较好的交流效果。
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使用词义明确但语意两可的模糊性语言,言犹未尽,恰到好处,有礼有节,点而不破,既顾全了对方的颜面,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在周恩来为此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到紧张时期的中美关系时,周恩来在回答中使用了一个词义确凿、表达明确,但语意两可的原因状语从句“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周恩来出自外交需要的考虑,使用了语言的模糊法,表现出高超的应答技巧。其应答不卑不亢,既显示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向美国重申了中国不会忘记历史的意思,又顾及了美国使团的颜面,保证了外交活动和现场互动的顺利进行。
新闻发言人的应答是新闻报道的来源,也是社会讨论的原始材料,通常会激起公众舆论的巨大反响。新闻发言人在发表言论的时候,一般都比较谨慎,用语含糊、模棱两可。新闻发言人的级别越高,越应重视发表意见的政治后果。因此,在特殊情况下,新闻发言人可以采取含糊其辞的应答策略。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舰访问青岛的时候,外国记者追问军舰上是否有核武器,美方发言人回答说:“美国在舰载核武器问题上的政策是既不确认也不否认。”
总之,“在国际间的交谈中,有些问题是不好回答的,或不便直接应答的,这时,人们往往以模糊的应对或者把问题作以‘消化’再进行应答。这样既不会因不好回答而不答,又可以避开难以应答之处,给予一般性的反馈处理,权作应答”。应该说,模糊应答、虚实相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应答境界。但在实际运用中,何时实,何时虚,应该视现场情况而定。需要注意的是,模糊法虽是回避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一旦使用不当,反而会失信于人,给记者和公众留下闪烁其词、缺乏真诚的印象。
四、幽默风趣,意在言外
幽默法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幽默的应答充满情趣,富有魅力,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效果。在某些正式严肃的官方场合,适当的幽默能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可以有效地缓和气氛、批驳谬误,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交流气氛。幽默也是新闻发言人自身素养的即时展现,是其形成良好个人魅力的前提。对于充满魅力的新闻发言人,人们不仅会对其产生本能的信任,还会对其应答的内容、涉及的事实形成认同,从而较好地达到新闻发布会的目的。
幽默的应答绵里藏针,巧妙地反击了非善意的提问,也能使新闻发言人从容应对一些突发的尴尬事件。在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环节,对于自己不同意甚至反对的事情,不采用直接的反驳而采用幽默的语言反击,有时会收到更佳的效果。1999年4月朱镕基访美期间,在应答一个记者提出的所谓中国盗窃美国核技术问题时,朱镕基说:“洛杉矶市长曾问我如何庆祝今年的50周年国庆。我回答说,中国将展出中国制造的最现代化武器,而不是从美国偷来的。市长夫人听后马上建议说,你们最好在武器上标明中国制造。”朱镕基这一席幽默诙谐的话语,令包括克林顿总统在内的所有听众大笑不止,对这一无中生有的谣言予以巧妙回击。
新闻发言人需要统领新闻发布会全局,经常会遇到各种有挑战性的问题,因而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要时刻保持温和平静的态度,善于用机智、幽默的话语化解尴尬。某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个所谓的“人权斗士”突然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陈健递交“请愿书”。陈健坦然应对,幽默地说:“我这里不是‘进口’而是‘出口’。”此语一出,顿时引起了现场的笑声,轻松地化解了危机。
幽默的应答是智慧的体现,既可以把沉重话题轻松化,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避重就轻,较好地协调了保守秘密和信息公开的矛盾。在一次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基辛格美国到底有多少核武器,基辛格故作神秘地说:“那是国家机密,你能保守秘密吗?”记者说:“能。”基辛格说:“我也能。”会场顿时响起轻松善意的笑声。
在一次陈毅的新闻发布会上,有日本记者在问及中国发展核武器情况时追问道:“听说中国要爆炸第三颗原子弹,你能告诉我具体时间吗?”陈毅说:“中国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请你看公报好了。”原子弹何时爆炸,这是中国的军事秘密,而陈毅用顺水推舟、转嫁疑问的办法进行了巧妙应答。
王光英飞赴香港创办兴大实业公司,刚下飞机就遇到各方记者的采访。一位香港记者问道:“你带了多少钱来?”王光英郑重地说:“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问题的答案属于商业秘密,不好作出正面应答,但不应答又会使双方难堪。王光英见对方是位女士,灵机一动,便作出上述回答。这句幽默的回答,既回避了问题,又不损彼此身份,显示了应答的艺术。
面对一群反对恢复生产新式B-1轰炸机的记者的质问,美国总统里根说:“我怎么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呢?我只知道B-1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也一定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吧。”里根使用的是偷梁换柱的方法,即在言语交际中故意犯逻辑错误,转换命题或偷换概念,从而使人轻松地摆脱困境。在这里,里根明知故问,用“维生素B-1”来偷换“B-1轰炸机”这一概念,看似荒谬,实则巧妙,使自己摆脱了被动。
参考文献:
邹建华:《外交部发言人揭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王中义:《记者传播模式论》,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美]约翰·布雷迪著,寿跃进、姜雨楠译:《采访技巧》,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
戚鸣:《实用新闻采访》,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黎运汉:《公关语言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治安、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意]奥里亚娜·法拉奇著,阿珊译:《风云人物采访记》,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意]奥里亚娜·法拉奇著,阿珊译:《风云人物采访记》(续集),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课外阅读:
[美]乔治·莫利斯著,宋华勋等译:《从容面对媒体——让你的媒体亮相尽善尽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张东霞、刘江:《如何面对记者》,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
[美]玛格莱特·苏丽文著,董关鹏译:《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靖鸣等:《记者招待会的组织与传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董关鹏主编:《新闻发言人全书》,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