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电影是国家主导的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因为主体的变迁,宣教电影的主题、题材、人物原型、修辞方式等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列宁认为:“电影对于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艺术”。在苏维埃政府建立初期,电影在统一拥有100多个民族的苏联人民的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政府在人民教育委员会中成立了电影委员会,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电影人才的莫斯科电影学校。在苏联存在的70余年里,宣教电影作品佳作迭出:《战舰波将金号》、《十月》、《母亲》、《列宁在十月》、《土地》、《兵临城下》等。苏联电影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部分,在电影语言方面的贡献卓著,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与巴赞的摄影本体论成为电影哲学的两大派别。中国电影在1949年后宣教电影成为电影中的主流,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十七年电影虽然历经政治运动,但是总体来说电影佳作不断涌现,如《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我这一辈子》、《南征北战》、《上甘岭》、《渡江侦察记》、《五朵金花》、《林则徐》、《万水千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当时电影创作从革命斗争生活经验出发,刻画英雄形象,没有沦为简单的政策图解,所创作的作品深受群众欢迎,塑造的“卡里斯玛”典型具有强大的召唤力。“文革”十年电影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新时期宣教电影逐渐与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形成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
宣教电影主要有如下特点:
首先,宣教电影的主题来源于政府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电影成为构造上层建筑的手段。政治成为宣教电影的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往往使得电影作者的创作面临诸多限制。在历史大变革时期,宣教电影能发挥巨大的宣传作用。“主题先行”潜在地控制了电影作者的创作行为,人物模式化,情节围绕政治矛盾展开,视听语言以打动观众的政治意识为核心。《战舰波将金号》的主题鲜明,反抗暴政,表现人民的灾难与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辩证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创造性运用开创了宣教电影的语法,蒙太奇成为电影表情达意的修辞方式。中国十七年时期,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作背景,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造,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吸收苏联宣教电影语言,出现了一批佳作。《南征北战》开创了中国史诗式革命电影的先例,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塑造了核心的革命英雄和多个革命形象。《白毛女》则在红色经典戏剧《白毛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写,强烈宣扬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政治理念。
其次,宣教电影的人物已经模式化,为了达到政治宣教的目的,塑造英雄形象是其重要手段。具体的英雄人物对普通观众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历程中涌现的许多英雄人物是政治宣教电影的基础,而英雄形象的塑造又会对群众的思想行为产生示范作用。宣教电影中的英雄按照国家意识形态要求进行艺术加工和造型,从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新的图腾崇拜。苏联电影中列宁是革命导师,也是伦理典范。《夏伯阳》中的夏伯阳是智勇双全、百战百胜的英雄。中国宣教电影中的英雄则形成一个系列,《董存瑞》、《张思德》、《林则徐》直接以英雄的名字命名,《战火中的青春》、《上甘岭》、《青春之歌》、《南征北战》、《万水千山》等则塑造了英雄群像。毛泽东、周恩来的故事至今尚是中国宣教电影的重要题材,《周恩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大决战》、《四渡赤水》等电影塑造了中国革命领袖的英雄形象。
最后,宣教电影的视听语言成为重要的造型手段,并形成独立的语言体系。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电影语言的创造目的就在于表达人民内心的革命激情,在电影形式特别在电影镜头的连接上作出了革命性的探索。爱森斯坦的辩证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前者强调镜头之间的对比,在“正——反——合”中达到表达革命理念的目的;后者则多运用隐喻蒙太奇,从而达到修辞效果。普多夫金利用蒙太奇把镜头剪接形成场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表现革命洪流中的小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斗争精神,剪辑流畅,采用“砌砖式”蒙太奇结构影片,运用洗练精致的细节,在积累中完成情感的强烈表达。
四、纪录电影
纪录电影的价值在于“给时间抹上香料以免腐朽”,记录世界上发生的真实的人和事,以巴赞的摄影本体论为代表,往往具有独特的真实的审美魅力。
巴赞的真实电影美学倡导一种新的电影理念,成为纪录片理论的圭臬。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论述摄影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木乃伊情结。再现现实是摄影艺术的本体,而电影在这一点上与摄影相似,电影相对于摄影而言就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摄影只能留存瞬间,电影能够再现事物的时间延续。这是根据摄影的本体特性推导出电影的本体属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巴赞提倡真实电影美学的理论出发点是再现现实,现实是本体,艺术是现象。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的语义系统相对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宣教电影具有独立性。纪录电影的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纪录片的主题是客观记录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留存事件中人的音容笑貌和言行举止。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孔子也曾经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从不停歇,人类历史的进程不会停留。纪录片的价值在于留存时间,留存事件和事件中的人。纪录片因此会产生种种主题,从而成为拍摄纪录片的内在动机。常见的纪录片的主题有原型主题和文化主题。原型主题是世界中的个人或集体具有某种特质让纪录片作者产生的记录冲动。具体来说,常见的原型主题有弱者原型、英雄原型、殉道者原型、探秘者原型和魔鬼原型等。弱者原型指的是社会的边缘人,他们的生存状况往往成为纪录片关注的焦点,这一类作品内在的主题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记录了一个艾滋病感染者遭受的唾弃、离异、痛苦和挣扎。英雄原型的纪录片数量众多,英雄人物的事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国家英雄还具有宣教功能。维尔托夫的《关于列宁的三支歌》记录的是列宁的伟大形象,中国的《周恩来外交风云》记录了新中国总理在国际外交活动中纵横捭阖的身影。《平衡》中记录了扎巴多杰作为保护藏羚羊的野牦牛队长所遭受的困境、打击、伤害和不屈。殉道者原型是为了内心的信念、信仰坚持与困难的环境作斗争的人物,《往事歌谣》记录了王洛宾的艰难人生。探秘者原型是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和discovery频道中的纪录片常见类型。魔鬼原型指的是产生了巨大负面作用的人物,在《普通法西斯》、《意志的胜利》中的主角就是希特勒。
纪录片中的文化主题指的是在纪录片的叙事中隐含着文化动机。常见的有人文关怀、边缘文化记忆、社会形态。人文关怀表现出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影片。边缘文化记忆类的影片数量很多,带有一种猎奇的意味,纪录片的鼻祖《北方的纳努克》就是一部记录边缘文化的作品,在西方引起轰动,后来边缘文化记忆类纪录片成为纪录片中的重要脉流。社会形态记录的是在特定时期的某个社会群落中的人的生存状况。《铁西区》记录了下岗浪潮中下岗工人的穷困、无奈和彷徨,成为中国纪录片中的标志性作品。
其次,纪录片着重记录事件,而不强调情节冲突,着重记录人物命运和本质力量,而不是人物性格,所以人物基本上保持了现实原貌,情节则已经生活化。纪录片着重展现人的本质力量,记录人与自然、宇宙、社会的关系,记录人的生存状态。而现实中的故事节奏舒缓,人物的言行举止并没有表演性,表情平静,并不一定会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人生情节并没有太强的戏剧性。纪录片的这些特点使得观众在接受时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但是,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实性,面对真实的人生和事件会产生独特的审美魅力。
最后,纪录片有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体系,形成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方式。纪录片的电影语言丰富,有画面、语言、音乐和音响。画面提供的影像呈现了世界和人物的外在形象,而镜头的处理渗透进电影创作者的态度和审美趣味。而同期声、现场声、解说等语言部分可以记录现场的声音,交代事件发生过程和背景,也可以表达电影作者的态度。音乐在纪录片中也可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表现人物的心理。音响则是现场的音响,可以增强现实感,是纪录片营造真实感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电影作品的内容评析
“电影太容易理解了,因此它也太难于分析了。一部电影太难解释了,因为它太容易懂了。”这是电影批评家的感叹,的确是经验之谈。
一般说来,评析一部电影作品,要掌握该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其中,内容的解读与评析居第一位。所谓“懂还是没有懂”,首先表现在这里。电影作品的内容解读可以分为文本内解读和文本外解读。文本内的解读是画格、镜头和段落的分析,文本外的解读则是多视域的,要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时代、审美、政治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
电影作品的内容评析,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主题分析
高尔基曾认为,“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有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所以,主题来源于生活,是人在生活经验基础上领悟获得的一种思想或理念,主题会在人的心灵中拥有一种内在力量,产生一种形象作为外在的形式。主题总是内蕴于形式之中。主题是电影作品的灵魂,素材的选择提炼、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等都是围绕主题来进行。
在电影中,主题是源自生活经验的推动影片情节、动作发展的理念、思想和动机,分三个层面:源自生活、推动力、表现形式。电影的主题由细节所构成的剧情,或者由人物和动作所构成的剧情来体现,最后都会落实到视觉上。所以,主题不是枯燥抽象的思想,而是具体可感的动作和情节背后的推动力。例如《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题是爱情和复仇。这是推动整个故事片发展的内在的动力。主题是电影的灵魂,电影的叙事情节内在的贯穿力量是主题,情节的选择也是在主题的潜在控制下进行的。而视听语言的合理运用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的。
一般来讲,作为推动人物动作的力量,主题有社会、时代、文化和人性等内含元素。在作主题分析的时候需要从这些角度揭示情节发展的内在原因。这种分析属于一种作品外的宏大视角的透析,从作品外的视角看作品,需要一定的知识量和文化分析能力。常见的主题分析方法有如下四种:
一是社会主题分析。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是社会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塑造而成的。一定的社会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社会阶层、思维方式、社会秩序等,社会的主题会集中在个人身上显现出来,个人成为社会的代表,个人命运成为社会发展的缩影。《三轮车夫》以写实的手法透视越南社会,越南社会中的城市街景、贫民生活、黑社会、社会矛盾、越南历史等,几乎全景式地展现了越南社会的风貌,从而在1995年威尼斯电影节上震撼了所有评委,并获金狮奖。我们要学会在叙述个人历史的电影中透视出社会的主题。这也是一种从一滴水见太阳的方法。因小见大背后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透视能力。《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的是抗战时中国社会的艰难困苦的境况。《芙蓉镇》反映的是“文革”的特殊岁月中小镇的政治生活和小人物的情感纠缠,个人史就是社会史。
二是时代主题分析。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中,这是一定历史阶段发展中的链条,有其时间的逻辑,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历史的人。我们要在电影作品中发现人的生存(生活、生产)的时间的痕迹,厘清历史的逻辑。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任务,也就有不同的主题。电影作品是时空艺术,电影的最大价值,按照巴赞的说法,就在于“给时间抹上香料以免腐朽”。电影可以保存时间,可以保存一段具体的时间,特别是纪录片,它最大的追求就是真实地反映现实。所以,电影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主题,对电影作品的时代主题的开掘是阅读者一项基本的任务。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意义是真实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意大利现实状况。《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记录了二战时的地下抵抗组织的英勇抵抗,《温培尔托·D》记录了艰难困苦中的老人和狗的生存状况,《大地在波动》记录了饥饿中的西西里岛贫民的生活、爱情和婚姻。从单个的作品中发现时间的痕迹,挖掘历史的逻辑,这是一项艰难而又极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