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600000023

第23章 媒介融合时代美国电视新闻生产的创新(2)

2.媒介融合在美国的进展

(1)技术融合。广电、电信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入户。美国在推进网络建设和融合的过程中,开发实施了多种技术方式的宽带入户,包括DSL、Cable Modem、FTTx等。随着宽带接入无线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无线和有线、无线和无线技术的融合方案也不断推出。

(2)业务融合。广电、电信推出多重“捆绑业务”。2009年,时代华纳公司和康卡斯特公司共同宣布,推出“电视无所不在”(TV Everywhere)的服务,能让用户通过电脑、手机及其他终端随时随地收看和点播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电信电视的节目。2010年4月,康卡斯特、缆视系统及时代华纳三家有线电视运营商共同达成一项协议,使其各自的宽带用户可通过iPhone、iPad、黑莓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任何WiFi终端,在三家运营商布设的近千个WiFi热点实现免费漫游。美国目前最大的两个IPTV平台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U-verse TV和威瑞森(Verizon)公司的Fios TV。据预测,到2013年,美国IPTV用户将增长三倍,达到1550万户,总收入将达到150亿美元。另外,视频分享、社交网站、微博等的发展,以及苹果公司“手机+应用软件在线销售”业务模式,谷歌软件与卫星电视机顶盒的合作等,也都处在迅速而深刻的变化之中。

(3)终端融合。能够连接互联网的新设备不断涌现,手机、iPad、高清电视、可上网蓝光影碟机等终端大面积接入互联网。2009年,美国有超过850种经过FCC认证的移动通讯产品,手机销售达到1.72亿部,其中27%为能上网的智能手机。设备之间实现互相通讯,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发展热点。电视机厂商也通过推出“互联网电视机”(Internet TV)加入竞争,用户拥有的电子设备种类花样不断翻新。2008年,谷歌、摩托罗拉、Mobile、高通等34家企业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推出开放式移动终端平台Android。

(4)产业融合。通过资产重组并购实现产业链相互渗透延展。产业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与内容商之间联盟,如康卡斯特公司拟收购NBC环球的股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与电信公司之间联盟;有线网络公司与互联网公司之间联盟,如2000年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AOL)的合并;电信公司兼并有线电视、直播卫星公司等,如美国西部公司(USWEST)兼并有线电视公司大陆缆视(Continental Cablevision)。2005年YouTube诞生,一年之内迅速走红。2007年,美国各大电视台所属的媒体公司陆续开始商谈如何联手建立一个网络视频平台与YouTube抗衡。其中包括新闻集团力推的MySpace、CBS和维亚康姆共同投资的Joost,时代华纳等多方投资的Veoh,以及后来鼎鼎有名的NBC和Fox合作的Hulu等。2010年6月,谷歌公司正式推出谷歌电视平台,与卫星电视公司DISH Network和索尼等合作,利用自身研发的手机平台操作系统Android,使观众通过网络观看电视。

(5)文化融合。亨利·杰金斯在《媒体融合的文化逻辑性》一文中写道:“我们需要从以文化垄断为基础的政治学(即阻挠外界的文化流动)向积极地塑造媒介信息流动的博客过渡。”也就是说,以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打破了以往政治性的文化垄断,也改变了媒介信息的流动方式,重塑了媒介文化。杰金斯另指出: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记者开始浏览博客来寻找新闻源头,以便开拓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3.媒介融合中的美国电视

电视新闻教育早已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密不可分。打开美国著名的电视频道CNN、ABC、Fox、CBS,几乎每档节目或新闻话题播出时,都会在屏幕下方出现一个Twitter或栏目网址,期待得到与观众的反馈和交流。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俨然就是移动的微型电脑,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用于视频播放的软件和内容层出不穷。互联网上,美国著名的YouTube、Hulu等视频网站的流量震撼着电视收视率,Google TV等新型网络电视台更是让传统有线电视战战兢兢。媒介融合模糊了媒介的固有边界,跨媒体、多媒体采集制作发布新闻成为普遍的现象,所有的媒介都倾向于互联网化、视频化的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三网融合”的焦点IPTV业务及其倡导的互动服务等功能在美国并没有掀起什么热潮。美国电视上的互动并不频繁,美国人买东西依然是去超市商场,有时也通过网络购物,水电费依然通过银行卡支付,卡拉OK、电视课堂在美国并不受欢迎,美国电视观众对于传说中的IPTV可以代办一切的神话似乎并不热衷。换句话说,美国的电视上依然还是以单向的Broadcasting(广播)为主,真正的互动主要出现在互联网上。视频网站上传、分享、评论等互动功能显示出互联网的巨大吸引力,而电视却依然故我。唯一不同的是,电视栏目会借助互联网搜集观众的反馈信息。电视台纷纷把节目搬到网上,同时为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渠道提供内容,包括专门为手机量身定做的手机短剧等。最新的尼尔森季度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总体电视收视率比2010年每人每月增加22分钟,移动视频和网络视频收视率比2010年第一季度亦有所增加。“调查表明移动和互联网视频的增长强劲,但是传统电视仍占主导地位。美国消费者每个月花了近159小时在自己家中观看电视,四个半小时在他们的计算机上观看网络视频,还有超过四个小时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尼尔森执行副总裁和媒体观众测量者Matt O’Grady如是说。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电视新闻生产的创新

1.理念创新:“融合新闻”、“公民新闻”

(1)定义及发展概况

“融合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是“融合媒介”。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融合媒介”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换言之,“融合媒介”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在业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拉里·普赖尔(Larry Pryor)教授的定义:“融合新闻是指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七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

“融合新闻”理念的诞生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各媒体由单纯的竞争状态纷纷走向“竞争中合作”,媒体对新闻报道的维度更加多样,不再简单地追求独家新闻,而更重视对原创信息的深加工,更注重受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这里,强调了“融合新闻”是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印刷、音频、视频等多种数字媒体组织的相互合作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向特定目标受众群传播的新闻产品,是一种已经产生并随时代逐步发展的颇具创新性的新闻报道模式。作为“融合新闻”实践的发源地,美国电视“融合新闻”的发展也是引领全球之先。早在20世纪初,芝加哥论坛集团便和WGN广播电台首开融合之先河;2000年,媒介综合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建立坦帕新闻中心,将旗下的报纸、网站、电台和电视台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以“坦帕模式”的成功融合享誉世界。20世纪90年代培乐集团旗下的《达拉斯早新闻报》、WFAA电视台、德克萨斯有线新闻以及它们各自的网站以本土化制胜的“融合新闻”策略和交互式的新型采访方式取得极大成功。2009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试水”新推出的文字公告服务,正式涉足通讯社业务。

在美国电视“融合新闻”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强大,对媒体记者这个角色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媒体之间的融合程度越深,对记者的综合要求就越高。

数字技术的进步、媒介跨领域合作、对新闻时效性和客观性的要求以及传受方互动需要等因素促使“公民记者”这一新概念的形成。2006年8月,CNN官方网页上开设IReport栏目,口号是“你的声音,将和IReport记者一起,帮助塑形CNN报道什么和如何报道”,开创一种以对话、合作与平等为核心理念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2009年4月20日,福克斯新闻频道和Myspace推出一个名为“uReport”的公民新闻计划。密苏里新闻学院的Newsy.com成立后,立即向受众提供多视角的网络视频新闻,通过收集各大电视台与网络上的视频短片,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

“大众”走向“分众”,大众电视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媒介融合给人们提供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能的终端。美国“融合新闻”发展至今,不仅表现为各种专业媒体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更是一般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和多媒体设备参与新闻传播的“共享式”新闻事件活动。当专业媒体以外的普通公民能够担当起传播者的角色时,新闻媒体也会越来越分众化、碎片化,更多的将会变成“公共交流平台”。传播受众的细分给美国电视“融合新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跨平台的融合进程

美国电视“融合新闻”实践案例中,跨平台的进程被演绎得非常精彩:从最初单纯的资源共享或信息在各传播平台之间的移植到后来媒体之间的真正融合,电视台、报社等媒体间的界限不再那么分明,一个记者可能被要求同时向电视台或网络等多个媒体报道新闻。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微软公司合作成立MSNBC,在MSNBC网站上可以实现文件、音频、视频的传输,兼具电子报刊和电视两种功能;美国电信公司AT&T推出名为“AT&T宽带电视”的互联网电视服务,Sling box在美国也很流行,可以将接收的电视节目或用TiVo数字录像机录制的节目传送到电视机和个人电脑上观看,甚至可以通过手提电脑和手机来观看家里已经订购的电视频道;打开CNN、福克斯以及三大电视网的新闻节目,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播出类似“欲知最新动态,请登录CNN网站”的广告……

(3)美国电视“融合新闻”创新实践案例

①美国论坛公司:共享新闻,实现无缝传播。

美国论坛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芝加哥论坛报》、WGN电台、WGN-TV、CLTV有线台、芝加哥论坛报网站、Metromix网站和芝加哥俱乐部。2003年,该公司又花80亿美元买下时代镜报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更增加《洛杉矶时报》、《今日新闻》、《巴尔的摩太阳报》和Hartford Courant网站及论坛等。

芝加哥论坛公司很著名的一个融合案例是在CLTV有线台播放的由《芝加哥论坛报》电影评论家马克(Mike)录制的名叫Movie Mix的电视秀节目。Movie Mix与报纸专栏和Metromix网站形成联动关系,电视节目一经后台工作人员编辑完毕,便被发送到论坛公司各大媒体平台。较早的一次合作是2002年全明星球队棒球比赛的节目。在密尔沃基采访完比赛的《芝加哥论坛报》记者Morrissey先给报社写了一篇文章,并在回报社途中专门就该比赛发表进一步的评论,与电视台及网站多方合作,实现新闻的现场报道,媒体的声音在最快的时间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传给了受众。

②媒介综合集团:全面融合,打造“融合新闻实验室”。

2000年3月,一个占地12万平方英尺、造价4000万美元的新闻中心在美国佛罗里达坦帕市树立起来,里面容纳着《坦帕市论坛报》、WFLA-TV、TBO.com,它们顶有“融合之塔”的耀眼光环。无论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合作上看,坦帕市新闻中心的建立都被全世界媒体视作“融合新闻的实验室”。美国坦帕市是进行电视“融合新闻”很成功的代表城市,在长期的实践和创新中形成了著名的“坦帕模式”。

同类推荐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象的塑造,运用的手段是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技巧,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最终目的是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
热门推荐
  • 一品狂妃:纨绔大小姐

    一品狂妃:纨绔大小姐

    贼老天你是在玩我吗?竟让我借到一个要将美男压倒壁咚的“男人”身上。上摸摸下摸摸。还好,还好,自己还是女人!美男衣衫凌乱、面色微红娇羞并期待地看着我。场面好污,怎么办?在线等,急!某日,什么,大点声说!看我不顺眼?哼!我爹是手握兵权的国公,有本事来打我啊!还有你不是最烦我的吗,天天在我眼前晃个什么劲。起开,我要去学院看美人师父出浴。某人讨好:“不许去,和我回家,要看看我的,想看哪里看哪里,乖!”神功在手,天下我有。不服来战!
  • 王国荣耀

    王国荣耀

    一个曾经的企业ceo因遭人陷害,被人追杀被迫转行当佣兵。却在一次任务中牺牲,灵魂重生到异界。呕心沥血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盛世帝国。
  • 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晋升有道

    晋升有道

    作者作为管理人员,在职场中常常遇到很多的员工,不知道工作到底该怎么去做,对工作没有意识,更不知道如何成为优秀员工乃至被晋升的员工,以至于走入职场五六年之后依然是布丁一名,偶尔会对自己近况不满,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书中的主人翁陈果在初入职场也遭遇到类似的情况,不过后来遇到的一系列人和事,改变了陈果,作者希望通过陈果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职场菜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职业经理人之路的……
  • 混元震天

    混元震天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混元一震,界破天塌!偏激、鲁莽的懵懂少年,与人迥异的身体构成,炼不得体,修不得法,却因八个字走出自己的路!资源匮乏的荒界,人杰地灵的天界,为何困我之身,囚我之心?我便要打通八界,夺你造化!
  • 黄龙山保卫战

    黄龙山保卫战

    一个是八路军男神,一个是八路军女神,他们联手建立了黄龙山兵工厂,却遭到日军魔头铃木和他的恶徒九州狼的疯狂破坏。于是,追击、谍战、绑架、谋杀、色诱、爱情轮番上演,最后以一场惊天大战决出了胜负。
  • 灵兵

    灵兵

    一个崭新的大陆,一段永恒的传说。兵魂,与人的灵魂一起降生。修灵者,一群修炼兵魂的人。一个热血的男孩——韩小希,带着他的队伍,在这个大陆上不断让传说延续……
  • 剑情神魔录

    剑情神魔录

    一场空悲泪,两处伤心人。问天地间,神魔情愫,谁堪做主。惶惶而逝,不过千万剑,待从头,踏破洪荒大界,守温柔!他为爱痴狂,踏上修行之路;他为情难舍,许下复仇之诺。什么生情自然绝情,什么命运自由安排,总有一天,他紫霄云踏破天地,撕裂乾坤,定要改变这无道的凡尘!
  • 黑衣闺蜜

    黑衣闺蜜

    一次偶然的提议,使得高中姐妹聚集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黑衣闺蜜。最后她们都成家了,而她们的友谊圣火还在燃烧着。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