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摄录一体机使用
一、摄录一体机的构成
(一)镜头
一般摄像机镜头为变焦距镜头,其各部分操作部件位置。
1.聚焦环
转动此环可使透镜聚焦于被摄体。
2.手动变焦控制
直接手动控制变焦时,将ZOOM变焦选择设于“M”位置,然后转动此环。
3.光圈环
直接手动控制光圈时,将光圈选择器设于“M”位置,然后转动此环。
4.RET(返回)旋钮
此按钮能够检查录像信号。与便携式VTR连接时:当VTR在摄制状态中,按此钮将E-E录像信号从VTR传到寻像器。与CCU摄像机控制单元连接时,按此钮将返回的录像信号从CCU传到寻像器。
当不按此钮时,寻像器显示摄像机摄制的录像信号。
5.VTR(录像机)按钮
与VTR连接时,按此钮启动或停止VTR的录制,按一下是启动,再按一下是停止。与摄像机控制单元CCU连接时,按此钮将把来自CCU的返回录像信号送给寻像器。
6.Ef(法兰焦距,俗称后焦)调节环
调节法兰焦距时,放松此环上的螺丝转动此环。
7.MACRO(近摄)钮
近距离摄像时,按下此钮,然后转动MACRO环。
8.MACRO(近摄)环
近距离摄像时,按下MACRO按钮后,转动此环。
9.变焦镜头遥控接头(8脚)
需遥控变焦镜头时,接上一只附加的LO-23变焦镜头遥控单元。
10.聚焦遥控接头(3脚)
需遥控聚焦功能时,接上一只附加的LO-23变焦镜头遥控单元。
11.ZOOM(变焦)选择器
选择变焦镜头的操作模式:
S(伺服系统):电动变焦;
M(手动系统):手动变焦。
12.电动变焦开关
W侧:广角变焦;
T侧:摄远变焦。
13.光圈选择器
选择光圈的操作模式
A(自动):自动光圈。
M(手动):手动光圈。
14.暂时自动光圈按钮
手动光圈控制模式时,按下此钮暂时地处于自动光圈控制模式。松开此钮,返回手动(锁定在松开此钮时的光圈上)状态。
15.镜头接头
用于与摄像机机身上的LENS(镜头)接头连接。
(二)镜头具体操作
1.聚焦功能
聚焦的一般方法为:将景物画面推成特写,转动聚焦环,使图像清楚(即透镜聚焦被摄体上),然后拉开成所需要的景别,进行拍摄。如此做法,景深范围大(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便于一般拍摄。
光学镜头能把景物空间中一定范围的物体在像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这个范围所对应的纵深距离称之为景深。从聚焦点A到最近清晰点的清晰范围称前景深,从聚焦点A到最远清晰点的清晰范围称后景深,后景深大于前景深,二者之和称为全景深。
景深的范围是可以调节的,拍摄要求不同,对景深的需要也不同。如突出主体、虚化背景,可采用景深小的状态来拍摄。景深范围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镜头的焦距长短有关
当摄像机物距固定,光圈大小相同时,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2)与光圈的大小有关
当镜头焦距相同,物距固定时,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小。
(3)与物距长短有关
当镜头焦距相同,光圈大小相同时,物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大;物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小。
充分地利用景深的特性,能够增强透视感,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跟焦,即不断根据被摄主体的移动而随时调焦距,使焦点始终聚在被摄体上,保持被摄体清晰。当摄像机和被摄主体分别单独运动时,或者两者同时运动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在原有景深状态下,不能保证画面清晰时,应该使用跟焦手段。跟焦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熟能生巧。
运用焦点的特性,人们常常进行移焦,以获得所需效果。当被摄体与摄像机都固定时,将画面上表现的重点物体进行变化,把前景实、后景虚变换成前景虚、后景实。通过对不同远近的被摄体的虚实转换,将观众的注意力时而集中在近处景物上,时而集中在远处景物上,达到画面视觉中心的转移。
由于自动聚焦功能在很多情况下不能进行,例如以下情况不宜使用自动聚焦:被摄物体照度过暗、对比度不分明、没有垂直线条的画面、远近物体同时在检测范围之内、由远到近连续移动的物体、具有等距的很细条纹状物体的画面等。所以专业级以上的摄像机一般不具备自动聚焦功能。
2.变焦功能
变焦镜头具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焦距而成像位置不变的性能,在拍摄中对景物画面取景的大小可相应地连续变化,即景别可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连续变化。
变焦倍数即镜头的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常用的倍数有14倍、16倍、18倍以及更大的,某些镜头上有扩展镜,可以扩大镜头的变焦倍数,常用“2×”表示,如附加变焦倍数为14倍变焦镜头上,则其变焦数就被扩展为2×14=28倍。因为焦距延长一倍,则曝光量有所下降,要保持原照度,必须相应地加大光圈。
长焦距镜头(窄角)视角小于20°,放大倍率大、景深小,主体物周围很小区域清楚,前景、背景均模糊。其透视效果为:前景物体、背景物体看上去大小差别不明显,它们之间的距离似乎缩短了,物体间显得拥挤;对于物体的运动,视觉上感到比真实的要慢。由于空间深度被压缩使人难以判断真实距离及被摄体的位置。
长焦距镜头适用于拍摄远距离局部放大画面,拍摄对背景、环境要求不高的特写,所摄局部细节清晰,可以造成虚实效果,以突出主体,表现压缩、拥挤的效果。如果所拍摄的画面上有空气层让人感到空气流动感和空间感。这是因为离拍摄景物远,空气层较厚的缘故。
长焦距镜头不宜用手持肩扛拍摄,因为摄像机的抖动会被放大,而且对调焦的要求也高,所以应尽可能地采用三脚架等支撑物协助拍摄。
中焦距(标准)镜头视角为24°左右,放大倍数中等,景深范围中等,只是最前面、最后面会模糊。其透视效果为:正常的透视感,与眼睛直接看几乎是一样的,不具备各种夸张效果。
短焦距(广角)镜头视角大于30°,放大倍率小,景深范围大,画面中几乎全部是清晰的。其透视效果为:前景物体显得比背景物体大得多;空间距离显得比实际大,夸张了透视感、纵深感。物体与摄像机的运动,显得比真实的要快;当被摄体太接近镜头时,会变形失真,虽然某些部分被强调了,但看上去不自然和奇怪。
短焦距镜头图像抖动率小,适用于摄像机运动拍摄。
变焦镜头控制方式有电动控制、手动控制两种。电动变焦的最大好处是镜头变化均匀,在镜头一侧的手柄内,有一微型无级变速马达,用一个跷跷板式的开关控制马达运转。按下标有T的一头,镜头焦距变长,按下标有W的一头,镜头焦距变短。手按的压力轻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马达速率,而手动控制常常用于急推急拉效果。
3.光圈功能
镜头的光圈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重叠的金属片组成的开度可调的圆形光阑,能在一个很大范围内变化镜头的有效孔径,控制镜头的透光能力。
光圈变化在图像上能改变图像的亮度、改变景深,如光圈大时景深小。对于亮度高的图像要减小光圈,对于亮度低的图像要加大光圈,使图像层次丰富,体现细节。
(1)自动光圈调节法:根据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光圈,这是一般摄像时使用的模式,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A处。
(2)手动光圈调节法: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应用,如特殊效果拍摄时;当拍摄人物,背景为非常明亮的天空时。当拍摄对比度极强的物体时,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M处,根据需要调节光圈环,从光圈上所标的F数来识别光圈的大小。
(3)暂时自动调节法:当处于手动光圈调节模式时,本功能可以临时性进入自动调节。在光圈选择开关处于M时,持续按暂时自动光圈调节按钮,光圈处于自动调节状态,手一松即回到手动光圈状态,并锁定于松手时的光圈值。
在自动光圈下,可以选择其准电平,使摄像机应付更广范围的选择。它有三种设定方式:标准、逆光和聚光灯。
标准方式即处于标准光线条件状态。
逆光方式以图像电平的平均值作为调整自动光圈的基准。当被摄物体处于逆光情况下,如果用标准自动光圈系统拍摄时,物体就会显得很暗。采用逆光方式,就为该物体选择了适当的光圈。在自动光圈调节模式状态下,按AUTO IRIS(Spotl)[自动光圈(逆光)]按钮,指示灯点亮即可。
聚光灯方式即用于聚光灯的场面,这时峰值电平被作为调整自动光圈的基准。若用标准自动光圈系统拍摄,物体则会显得太亮。在自动光圈调节模式状态下,按AUTO IRIS(SPOT L)[自动光圈(逆光)]按钮,指示灯点亮即可。
在手动光圈调节模式状态下,为了使用斑马纹作为光圈调节时的参考标准,将斑马纹开关置于ON。在寻像器屏幕上,那些明暗度相当于65%至75%录像输出水平的部分将附有斑马纹。当拍摄对象是人物时,手动调节光圈,使斑马纹显示在人物面部的光亮部分;当拍摄其他景物时,手动调节光圈,使斑马纹显示在景物的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菜单”的设定,斑马纹也可以显示在录像输出水平超过100%的录像部分。
自动光圈为了摄像机正常工作,根据景物亮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镜头光圈的大小,以保持适当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值,保证画面的正确曝光。自动光圈在拍摄中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它反映的是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不良效果。例如被摄体在大面积明亮或暗淡的背景前,就会明显地造成主体物的曝光不足或过度。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必须采用手动光圈。常用的方法是先用自动光圈状态测定光圈值,然后扳到手动光圈状态,根据景物亮度分布和主体物的亮度进行修正,按修正后的光圈值进行拍摄。
如果人物站在窗户前,背景是室外自然光,两者的亮度间距一般非常大。在不加辅助光进行补光时,拍摄中如以人脸亮度为确定曝光的依据,人物在画面中就会成剪影效果。这时可以采用折衷的办法,将部分高亮度和低亮度都舍去一些,确保中间各部分的景物亮度影调丰富,达到创作意图。只要是创作者想要的画面效果,就可以认为曝光是正确的。
4.后焦距的调节
后焦距也称法兰焦距,用Ff表示。在以下各种情况下需要调节法兰焦距(从镜头法兰沿视线到图像的距离):当第一次安装镜头时,或更换镜头之后,变焦操作时,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焦点不能很好吻合时(推上调实,拉开图像虚焦)。
具体步骤如下: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M;光圈环调到f/1.8;把法兰焦距调节用图谱置于约3m处,然后调节照明,以便能获得在光圈f/1.8时合适的录像输出水平;放松Ff调节掣子的螺丝;将ZOOM(变焦)选择开关置于M;手动变焦控制移到长焦镜头外,调节聚焦环,使测试图谱清晰成像;再手动变焦控制移到广角镜头处,调节Ff调节掣子,使测试图谱清晰成像,切勿移动聚焦环;反复调节聚焦环和Ff调节掣子直至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均完成聚焦,能够清晰成像;调节完成后,拧紧Ff调节掣子的螺丝。
5.近摄功能
当拍摄对象距镜头的距离小于约90cm时,需使用近摄功能,此功能可拍摄的最近距离为10mm。具体步骤如下:
将镜头逐渐靠近拍摄对象到达所希望的尺寸;调节聚焦环把焦点调到最近处;将MACRO钮按下滑向摄像机本体的后方,同时把MACRO环调到底;将ZOOM(变焦)选择开关调节到M,调节手动变焦控制开关聚焦成像。
特别注意的是,在近摄功能使用后,一定要将MACRO环调回到原来位置。
(三)机身简介
本书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概况,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数字电视技术的基础知识,摄像机、录像机的性能与使用,数字电视特技的原理与发展等。适合高校电视相关专业中非工程技术类的师生、从业人员等使用。
SONY PMW-EX3摄像机为例,机身部件名称。
1.外部话筒电缆夹
2.外部话筒支架
3.前附件卡座安装可选的附件,如视频灯
4.镜头安装杆
5.手柄
6.内置扬声器
7.选购附件的电缆夹
8.后附件卡座安装可选的附件
9.后部信号灯
10.肩托
11.电源(CAMERA/MEDIA)开关
12.PICTURE PROFILE按钮
13.取景遮光罩
14.肩带挂钩(左、右)
15.BATTERY RELEASE按钮
16.电池插槽
17.耳机插孔(立体声微型插孔)
18.DC IN(直流电源输入)接口
19.MONITOR OUT(BNC 型)
20.S VIDEO 接口(4 芯)
21.AUDIO OUT CH-1/CH-2 接口(RCA 唱机型)
22.COMPONENT OUT 接口
23.USB 接口
24.镜头安装座开关
25.目镜聚焦钮
26.接目镜
27.取景器
28.内置话筒
29.REC/TALLY灯
30.IR 遥控接收器
31.AUDIO IN CH-1/CH-2 接口(XLR)和输入选择开关
(四)常用功能简介
1.寻像器
记录和重放时在寻像器里不仅能看到黑白图像。而且能看见相关的操作状态和设置、斑马纹、标志(安全框标志、中心标志)等警告和信息。
PEAKING(峰值)控制键调节寻像器里图像轮廓以便于聚焦,这个调节它不影响摄像机的输出信号。
CONTRAST(对比度)控制键调节寻像器屏幕的对比度,这个调节它不影响摄像机的输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