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300000056

第56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1)

■高有祥

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性

“民间”意味着一种姿态。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生根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民间既为之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也在深层次上决定了其社会立场与价值取向。在建立于科技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文明的强力侵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被置于全球化格局的边缘地带,或被迫融入一体化进程中,这一局面令人担忧。

据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其中,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不仅指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特定时空场所,也包含“能够在一种时空中承载和凝聚与之休戚与共的文化元素、并化为日常式的有亲近感的行为习惯”,属于一种观念层面的所指。它能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影响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承袭并持续发挥作用。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言“习俗在经验和信仰方面都起着一种主导性作用”,着眼的就是一种文化空间。

“民间”的概念具备自多重维度切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陈思和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民间的浮沉》一文中,从文学史角度对“民间”的存在形态和价值意义做了精辟论述,他认为:首先,民间文化形态产生于国家权力控制较弱的领域内,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以弱势姿态出现,但又能在一定限度内被接纳;其次,自由自在是其最基本的审美风格,较少受到道德律令的规范和制约,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原始生命伟力;再次,它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并存杂交,因而难以做出简单的价值判断……

以形态众多的民间艺术为例。一方面,它们来自于民间生活,具有自发性和非功利性,其创作主体并非“养在深闺”的艺术家,而是躬耕于田垄间的庄稼汉、辗转于作坊中的手工匠,他们在日常生活劳作中,捏起身旁的泥巴揉一揉、对着山野晴空吼两嗓子,便成就了苍莽的艺术与文化,这种把玩、这般宣泄,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拥抱和礼赞,也是绵延至今的民族传统的另一种表达;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的母体,与精英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精英艺术之间的千差万别来自于流派之间或者艺术家个人之间的不同,而民间艺术之间的区别是地域与地域的审美区别,较少个人因素。”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编:《开封论坛》。(通常意义上,民间/官方、大众/精英是有差别的两组范畴,这里将民间艺术与精英艺术对立起来,是因为民间在此处不仅昭示着一方的生活领域,也承担着一方的大众化精神取向。)因此,民间艺术呈现出更多的总体性特征,投射出更为原始、自然、纯朴、稚拙的艺术情趣,“虽然处在强势文化的边缘”,但“其功能是潜在的!持久的!稳固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生活在民间文化的氛围当中”。

然而,现实情形却不容乐观。据《三联生活周刊》载:随着新兴艺术门类的兴起、现代审美情趣的变化,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完全被历史包容,其中的一些免不了“门前冷落车马稀”,即使尚未消亡,也面临着现实功效丧失和审美功能退化的尴尬局面。

克罗奇(Benedetto Croce)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汉德森(Brian Henderson)说:“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他们所言的启示性在于:对任何文本的解读均不可能是孤立的、停滞的,总免不了现代意识的参与和当下眼光的投射。如上文所述,尽管“民间”包孕着一定的“自由”、“民主”等现代性因子,但在一些人的眼里,认同“民间”无疑意味着皈依传统,与所谓的现代性相距甚远;尽管民俗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传承,逢年过节时便会端出来装点一番,但与现代性的生活主流相比,却较少为人瞩目,作为农业社会产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在这个时代里显得尤为狭小,如何放大“民间”的“声音”、拓展其生长领域,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有两条:权利原则和发展原则。我们无权为了维护所谓的文化多样性,而致使该遗产的享有或继承者舍弃现代化生活的便捷;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让其停滞在某一时空中再加以保护。“历史上成功的文化现代化运动大多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即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既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现代化运动的阻力,也善于使传统文明转换成现代文明”。现代影像传媒以其锋利的触角已渗入到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无疑要在这一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

二、本体性危机与影像中介

众多景况不佳或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模式,利用现代传媒无往不利、无坚不摧的强大视听手段予以包装、借以传播,从而期求得到保留和延续,似乎已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环境中一个无法逃脱的选择。这就牵涉到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影像化生存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仍然具备其完整特性?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原本可以自多个维度触摸、凝视、呼吸、倾听的“活生生”的艺术和文化样式,被单一化、平面化的视听形象所替代。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面相当宽泛,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如此繁多的种类、呈现方式千差万别,与时空综合的影像艺术(电影、电视)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等同起来的;而且,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像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不同程度地损耗、分解。作为视听载体的影像传媒至多起到的是一个中介的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生存的意义何在?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天才的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就在一篇名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宏文中对工业社会艺术品的处境问题做了深刻的阐释,其中充满前瞻性的预见。

本雅明认为艺术品有膜拜与展示两种价值(cult &; exhibition value)。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原先作为膜拜品的艺术神秘性和权威性遭到了彻底破解,印刷术和照相术的发明与普及使“艺术复制品”变得随手可得,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这就进入了所谓的“后复制时代”,艺术品的展示价值压倒了膜拜价值成为主流,那种原本只能在特定时间与场合中展开的欣赏主体与艺术对象之间生动“场”的交流也减少了存在必要。他这样写道:“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但唯有这种独一无二性才构成了历史,艺术品的存在过程就受制于历史。”如此一来,本雅明似乎要走向与法兰克福学派同行阿多诺等人后来对“大众文化”不无二致的批判立场,因为:“机械复制”作为“文化工业”的物质准备和现实基础,极有可能加速人性主体的异化进程,变为缺乏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

恰恰相反,本雅明肯定这种“复制”的合理性,在“机械复制”的前提和基础上诞生的大众艺术的出现与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并且洞察到这种“复制”中所潜藏的巨大的革命力量:一、“复制”赋予“艺术原作”以现实的活力,“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境界”,面对比“艺术原作”多得多的欣赏人群,大大拓展了艺术品的时空传播范围;二、催生新的艺术样式,如印刷品、摄影、电影、电视等,每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在吸取传统艺术经验的基础上,也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手法,如影视艺术的蒙太奇技巧,生成独特的艺术语言;三、改变了传统艺术生产模式,使原先手工作坊式的艺术生产进入工业流程,扩大了艺术品的销售市场;四、膜拜转向展示,有距离的审美静观更多地被无距离的直接反应所取代,个体的独占玩味演化为群体的共时性接受。

同类推荐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热门推荐
  • 步踏烟城

    步踏烟城

    毕业于某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林萧,以优异的成绩被某市的互联网巨头公司破格录用,让他从事于二十一世纪最火的网游行业,这一做,便是两年。这两年里,他从一个技术宅男蜕变成了公司手游部的策划主管,经他手上出来的精品,已是不胜枚举。而当下,就有一款由他设计的名叫《步踏烟城》的游戏在还未公测之前便已受到万众瞩目,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奈何时不待他,本以为可以凭此一步青云过上上流生活的林萧,却没想到中间出了些阴差阳错,等他再睁开眼时,眼前的世界已然换了一遍。没有鱼鳞栉比的摩天高楼,却只有花红叶绿的世外桃源;没有一眼望不见边并伴有沙尘暴的灰蒙天空,却只有蔚蓝如洗的青天白日;……
  • 我和大小姐

    我和大小姐

    我叫郝天,是一个不受欢迎年龄与年纪相同的普通苦逼中学生,这样的我在某天和同学混网吧的途中偶遇了一位大小姐,一面之缘本以为不会再有瓜葛的我,竟然被大小姐离奇倒追,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复仇嫡女:绝色倾城妃

    复仇嫡女:绝色倾城妃

    慕容雪嫣6岁那年,其父因功高盖主,被灭满门,小小年纪的慕容雪嫣因其母拼死保护,逃了出来,被一户无儿无女的老夫妇收养。长大后,步步为营,成了仇人的皇后,却发现在不经意间,爱上了弑父杀母的仇人,她该何去何从…………
  • 君恋陌尘璃

    君恋陌尘璃

    他清墨出尘的背影是她不可触及的波澜,她灵动纯净的笑颜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他为了兑现与她的承诺,不惜抛弃一切;他许她万里江山只为拂去她心头的愁云;他为她绽放十里血色海棠只为给她最幸福的婚礼。他始终为她,不离不弃。可她终究还是负了他……茫茫红尘如梦,笑看苍穹。当繁华散尽,尘埃落定,与她携手走天涯的人是否还在那里,等她共谱,倾世绝恋。
  • 霸道校草无限宠:Y头,你是我的

    霸道校草无限宠:Y头,你是我的

    她是个普通的A市市民,父母跟他的父母是世交?只因为小时候玩的好,就定了娃娃亲?!天啊!“Y头,你只能是我的!”
  • 大道之路修炼以道

    大道之路修炼以道

    茫茫浩瀚星河,十五大超级势力称霸各方,十六大天道神兵回归星河,引发浩瀚星河史上最为惨烈的星河大战......在远古传说中,天道神兵进化成混沌天兵,将会引发什么惊天事件......本书中,看人族贵公子如何在谈笑间冠绝人族,带领人族称霸浩瀚星河,征服宇宙位面,屹立权力之巅,主宰生灵命运,掌控天道轮回......
  • 幸福是一种选择

    幸福是一种选择

    “幸福不在别处,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幸福的原因。因为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这是一本激励人心的励志书,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让你获得幸福与快乐。这是一本震撼心灵的心理书,让你了解人性的弱点,淘汰心态上的劣性因子。这是一本感悟生活的哲学书,让你顿悟人生中的爱恨,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 九兵志

    九兵志

    生死有道,世人不择手段,天人算尽,妄想逆天改命,却也躲不了因果轮回。红尘滚滚,任你武功盖世,天下无敌,却也逃不了爱恨情仇、离合悲欢。呜呼哀哉,众生皆鱼肉,几人能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