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朗诵的排练
1.准备
朗诵的准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准备以人生体验为核心,主要指平时要留心积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受,深入生活,用敏锐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真诚的态度去品味人生,使自己视野开阔,精神丰富;狭义的准备以作品为核心,主要指熟悉作品,深入理解作品,进而正确把握作品的基调,唤起身临其境的真实情感。著名播音员方明曾就广义备稿问题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说道:“我学着欣赏所遇到的一切。骑车上下班时,我观察初春时白玉兰花又抽了几棵芽,新建的四环路又架了几座桥,从不同角度看那些桥的造型、弧度真美。我浏览行人的表情,有些人的神情生动得绝世演员都难以表现,无论是兴奋的、忧郁的、平静的、古怪的、痛苦的、麻木的、神采奕奕的、无精打采的都那么丰富,真实,令人感动,很美。丑的东西也很多,它的好处是让你增长见识,美丑的对比越强烈,对美的感受力就越强,就更加贪婪地去搜寻美,就越发的珍视美。界于美丑之间的现象也是千姿百态的。无论是骑车、购物、工作、娱乐,只要你用眼、用耳、用心,每天都有意料不到的收获……。”他不仅在生活中用心,还研究评书、快板、天津快书和京韵大鼓等不同的说唱艺术,以尽可能多地接受各种艺术形式的熏陶,这些广义备稿的好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狭义备稿来看,朗诵的基础在于吃透作品。当朗诵者选择了适合自己朗诵的作品后,就要下功夫钻研作品的主题,它是作家对所描绘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就因为有一根贯穿其中的红线——主题。是主题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景、情节、语言等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朗诵者如果不能很好地琢磨作品,只根据某个具体形象、场面、事件的描写或独白对自己所产生的艺术感受,就匆匆忙忙地作朗诵处理,是不能把一篇作品朗诵成功的。因为作品的主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容易把握。一旦由于理解上的不足导致主题把握上的失误,轻者会折损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重者还会产生完全违背作者原意的相反的效果。因此,为了不曲解主题,就要顾及全篇作品,甚至作品的写作背景,不为词语表面的意思所迷惑,不满足于对作品的浅层次理解。这样,就不至于把《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烤鹅的想象处理得高兴欢快,把《荷塘月色》处理得明朗奔放了。
2.试诵
朗诵者需要通过反复试读来进行细部的安排和处理。如情感起伏的设计,包括大高潮的出现位置和各个小高潮的把握,对褒贬色彩的揣摩和对情感分寸的把握等。通过试诵使主题表现得更为具体、鲜明和集中,使听众感受到鲜明的感情运动和逐渐深入的思维运动,从而一步步跟随作品激动起来。如朗诵里克特的《两条路》时,注意配合三种叙述者的轮番出场,及时更换角色口吻以相互映衬。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仰望苍天。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情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自己。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世界;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
老人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父亲啊,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处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瞬息即逝,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又忆起了早年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里载誉归来,无比快乐。他还想起了父母的教诲……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串串坠落,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打盹时做的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还没有堕入深渊,尽可以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
依然在人生大门口徘徊,踟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黢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了。
3.其他问题
关于朗诵的激情。激情是一个人内心强烈感情的外部表露,它源自鲜明的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激情就无所谓朗诵。而要产生激情,就得借助于联想和想象。一个优秀的朗诵者一定是很善于联想和想象的,他们会把作品中所展现的情境与实际生活中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联系起来在心里构成活生生的画面,从而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或喜或悲或怒或忧。在这方面,真正的艺术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大翻译家傅雷对此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感情丰富、理性特强的创作者,都是充满感性而又能通过理性的手段把情感(宗教的、爱情的、人类的、出世的)以最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受的训练越严格,表达能力越强,感染力亦就越大。”然而,“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情感的感受能力来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为了使自己具备较高的情感感受能力,平时应着力于自我情感培养,那些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就很能在情感上自律,能在回想和想象中过丰富的感情生活,能令自己的情感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纯洁、更高尚,因而也更负责任,使之能给人类留下许多传世精品。
关于朗诵的体态语。体态语表现是朗诵的辅助手段。朗诵艺术的表演性特点要求体态语与有声语言配合默契。所以,琢磨和设计体态语的使用也是朗诵者不可忽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具体的可参见本书的体态语部分。一般来说,经过合理训练的人,其姿势的自然表现中就会透露出潇洒舒展的美。人的体态语表达不需要紧张却要积极,要放松而不能松垮。凡好看的动作在心理上都是令人舒服的;舒服则是因为其合理,越是好看的姿势与动作越显得协调。比如协调的呼吸姿势应该是腹部收紧,让胸部和背部扩展,这时手臂的动作与充分的呼吸相配合,就会显得挺拔美好。
关于朗诵的美音问题。朗诵在声音造型方面要格外注意美音问题。朗诵一方面要尽量展示出普通话自身巨大的美学优势:辅音和元音的简单清晰,声韵结合的精妙响亮,声调变化的参差错落,词语句子的起伏跌宕,文章体裁的色彩纷呈等;而另一方面则要彰显自己的声音优势,通过美的塑造,使基本音色尽可能地完美,声音应尽可能高远,字音颗粒清楚,能够在瞬间达到最大的表现张力,以充分展示丰富的生命体验变化。此外,朗诵者还可以借助于合诵、群诵、领诵、配乐、伴舞等形式来扬长避短。(以下作品中的符号“⌒”表示声停气连。)
麻雀(屠格涅夫)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阴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前行,好像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风⌒猛烈地吹打着林阴路上的白桦树,麻雀从巢里跌落下来,呆呆地伏在地上,孤立无援地⌒张开两只羽毛还未丰满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向它靠近,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飞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到狗的鼻子跟前。老麻雀⌒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恐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叫声,接着⌒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扑去。
老麻雀⌒是猛扑下来救护幼雀的。它用身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但它整个小小的身体⌒因恐惧而颤栗着,它小小的声音⌒也变得粗暴⌒嘶哑,它在牺牲自己!
在它看来,狗⌒该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能站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它的理智更强烈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狗⌒站住了,向后退了退……,看来,它也感到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唤住惊慌失措的狗,然后,我怀着尊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尊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的那种爱的冲动和力量。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上篇描写了生死抉择的危急关头动物的超乎寻常的救子行为,那感人的故事展示了震撼人心的崇高美。朗诵者要理清开头、发展和结束的故事脉络,使自己心里形成连续的活动画面,让自己情感起伏随同故事,就像自己亲身经历了一般真切。而后在反复诵读中,思索和揣摩如何根据自己的嗓音和外形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手段,将内心感受尽可能到位地表现出来。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这首词笔势雄劲、潇洒流畅,充分表现了诗人兼政治家杰出的情怀、才华、气魄、见识和活力。有作家说得好,毛泽东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由长期革命斗争的风浪培养成的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积蓄于胸中的革命激情喷发而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1.假如我是一朵雪花,2.不去那冷漠的山谷,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3.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4.那时我凭着我的身轻,
认明了那情谊的住处,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飞扬,飞扬,飞扬,——消融,消融,消融,——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诗人是一位“就是打破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人,他以雪花的“飞扬、飞扬、飞扬”的自由和快乐来穿越现实,去保持内心的清白情感和追求自由的高贵理想。这正如他在自己的《猛虎集·序》中所说的:“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长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一片的。”
再别康桥(徐志摩)
1.轻轻的我走了,2.那河畔的金柳,3.软泥上的青荇,
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夕阳中的新娘;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轻轻的招手,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柔波里,
作别西天的云彩。在我的心头荡漾。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那树阴下的一潭,5.寻梦?撑一支长篙,6.但我不能放歌,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揉碎在浮藻间,满载一船星辉,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7.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者对康桥有一种强烈的爱。在谈到与康桥的感情时,作者说:“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对于如此挚爱的康桥的美,诗人不愿惊扰,更不愿掠取分毫。在诗人描写康桥的散文中有这样的感悟:
“……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诗人还写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行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在康桥骑车是普遍的技术;妇人、稚子、老翁,一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任你选一个方向,任你上一条通道,顺着这带草味的和风,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心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供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
要想更多地了解诗人及其作品,建议去读原著。更好地了解作品的背景,有助于把握好朗诵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