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进了国际理解
通过国际交流,各国的学者和教师了解了彼此历史教育方面的情况,增强了相互的理解。例如,日本教科书把中国少数民族政权控制的疆域都划在中国之外。在中国方面看来,这是不能接受的。日本教科书中之所以会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日本学术界对历史上民族问题的看法与中国不同。中国代表在参加“东亚历史教育讨论会”时,向与会的各国代表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民族政策,以及中国历史教科书对民族问题的看法,引起各国学者莫大的兴趣。通过这些交流,各国学者增强了彼此对认识上有差异的问题的理解。
四、历史教育国际交流的不足
以往的交流大部分还是浅层次的。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位专家讲,在和日本同行交流时,日本方面赠送了很多资料,由于不懂日语,这些资料放在图书馆,几乎没有人去看。由于语言上的困难,很难做更深入的交流。另外,亲自观摩其他国家历史课堂教学的机会不多,不容易获得对彼此国家历史教育的感性认识。
五、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各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的作用,由各国历史教学研究会轮流召开历史教学国际研讨会,开展实地教学观摩。
2.提高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外语水平,为历史教育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3.系统翻译国外历史教育的基本文献,为本国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冷战后的中日经济协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志英
自中日邦交恢复以来,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一直呈互惠协作的态势。但是,冷战后有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的出口品中,工业制成品开始增加。2003年,中国对日出口的主要是食品、纺织品、矿产品、木材及制品和编结品、机电和音响设备及零件附件等,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机电和音响设备及零件附件、普通金属及其制品、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光学和医疗等仪器、化工及其相关产品以及钟表乐器等。
既然两国的进出口贸易中都有制成品,两者之间是否会产生竞争呢?中日经贸的互惠协作关系是否因此而改变了呢?
这需要对中日的进出口制成品进行具体分析。以2007年为例,这一年中国对日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鞋类和家具,上述4种产品合计714.7亿美元,占当年对日出口总额的七成。同年,中国自日本进口的主要是机电和音响设备及零件附件、普通金属及其制品、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光学和医疗等仪器、化工及其相关产品以及钟表乐器等,其中,机电产品891.5亿美元,占当年自日进口总额的66.6%。在上述进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是重合的,但是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是低附加值、物美价廉的产品,而自日本进口的则是高技术的、中国一般不能生产的产品。例如,在中国空前高涨的基建热潮中,建筑机械的平均使用寿命长达3000小时,只有日产的建机才能经得起如此消耗;中国生产汽车部件的机床,年平均工作时间为3500小时,也只有日本的机床能保证连续5年性能不变。“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转引自刘柠《假如中国失去日本》,见《南方周末》2008年5月8日B11版)这是日本著名世界经济学家长谷川庆太郎在题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的文章中的一段话,且不说这段话是否有夸大的因素,但其表述之直率,足以说明日本对华出口的机电产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日两国的企业仍然处在不同的加工水平和不同的加工环节,两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仍然处于不同阶段,两国经济之间固然有竞争,但互惠协作的层面更大。
由上述中日经贸结构还可以看出,曾经在日本十分盛行的所谓“空心化”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甚至可以说对日本是不利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有一部分人对于在华投资是否会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担心非常强烈。实际上,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虽然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中国经济急需的许多制造品还是来自日本。日本的产业并未因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而产生空心化,相反,日本产业生产繁荣,生产的都是高端产品,核心技术都紧紧掌握在日本手中。日本将制造部门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内保留了核心技术的设计部门和最小限度的管理部门,以及最具技术含量的制造和生产,从而实现了产业的高度精致化,并且保证了经济发展的安全。
从市场看,中国无疑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年内世界最大的市场,日本要发展,不能无视中国这个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曾有少数日本人预言“中国经济崩溃”和“国家的分裂”,告诫日本企业“千万不要对华投资”。此后,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中国经济受到影响,经济减速,各项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即使如此,中国经济也并没有崩溃。新世纪初,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空前提高。于是,日本又开始流行“中国威胁论”,担心“空心化”。在上述过程中,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曾一再提醒日本企业要注意对华投资的风险。从实际情况看,一些日本企业也确实听信了这些宣传,没有来华投资。然而,世界知名跨国公司500强却在此期间普遍进入中国,并积极抢占中国市场。日本企业因此丧失了抢占中国市场的最好机会。这一点,从丰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厂商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尤为明显。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丰田热衷于扩大对华出口的战略,认为对华投资“为时尚早”。但是在此期间,德国大众捷足先登,率先占领了中国轿车市场。1990年代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汽车厂商也先后开始了对华投资。这样,至90年代后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布局中,日本企业已被排出在外。日本汽车工业为自己对华投资的错误估计付出了惨重代价。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面对世界最大汽车的市场,丰田、日产等汲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在中国汽车工业出现投资过热的2003年,以及盛传产能过剩的2004年,毅然继续扩大投资。这时进入中国的汽车工业市场当然会有很大风险,但是,不投资比扩大投资的风险更大。换言之,不投资就占领不了中国市场,甚至会被挤出中国市场,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从这个例证可以看出,如果日本过分忧虑并不存在的“空心化”,就将丧失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
最后,我用2008年5月7日中日政府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的一段话结束我的演讲:“中日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双方应共同努力开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面发展新局面”。今后只要中日经贸双方本着放长眼光、互惠互利、惠及两国人民的原则行事,中日的经贸协作必将克服障碍,越来越好。
后冷战时期东亚国际关系的动向——探讨如何克服冷战的残渣
新潟国际情报大学教授 小泽治子
人们说冷战结束也已有20年了。但是在东亚地区,依然残留着冷战的结构。朝鲜半岛的形势前途叵测;日本与俄国的和平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都已过了60年,依然因为领土问题而未能缔结;而且,日本与中国、日本与韩国之间也常常因为国家利益而发生碰撞。要使东亚的紧张关系走向缓和,需要什么呢?
1.9.11以后的美俄关系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了恐怖主义事件,其结果,“与恐怖主义作斗争”和对美协调路线,成了俄罗斯外交的基础。俄罗斯的普京总统发布了5项对美支援政策。而且2002年5月,在美俄双方缔结了关于战略攻击战力削减条约,约定在10年内对各自保有的核弹头削减到冷战期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2003年3月,美国开始进攻伊拉克,俄罗斯与中国、法国、德国都对之持批判态度,主张在解决伊拉克问题上,应以联合国为中心发挥作用。但这个问题,也没有使俄罗斯的对美协调姿态发生大的变化。俄罗斯对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单独行动虽然持批判态度,但把回避与美国的对立看作外交的优先课题。
但是,美俄之间的对立因素不胜枚举。首先有北约东扩的问题。20世纪末,波兰、捷克、匈牙利3国加入了北约,2004年6月,曾是前苏联内共和国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其他中欧、东欧国家一起加入了北约。俄罗斯对于北约进一步扩展到旧苏联诸国的可能性表示强烈的担忧和警惕。而且,美国要把导弹防卫系统配备到波兰、捷克等中欧、东欧国家的计划明朗化以后,从2007年到2008年初,美俄关系紧张度增强。加上伊朗的核武器开发问题、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中科索沃自治州的独立问题等等,都成了美俄关系的火种。对于这些问题,俄国把之看成是全球化规模的美国单极统治的表现,而对美国的抵触日益加强。
那么,冷战会不会复活呢?确实可以预见到围绕着上述的各种问题,美俄的对立今后也将会继续下去。但是,保有核武器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意识形态组成军事同盟相互对立的冷战结构,与21世纪的国际政治结构已经大不相同。俄罗斯已经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诸国”一起成为“主要先进国首脑会议”(summit)的成员。而且在美俄之间,就能源问题、核武不扩散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也已形成相互对话的专家会议,为回避新的冷战都做了不少努力。作为其综合性的成果,在2008年4月的美俄会谈中,通过了关于安全保障、整体的国际问题、能源问题等领域的综合协调的“战略结构文书”(sochi宣言)。
以上情况可以说明,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冷战结构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人们还需留意到,俄罗斯、中国、欧盟(EU)也在起着牵制美国单极统治的作用。
2.中俄关系与上海合作组织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有了惊人的发展。2001年7月,两国签订了中俄善邻友好条约,2004年10月,两国又就长期以来的所有国境问题作了法律上的了结。2004年中俄贸易额超过了200亿美元,就象征着这合作的成果。显然,中俄两国关系的进展具有对抗美国单极统治的性质,那么,中俄之间会不会形成军事同盟关系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1996年4月,中国和前苏联诸国为了缓和围绕国境问题的紧张关系,在中国的号召下,成立了包括中国、俄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的“上海五国”组织。2001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也加入进来,从而改编为“上海合作组织”。这个组织发展成为中国、俄罗斯、中亚诸国在安全保障、经济统合等领域相互协议的地区合作机构。2005年8月,中国与俄罗斯在这个机构的框架中,进行了以“反恐”为题的联合军事演习。还有,在2007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的6个加盟国举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因此,日本国内外的一部分人士则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显示了反美的性质,中俄“军事同盟”是其核心部分。
的确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参加国中,对美国的单极统治体制有很强烈的抵抗。但是,以此来证明这个机构具有反美性质,说明中俄有结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是不恰当的。第一,俄罗斯和中国都把回避与美国的对立作为外交的基本原则。俄罗斯和中国在全球化的层面上,比起相互之间的关系来,都更重视与美国的关系,双方都不希望由于中俄的紧密化而招致对美关系的恶化。第二,加盟“上海合作组织”的其他国家,与美国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某些国家还谋求与美国结成良好关系。而且,加盟国的利害关系各自不一样。所以,用冷战的逻辑来把握中俄关系或“上海合作组织”,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