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500000009

第9章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迁(4)

(3)改革发行体制,搞活图书市场。1983年《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增加图书发行能力,逐步形成以新华书店为骨干的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形式、多种购销形式、减少流通环节(简称为“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网。这开启了中国出版业流通(经营)领域的变革,此后,新华书店一统发行领域的局面也逐渐被打破,图书发行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1988年5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关于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主要内容有:放权承包,搞活国营书店;放开批发渠道,搞活图书市场;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推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各种出版发行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业界通常所说的“三放一联”)。这个文件是本阶段发行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民营发行渠道的发展开辟了相当大的空间。

(4)加强出版宏观管理。1986年10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国家出版局和国家版权局脱离文化部,国家出版局恢复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的建制。1987年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署的成立,为出版事业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一阶段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出版生产力,带来了出版业规模的迅速壮大,出书品种和总印量大幅增长,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整的出版和发行体系,奠定了我国新时期出版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但是,这个阶段的改革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改革尚未触及出版业制度问题,出版业仍然在事业体制下运行;同时,这些变革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但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出版机构之间的利益分化,导致基层出版、发行机构的改革实践与政府的改革意愿不一致。(2)出版业规模的扩大是按行政结构模式设置的产物,产业结构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即由中央部委所属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两部分组成,市场准入和机构的存亡由政府决定,整个行业形成了行政化垄断的格局。(3)从组织结构上看,出版机构虽开始实行企业化经营,但作为事业单位仍没有成为市场主体。这一时期出版机构的增量发展主要是在行政主导下的同质复制,即在人民出版社的基础上,中央和各个地方同样增设文艺、教育、少儿等出版社;同时,出版社的自主权虽有所扩大,但在没有足够的规模和资本积累的情况下,各个出版社几乎囊括了出版的内容制作与流通整个供应链,形成了同构性极强、小而全、小而弱的结构模式。(4)由于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一些民营书商为牟取暴利,通过买卖书号、协作出版等方式介入出版环节,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行业的畸形发展,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可能,这造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各种非法出版活动及非法出版物的盛行。

二、结构优化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使我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1992年12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宋木文署长作了《贯彻十四大精神,把新闻出版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报告,提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体制,这标志着中国出版改革进入到第二阶段。为解决上一阶段改革所造成的结构性问题,这一阶段把改革的重点落在调整出版结构、提高出版质量和效益上。

这一阶段出版政策的制定主要围绕出版结构调整展开。1994年,新闻出版署提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模式要从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转移,从管理手段上要从行政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的依法管理为主,从体制上要从传统的事业管理为主转向产业管理为主,并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个转移的核心是新闻出版业从总量增长向优质高效增长的战略转移。1995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了新闻出版署党组的工作汇报,肯定了阶段性转移的工作思路,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和原则性的指示和意见。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目前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等散滥问题,努力实现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阶段性转移这一工作思路很快得到了全国出版界的积极响应,各级出版管理部门也采取了许多举措来推进出版业的阶段性转移。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对新闻出版业的改革提出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行体制改革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大市场”。

推动出版业的集团化发展是这一阶段调整结构的重要举措。1997年12月18日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在《人民日报》发表《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关于做好新闻出版工作的思考》,系统地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出版结构的原则、方法,其中一个主要观点认为,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应以提高集约化程度为重点,在全国形成一批以产权为纽带,能够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大型和超大型出版集团。2001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即17号文件),对包括出版业在内的传媒业改革进行部署,明确地提出了媒体集团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等意见。2002年5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从集团化建设、多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市场体系、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改革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2002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实现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实施精品战略、扩大对外出版交流、提高全行业科技水平、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集团化建设、建立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开辟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作出部署,这是繁荣出版、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为调整图书结构、提高出版质量,我国在这一阶段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中涉及图书出版数量、质量和内容的有三项:(1)书号管理制度。1994年5月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对书号使用总量进行宏观控制的通知》,规定由新闻出版署审批各出版社的年度书号总量,中央和地方出版主管部门进行审核;一般出版社的年度书号总量按每位责任编辑不超过5个计算,对于影响很好的出版社,经新闻出版署同意可不予控制;重版书的书号不受限制。此后新闻出版署先后就书号调控发布了三个文件:《关于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的规定》(1994年11月)、《关于书号总量宏观调控的通知》(1995年1月)、《关于加强书号总量宏观调控的通知》(1998年12月),不断细化书号的管理措施。从此,书号作为我国出版业的一种重要资源被新闻出版署严格控制,书号制度也就成为影响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2)图书质量管理制度。1997年3月和6月,新闻出版署先后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对出版物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3)重大选题备案制度。这一制度在1997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中已经做了规定;1999年3月,新闻出版署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重大选题备案工作的通知》,规定出版社凡可能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选题,都必须向出版管理部门上报,经审核、批准后,还须按照新闻出版署的批复进行印刷。

在结构调整的同时,本阶段出版业的对外开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1年12月11日起,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在入世承诺的文件中,中国出版方面的开放程度是逐步提高、分阶段进行的,这主要限定在图书出版的分销领域。但是,从随后几年的情况看,外资进入我国出版业不仅仅局限在分销领域,在禁止性的编辑出版环节,外资一般通过版权合作、共同开发等方式向国内渗透。

这个阶段的改革旨在纠正低质同构性的规模扩张,通过集团化战略实现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1999年挂牌成立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以及2000年成立的辽宁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一批出版集团。然而这种减量增质发展仍旧没有脱离行政结构框架,没有上升到出版体制层面的变革。其一,集团的组建是在行政事业体制下,由各级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组合而成的,其性质是由各级党委领导的事业机构。其二,各级集团的出现使得中国的出版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集团、专业出版社为基本框架的结构模式。但这种变化与前一个阶段具有同构性,同样是由中央部委(国家级)集团和地方集团构成的行政化格局。国家级和地方级集团、地方集团间也具有同构性。各级出版集团几乎都是以各级人民出版社为代表的不同类型的出版社和图书发行机构的行政撮合,出版社的组织结构并没有因集团化而发生改变,而集团本身的组织结构却与出版社相同(具有行政级别的科层化模式)。出版集团既无核心主体,也很难进行实质性运作。

同类推荐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想爱

    想爱

    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一株葱郁的植被,需要用爱灌溉生长,想爱,为你揭秘情感世界。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天生丽质

    重生之天生丽质

    叶暖在十八岁第一次见到夏川时就对他一见钟情十年间情感纠葛不清,不断的分手又复合。在演艺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叶暖毫不犹豫的息影嫁给夏川,用尽十年去爱他,最后的结果却是两人离婚,眼睁睁的看着他回到了他的前女友身边。再一次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八岁,既然能重活一次她绝不重蹈覆辙,重拾事业,远离渣男!
  • 杀帝

    杀帝

    世界第一杀手林麟重返都市,执行任务,开创林麟团队,踏上征途。你要诛杀我,我就要诛杀你,即便你是皇帝,也是照杀不误!
  • 纵风华年少

    纵风华年少

    我必须要说,遇见一个只喝牛奶的吸血鬼――这个,如非亲眼所见,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是的,我现在的第四名队员,以后的搭档是个只喝牛奶的吸血鬼。用文须知:1.吸血鬼党派名称使用非原创2.作者是个文案废3.懒癌早期,欢迎催更4.划重点,我不说你也知道女主是个吸血鬼猎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创世假骑

    创世假骑

    穿越多重世界,连接所有,破坏一切,一切尽在起点中文网。
  • 谒先主庙

    谒先主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赋神通之时代

    天赋神通之时代

    小JJ可以当做丹田吗?普通的小狗也可以修炼吗?草药可以当做内力用吗?器官可以单独活动吗?草根也可成神吗?混迹于武林不得志的凌辰因练功走火入魔,穿越到神元大陆,这儿的人没有丹田,只有天赋神通,天赋神通是被上天赐福的一个器官,拥有神奇的力量,凌辰如何能有原来的功法在这个世界扬威,一个光怪陆离的异世界,请看天赋神通之时代。……………………本书是我的第一本书,还有诸多不足,但一直一边学习,一边码字,相信一定会逐步提高水平,请各位支持,收藏,推荐,多谢了!Ps本人是业余写手,每天更新不多,但一定会按时按量更新,请大家支持!
  • 十法界

    十法界

    深夜里,一个特殊的食堂,为特殊的人群服务,简单固定的几个菜,表面上冷冷清清,实际上总有不为人所知的人和事等着店长去处理,店长会走到哪一层呢?拭目以待吧
  • 神药小风

    神药小风

    海龙城无知少年,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离开了海龙城,偶然得到了两大神器,学霸一样的学会各种术无论是修仙还是修武还是炼丹等等
  • 素衣如岚幽情深处

    素衣如岚幽情深处

    季思夏:啊喂,游戏啊,你怎么能这么实惠,我不就是选了穿越么,你还真的让我穿了诶?而且我填的信息还真是我穿越后的,为啥我要选最难的!?说到最后还是因为你,游戏。游戏:(撇撇嘴)我都告诉你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只有有缘人能看到,况且我都帮你分析了,你选的怪我喽?季思夏:其实还是你太实惠吧,有缘人什么的我以为网络诈骗很常见的,就你太实惠。游戏:哼,不和你吵,自己慢慢玩。季思夏:傲娇的游戏!慢慢玩就慢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