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5500000039

第39章 传媒与政治的博弈(8)

媒体的压力,迫使陈水扁光是为自己“家里的事”就公开道歉了四次,并宣布了他的“三个决定”:“自清”、“革新”、“权力下放”,以及“一个决心”:“说到做到、坚持到底”。为此台湾《“中国”时报》评论道:“再多的道歉也唤不回台湾另一半人民对扁的信心。”台湾媒体通过各种方式对当局进行监督,发挥着社会喉舌的作用,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弱化了民众向政治体系施加的压力,起到了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借鉴罗森塔尔(Rosenthal)等人的观点,危机可以理解为是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

在应对危机时,政党和当局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与媒体合作、控制新闻发布是处理危机的第二项重要任务。记者都有倾向性。他们会为哪些信息可靠,哪些不可靠作出判断。如果当局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记者就会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信息加以报道,这些信息可能失实或道听途说,难免会造成受众的思想混乱。当局要尽快发出自己的声音。取得媒体对当局的信任不是把所知道的所有问题都告诉记者。核心的原则是根据当局的需要告诉记者,这样的信息要准确、详细。

2008年初,马英九在竞选过程中陷入“美国绿卡风暴”,事后虽做澄清,但台湾“中央社”评论说,民进党领导人参选人谢长廷连日锁定绿卡议题,追问马英九,让马英九阵营疲于应付。以台湾社会的民主程度,对马英九长女拥有美国籍以及马英九当年因在美读书、工作需要申请“绿卡”,应不至过于非难,事件只凸显马英九处理危机能力待加强。

据了解,马英九竞选阵营发言系统在“绿卡”议题第一时间,确实不知马英九及家人的“绿卡”持有情况,才发生这次说法出现漏洞的意外。外界认为,轻敌、误判事件轻重是马陷泥沼的主因。马英九应变能力是他在选前的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四)对公众政治观念的形成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

因为民众对政治的了解和认知通常是经由大众传播媒介获得,然后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因此,新闻媒体应该负起“导师”的责任,而且应该是“导正”而不是“导误”。政治传播在提高公众对社会事务认知程度的前提下,通过向公众提出共同的“议题”,将民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与全社会命运攸关的问题上来,并形成“焦点”和“热点”,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公众对这个问题的知晓度,同时有助于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和信念,并最终促成社会成员的共同行动。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台湾岛内“台独”的声音虽然不是绝对主流,但几乎所有的媒介对祖国大陆的报道都是敌视、对抗、诋毁和攻击性的。看到正面报道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如《大陆女偷渡卖淫》、《大陆男假结婚真打工》、《大陆春运光怪陆离》等等(政治方面的攻击更是不胜枚举)。台湾的电视、报纸、广播在几乎所有涉及祖国大陆的报道中,似乎已经预先设定了角度和方向,肆意对祖国大陆进行“妖魔化”。由于两岸交流了解的严重缺乏,处于这样的信息环境包围之中,台湾民众视野很难拓展,对祖国大陆更是知之甚少,并认定它还是几十年前那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地区。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拓展,台湾媒体对祖国大陆的报道渐渐趋于客观化,在引导民众树立对祖国大陆的理性态度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当日出版的台湾各大报纸纷纷以头版、专题、特辑等大篇幅报道北京奥运会相关消息,并发表评论。

比如,《“中国”时报》在头版的醒目标题为《京奥今壮丽开场》,并刊发了社论文章《京奥星空满旌旗文明共存是道理》,社论中说,此次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借由主办北京奥运会昭告世人:21世纪中国不是要与人争强夺霸,而是经由决心与实践让多元文明的理想真正落实!进步多元的国际社会不能没有中国,同样的,纳入国际大洪流的中国对举世各国皆有利,所以,国际社会也须以善意和诚心迎纳中国。

台湾人喜欢崇拜英雄,对奥运金牌选手的追捧向来是如同对电影明星一般狂热,对于大陆著名的体育明星姚明、刘翔、郭晶晶等也非常喜爱。除非中国台北选手自己夺金,或是出现菲尔普斯这样夺取8金的超级英雄,否则台湾民众最关心、最注意的体育明星都是祖国大陆的金牌选手。从总体上讲,在台湾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媒体传播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基于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它在一定时期也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层面仍有不完善,也会有狂热和盲从等现象的出现,矛盾在媒体上被夸张和渲染的现象偶有发生,这同样可能破坏台湾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因此,在肯定传媒在维护台湾政治稳定、推进政治民主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注意这种破坏性的影响。

个案解析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媒体运用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于3月22日投票,开票结果,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与萧万长组合共得到超过760万票,得票率约59%,以领先对手超过220万票的优势当选台湾地区新一任领导人,同时,他们的得票数、得票率,均创下台湾实施直选以来的最高纪录。

媒体在台湾地区的选举中,一直扮演着相当有分量的角色。选举过程中,以马英九为首的国民党阵营和以谢长廷为首的民进党阵营,都充分利用了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在民众中的宣传效应,而涉及选举的媒体讯息涵盖了候选人广告、竞选新闻报道、电视谈话性节目、电视辩论与媒体所呈现的候选人演说等等。

1.参选双方宣传策略对比

2008年的台湾,处在一个民心思变的时代。改变的民意,呼唤一个与旧体系切割、与旧时代迥异的新领袖,需要一个指向未来具有无限想象的魅力偶像。而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无疑是一场偶像派与实力派对决的舆论战。

国民党马英九凭借其一贯形象良好、清廉、活力、热心公益的政治形象,采取领导品牌策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方式,强化亲民的“好人”领袖形象。民进党谢长廷虽然与对手政绩接近,在外形及民意调查都不占优势的情形下,采取了挑战品牌策略,简言之,就是攻击策略。双方不同宣传策略的选择,贯穿选举的全部过程中。

2.媒体政治形象塑造对比

早在十余年前,马英九就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政治形象。每一年,他都会纪念某些特定的日子,并通过各种声援活动把自己塑造为“民主的捍卫者”和“人权斗士”;他年年“二二八”都会去慰问受难者家属,努力消弭台湾当地民众的历史悲情和仇恨;他在清廉方面近乎极端的做派,更是为他赢得清官的美誉。选战的最后时刻,谢长廷一度借西藏问题攻击马英九,但没多大奏效,除了马英九的危机处理外,最重要的是得益于他长时间在所谓的“民主人权”形象塑造上的苦心经营。马英九形象塑造最成功的是占据了“爱台湾”的舆论制高点,他用“呷台湾米、饮台湾水的新台湾人”形象破解了一系列诸如“香港脚”、“贵宾狗”的攻击。

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伊始,马英九作为国民党党内的新鲜力量就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国民党和外地来台居民曾经以他们的身份优越,让中南部台湾当地民众自卑而自尊,2007年5月,为期十天的“青春铁马行”让马英九深入到台湾南部,当马英九学讲着蹩脚的闽南话,当他在中南部的农田里插秧挑肥的镜头和画面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时,中南部民众的回应超过了许多人的预期,马英九完成中南部“爱乡走透透”之后在南部民众心中的形象更加亲民。

反观民进党,从初选开始就放弃中场。“排蓝民调”的初选机制,不仅无法在机制上推出可以蓝绿通吃的候选人,更重要的是其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民进党不准备推出一个“全民的领导人”,而只想推出一个只会维护少部分人利益的候选人,这种信号令中间选民噤若寒蝉。民进党潮水般退去的中间地带,正好让一“马”当先的国民党长驱直入。

3.抢占舆论阵地手段对比

为赢得选举,两个阵营都在媒体广告上投入了不小的本钱。马英九在选前关键时刻,强打一支电视广告“准备好了”,18位蓝军县市首长告诉选民“我们准备好了”,“台北县准备好了,嘉义市也准备好了,新竹市准备好了,南投县向前走!”简短有力的诉求、磅礡配乐,还有熟悉的台湾景点,贴近撼动选民的心。最后,马英九、萧万长、吴伯雄等三位国民党代表人物分别出现在电视画面上,表示“为了台湾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台湾一定要改变!让大家过好日子,这是我们的保证!”据TVBS报道,这支广告播出后引发热潮,成为全民口号。选后,TVBS民调显示,这次大选决定选民投票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中,“候选人爱不爱台湾”的选项仅有1%的比例投给谢长廷,“爱台湾”,这一长期以来民进党最有效的舆论武器彻底失效。

除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大战,国民党的马英九与民进党的谢长廷这两位参选人的“网络战”也打得难分难解。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两者相较起来,谢长廷的网站比较丰富、多元,马英九的网站则比较单纯。为了拉拢年轻网民的支持,谢长廷阵营想出新点子,在“型男正妹竞选网络后援会”的竞选网站上,打出“美女牌”(岛内的调酒冠军龚惠君),希望通过谢长廷外形上与“型男”的反差来争取支持者的选票,此外,还通过其他网络的转载,扩大点击率与影响力。马英九阵营同样不甘示弱,在名为“疯九”的竞选网站上,马英九的支持者制作了一系列动画短片,把英俊的马英九设计成了一个疯狂的新闻播报者,同时,网友可以在线向马英九提问,回答得不满意,可以向“他”丢鸡蛋,满意的话则可以送花、献吻、鼓励。两个阵营抢占网络宣传阵营的举动,主要目的就是争取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的支持。

4.危机公关能力对比

在与民众接触方面,国民党可谓一马先行,但在处理化解“危机事件”中的能力却令人忧虑,“特别费案”、“绿卡事件”等绊马索虽然成功解套,但已经牵扯了马英九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国民党方面虽有邱毅等“爆料大王”,但在“揭丑”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即使挖出了谢长廷身陷“线人门”的重大丑闻却也没有积极跟进,没有将这一事件的效应发酵、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在打击对方弱点方面力度不够,国民党疲于应对民进党接二连三扔过来的“泥巴”而忘记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的至理名言。对于不实的指控,马萧阵营大可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将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经济政策、民生问题中,不安于和民进党“不分伯仲”的地位,主动创造、主导竞选过程中的议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国民党的地位、形象拉抬到一个新的高度。

与此相对应的是,民进党恪守自己擅长的“摸黑抹红摸黄”战术,即便是子虚乌有、无稽之谈,也要以“乌贼战术”扰乱敌营混淆视听。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反映了双方的竞选风格和策略不同。民进党人指控马英九拥有美国绿卡、诬陷妻子周美青偷报纸、指摘副手萧万长在美国拥有大量地产……种种说辞很快在阳光底下遁于无形。通观民进党的竞选过程,“泥巴”居多,“牛肉”很少。在我们看来这种手法低劣的竞选伎俩简直不值一提,但在政绩乏绩经济衰退的境况下,民进党就是以这种竞选策略转移选民的注意力,以“公投绑大选”的伎俩,来达到其路人皆知的目的。

五、台湾传媒体制变革

当下,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地区,都处于社会持续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祖国大陆,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以胡锦涛主席访法演讲中关于中国将积极研究和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承诺为标志,新闻法制建设有了新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讨论和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志,信息公开趋势明朗。在台湾地区,现代的民主政治为传媒提供了一个竞争性的、舆论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尽管政治格局存在差异,但是,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商业化的市场环境中,传媒如何在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间寻求平衡?尤其是在台湾,传媒被政党操控、假新闻、低俗节目泛滥等等,凸显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当局监管层面的,也有具体经营管理和媒体本身价值取向层面的。研究台湾当局管理传媒的合理作为、台湾传媒组织框架的优化、媒介产业的竞合之道,对于同样处于体制改革探索期的中国传媒,或可有所借鉴。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天下之玉箫剑尊

    天下之玉箫剑尊

    盘古开天辟地,清气上浮为天,浊气下沉为地。清气分为两支,西华至秒之气化为昆仑,昆仑主神为西王母;东华至玄之气化为东海,东海主神为帝俊。浊气也分为两支,北极至恶之气化为幽都,幽都本无主,自颛顼去后自称幽都王,始有首领。南极至善之气化为世间生灵,大荒世界自此成型。
  • 一直在等风也等你

    一直在等风也等你

    恋爱是什么样的感觉?顾瑾琛一脸懵逼:我没恋爱过某男腹黑:刚好我也没恋过。她是上古四大家族顾家大小姐。他是霖南市一中里的一名学生。本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呢?她冷血,他安静。她倾国倾城,他风流倜傥。女主:顾瑾琛男主:君千夜
  • 青春如花似锦

    青春如花似锦

    两个转校生,一个温婉可人,一个俊朗不羁,却在夏锦初的高中时代掀起无数波澜。岁月流转,本以为物是人非后会无期,魂牵梦绕的情形却再度出现,这次邂逅究竟是夏锦初的福还是孽?
  • 不可承受的爱

    不可承受的爱

    只想试着写出关于爱情的故事。爱,不一定就能在一起。不爱,也不一定就不能走完一生。
  • 豪门盛宴,宠妻成瘾

    豪门盛宴,宠妻成瘾

    今年绝对是林熙儿最倒霉的一年,大学刚毕业,老爸原本好好的公司就突然面临破产,原想买醉一场,借酒消愁,可谁知,醒来后自己竟赤裸着躺在一个陌生的男人的怀中,原以为‘一夜情’后无所交集,可造化弄人,他成了自己的丈夫,“那个,我后悔了,可不可以离婚!”“女人,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某腹黑男邪笑道
  • 瑶瑶的琐事

    瑶瑶的琐事

    她刚刚留学归国就遇上曾经的学长,是巧合吗?只有她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BOSS!当真相摆在面前,是矜持,是愤怒,还是理智?瑶瑶的生活琐事充满了浪漫的际遇。这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善良,倔强,真实是他们的个性;专一,执着是他们对感情的诠释。我喜欢他们的故事,希望你也喜欢
  • 穿书女配之西凉曲

    穿书女配之西凉曲

    吐槽版: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是穿到一本书里,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穿到一本书里,却成为评风不好的反派女配,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以为自己就为"先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却发现有相同的穿越女和一个对自己有着复杂难辨的终极大boss,你会怎么办?
  • 魔手系统

    魔手系统

    穿越平行世界,拥有一双不可思议的魔手,不仅能够修复机器故障,更能修复人体创伤。从此龙游开始一段神奇的旅程。开工厂,造汽车,他让祖国汽车工业笑傲全球。拍电影,赚名声,整个漫威都是他的产业。开医院,魔术手,他是时代最伟大的医者。
  • 坑爹呢,变身妹子

    坑爹呢,变身妹子

    异灵大陆!离奇的身世,特殊的技能,奇异的灵兽,特殊的天赋!尽在坑爹呢系列丛书!!!
  • 傲萌皇妃

    傲萌皇妃

    蒋璇大二学生是个隐藏式女杀手,穿越后成为了当朝夏丞相之长女,与皇帝南宫辰逸开展了爱情之路,夏若蝶精心设计的阴谋等待夏若瞳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