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5500000038

第38章 传媒与政治的博弈(7)

台湾政治人物或政企两栖人物也多参与投资媒体。在2001年3月台湾“新闻局”第9次批准的26家新设广播电台中,背后都有企业或政治人物的影子。其中彰化县“喜欢之家电台”,由彰化县有线电视公司(大股东为力霸集团)董事长白鸿森(彰化县议会议长)的胞妹白素云与台中市群健有线电视公司董事长吕崇民(“总统府”秘书马永成是其小舅子)为发起人;台南县新营市“指南电台”董事长为“总统府国策顾问”黄昆虎;云林县“紫色姊妹电台”由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王丽萍申请设立;苗栗县“鸿声电台”由“立法委员”刘政鸿集资筹设,宜兰县罗东镇广播电台及兰友广播电台由民进党前执行中央委员张金源负责筹设;马祖生活资讯广播电台由连江县议会议长陈清及议员曹以雄发起筹设(台湾《联合报》,2001年3月27日)。据《“中国”时报》于2003年初进行的一项民选公职人员(不包括其他政治人物)参与媒体的经营情况调查,在总计48位参与媒体经营的各政党民选公职人员中,民进党有28名,国民党18名,亲民党1名,台联党1名(以上数据来源于台湾《“中国”时报》,2003年2月12日)。

尽管部分公职人员在媒体改革与“党政军”退出媒体的冲击下退出媒体经营或辞去董事长或董事,但并不能改变政治人物幕后操纵媒体的现实。政治势力介入媒体,不仅因为媒体本身是一个企业,是一种资源,而且媒体具有很大的社会与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在台湾高度政治化与以选举为中心的社会里,媒体显得更为突出与重要。知名的AC尼尔森行销顾问公司媒体总监张小玲表示,台湾许多政治人物都想要掌控、影响媒体,即使不赚钱,只要有经济实力,就会有人不断投入这个市场。台湾“新闻局”广电处处长张崇仁曾表示,在台湾,不管在政治上,或商业上,有媒体就有力量。因此,台湾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异常复杂,由此延伸出来的政商关系与利益结盟更为广泛。另外,诸如陈文茜、李敖、沈富雄、赵少康等知名政治人物都是媒体出身或者把媒体作为最终归宿。

(二)影响民众对政治参与的广泛程度和深入程度

当前,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正变得更加可行、更加频繁。在一些西方国家,竞选是日常政治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政治选举的活跃带来了大众传媒的活跃。随着大众传媒对日常政治活动报道的深入,它成为向公众提供政治信息、并影响公众选举态度的重要来源。

政治人物在新闻媒体的全方位关注下,更多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

比如,2008年5月20日,在马英九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当日,媒体对马英九夫人周美青的装扮给予了高度关注,将其形容为“准第一夫人深蓝套装惊艳”、“裙装让人跌破眼镜”,此外,台湾媒体对历任领导人都会给予“蜜月期”。相较于2000年陈水扁上任,此次媒体给予马英九的“蜜月期”有过之而无不及。自马英九当选以来,媒体就大肆报道各种“马闻”,包括:访问马以前的教授、访问马英九曾经寄宿过的家庭成员,将马英九用过的日用品展示出来……上述现象足以证明台湾媒体的政治报道可以说无孔不入。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台湾社会新闻自由的媒体环境中,信息公开程度还是较高的,这是衡量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前,平面媒体的衰退是全球性的,在台湾更加严重,这是因为从资金来源上说台湾的报纸更欠稳定。现在,台湾有影响力的报刊,即主流报刊都面临真正的危机。毫无疑问,价格低廉的上网费是博客获得成功的一个因素。由于因特网、聊天室、博客等的成功,台湾民众开始学着运用“对话式”媒体,正是这种媒体形式将公众置身于平等的有利环境,公众得以质询记者或政治人物,并实时作出反应。比如开博客,在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中,台湾民众找到了可以避免他们所认为的新闻界的两大弊病:记者精英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以及他们同政治人物之间的默契。

比如,马英九在竞选期间以博客方式经营的“青春铁马向前行”成功凝聚不少马迷的向心力。马英九的二女儿马元中经营的博客中,说“自己想当个很中国的中国人”。台湾媒体对此评论道:“如果放在高度敏感的台湾政坛,就怕会让政治明星的父亲马英九,又被扣红帽子。”当然民众也有参与论战的嗜好和个人倾诉的渴望,所以,在台湾有数百万博客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个人愿望。

“形象”制造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大众传播媒介则成为传播及塑造“形象”的最主要途径。从政者往往需要凸显及面对下列几项政治环境角色:

一是强调个性人格(personality)。美国传播学者罗伯特·斯科姆就称当前为“个性人格时代”(the age of personality)。例如,在美国,演员出身的里根,可以说是将美国现代的形象政治带到了高潮。1980年卡特与里根面对面进行辩论时,美国人民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里根,是充满信心的、幽默的,同时又没有想象中右派政治人物的好战与极端,尤其在辩论中,每当卡特埋怨或攻击时,里根即以幽默的口头禅“您又来了”(Here you go again.)反击之,令美国人民印象深刻且嘲笑卡特。

再比如克林顿夫妇在公众面前的相亲相爱的形象,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的牛仔形象等,都在凸显个性人格。

以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为例,蓝营候选人马英九,在形象塑造上就凸显了帅气、亲民的“好人”形象。据中新网2008年2月27日电,台湾《联合报》选登一组资料图片,以“漏网镜头”为名展示了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少为人知的一面,其中不乏大秀胸肌、粉墨登场、与女性选民拥抱的有趣画面。而5月18日晚,马英九和夫人周美青参加当地电视台和红十字会等为四川赈灾募款的“把爱传出去”晚会,与台湾演艺明星在内的各界人士一同在晚会现场接听捐款电话。他透过电视屏幕呼吁台湾民众,用捐款行动表达对四川受灾人民的支持和关心,并说“话不用多说,赶快行动”,亲民形象更是加分不少。

二是注重善辩沟通(communication)。在电视政治的时代,西方民主国家的候选人必须善于沟通辩论,让自己的党纲政策与政见为民众接受,因此,如何与媒体沟通,甚至进而运用媒体——特别是电视广播媒体,成为决定选举与执政胜负的关键。以现代的美国总统为例,罗斯福不断利用“炉边谈话”的广播与民众沟通及鼓舞士气。肯尼迪总统更是一位具有个性魅力与形象的演说沟通者,其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应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至今仍脍炙人口。

在2008年马英九、谢长廷的竞选首场辩论中,马英九的辩风属于“大器型”。

偏好切大块的观点,不爱挑对手的小毛病攻击,但对议题的大原则、对政策数字的掌握都比一般人敏锐;若要以辩论角度分析,马英九则像是奥瑞岗式辩论的主辩,着重谈主论点的结构。不过辩风反映了更多辩论者的性格特质,马英九曾自陈最喜欢金庸笔下“勤能补拙”的郭靖角色。马英九的辩风或许不如谢长廷刁钻,但加强了大气、亲民的政治形象。

三是美化自身形象。民进党执政时期,政绩乏善可陈,民众怨声载道,陈水扁就主打“形象工程”,除建立“阿扁电子报”个人网站,接连不断推出“私房写真”、“心情笔记”、“读者热线”等专栏,还利用民众的好奇心理,指令多家电视台拍摄反映其家庭生活的系列节目“阿扁传真”,并在岛内13家电视台轮番播出,以吸引民众的眼球,转移民众的不满情绪。

在台湾,网络媒体是民众了解和参与选举过程的主渠道之一。从1996年3月首次领导人民选开始,各组候选人都有专人协助建设和维护网站。除了各个候选人自己建设的网站,在1996年的领导人选举中也出现了“网络模拟投票”这一与过去选举中截然不同的选举预测模式。虽然在这类的网络模拟投票中,参与的网络使用者最多只有两三万人,但也为未来选战中网络的使用形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1997年台湾县长选举中就持续这方面的试验,使得网络选举成为选举中一项新的竞选工具。

在1997年的台湾地方县市长选举中,网络正式大举投身选举报道战中。新台湾新闻周刊网页所设置的“县长伯大家选”网页(www.newtaiwan.com.tw/vote/vote.htm)、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的1997选战风云(www.era.com.tw/tvbsnews/votw97/index.htm)等线上民调或选情报道,为民众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的新闻阅读或收视模式。

此外,民众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主动探寻候选人的网页。在台湾,几乎所有候选人的竞选网页都会到著名的搜索引擎注册,以利于网络受众的查询,比如哇塞(www.whatsite.com)搜索引擎等。1997年,蕃薯藤搜索引擎还专门设计了选举专页(vote.yam.org.tw/vote97)。除了由平面、电视与网络媒体设置的选举报道性网站外,台湾主要各政党的党部网站也设有介绍该党候选人的专页。

此外,台湾电视节目的报道和点评,也表现出很大的自由尺度。2006年9月3日陈水扁“出访”南太平洋国家,本希望用涂有“中华民国国旗”的“空军一号”过境美国关岛进行“主权”宣示,结果让陈文茜在政论节目《文茜小妹大》中点出意义,引起美国警惕,立刻拒绝“空军一号”过境,要求陈水扁改搭民航飞机,气得“总统府”要以其他问题告陈文茜诽谤。再如2005年台湾泛蓝媒体对高雄地铁弊案的连环报道。李涛主持的《2100全民开讲》、李艳秋的《新闻夜总会》、陈文茜的《文茜小妹大》、尹乃菁与兰萱的《火线双娇》、赵少康的《新闻骇客》等等,都连续几个月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使陈水扁在民众中的拥护度一路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政论节目虽能引领风潮、针砭时势、臧否当权者作为,但也是一项风险很高的行业。因为台湾许多政客出身律师,针对节目对其个人的品评,动辄诉诸诉讼压制言论,尤其是“总统府”、“行政院”带头滥讼成风,导致节目来宾不是跑法院,就是穿梭于摄影棚内,早上出庭、晚间评论几乎成为部分来宾的生活形态。这也凸显出台湾对言论自由的保障不足,其间还有许多不可触摸的灰色地带。不过有趣的是,名列被告的政治评论员居然不畏惧“移送”,反以台湾地区领导人、“院长”被告为荣,还相互标榜个人的言论身价,令CNN、《时代》等外国媒体大开眼界。

台湾政治评论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是当局无法垄断信息,兼以民进党上台以来对媒体的打压,促成多位与民进党交谊深切的人士出面,抨击陈水扁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其当初创党的理想。目前活跃于电视评论的知名人士计有陈文茜、李敖、赵少康、胡忠信、张友骅、杨宪宏、张启楷、范立达等人。其中除赵少康、张启楷、范立达与陈水扁、吕秀莲渊源不深外,其余人士几乎与陈吕都有深厚关系,甚至是帮陈吕打江山的元老人士。

(三)对政治稳定局面产生影响

社会政治表达途径的畅通与公民政治表达普遍性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和政治矛盾与冲突,具体表现在缓解了公众政治参与要求不断增加与现有参与渠道不足的矛盾,弱化了公民向政治体系施加的压力。通过提供广阔的表达空间,大众传媒在政治稳定中发挥着作用。

台湾媒体不但给受众与媒体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途径,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更安全可靠的环境,让人们可以发泄他们的愤怒、失败或是不安的情绪。台湾社会的变革,使人们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的同时,也制造了民众心理上的动荡不安。媒体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报道和评论,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通气口和渠道,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时代的减压阀。

比如,2006年,台湾媒体对陈水扁“第一家庭”腐败的爆料: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资深媒体人陈凤馨4月12日晚在《文茜小妹大》节目中,引据一位目前仍任职于SOGO的员工提出,“第一夫人”吴淑珍在2003年上半年,总计在SOGO各店出现四次,其中两次消费了24万元的礼券,另外两次也均用礼券消费,但数目无从得知。而对于因为腐败问题锒铛入狱的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媒体不仅详细记录了他的狱中生活,并评论说:“要不是陈水扁默许政商界任意打转,一个拿手术刀的医生凭什么认识这些名流老板?要不是第一家庭进出股市已成既定游戏规则,驸马爷何来豹子胆碰这一滩浑水?”台湾的众多媒体都用“一根稻草会压死三只骆驼”来形容赵建铭这个“害群之马”。这句岛内最新流行语,意指涉入台开案的陈水扁女婿赵建铭一人拖垮“第一家庭”乃至民进党。

同类推荐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热门推荐
  •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程忆晞:“我虽骄傲到不想自己的爱人心中还有别人,可我又卑微到,愿意他心中不止我一人。”苏晗晊:“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林清妍:“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的每个人都像你”陈景语:“因为有你,我愿与我生命中,所有的,不幸抗争”苏晗染:“我喜欢你,认真且怂,从一而终”你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温婉如水的女孩,她伴你成长,你曾爱她如生命,或者,你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孩,她陪你走过最艰难的时光,她曾爱你如生命。当时间的车轮滚滚而来,你,会拉住谁的手,永不放开。
  • VR界之王

    VR界之王

    一场父母的离奇失踪,将万亿资产交到少年手中;一个阴谋,渐渐浮出水面走进少年;一个虚拟游戏,激活少年进化潜能;现实虚拟,真真假假,虚空变换。未来的世界,科技与“魔法”并存!谁才是进化的尽头?
  • 王子殿下的萌宠公主

    王子殿下的萌宠公主

    三个王子和三个公主,三个故事,谁会是谁最后的伴侣……
  • 八族首领:高冷创世神

    八族首领:高冷创世神

    创世神化身为人,偶遇天赋极高的几个少年/少女,他们成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知己,她对他们没有任何隐瞒之事,唯一隐瞒的是她的身份,可,却被他们一一揭穿。在一次京都正乱之时,她去京都献计,不料,被误认为冷安公主。她在人族遭一个小小的公主陷害,遭人鱼族的一个人鱼辱骂,遭矮人族唾弃,遭亡灵族皇家学院的一个高材生嫉妒。呵呵,吾几千年没去除神族和魔族之外的种族,汝倒是越来越嚣张了啊。到最后,万年之前的仇人奇迹复活,来找她报仇,创世神身份暴露,她该如何应付?
  • 定玄黄

    定玄黄

    看我战天斗地,其乐无穷;披荆斩棘,所向睥睨。身后,血路铺就:你,可懂我
  • 女王大人们守护者们

    女王大人们守护者们

    一次人为的事故,男孩为救女孩儿而不幸死亡,从此使原本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变成了灭迹杀手组织的老大,冷酷无情,初遇校草发生摩擦,可不想两人的心里慢慢的有了对方的位置,可事故再一次重演,男孩为了就女孩而住院,使原本想退出组织的女孩再次复出……
  • 我本顺天

    我本顺天

    然汝不顺天地阴阳自生自灭之理,妄想矫揉造作,希图不死,是逆天而行,亦有不合。一个起始于逆天之旅的故事。
  • 薰衣草的等待

    薰衣草的等待

    关于亚洲新星exo的同人小说!一个女扮男装的冷漠女孩,13个风流倜傥的帅气男孩(没看错是13个)。exo加入了新生力量,3个月的自由时光能否打开女孩紧闭的心,解开她的身世之谜,神秘的豪门舞会,打开女孩心灵之窗后是什么让女孩万念俱灰,是什么让女孩的心又一次紧紧地关闭,又是什么让13个男孩悲痛欲绝。片段一“你们信她还是信我?”林寒在发抖,他们的答案成了她支撑下去的唯一力量,可是这一丝的力量也被无情的抽离了。“林寒,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如此,她到底怎么得罪你了你要对她下如此的毒手,你也是女孩子你难道不知道女孩子的第一次有多么重要吗?她没什么事还好,如果有事你今天就休想走出这里。”眼泪什么时候流下来了,为什么我不知道,林寒你看到了吧这就是你爱的那个人。空气中的无处不透露着凝重,泪水和汗水已经打湿了林寒的衣裳,伤口已经裂开了……
  • 温柔非懦弱之大学生活

    温柔非懦弱之大学生活

    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匆匆插肩有多少,风风火火的报道里猜不透真真假假,我是否能真正的挽回那少年,了解到那片温柔非懦弱
  • 暴徒

    暴徒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有这么一类人,他们掌控着奇异的力量,可反转引力,可吞噬星空……当奇异的力量觉醒后,宇宙将因之混乱;而他们,时刻处于混乱中心,在史书中,他们被称为: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