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的《雷雨》,他自作自划地写完就把稿子投出去了,巴金也并不认识这位当时才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但读后发现是天才之作便发表了,之后就有剧团排练演出了,几十年后就成为经典作品了。过去很多大文豪、大编剧能笔下生花很有文采,但有些却是笨嘴拙舌不会口头表达。
今天像这种情况就不行了,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忙得很,领导或者老板没那么多时间一上来就读你的文本,往往先让你跟他口头说说,他听后对你的题材感兴趣了,还要你写个故事梗概和艺术提纲,他读完点头通过后你才能真正动笔撰写文本。因此口头表达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第一道关口。但千万不要误解,以为口头表达就是能讲、能说、能吹就行,就像北京侃爷或四川人摆龙门阵那样,那是一种闲聊、闲扯、闲侃,没有中心内容东拉西扯四处辐射的状态。我们讲的口头表达就得像说书人那样会讲故事,作为编导,不光创作影视剧要会讲故事,现在撰写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和法制案例也要会讲故事了。
讲故事,可以围绕人物来讲,为人物设置各种遭遇、各种命运,让人物活灵活现,给听讲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围绕事件来讲,讲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吸引住听讲人。还可以人物与事件纠缠在一起讲,这种讲法当然难度大一些,但讲好了既会使听讲人关注人物的命运也会被事件情节所吸引。比如,现在的矿难事件、豆腐渣工程事件、群体性事件、官僚贪腐事件、学术腐败事件、天灾人祸事件、医疗事故事件、各种诈骗事件、商品假冒伪劣事件、交通事故事件、拖欠农民工薪资事件、各种杀人与自杀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如果你要撰写并拍摄这类题材的新闻片、纪录片或专题片,你可以围绕这些事件里的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设置你的故事来讲,也可以围绕负面人物或坏人设置你的故事来讲。或者,就为了报道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设置你的故事来讲。当然,最理想的是把正面人物、负面人物和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过程纠缠在一起而设置你的故事来讲,这比较适合于专题片和影视剧的创作了。
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次口头表达的“故事接龙”练习,先由我提出故事的“因子”,你们再分组由一个人一个人的接着编讲下去,直到完成一个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这种练习既可以锻炼你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培养你们思维敏捷和想象力。
现在再来讲文字表达。一般地说,文字写作影视剧称剧本,栏目撰稿称文本,各种晚会撰稿称台本,说法不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文字表达。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谈构思讲故事的口头表达时,很会煽情,“呀!……哇!
嘭地一声……”连说带演的神乎其神很是吸引人,可一到下笔就不行,露怯了。就像在剧院我见到的一些演员,讲自己扮演的角色自传、人物理解和贯串动作头头是道,可一到排练场却演不出来,即使导演怎样启发诱导还是演不出来。但也有一些演员,他们口头上讲不来,可一到排练场他能演出来,一时演不到位的话,导演一启示他马上就明白,很有悟性、很有灵气。按说呢,你脑子里想好了,甚至构思得很具体,像过电影似的在脑子里都有了,讲也讲得头头是道很能吸引人了,可是落笔就不行的情况,显然是属于能讲不能写也即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的那种人。只要是文字表达能力正常的人,你口头表达会得到肯定并通过的,那么你写的故事梗概和艺术提纲肯定也不会有问题,会被通过的。接下来就是文本创作了,因为有艺术提纲的指引,一般也不会跑题的。
倒是有这种情况,原先是你在笔下按设想好的牵着人物的鼻子走,写着写着,却因人物自己的性格与命运牵着你的鼻子走了。这不是跑题,是你完全进入创作状态下与人物共命运时的笔下生花,是一种意外收获,是预示着文本成功的火花,是会比口头表达时更上一层楼的超越。如果从头到尾完完全全、中规中矩地按着艺术提纲来写完你的文本,顶多只是完成你的口头表达而已。
当初稿出来之后,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我们还得学会反复修改。可以说,作品虽然是写出来的,但它的主题深化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却是靠修改出来的。“改”比“写”可来得折磨人了,因为写是完成自己的构思,是按着自己的设想很愉快地进行,而改是听了别人的意见后进行的,一时想不通的话会很痛苦。对此,我们应该抱着这种态度,当我们写时要有“天下人不如我”的自信心态,初稿出来后听取意见时要有“我不如天下人”的谦虚态度。这还是我年轻时剧院的领导对我的规劝,因为我第一次给剧院领导和艺委会委员们读我的剧本时,有的领导或接电话或给来人签字批条,还有些委员不等休息便去厕所,在剧本没听全便提意见,这时我就急忙解释,有些意见我不同意就跟人辩论,弄得我给大家留下了骄傲听不得意见的印象。于是才有领导找我谈话的规劝,我记得最牢靠的三条是:
(1)一定要硬着头皮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还要当场把意见都统统记下来,不能当场解释与反驳,更不能与人辩论。
(2)将记下来的意见进行冷静的分析与思考。属故意刁难拆台的意见(或平时有过节、有成见,或眼红妒忌)不予理会并且别影响情绪;属意见中肯真想帮你但你认为不合理无法采纳的则剔除放到一边;属既中肯又合理的意见则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进行修改,这时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提意见者还热心地给你出点子、支新招那是最好不过了;另一是提意见者只指出问题没给你出点子、支新招,那就只好自己苦思苦想了,实在想不出来就去登门求教,跟他一起共同探讨,你只要有这种态度,人家肯定会帮助你。
(3)你的作品就像自己十月怀胎亲生的子女,他人的意见就如同你收养的子女,务必要与自己亲生的子女一视同仁同样喜欢,作品才能改好,才能与自己原来的初稿融为一体,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这三条意见我牢记在心,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受益匪浅。
接下来就该讲画面与音响和剪辑的表达了。但是这学期我们的作业实践都是一度创作的口头与文字表达,我们一共进行五次文字作业练习:《内景描写》、《外景描写》、《人物素描》、《栏目策划》、《情景交融》和一次口头表达的“故事接龙”练习。这对同学们是一种很好的实践锻炼,从我几年来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是好的。
然而,画面与音响和剪辑的表达是进入二度创作后才面临的课题,也即是到下学期才能接触到,所以现在我只能做为“善于表达”所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其程序向大家介绍和说明一下。影视画面的表达简单地说就是用摄像机所拍摄的镜头组成的画面讲故事,我想先放映一部日本影片《裸岛》让大家进行观摩,形象地感受一下。这部影片长达一个半小时却没有一句人物台词,可人们都能看懂了。还可以看一部才45分钟长度的法国电影《红气球》,它从头到尾只有一句台词,但人们也都能看明白了。至于画面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表达,那已经是最基本的影视常识了,让我们观摩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就很能形象地理解了,因为这部片子几乎人世间所有的音响效果都用上了。具体地进行讲授,我们会在今后的剧作元素里进行分析。至于剪辑表达,下学期讲授“剪辑课”的老师会具体阐述并带领你们进入实践操作,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好了,这学期的授课内容该结束了,期末考试我将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
题目是:《你如何理解编导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字数不限,自己掌握。但我不希望你们把我讲过的九节课内容重复一遍,表示接受与赞成。最好是能结合自己的特点抓住你认为最重要的某些内容展开来写,这样就能带有你自己独特的个性来认识与感受了。
思考题:
1.在我们讲授过的编导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中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不足的有哪些?该如何努力?
2.你该如何开发自己的情商?
3.在审美移情中该怎样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