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700000006

第6章 影视与戏剧(4)

导演在拍摄中的中心地位是不容挑战的,演员对创作中的人物设想一定要符合导演的设想,符合导演对即将拍摄镜头的具体要求。演员如果有想法就要提早与导演交流和沟通。如果不能赢得导演的同意,那么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导演所强调的创作意图与想法。

在影视创作中,演员本身及表演只能是一个符号,或者叫材料、工具,有时在拍摄现场演员常开玩笑地说演员就是活道具。而在不同景别中的表演,也只能解释为导演在影片中所表现众多“造型”元素中的一个表现点。

演员也许会碰到这样尴尬的时候,当对某个镜头的完成及表演感到非常满意的时候,却恰恰与导演的意图不一致。大多数导演不会马上给演员泼冷水,甚至可以肯定刚才的表演,但接下来他会阐述他要求达到的那个意思,其意图是明确地告诉演员,你在这个镜头中的表演不是我所要的。答案是对不起,你必须重来。可能重来的结果演员不满意,但导演却满意了。那么该如何解释这种似乎不尊重演员最佳创作感觉的结果呢?

演员会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对人物情感、关系、性格及心理的发展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因为演员在背后确实是阅读了多遍剧本,查看了不少的相关资料,并且默默练习了多少遍,甚至面对镜子无数次寻找并最终找到了认为最佳的感觉、最准确的表演。然而,自己却被导演完全否定了,导演反而恰恰认为演员似乎毫无用心,甚至会对那些带有些低落情绪的表演感到满意。

那么演员是不是应该因此而生气?

事实上,演员应该理解这就是影视创作中的表演,应该明白演员必须永远遵从导演的意图。当然,作为演员更应该知道,只有表演是构不成影视的,只感觉自己的表演好坏或合理不合理,同样在影视创作中也是单一,而不能占主导。

2.演员表演创作中的被动与局限

很多从事影视事业多年的演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演一部话剧过过瘾。这听起来似乎不可理解,但这确实是很多演员的愿望。究其原因,那就是在影视表演创作中演员的被动性是大家公认的。

所谓“被动性”,其一是来自导演的绝对中心;其二是分解式的表演中往往令演员有“不过瘾”的感觉;其三是镜头及景别的局限常令演员的表演感觉施展不开。

很多时候想过“戏瘾”的演员就会产生强烈的想演舞台戏的愿望,而且伴随演员影视片上的成功,这种愿望会越发强烈。著名演员吕丽萍在排演话剧《培尔金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5年了,我离开舞台越来越远了。拍电影、电视剧时,我感觉自己像在另外一个星球上,而戏剧就是地球。不知道什么时候坐上宇宙飞船跑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回到地球上。”其实成名的影星中就有很多人在后来找机会参加了舞台戏的演出,如刘晓庆、陈佩思、斯琴高娃、葛优等。

很多演员谈起有关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哪个更过瘾时,几乎一致认为戏剧最为过瘾。这主要原因来自演员在戏剧表演中的自主创造,而影视的表演几乎是按着别人的拐棍儿转圈。其实这种感觉就是我们说的演员影视创作中的被动性。

造成这种被动的直接“责任”就是———导演中心。影视创作中的表演具有多种特性,如表演一次性、情绪无连贯性、台词无机的跳动性、无对象交流性、蒙太奇性等,这些都是攥在导演手里的“框框”,而这些“框框”只有导演才知道怎么用。因此,它是导演手中对演员及一切参与创作的“感觉驱使棍”,而演员则是导演驱使下的一个无法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完成的“木偶”或者“棋子”。

而另一个所指的“局限性”,也极大地“束缚”了演员在创作欲望上的尽情发挥。首先角色的决定不是根据表演的水平高低,而是基于长相、气质是否合适导演想象中的人物形象,如不吻合则一切免谈。演员不能说我有能力和本事创作好这个角色,因为影视创作对角色的特殊挑选是影视本身不同于其他艺术所决定的,你的身材、五官、肤色、高矮、气质不符合剧本描绘的那样,结果就是免谈。这就是演员想去争取一个角色的时候所感到的第一局限性。

其次,演员是按照导演分解成的无数个镜头中去表演,这也是对演员表演的一种局限。举例来说,面部的五官在特殊镜头中也不能由演员随意支配,需要鼻子时,其他的部位都是陪衬。如某影片中表现潜伏的特务脸上有一颗黑痣,那么,导演要拍的这颗黑痣,不管是你自己长的还是化妆师画上的,似乎都和这个活生生的人没关系,其最大的关系是让观众看见这个黑痣,而黑痣也同时与演员一样是完成导演要求的一个符号。

演员在导演面前最大的一点欣慰就是每个单元完成后得到的通过,或者有嘉奖的两个字“不错”。

3.演员创作后的遗憾

演员在影视表演创作后一般总全留下某些遗憾,这是由影视一次性记录、无连续性、无交流性以及无重复性所决定。而把表演切割成前后若干毫无关联的单元镜头,以及它们的远近、大小、静止、运动等不尽相同的“无关系组合”时,更230uc2令演员根本无法在脑海中把它们串联起来———由此无法保持连?续的情绪、连续的动作、连续的语言、连续的交流,只能靠对上一个镜头的回忆,或者导演的提示才能较准确地把握。这与话剧舞台的一气呵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何况有时候上一个镜头是两个月前拍成的,而下一个却是两个月后拍,或者刚拍完了哭又立即拍笑,两种时间上的距离,两种毫不相容的情感在上下两个镜头中瞬间完成。想想看,恐怕再优秀的演员也不敢保证他的情绪来得最准确。所以,遗憾的表演多产生于这样的时候。

即使演员拍摄时自我感觉良好,也有可能在最后完成片中发现遗憾之处。比如,明明感到拍摄时一切感觉都是很好的,甚至导演和摄影师也对表演没有疑义,但怎么到了完成片时会感到别扭或者不舒服,甚至想把那点表现不舒服的地方抠下来呢?这就是影视表演中的又一种遗憾,也是我们常说的,剧本中的镜号顺序与剪辑后的片子完全不符,当时拍的3号近景镜头也许在后期编剪中被导演用到50号镜头的地方了。这里的“破绽”可能只有演员本人和导演能看出来,其他人是无法知晓的。演员可能说导演用错了,但导演说用到这很合适,这就是“蒙太奇”对表演的“欺负”,也是对所有观众的善意欺骗。人们常说影视艺术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影视镜头前的表演尤其如此。

4.演员对表演的有限掌控

影视表演的另一件憾事,就是演员对表演的有限掌控。表演中,当演员面对镜头时,不能任由你随心所欲地去表现。某些镜头如近景、特写对演员的限制、导演的要求、摄影师的要求、灯光师提示的注意等,都使演员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自己的表演,有掌控地完成表演。

应该说,这时的表演如同戴着镣铐舞蹈,你的情绪、表情、动作似乎都是在极大的束缚下完成的。那是一种很不舒服或者说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像有人把你放入一个囚笼中,除了你的五官和头部可动外,其他都失去了感觉。

而在戏剧舞台上,演员在表演中只要不走入侧幕,其台上的活动范围很大,在大致的基本调度中可以自由发挥,多走几步少走几步并不重要,有时甚至是超越了舞台大调度的限制,但只要你是在人物的激情中表现都是可以的。

但在影视表演中,这是完全不可以的。比如导演定好的路线,摄影师选好的角度,烟火师沿路线埋好的炸点,那么你在“炸点”中的奔跑必须准确无误,不管表现的是多么危险紧急的剧情,你都要明确你跑的路上有“炸点”。

演员可能会认为,那些所谓的“炸点”都由场外的烟火师控制,根本炸不到演员。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为了追求人与“炸点”同时爆炸的效果,尽管演员和烟火师配合了几遍,但真正实拍时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演员必须要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表演,绝不能像脱缰的野马无所顾忌。

影视创作中演员的表演不仅仅来自景别对表演的要求,在技术上也必须要配合好。比如一个二人中景行走的镜头,灯光师的反光板在演员甲的这一面要补光演员乙,要求甲千万别挡住乙的光,这对甲运用头部反应、交流带来了难题,但不管怎么难,甲既要做到不挡别人的光,同时又能表现头部自然的动作。

演员在影视表演中,除了要听各技术部门的要求外,剩下的一切难题必须自己解决,并在解决中不影响表演。

思考与练习提示

1.简述戏剧、电影与电视的发展史。

2.中国话剧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它的萌芽以及开端的标志是什么?

3.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诞生的时间以及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电视诞生于哪个国家?

4.简述戏剧的概念、特征以及表现方式。

5.简述影视的概念、特征以及表现方式。

6.戏剧表演中演员的几大特性是什么?

7.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成功与否取决于哪些条件?

8.影视表演中,演员为什么要永远服从于以导演为主的中心?

9.为什么说演员在影视表演创作中具有局限性和附属性?

10.演员在影视创作后为什么会产生遗憾?

11.演员在影视表演中的有限掌控指的是什么?

同类推荐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印章概说、印章的选材、历代各章名家、印章的鉴赏、印章的收藏、细说玺印的产生与嬗变、精品鉴赏、玺印与书画、印石鉴藏等。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奉使安南水程

    奉使安南水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与谜

    暗与谜

    真实之下是否又是真相,眼见又是否为实。世界的暗面到底有多少我们不曾见到的东西?接触了世界暗面的人又如何回归?见多了魔鬼的人绝不会想当英雄。
  • 凤舞创世

    凤舞创世

    左边破灭,右边守护,选择哪个?命运的轮转之下,个人无力的挣扎,一切只是为了求得“真相”
  • 雪花的传说

    雪花的传说

    本书由作者的80多篇小小说组成,这些作品全是发表过的,其中许多篇获过奖,一些篇目被多种选刊和选本反复选栽。小说题材涉及校园、人生、励志、亲情等各方面,反映了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社会的复杂性,比较适合孩子阅读。
  • 苹果为什么能

    苹果为什么能

    在世界科技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有一家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头,它受人景仰,被人模仿,也令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它就是“苹果”。通过《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我们会认识到,“苹果”之所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靠的是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只有把创新、管理、团队、战略、品牌……每一项都努力做到最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公司。
  • QQ炫舞之好坏正传

    QQ炫舞之好坏正传

    天地风云变幻,魔子出世!究竟是造福苍生还是苍生涂炭?天才半妖陈俊熙遭青梅背叛,穿越异世,成为地球生物之一。却没想到力量分散成碎片,无法回到妖界!待他收回力量,回到妖界之巅,纵妖界,横八荒!
  • 美妻郝可人

    美妻郝可人

    “你觉得我会娶你吗?”郁盛北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郝可人眸子一紧,“你想多了,我也根本没想要嫁你。”“那你想嫁给谁?”“嫁给谁也不嫁给你!”她扭头就走,不再跟他说话。身子猛然被扛起,身下传来他满满的醋味,“除了我以外,哪个孙子敢娶你?看我不废了他!”
  • 一个嗜糖睡鬼的新生活

    一个嗜糖睡鬼的新生活

    以强为尊的世界?我喜欢!打架谁怕谁?看我一喷口水,二插眼睛,三踢要害解决了。什么?不靠这些,那靠什么?源气?什么东东?没事啊,学不就行了!What?没有源气学不了!耍我呢!没办法,是你让我跟不上时代的,那就别怪我了。继续我的老本行。一,二,三。乖乖哦~听姐姐的话哦~听姐姐话给糖糖吃哦~
  • 银河漂流

    银河漂流

    银河中漂流,可能有终点……宇宙中漂流,哪里是尽头……
  • 论一只半妖的自我修养

    论一只半妖的自我修养

    本书纯属练笔,请不要有过多期待……苏妖身负半妖血脉,白天为人,黑夜为妖!天赋绝顶,为妖帝最爱之子!然而妖帝一朝昔死,妖族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