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700000019

第19章 在镜前表演中最影响你的11个问题(1)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是学不会影视“镜前表演”的,即便你的老师曾拍过很多影视作品。因为,无论老师传授给你多少实践创作经验,都不能代替你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

但是,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定会把他经验中的精华部分告诉你,也许在课堂上你体会不到,但等你走出课堂,进入实践,相信你会领会到这些精华的意义。

在创作上让你少走弯路的,也许恰恰是来自老师那些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在课堂上被反复强调,它们正是你在实践中最有用的。

课堂上多记住些,实践中多感悟些———一切都在于你自己。

第一节 在镜前表演中最影响演员的11个问题

这一章阐述的11个问题,在前面各章节中已有涉及。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把它们分开独立地加以解释,并通过课堂演示的方法,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有关镜前表演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影视制作中的拍摄技法

拍摄技法指摄影机在运动中捕捉各种不同景物及表演所采用的不同技术方法。常用技法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俯、仰等。

在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法,可以由摄影专业的老师掌机,选一名同学配合摄影师为多数同学做示范,通过完成六个不同的示范拍摄技法使同学们明白什么是拍摄技法。(约需四个课时,场地为教室)

二、不同的景别结合不同的技法

这是在拍摄时演员每天都要面对的,当演员打开导演的分镜头剧本时就会看到,有些镜头的表现是一个镜头中包含几个景别,同时在不同景别需求中需要几种拍摄技法。比如全———中———近,在一个镜头中有三个景别,这三个景别在导演叙事中都非常重要,其中全景是让观众看到整个背景环境,中景看到人的活动情况,而近景则是让观众看清这个人是谁。

为了叙事流畅,不能像照相那样拍三个固定镜头,而是要把这三个镜头连续不断地运动起来,通常也叫调度、镜头调度。它需要一定的拍摄技法,于是,配合三个镜头的连续完成就需要有拍摄技法的告知来提示摄影及演员注意。那么需要注意什么呢?

需要注意的是导演在分镜头剧本中的提示及现场分镜头的提示:全(摇、推)———中(跟、推)———近。这里我们看到导演的要求是这样的:在全景中先是镜头摇,快接近中景人物活动时慢慢推成中景,然后是机器在轨道上跟着人物的活动,慢慢地推到人物的近景。至于这个镜头的时间长度、需要如何运动则要看导演的感觉及需要,摄影及演员则要根据导演的要求去准确完成。(学生反复练习)

三、与镜头交流时的视点定位及多点定位

由于长镜头中包含不同景别及不同的拍摄技法要求,演员在完成这样的镜头时就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视点准确。与镜头交流时的视点定位不仅仅是在长镜头中,在近景无对象交流时也非常重要。

在现场实地拍摄时,尤其是拍摄那些不带人物关系的近景时,这里的关系主要指镜头中不带另一个人物的肩或者头等,演员视线仍要让人感觉到你的对面有人,并且在听你说话或者在注视你。

但事实上,演员的真实对手没有站在对面,演员面对的往往是空气或者是他认定的某一个指定物。重要的是演员的眼睛总不能一刻不变地盯着对方,演员要有眼神的活动,也许为了表示某种感觉你要看天、看地,可以扭头看着什么地方等。但无论怎么去看,当与对手眼神相碰时的视点是不能错的。一般情况下摄影师会给你一个准确的视点,但你要记住,不能随意改变。

多视点定位时要注重多方面的技术配合,其中主要是演员与摄影师的同步。多视点定位多表现在包含着几个景别及多种技法拍摄的长镜头中,比如导演要求演员在三个不同景别画面中完成一个判断,具体的要求是:演员在全景中快速奔跑,突然在远处发现了什么,迅速掩藏在一棵树后面,演员的神情越来越紧张,终于看清了……

这样一个奔跑、发现、紧张、判断、明白的过程是在连续不断的表演中完成的。演员应该知道,要表现“发现什么”在奔跑的全景中是完不成的,必须是在全景到中景时才能去表现“发现”。这就需要演员准确地跑在这个点上以便摄影师配合你完成第一个视点,接下来从中景到近景你也必须如同上述一样找到准确的动作来告诉摄影师你的视点定位。尤其是表现激情戏中很容易忘掉视点,那就意味着不管你怎么卖力势必还要重拍一次。

比如《英雄儿女》中,老演员刘士龙扮演的王成,在影片中手持报话机呼喊:“向我开炮!”然后从脚下拽出爆破筒。那一连续的动作中,如果那些爆炸点以及他找到的爆破筒都不在他完成的准确动作中,那么即便再有激情也没有效果。

再如大家所熟悉的《列宁在一九一八》这部影片,其中有个情节是列宁在工厂对着上千工人演讲,我们从近景列宁的手势及眼神的视点中看见了比上千工人还多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演员的视点跨越了轴线,在与摄影机平行的表现中眼神的左右跨度、上下交替的视点构成了宏大场面的感觉。

四、出画、进画、背进画

快速理解影视拍摄现场中导演及各部门的术语是演员必须做到的。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也可以这样说,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既简单又明了的用语。明白自己所从事领域中的术语无疑是领会对方意图的快速通道。

影视圈里的术语基本是一致的,那些术语也多发生在实际拍摄中。应按照程序来告诉和训练学生明白这些术语,当然也必须明白按照这些术语怎么去表演。

以下按拍摄程序,简单介绍部分影视用语。

(1)演员可能遇到的头一个术语就是“打板”。

一块长300毫米、宽150毫米的小木板,上面写着“场次”、“时间”、“镜号”,每到一个镜头开拍前场记就把写着多少场次、多少镜头号的小板放在镜头前让摄影师先录制几秒,这主要是记录镜头的长度及后期编剪时按顺序查找镜头号。

在演员面对镜头时多会碰到场记把小板放在你的面前,而且离得很近,几乎能贴到你的鼻子上,这时的你不要躲闪,要配合场记把板打好。随着“啪”的一声,小板从你的面前撤走,你的表演也就正式开始了。应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小板的响声影响你的表演。

(2)“出画”、“进画”,这是在拍摄中经常听到的,在这两个术语中还包括了“左进画”、“右进画”、“叠画”、“背进画”等。

其实这些术语很好懂,“进画”就是走进镜头包容的表演区,“出画”是走出镜头包容的表演区。左、右进画是指以摄影机为界点,摄影机左侧的一边叫“左进画”,右侧的一边叫“右进画”。“叠画”是指两个人或多个人表演、奔跑而产生的相互遮挡,“背进画”就是背对镜头走进,当然也有上进、下进等不同方式,但都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定。

不管如何进画,必须明白要求进画的景别,就是你心里知道景别大小(也可以说画面大小),这样你在进画时就会很好地掌握画面中的位置。为了不遮挡在画面中的演员,演员进画前一定要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尤其是背进画的戏,演员更应该注意,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把整个镜头挡死而影响了其他人的表演。

总之,这些进画都是根据导演的调度产生的,也都是为叙事服务的。

五、顺拍、跳拍

跳拍与顺拍是影视艺术创作的另一个特点。在某一场景的拍摄中,导演在看过景后,分出镜头,也有导演根据演员现场走位来分。一般重要场景也是通常所说的“大场戏”,镜头数比较多,为了节省时间,也是体谅各个部门的工作强度,导演会采用跳拍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跳拍呢?用拍摄现场的术语解释就是凡是涉及一个机位的镜头,不管它是几号镜头、什么内容、哪一场戏,只要时间、场景统一便全部完成。

例如,某一场戏导演共分50个镜头,这50个镜头大约需要三个大的机位来完成,其中一个机位大约能完成20个镜头,那么灯光、美术等全部先为这个角度做准备。灯光的布光很费时费力,美术也要精心布置这一角度,不能让影片穿帮。场记会根据导演的意见告诉大家是跳拍还是顺拍,如没有大的问题,大家都希望听到“跳拍”,因为这样很省时。场记会根据导演分出的镜头把这一角度需要拍的都挑选出来,那么50个镜头中就变成先拍1、5、7、9、13、37、45……演员要按这样的顺序号认真看剧本中每个镜头的要求及需要记忆的视线、动作、道具、服装等。

跳拍是一个影视演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也必须做到跳拍中每个镜头心中有数,并能准确体现自己扮演的角色。

顺拍的含义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阿拉伯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拍摄。

这样拍的弊端是现场常说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就是说每一个镜头拍完都要重新布一次光,一般小的场景和镜头不多的小戏还可以,如上所述的大场景和多镜头则是很费时的。但顺拍也不是没有优势,演员表演的情绪记忆及动作记忆是连贯的,化装、服装是连贯的,场记也是省心的,但影视拍摄中受时间以及制作成本的约束,一般都不主张这样来拍摄。不管是“跳拍”还是“顺拍”,扎实地掌握影视创作的各个不同特点,是从事影视表演最重要的一条。

六、镜头记忆与情绪记忆

从“顺拍”与“跳拍”到演员表演中的动作、服装、道具、化装、情绪的连接和记忆都是环环相扣的,但还是把镜头记忆与情绪记忆列为演员镜前创作的重要一环。长久以来,因为没有注意这一环而重新拍摄某一场戏或补拍某一镜头的情况举不胜举。

“镜头记忆”包含了影视拍摄中涉及演员的所有记忆。由于影视创作的特点所致,演员必须面对分切成块的镜头要求来连接你所有的、准确的镜头处理。在实际拍摄中演员经常遇到同是一个场景要拍摄几场不一样的戏,有的时间跨度很长,这就需要演员有对每场表现不同情绪的准确把握。

比如,剧本中的第21场戏,是表现他当年考上大学时,喜欢的那个她在村口的老榆树下含泪送他,并送他一支钢笔作为定情物,而二十年后他再来到老榆树下时,只能默默地回忆,此时的他与二十年前的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就模拟拍摄这场戏,两场戏要在同一时间里拍完,不同的是,一个是十八岁的他,一个是四十岁的他。不走运的是,在以老榆树为背景的几个小时交替表演中,由于天公不作美天突然阴了下来,这样只好收工。怎么办?

明天是否来拍还决定不了,但前面拍的戏导演又很满意,没办法,演员只好既来之,则安之,最要紧的是做好前面所拍的镜头记录,从服装、道具、化装、动作、视线等做好下次接戏的准备。千万别存侥幸心理,认为别人都在帮你记着,只有你自己的记忆才是最准确的。

当然,如果导演决定重拍那是另外的事,作为演员就要养成良好的镜头记忆习惯。对一个动作及一个小道具的运用都不能疏忽,细心的观众是能看出破绽来的。就如《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戏,司令员陈大雷让顺溜一百五十步之外击中他手里拿的火柴盒,结果细心的观众发现,陈大雷本来是左手拿的火柴盒,但跳一个镜头后火柴盒跑到右手里去了。再如翰林教顺溜学写字,黑板上的“军”字本来写在两块木板的缝隙中,但是跳了一个镜头后“军”字跑到缝隙上边去了。其实这些疏忽都是不应该的,这些错误会影响戏的质量。

七、注意障碍物影响你的表演

初拍影视剧时,演员会受到来自戏外的因素干扰严重影响表演,从而无法完全进入创作当中。

现场主要干扰因素有观众的围观、摄影机的马达声(摄像机不存在声音)以及演员脚下为摄影机铺设的轨道,还有距演员脸面不到一米的反光板、在演员的头上方高悬的话筒、紧盯着演员台词的场记、关注着演员是否有汗水的化装师、看演员的衣服有没有问题的服装师,等等。

这些“包围”给演员留下很小的表演空间,如果你不能集中注意力就很容易跑神儿,尤其是你自我感觉一切都好时,总会有一个部门建议导演再来一次,原因是刚才的反光板跑了,或者化装师说额头上的汗水发亮了,这时的演员应该毫无任何意见地再来一条。也许这次大家都好了,而演员又出了问题……不管怎么说,影视拍摄各个部门对演员表演的“干扰”确实存在,但这是不可更改的。演员必须适应,并加以熟练掌握这些对你有影响的因素,使之成为对你创作有帮助的积极因素。

比如,有场40秒的二人行走中对话的戏,而在演员中间铺设的轨道仅能供你们行走20秒,那剩下20秒的戏需要演员在行走中自然地停下讲述。值得注意的是,演员不能让人感觉走得很不平坦,还要注意反光板刺眼的光,注意话筒远近距离等,这些都是书本不能帮演员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逐步体会和积累。

如果第一次拍戏就遇到这样的一场戏,那么建议演员虚心要求副导演允许你多走几遍,且千万不可以自认为没问题,往往出丑的都是自认为没问题的人。

同类推荐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热门推荐
  • 诛魔集

    诛魔集

    天魔,三界之中最强大的魔物。开天辟地,这是属于我的世界。过万世,此情莫过于冰封。天地扭转,我只想回到过去。你是我一直寻找的人。爱我的人,一直在我身边。----诛魔录
  •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尹成君、冯志才、乔伟、马建编著的《高更 列宾》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高更列宾》对高更、列宾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当代人闯关东

    当代人闯关东

    闯关东是人类迁徙史上规模最大的壮举,文学体裁表现的都是过去,本作品体现的是在由“闯关东”的潮流成为“关东人闯山东”的回流年代,也有人沿着前人的脚步,成为当代人闯关东的另类。白山黑水林业资源无节制采伐带来的后果,林业从盛到衰给我们留下太多启示。众多文学体裁说的都是从前,如今没有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但是不乏更精彩的故事。
  • 逍遥神皇

    逍遥神皇

    我本仁慈,却屠戮苍生;我本花心,却钓美无数;我本愚蠢,却玩转天下;我本道德,却与恶起舞;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医帝女

    凤医帝女

    实习医生钟丽风出诊路上遇车祸穿越到了史书没有记载中的大楚国,成了倒霉的庶出大公主,不但给贬住在外院,还要为温饱犯愁,我去,这是哪门子的大公主嘛,为了吃上好点的她扎了皇妃两针,为了穿点好的,她又扎了皇太后几针,虾米?皇上也病了?他给我一幢大房子我不介意也给他扎两针…其实我只是为了活得更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查理九世之神族之主

    查理九世之神族之主

    她,冷漠无双。不了解她的人不知道,反倒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那只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罢了!也许是上天创造的一次偶然,让她来到了她最喜欢看的书《查理九世》的世界里。然而对于她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然而,上天的安排让她遇见了他。他渐渐地,融化了她的冰冷。然而,当她遇上姐姐的那一刻,她便想尽一切办法回去!这个念头,于她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从来到异世的那一刻起,她便无时无刻地想尽回去的方法。而姐姐的到来,只是帮她坚定了信念!……可,为何?在将要离开的那一瞬间,她会那样的不舍,那样的犹豫不决!是因为他吗?……
  • 龙女在天

    龙女在天

    她是龙王的小女,是龙王和蛇姬的女儿;她得宠,只是因为她没有龙息;那是每个龙族的孩子都必备的气息。是属于每一个龙族的孩子的东西;可是她就是没有。她不能争得龙族的任何东西,哪怕是母亲。而她又生性淡泊,什么都不强求。反正她有爱她的父亲,有疼她的哥哥、姐姐。可是就算这样老天也没想让她好过。龙母老是说她是外人、异类、变种、是龙族的耻辱;但是在父王面前却夸奖她:懂事、体贴、温和……听得她一阵阵的犯恶心。父王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名字:离思。离别相思,远离相思的意思。父王曾经给她说过她的母亲:一个美丽的不可方物的女子,是蛇族的骄傲。本来可以继承蛇族王位的,只是和外族通婚就被有心拉下了蛇族长老的位置。为了生下她差点香消玉殒了,生下她后就再也没有回到龙族,而且在蛇族也没有她的消息。如果她留下会不会像自己一样,被所有人歧视。离思这样想着。
  • 舞霓裳

    舞霓裳

    她,身为庶女,不得父亲宠爱,母亲也不知所踪。身嫁王爷府,也受尽冷落、讽刺、嘲笑和凌辱……好似回到了在她未出嫁的四年前,刁钻的五个姐姐和姨娘们对她百般刁难……凭什么?她要承受这些!他,很神秘,对她是无条件的好,就是想让她过的好些。他教她如何算计别人,如何狠戾,如何杀掉那些不该留着的人,初衷只是为了不再有人能欺侮她……她步步为营,甚至于步步登天,也没能躲过他对她感情上的机关算尽……
  • 名为梦想的世界

    名为梦想的世界

    异变来临,姜逸风吞下了梦想种子来到了名为梦想的世界。姜逸风在梦想的世界中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寻找异变的真相……在这里有漆黑的子弹世界,Angelbeats世界,魔法少女小圆世界,大剑世界……PS:本书为无限流,不要以原作剧情参照,请以本书剧情为主……(已改签约状态,请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