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700000017

第17章 进入创作时应注意的事项(1)

你不一定非要在你的表演专业领域里争做业务最强的人,也不要急于演几部戏就期盼大红大紫,很多时候,迟来的成绩最受用。

多些积淀、多些领悟、多些朋友能让你闻到“陈酿”的香味;少些奢望、少些责怪、少些牢骚能让你感觉艺术对人的陶冶。

第一节 与合作者的关系

经常听到某些演员在完成一部戏后感慨最多的是在摄制组工作的愉快与不愉快。合作愉快的深表对摄制组的留恋,不愉快的则像逃出牢笼一样恨之又恨。

其实不管恨也好爱也好,就演员来说还是与人合作中如何相处的问题。

合作中关系相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创作情绪,相处得差会对创作造成极其不好的后果。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进入摄制组,还对摄制组一无所知的话,那么下面的内容,将对你今后的工作大有益处。

摄制组的专业,除演员外,还有编剧、导演、摄影、美术、作曲、服装、化装、道具、录音、剧务、场务、制片。后期制作包括编剪、动效、拟音、录音、合成、动画、字幕,等等。

其中有些专业将与演员自始至终合作,有些则是在演员看不见的机房里工作。

由于影视创作的特殊性,其组成的技术力量来自四面八方,所以一个摄制组就是一个小社会。虽然都是短短几个月的相处,或更长一些时间,但那些与演员朝夕相处的创作部门,几乎是与演员形影不离。与他们和睦相处建立融洽的关系是演员完成及创作好一个人物非常重要的前提。

对于这一点,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一个演员的人品、业务能力、人缘关系都会影响到将来他/她能接戏的多少,有多少人愿意与他/她再次合作等。反过来讲,一个有德行的演员,是不愁别人不来找你合作的。所以,如果一个演员想在影视圈里快速提升知名度,快速得到更多演戏的锻炼,除了专业上要勤学苦练,与合作者的关系更需要和谐与融洽。

一、与导演的关系

影视创作中导演是整个艺术创作中的核心、总指挥。导演在实现他的整个艺术构想时,一切围绕在他周围的创作技术部门都必须严格按他构思去做。导演在现场指挥艺术创作的绝对权威不容怀疑和挑战。

毋庸置疑,一部戏的完成离不开各个技术部门的通力合作,但一部戏的成败与否往往体现在所用的演员身上。由此可见,演员与导演的关系非同一般,从双方决定合作开始便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关系时期,不管他们之前是否认识或合作过,但在挑选演员的问题上导演不会含糊。

这样的问题不难理解,因为导演准备一部戏不像演员接拍几部戏那么容易,导演对一个剧本的准备也许是两三年或许更长时间才能成熟。

看过影片《阿凡达》的人都知道,导演喀麦隆在完成《泰坦尼克号》以后就再没有作品问世,这期间他主要是投入到《阿凡达》的构思及准备中去了。所以,导演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作品不可以掉以轻心,这期间对自己的整个艺术追求,要拍成一个什么样的片子等都要经过精心的思考与准备。所以在选用演员这个问题上,导演持慎之又慎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导演在最初捕捉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时,常常会斟酌几个相对合适的演员,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合作过的没合作过的演员经过不停地筛选,以挑选到最合适的演员。

但究竟什么样的演员才能符合导演的要求呢?大致有三点是不能排除的:

(1)形象气质完全符合剧本中的人物;

(2)演过影视剧,而且业务能力很好;

(3)对剧本理解深刻,对人物创作有想法。

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那些带有商业价值,但不太适合角色的明星大腕。这完全取决于导演的价值观取向。

影视圈里有两个“要不”很耐人寻味:“要不演员‘死’在导演手里,要不导演‘死’在演员手里。”前者导演完全控制演员,演员怎么演必须听导演的;后者则是主要利用演员的明星大腕地位,有什么想法尽情演,导演所追求的是市场效益。

然而,有一点是所有刚进入影视创作的演员要注意的,那就是必须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按导演的要求去做,只要有一些影视创作的基础,具备些聪慧的天资,大多数人是可以有较好的发展的。

1.虚心学习,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与导演关系相处融洽以后,演员的创作也将是愉快的。除了在每个镜头中演员能快速理解导演意图外,对一些重点场次的戏也要及时与导演沟通,尽量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当然,如果能带着戏中的情绪讲出来,或者行动起来,按人物的感觉表演出来效果会更好。假如演员的想法启发了导演,那么导演一般都会接受演员的意见。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在导演肯定你的时候千万别忘乎所以,尤其是在影片完成后证实了你的想法更好时,你更不能逢人夸夸其谈。作为演员你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十分令人厌恶的毛病,而且会因此丢掉一些机会,反之则会使演员多些机会。

2.了解导演的场面调度

在拍过一两部戏以后还像傻小子那样处处问导演该在这个镜头中怎么演,那就很不应该了。导演不是演员,他只能给你一个行动路线,如何按人物要求演是你自己要去想的,所以,演员应该了解导演的现场调度。

好的演员在导演把机位一定下就知道该如何演了,并能根据所给的路线快速领会导演的意图。如果想做一个聪明的演员并想与导演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那么建议你不管何时都要快速理解导演的意图,并快速演出导演现场调度的要求。

导演的场面调度主要指的是人物的调度,就是演员在场景中通过相互运动发生的位置变化。应该特别强调的是那些长镜头的处理,其中包括了“横向”、“纵向”、“环型”、“上下”等调度。在这种较复杂的调度中也包含了很多表演上的“点”,如果不能很明了导演的调度就演不出导演要求的表演点,也就不能配合摄影师拍摄出最佳的镜头。

那么导演调度中强调的“点”是什么呢?严格地说,它具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对摄影的要求,一个是对演员的要求。即摄影配合演员完成的表演要求。通常是摄影机在连续运动中要求演员完成不同景别的表演,而演员要在这些不同的景别中找准导演要求的“点”。

例如,电视连续剧《孙武》中有一场孙武劝阻吴王夫差不要出兵伐齐的戏,在孙武咬断了舌头不能说话的前提下,他身背一捆荆条走到夫差面前。

这是一个全———中———近的连续镜头,在镜头的全景中我们看到孙武背着荆条走来,中景时把荆条铺在夫差的面前,近景中孙武光脚走在荆条上。

在这段戏中有两个要强调的“点”,一是中景时铺开荆条,二是近景时光脚走在荆条上。这两个“点”的重要是体现在摄影机与演员相互配合的准确动作中。毫无疑问,不管哪一方提前或迟到都会影响镜头的质量,也会导致画面要表现的内容与导演要求的没有吻合。

所以我们说,这些准确的“点”一定来自演员对导演场面调度的理解,这样才能准确地完成任务。

3.了解镜头调度

所谓镜头调度,就是指机器运动,而演员不动。千万不要以为,既然演员不动,那似乎和演员没多大关系。或者说,你动你的,我演我的,这不碍我的表演。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在实践检验中你会发现镜头调度和演员被调度一样重要。在整个机器运动中演员的意识不能忽视机器的运动,应该多少清楚它到你面前的时间和距离,以便能把最佳的表演状态收录在镜头中。

这就是配合与感觉,同样需要演员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就是演员在和导演交朋友的同时慢慢从他身上学到的。

导演是演员的一面镜子,演员的表演如何导演都会非常客观地指出。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是较重要的镜头就一定不要忘记完成后主动征求导演的意见。当然,聪明的演员也会从导演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完成的如何,但不管怎么说,在总体掌握人物基调后,每个镜头完成的过火还是欠缺,演员还是要利用好你面前的这面镜子———导演。

二、与摄影的关系

演员与摄影的关系也是能否顺利完成好每个镜头的重要因素。演员需要与摄影师在生活中交朋友,相互尊重,在创作中多些交流,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镜头拍摄。

所谓难度大的镜头多表现在运动镜头中的起点、落点及过程中表现的快、慢、停等,同时也包括运动中的不同视点。这些复杂的镜头调度往往涉及镜头的移、推、摇、升、降等复杂程序。

导演给了演员行动路线,但切记这个时候与演员配合紧密的是摄影师。很多时候在寻像框里看到的演员,和现场走出来的路线有很大差距。

单纯从摄影角度讲,画面的构图是否符合整个镜头的情绪、叙事等都要认真考虑。认真考虑就可以随时修正演员的路线,有些路线或许对演员完成表演很不利,但从摄影角度及镜头气氛来讲都是最好的选择,此时的演员必须接受。

在拍摄现场,所有在寻像器里感觉很好的路线十有八九都是现场中演员最不好走的路线。这主要是来自摄影构图所需,每到这个时候演员也必须听取摄影师的意见。摄影师在寻像器里为演员规划的行动路线是不能随意变动的,演员要没有任何理由地去服从。演员应按着摄影构图中的路线自己走几遍,直到认为不影响自己的表演,或者说解决了某些路线中对你不利的障碍,然后再把你行走的路线,如哪里停留、哪里有视点同摄影师讲述明白。

越是复杂的路线演员越要保持轻松的心态,越是需要和摄影师愉快沟通。如能在沟通中有些幽默及玩笑更会增加双方创作中的愉悦,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你走错了路线,大家也会高兴地让你再来一遍。记住,演员创作上的放松与愉快心情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主要来自于你和导演、摄影的愉快合作。

实际拍摄中,演员常常会给摄影师几个暗示动作,比如行走中我的脚步突然慢下来,即说明演员再走两步就停下来。在领会这些暗示后,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推移动轨道车的人都会与演员很好配合,摄影师也会主动提示演员在行走到某个地方的时候镜头会卡在什么部位等。

演员在某一点停留时的视线角度不要太大,在你真正走到落点时头不要仰得太高,如果有动作应该在预先设计好的范围内表现为最佳。尤其是近、特景别中,演员的一个细微动作都会被放大到好多倍,有时自己很难把握,特别是激情戏时。那么在没开始拍摄时演员应该在镜头前练习几遍,让摄影师帮你把握一下。这样的练习很简单,就是看表情是否太过,或者不够。多数时候摄影师的感觉是比较准的,当演员的表现和拍摄都达到最佳时,摄影师会伸出大拇指赞扬一下。这种情况下,导演一般不会再重复来一次。

同类推荐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 影视表演教程

    影视表演教程

    本书分“表演概说”、“表演技术训练”、“课外延伸阅读”三章。内容有:关于表演、演员的素质、表演的基础训练、表演艺术术语等。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

    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简要介绍了鞋靴效果图的各种技法,全书分为七章,重点介绍了鞋靴效果图与素描、鞋靴效果图与色彩、脚部形体结构、鞋靴效果图基础表现技法等。陈念慧所著的《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不同表现风格的优秀效果图作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表达需求和爱好对其学习、借鉴。本书为全彩印刷。
热门推荐
  • 吞仙纪

    吞仙纪

    苍茫大道,我独行!心传一念只问仙,千魔万仙一剑杀!道是无情,仙无情!若心有情,何惧无情天!
  • 一号保镖

    一号保镖

    来自凤凰山的展志歌,身怀超凡神功绝技,却在不断修炼绝品奇门幻术,却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特种保镖!给任性大小姐治病,戏弄绝色警花,帮助美女班主任按摩......一号保镖,一号为你服务!!
  • 当青春已是过往

    当青春已是过往

    空白。我的过去是一片空白。至少我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既然上天要我忘记过去,那么我自然就不会再去追寻。所以,无论是谁,都请不要随意的翻阅我的人生。____摘自黎秋的日志《空白》
  • 末光失流夜明

    末光失流夜明

    他活下来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他只是为了让自己更难过的活下去。最初他自认为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之一,因为有太多他没资格获得的都获得了。他握着世上所有的权力,始终不如一句话。为了让另一个人活下去,他让自己的身体一直处于极端,同时还要被世人厌恶,这是他习以为常的历史。最终他独自一人留在那卑微的位置上,无人问津。而他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 写给你的信,来自我

    写给你的信,来自我

    也许有一天你会看到,我是否还在你身边?那时请你一定记得有这么个女孩这么爱过你。
  • 沫染锦年

    沫染锦年

    千年老污婆穿越千年寻找逝去之友,寻到真爱,朋友已出柜,抱着满满一堆幸福重返千年
  • 重生之流光岁月

    重生之流光岁月

    一场意外让沈君豪获得重生的机会,但这仅仅十几年的记忆是否能够让他获得一个全新的人生?岁月的流逝有时只是一瞬间。
  • 兰芳这一家

    兰芳这一家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幽幽千城】编辑旗下出品兰芳大妈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不用说,三个儿子的婚姻都很不平凡。大儿子顾良成,初中毕业后辗转在一家码头上开吊车。三十二岁的他,在非议中偷偷摸摸地娶了比自己富得多的船夫家的二小姐金秀。“我不准你去见姓顾的那小鬼,敢不听话就立刻打断你的腿!”金志浩哗啦一声拿起一把大锁将女儿的房门锁起来。“结婚证也领了,小孩也有了!”……二儿子顾良玉,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二十出头娶了邻村翠芝二妈娘家的侄女,快快的有了个小孩,不过节的时候拼死拼活在外面操着瓦匠刀,过节时候回家和老婆操着菜刀打架,弄得全家鸡飞狗跳。小三顾良佳,论相貌,论学历,论收入,那一项都是顶呱呱的。唯一让人头疼的就是二十八岁的一个人,依旧单身,与家中给介绍的对象曼玲之间的感情又是飘忽不定。他说:“先立业后成家!”兰芳回答:“可我想要孙子了!”————————————————————————————————————两对八零后的夫妻,经历着不一样的感情。一对是三媒六聘喜结连理,一对是自由婚姻享受西式浪漫。当传统婚姻面对现代婚姻时,顿时自惭形秽。而在多年后的平静生活中,双方又会做如何转变的呢?————————————————————————————————————推荐我的V文武侠《神雕侠侣之南海传奇》:http://novel.hongxiu.com/a/302370/我的QQ:1772276991
  • 高冷千总遇上极品校花

    高冷千总遇上极品校花

    当易烊千玺高中时,遇上韩国转校女学生,易烊千玺是高冷还是勇敢追求呢.?经过一系列曲折,他们走上了爱情的轨迹。
  • 十翼血天使

    十翼血天使

    一个21世纪的流氓青年重生成变异血天使,且看他如何一步步的携美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