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800000008

第8章 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2)

四、国内独立研究实践多元化、层次化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ESP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技、经贸领域。其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触角已延伸至旅游、航空、物流、土木工程、汽车、保险,甚至中医专业。从宏观层面上看,ESP在大学英语、专业英语、高职高专中的应用及问题研究仍然是重点。从微观层面上看,研究的范围更广,内容更深入。对于ESP的教学设计、需求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法、测试、教材、师资解决方案、各专业英语词汇特色等各方面均有研究涉及。下面就总结一下本阶段的五个研究热点。

1.ESP在各层次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1)ESP在大学英语中的定位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21世纪初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普通高校中继续沿袭传统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一种是在知名高校中,取消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学生可以选修各种外语或直接进行双语学习(蔡基刚,2007:27~34)。第三种是为多数高校认可的、更符合国情的形式,即大学基础英语教学、ESP教学、双语教学三步走的形式。ESP从此成为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之间过渡的桥梁(刘润清、刘法公、秦秀白、章振邦,转引自张鸰,2006:103~107;蔡基刚,2004:4~9)。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和师资情况不甚理想,如果要求学生完成高中英语学习后,直接开始双语学习,还有相当的困难,所以让学生进入大学后,先继续巩固一下基础英语,再用ESP作为桥梁过渡一下,让他们学习一些专业英语内容,这样他们便能更好地适应双语学习。由此看来,随着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ESP教学。但对已开展ESP教学的学校进行调查却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少,困难很大。普遍的情况是合格的师资匮乏,合适的教材难觅,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教学管理也很混乱。ESP课程究竟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是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的标准(王蓓蕾,2004:35~42;廖莉芳,2000:26~30)。因此,ESP要真正取代基础英语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ESP与英语专业教学

在英语专业利用ESP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雷蕾(2005:66~69)认为英语专业ESP与大学英语ESP的教学定位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学习大学英语ESP课程的学生,有较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则缺乏ESP课程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大学英语所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模式是以专业为主,语言为辅,语言能力的提高直接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其英语教学是窄幅的,不强调跨专业适应性;而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定位是以语言应用能力为主,相关专业知识为辅,宽幅、实用且开放。它不以专业知识的精深为切入点,而采取宽角度的专业覆盖,使语言知识与相关职业实践紧密衔接。因而,只有认清大学英语ESP和英语专业ESP之间的差异,才能给英语专业的ESP教学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南佐民(2005:42~46)研究了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对策。他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界面的关系上”。在教学上,直接用英语讲授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学生又没有这些专业课程的基础,很难真正理解和消化专业课的内容。在科研上,英语教师从事专业课程的科研在职称晋升等方面不被承认,造成教师缺乏钻研专业知识的动力。“此问题使得英语专业复合型教学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学术支撑和制度支撑。”(南佐民,2005:42~46)针对这种情况,ESP课程首先要解决教师的问题,让教师从ESP课程的授课和研究中获益,才能推进ESP课程的教学质量。其次,要准确定位英语专业的ESP课程是“广”而不是“精”,是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专业知识,而非对某一专业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

(3)ESP在高职高专、成人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多年来,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所运行的英语教学模式几乎抄袭了大学本科英语的教学模式。而职业教育实际上更接近于技能培训,所以随着大学英语向ESP的靠近,高职高专的英语实际上开始向EOP靠近,有不少的学校和教师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陈韶群,2004:15~18;龚兵,2005:83~86;付大安,2007:185~186)。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出现。

2.ESP教学内容

这一阶段对ESP教学内容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有对于研究方法论的阐述,比如,如何建立ESP语料库,用于各体裁文章的话语特点分析、类型定量分析、类型分布分析、词汇研究等(李惠红,2007:123~124;陈明瑶,2000:60~61);而且涌现了大量针对不同专业的文章进行体裁分析、词汇特点分析、翻译及文化背景分析的研究。体裁分析是这类研究的重点,涉及新闻报道、广告、学术论文、电子邮件、电视访谈等各种文体的语篇结构分析、标题分析、文体特征分析及其中的隐喻机制分析。其中以对新闻报道的研究居多。这些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表明我国的ESP语言研究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ESP课程的增加,这方面的研究还会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但目前研究的局限在于,大部分研究沿袭了国外ESP语言内容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比如体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新闻、科技语篇研究的偏重等,而未结合国情对不同专业的各种语篇,尤其是应用型语篇加以研究,也未对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和挑战。

3.ESP教学法

21世纪初,ESP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可谓百花齐放,既有传统的体裁分析法、图式阅读法、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法和交际法,也有新兴的对比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法、人文教学法。可喜的是还出现了许多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效果评估的实证研究。段平(2004:31~35)通过对专业交际英语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后发现,专业交际英语教学主要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信息交流能力,但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效果不大。袁平华(2008:59~65)用实验对比教学发现,内容依托式外语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学习策略产生了影响,使学生更为主动地运用英语,其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依托式外语教学对其语言水平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针对中国ESP教学的具体环境,刘法公(2001:25~28)设计了“对比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专门用途英语中的词汇、术语、句子、文体与普通英语进行比较。比如词义比较,将许多容易望文生义的词挑出来,引导学生说出此词的反义词,比较每对词的构成等。以对比教学法为主导的专门用途英语课堂始终是一个教师启发、学生参与,教师举一、学生反三的过程。

4.ESP测试

ESP测试的专业针对性和较高的真实性是区别于通用英语测试的两个重要特征(黄大勇,2007:66~75)。ESP测试在理论上虽然有是否可行的争论,但社会需求、ESP教学的需求却使ESP测试不得不在探索中前行。唐雄英认为ESP测试的能力维度的界定应建立在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ESP测试的考试规范应有一套循环互动的效度检验体系。真实性是ESP测试效度的必要保证,它不仅体现在测试的内容、方法上,还体现在评判标准的选用和执行上(唐雄英,2004:61~64)。

5.ESP师资解决方案

ESP师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ESP教学中的一个瓶颈,中国也不例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合作教学模式,即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的合作。但在合作教学中,专业教师与ESP教师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存在的不同认识阻碍了双方的沟通,导致双语教学的失败。龚兵(2005:65~68)提出用问题式学习(PBL)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在实践中,这种合作模式几乎不可行。在当今师资匮乏的大背景下,一门课需要两位教师来授课,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双方合作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缺乏实证研究。所以更多学者提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ESP教师的方案。ESP教师的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种:(1)参加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得专业认可;(2)加入行业协会或俱乐部;(3)进入行业企业中挂职锻炼(张鸽,2007:158~160);(4)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5)从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培养ESP教师;(6)从高校非外语专业学生中培养ESP教师(农德昌,2005:121~122);(7)派教师去国外进行ESP教师资格培训(陈冰冰,2005:75~78);(8)鼓励对已经获得非英语专业博士学位的英语教师开设ESP课程。

结语

目前,中国的ESP教学和研究正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拓展前进,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师资短缺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但将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投入的增加,师资结构和水平有望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学生的英语基础也会有极大的提高,目前城市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远高于90年代初。这一切的改变,都将促使我国的ESP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会与ESP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Strevens,P.著,王其译:《ESP学生和教师》,《国外外语教学》,1986年第1期。

艾宪贞:《ESP在理工科外语教学中的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年增刊。

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外语界》,2004年第2期。

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外语教学》,2005年第5期。

陈明瑶:《ESP与语料库建设》,《外语研究》,2000年第2期。

陈韶群:《EO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段平、顾维萍:《研究生专业交际英语教学的尝试与分析》,《外语界》,2004年第1期。

范谊:《ESP存在的理据》,《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付大安、王旭:《ESP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的作用》,《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5期。

龚兵:《高职英语的ESP解决方案》,《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龚兵:《论专业教师与ESP教师的合作》,《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

胡鉴明:《Peter Strevens的ESP理论对中国ESP教学的现实意义》,《五邑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黄大勇:《ESP测试的特征、存在依据和设计原理》,《考试研究》,2007年第7期。

姜群莲:《ESP与文化》,《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姜群莲:《论ESP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意义》,《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金成星:《ESP教学中的翻译》,《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雷蕾:《英语专业ESP课程的定位与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刘敏麟、孙建荣:《ESP在培训部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学》,1982年第3期。

廖莉芳:《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外语界》,2000年第3期。

李惠红:《语料库与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2期。

刘德谦:《专用英语(ESP)及其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南佐民:《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对策》,《外语界》,2005年第5期。

农德昌,李雪桂:《论ESP教师培训》,《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庞继贤:《ESP与大学英语四、六级后的英语教学》,《外语界》,1994年第4期。

瞿云华:《ESP教学与Content based Approach》,《浙江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唐雄英:《ESP能力测试问题再探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6期。

王敏:《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展望》,《外语界》,1997年第6期。

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外语界》,2004年第1期。

卫乃兴、周俊英:《也谈ESP与大学英语教学》,《外语界》,1994年第2期。

杨福家:《学习英语,享受完整的美》,《外语界》,1994年第2期。

杨广俊、李文中:《ESP及科技英语问题》,《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第3期。

应惠兰、瞿云华、庞继贤:《大学ESP阅读教学最佳模式初步设想》,《浙江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张鸰:《公共英语和ESP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张鸰:《ESP教学进程中的教师准备和教师发展》,《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张少雄:《“科技英语”词汇评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3期。

赵九龄:《上海外国语学院专用英语_ESP_强化教学介绍》,《外语电化教学》,1983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寻找前世的我

    寻找前世的我

    我从来不信鬼神,不信人有前世来世,直到有一次我真的遇到了鬼,才开始思考有无鬼神。我长期练习内家拳,安静柔和的运动,使我的身心沉静下来,无意中动物本能得到极大恢复,产生了超常的直觉,常能预感很多事情,一次次看似的巧合,仔细分析后,却发现是神秘的必然。我因此开始相信人有前世,并开始寻找我的前世,不料引出了一系列历史真相、惊天秘密。
  • 无人连接

    无人连接

    未知的生物席卷地球末日降临,地球面临危亡在这个无人连接的世界,即使曾经被这世界抛弃过,这里是我的家乡由我来守护由我来支撑起整个地球的希望!史无前例的宏观科幻巨作震撼来袭,希望各位看官们看的爽快!
  • 万道凌天

    万道凌天

    绝世天才?盖世妖孽?我自凌天一笑。将古今,都照耀。梦灵大陆,强者无数,其内世家林立,皇朝并起,宗门制霸,独尊圣域。得逆天奇遇,且看辰凡如何带着自己的兄弟照耀古今,凌驾九天。
  • 重返仙界:青鸾之变

    重返仙界:青鸾之变

    “这是金凰帝君和金凤帝女的独女青鸾,三生石上青鸾与龙潜是仙侣。今日龙潜下凡历练,青鸾亦不可独留仙界。”月老擦擦额头不存在的虚汗,本仙年纪已大,经不起折腾。“这凤凰神族的历练不是得历经两世,一世为男,一世为女么?”虹鳟不解,这姻缘岂不乱套。“这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月老捋着美须,一副天机不可泄漏。“哈哈~倒是有趣!”虹鳟大笑。【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此时阳光正好

    此时阳光正好

    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微笑,都会对你的内心荡起一片涟漪。在你酣睡的午后中醒来,没人陪伴的日子中,唯有的是独自生活,独自成长。恩,对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的笑着活下去。
  • 一吻定情:华丽的我爱你

    一吻定情:华丽的我爱你

    少女第一次上学,就被夺初吻,那人还是个女生!可为毛,她动了心……
  • 最老的90后

    最老的90后

    个人生活的记忆,一段平凡,但又不同于常人的经历,写自己的故事,不浮夸,不哀怨,不励志,真实的回忆和感受,真实的情感轨迹,领悟和生活。
  • 此肉有毒:空尘欢

    此肉有毒:空尘欢

    末世大陆,鬼魃横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天,一个大鬼魃拎起宁欢:跟我走,有肉吃!她去了,大鬼魃却说:想吃肉,要先做“肉”!几天后,某欢跟对头私奔了,大鬼魃逮回她,狂怒:你不想吃肉了吗?宁欢吼:是不让你吃!老子有毒,你也吃?大鬼魃冷笑:本君百毒不侵。于是她变成了他的妻。从此,宁欢过上了日日吃肉的幸福日子……前方高能预警:此“肉”有毒,生人回避,死鬼闪开!半死不活的么……敢问阁下,您是欲生、还是欲死呢?
  • 异界之圣天使降临

    异界之圣天使降临

    少年无意间同妹妹穿越到了异界大陆,在自身觉醒了变异的神圣天使凯莎技能之后,从此踏上寻妹之旅。异界大陆武者等级人阶,地阶,天阶,尊者,圣尊,帝尊,天尊。化神。灵力本源红色,橙色,黄色,青色,蓝色,紫色最高。且看少年如何在寻妹旅途中纵横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