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800000040

第40章 从色彩的符号意义看东西方文化(1)

——以紫色为例

盖莲香、张舒阳

内容摘要: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色彩,每一种色彩对我们来说都有其特别之处,代表着一定的文化意义,紫色也不例外。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中,专门对紫色进行的跨文化研究尚属首例。国内的研究仅限于紫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西方,相关的研究也仅限于其文化圈内部。涉及颜色的跨文化研究常常很笼统,没有人逐一进行系统的考量。本项研究采用类比法,从符号学、传播学、历史、宗教等多个社会领域着手,具体分析紫色在中西方社会、文化中的意义和内涵。

关键词:紫色、跨文化、符号意义

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色彩研究归于符号学范畴。真正确立了符号学基本理论的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他将符号分成意符(signifiant)和意指(signifié)两部分。符号学起源于语言学,人们对于符号学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向来有所争议。一方认为“符号学只是广义语言学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以索绪尔为首的学者则认为“语言学只是符号学一部分”。两种看法对“符号学”和“语言学”的界定标准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姑且采纳索绪尔的观点,把语言学定义为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从广义上取符号学的定义——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色彩的研究也就与符号学产生交叉了。

不过,在符号学的分类中,很难界定色彩学的所属范围;它不属于民谣学,与叙事学、言谈分析之类也相去甚远,虽然与人类学、神话分析和艺术符号学有交叉,却又不能单独归入其中一个类别。因此,笔者认为,倒不妨把它作为一个类别,单独进行研究。

一、关于紫色的认识

颜色是社会化的颜色。没有人去看也没有人使用的颜色是“不存在”的。据科学研究,物体本身并没有固定的颜色,人只是借助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和感觉器官来获得色觉,所以我们看到的颜色,从生理上来说只是人体系统对光线所做出的反映。一种颜色被社会公众约定出某种象征意义才成为符号。只有当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的存在意义才凸显了出来。色彩符号意义的研究涉及范围很广,从历史到现实,从社会学到心理学,从文学到艺术,还有时尚。它的跨越性增加了实现难度,人们很难把它归入一个业已存在的领域,更何况它本身还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不同领域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颜色;而人们本身对颜色的感觉又常常取决于其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性格特征——这就大大增加了研究的模糊性。然而这并不是说色彩文化意义的研究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它对于我们探索自身的历史、文化是有极大助益的。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紫色为例,尝试对色彩背后的符号意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析。

1.中西方对紫色的命名

颜色的社会性首先体现为其命名的社会性,而命名是对颜色现象的一种符号化。颜色的名称,不但具有指示功能,还承载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情感意义,是颜色这一完整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紫色来说,“紫”是其色系的总称。紫色由红蓝混合得来,色彩的深浅取决于这两种原色的比重。在中国,以色之深浅为颜色命名的情况比较多见,比如深紫、浅紫;又有与其他颜色或颜料名组合命名的方式,如紫红、绛紫(“绛”同“赤”,大红)、黛紫(深紫;“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等;也有更为具象的命名方式,如以花、草、树木、动物、天、地、日、月、星辰等的自然色为颜色命名(如檀紫,“檀”是一种落叶乔木),不过这样的用法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而是常常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里,这也使人们对于色彩形成了一种模糊感。

但在西方国家,以具象事物命名的方式似乎更为普遍,以法国为例,其对植物名字的使用就极为频繁,对色彩的区分非常天然:对紫色来说,有些花(紫罗兰、锦葵、丁香、薰衣草等)、蔬菜(茄子)、水果(紫李)等,它们可以直接被用作色彩形容词,而不必在后面加上表示色彩的标志,这一点与中国的色彩命名方式不同。

至今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仍在使用这些事物的名称作为色彩形容词,对于色彩的描述更为形象和立体,淡化了抽象的感觉。

2.中西方对紫色的使用——历史的比较

颜色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就能构成符形,并在社会约定下产生符号意义。所有颜色的历史都与其社会化过程密不可分,紫色也不例外。在西方,紫色染料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那时所使用的紫色染料主要是普紫(la pourpre)。罗马人和拜占庭人对紫色的厚爱,使它赢得了今日的声誉。一代又一代的罗马和拜占庭皇帝,都曾穿着紫色染料染成的衣服,君临天下。从此,在漫长的时光中,普紫染料一直被用来制作罗马皇族的衣服,而普紫也成为用来签署重要皇家文件和宗教文件的颜色。普紫色的服饰,成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那时普紫染料的制作方法非常有趣——它是由一种海蜗牛的“眼泪”得来的,这“眼泪”实际上是海蜗牛腮腺分泌的一种液体,原本是透明的,在阳光照射下就变为性质稳定的普紫色。

罗马帝国的衰败宣告了普紫色辉煌历史的结束——1453年之后,提取方法困难而又昂贵的普紫色逐渐为胭脂红所取代。尽管今天,红衣主教们都是身着红衣,但在1453年之前,普紫才是红衣主教的代表色。

中国有关紫色染料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紫色衣服的尊贵来源于齐桓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齐桓衣紫”的说法。秦朝时,始皇帝嬴政亦在其皇陵兵马俑上使用了紫色的化合物作为涂料。这种涂料的制作方法在今天看来仍是一个谜,在当时的条件下被生产出来可以说是奇迹了。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紫色的服饰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之一;紫虽不属于正色,却也被封建统治者和贵族们频繁地使用,就像在西方一样。那时的高官常被称为“紫衣”,如“金印紫经”,将紫与金色并提,作为高贵、尊严的象征。

二、从中西方对紫色符号的解读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1.关于紫色的普遍解读——中性的紫色

“紫色的稳定性差,容易受其他色相的影响”,是一种中性色。混合色都容易给人暧昧模糊的感觉,其中紫色的性格尤为不客观。紫色中两种基本色相互对立又同时保持了自己潜在的影响力,使得紫色集两色的特性于一身。蓝和红本身有着极强烈的对比:蓝色是极冷色调,给人平静祥和的感觉;而红色则为暖色之首,象征着激情与动力。如此一来,紫色系的颜色就有了双重的内涵——它同时喻示着神秘、财富、敏感、智慧和冲击、悲伤、孤独。

温和、柔情、浪漫、感性……这些是人们赋予紫色的正面意义。而这种冷却的红同时也表达着期望被爱和被保护的心声。但混合色的紫永远那么变幻不定,难以捉摸。它的两种组成色让它很容易失去稳定性。倘若蓝红两色的比重不均衡,色彩内涵的天平便要有所倾斜了——倘若红色占主导地位,紫色中便会更多温暖活泼;而紫色愈深愈蓝,便越显严格、呆板,神秘气息愈浓。

紫色是艺术家的颜色。它常常被和艺术气质、伟大的思想、对事物与生俱来的直觉和智慧联系在一起。

2.跨文化的紫色——西方与中国

也许很难令人相信,在对颜色的符号解读上,东西方有着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性应当不是偶然,也可能并不只限于颜色。从对紫色的符号解读来说,这种相似性在政治、历史和宗教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当然,这种解读也存在有差异:西方常常以小见大,就像绘画中的写实派;而中国人则总是天马行空,喜欢从大处着手,恰合山水画写意的境界。

我们之前提到,颜色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并在社会约定下产生符号意义。社会的约定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通过强制手段进行约束;另一类则是文化性的,出自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或生活习俗等。

(1)从历史角度看权力的紫色

①西方——生于紫色

古时,紫色是罗马帝国皇室的特权。印染一件加冕披风要300万紫螺做原料,价格非常昂贵。恺撒是罗马皇庭中第一个使用普紫色的人(他引入了一种长及脚踝的紫色长袍仅供自己享用),紫色的服饰被严格限定为皇室和贵族所有,服饰上紫色的多少和装饰的位置代表着地位的高低;珍贵的书籍用紫色染制,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正式签名全部用紫色题写。那个时代,对于紫色的规定几近严酷(紫色是西方历史上被规定的最多的颜色),庶民擅自使用紫色有时甚至要以杀头为代价。历史上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曾用这种紫色装饰她的船帆甚至整个宫殿。几个世纪后,拜占庭皇帝们纷纷效仿,建造紫宫,“于是,‘生于紫色’即‘born in purple’一词应运而生,意思便是,生于帝王之家”。

同类推荐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热门推荐
  • 终有一人,替代你的孤独

    终有一人,替代你的孤独

    用一颗柔软的心抒写尘世间的冷暖,用清新文艺的笔调教会你在这个世界上勇敢坚强。你可以温柔,也可以做你想做的自己。你要去相信,那个美好的你就一直在不远的地方等你。一句话,世界如此之美,你当学会去享受。致你我未曾未曾妥协的青春岁月,前方纵有苦难再多,也当勇敢前行。总有一段情,温柔过你的岁月,赋万物多情;总有一个人,惊艳过时光,令你念念不忘。
  • 玄狩

    玄狩

    和平的年代走向结束,这是一个大时代,一个天使断翅,恶魔撒血的时代,这是一个圣人喋血,帝皇泣泪,的年代,万族林立,诸强争锋。。。。。。
  • 风灵殇

    风灵殇

    我喜欢你,哪怕付出任何代价,哪怕你是恨我的,我依旧爱你,做你身边的灰尘与尘埃在现代2016年,永乐村里出世的小生灵,有着非常人的能量,在一次机遇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拜入了忘尘派,在命运的操控中,拜进天下道行最高之人陌霖风的门下,七年朝夕相处,也因无视天规而受天谴,陌霖风不愿看到自己徒儿化为灰烬,便……
  • 魔旋天地

    魔旋天地

    一个魔法世界的帅气的男孩,无意中考进了名校,他偶遇同桌,他们爱情的种子渐渐发芽……
  • 安得甜蜜凌千丝

    安得甜蜜凌千丝

    她刮坏了他的车,他却强行留她在身边慢慢陪他,车窗下来的那一刻便注定两人的一生,这一切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中的注定,到底是仇人还是爱人,是过客还是心痕……他步步为营攻略她的心,她慢慢沦陷在他的温柔里……(1V1,男女主身心健康,甜文)
  • 嫡女重生:巅峰妖孽

    嫡女重生:巅峰妖孽

    天帝女儿的她,不小心来到21世纪后,被人类陷害,穿越到了原来的世界,可是居然穿越到所有人都可以打,无颜?废材?花痴?哼,“看我让我揍你个没商量”,当她变成绝世容颜,逆天天才的时候,一个男人坏坏的说:“娘子,你这是要抛弃夫君吗?”一女子脸色低沉,真不该惹着粘人的虫子。
  • 校花的极品老师

    校花的极品老师

    东南艺校,美女如云。一个大男人来到这里,给一帮娇滴滴的小姑娘当起了形体老师。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第八分队:遗失的武器

    第八分队:遗失的武器

    故事发生在地球军远征后,第八分队的42号智能武器在一次意外中被损坏的生命传输装置带到了地球军出征地球前的时间线,被新晨报社刚刚开除的记者发现并共生,而跟着42号智能武器一起带回这个时间线的还有许多未知的生物。
  • 腹黑神医大小姐

    腹黑神医大小姐

    她是二十四世纪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而且身怀异能,有着世界尊王之血脉。懂动、植物语言,一夕穿越,成为王府人人喊打的大小姐。没有戒灵、骄横无能,身为王府嫡脉却被未婚夫带着新欢欺上门来?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银针在手,天下我有!绝世神医叫你知道什么是打脸,什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天玄地宝尽在她手,绝世功法信手拈来。辱我者死,信我者永生!九色戒灵教你们做人!神医到处,魂断九霄。不曾想,却救起了一只跟屁虫。他绝色妖异,手段狠辣,却对这个偶然救他一命的小家伙,情有独钟。“我们不熟。”某神医横眉冷对。他作势脱衣,无赖道:“莫非穿了衣服就不认得了?要不我脱了衣服,你看还熟吗?
  • 九魅十三妖

    九魅十三妖

    一座空城,寂灭传说。一柄饮血的刀……一艘黑色的船……谁是下一个!是你,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