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路易·赫克托·柏辽兹
(1)生平介绍
柏辽兹(1803-1869),19世纪三四十年代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个个性极为鲜明的作曲家,他恃才傲物、个性孤傲,但在音乐史上他以富于创新精神著称。
柏辽兹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乡间医生家庭,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做个医生,但他违背家庭意愿,放弃了医学,从事了音乐。182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30年获作曲大奖,赴罗马进修。回国后,进行创作、指挥、音乐评论等多方面的工作。
1830年,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轰动了巴黎,年轻的柏辽兹初次显示了他大胆的创新精神。为了表达解放自由的思想,为了追求听觉的新需要,他比贝多芬更进一步地用标题来统帅交响乐创作的整体构思,用详细的文字说明戏剧性的情节,音乐具有明确的形象意义,成为陈述故事性内容的手段,使交响乐为更多听众所理解。
可以说《幻想交响曲》是柏辽兹的音乐自传,是他内心煎熬与苦恋的记录,失恋的痛苦几近使他想到自杀,然而音乐成了他发泄的渠道,使这一切得到了升华。他也首创了音乐家在乐谱上书写标题和乐曲解释的先例。
标题音乐概念的确立从柏辽兹所写的《幻想交响曲》开始,音乐家通过音乐描写故事情节或是情景气氛。标题音乐除了有标题外,作曲家还会撰写有关乐曲内容的文字说明,让听众可以清楚地知道作曲家的创作动机。
柏辽兹不是从小就学习音乐,他不像其他音乐家能弹奏几种乐器,就连钢琴也不会。这样一个不大懂得器乐的音乐大师,可以说在音乐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特例。
(2)代表作《幻想交响曲》
1827年秋日的某个夜晚,柏辽兹在巴黎奥德翁剧院观看英国剧团演出莎士比亚悲剧,深受感动,并且爱上了饰演朱丽叶的演员哈里艾特·斯密森,但却遭到拒绝,使他极度苦闷。1830年,27岁的柏辽兹写成这部表现个人爱情狂热、绝望、梦幻的标题交响曲,副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活中的插曲”。同年12月5日,《幻想交响曲》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1832年10月9日再度演出时,适逢斯密森又来到巴黎,她出席了音乐会,意识到曲中主题写的就是她,深受感动。尽管她年华已过,并且背负外债,但柏辽兹仍然热烈地追求她,将修改后的《幻想交响曲》献给她,此后两人结为夫妻。
《幻想交响曲》从失恋这样一个主题,反映了当时欧洲一些艺术家在生活逆境中的苦闷情绪。它还从标题音乐创作和交响乐配器两个方面,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舒曼曾撰文高度评价这部作品。
4.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
(1)生平介绍
舒曼(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狂热、优雅、不羁是浪漫主义诗人、音乐家舒曼的写照。
舒曼生于德国一个小镇的书商家庭,他自幼对读书写诗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显示出诗人般的抒情与幻想的气质,并把这种气质融入自己的音乐作品中。
父亲去世后,舒曼于1828年到莱比锡学习法律,但仍然没有放弃学习音乐,他跟随弗里德里希·维克学习钢琴。1830年,他在法兰克福听了一场音乐会,下决心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并最终得到了母亲的同意。后来由于他急于求成,练坏了手指,转而从事音乐创作与评论。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报》,宣扬和捍卫欧洲的音乐艺术。此后的二十年,舒曼在《新音乐报》发表了无数的文章。他的文章锋芒毕露、文风辛辣,充满着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
1835年,舒曼与钢琴老师维克16岁的女儿克拉拉相爱,他们从常年的友谊相知到相恋相爱可谓千辛万苦。1830年舒曼初次认识克拉拉,她还是一个爱跟着他跑的11岁的小女孩,直到1835年克拉拉成为气质高雅的钢琴家,舒曼才向她表示爱意。虽然两情相悦,但维克却极力反对,还控告了舒曼。克拉拉为了舒曼,甚至和自己的父亲对簿公堂,反驳父亲对舒曼的种种指控,舒曼和克拉拉的爱情最后通过法院取得了胜利。
舒曼为个人尊严和幸福而斗争的同时,也在为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而进行创作、评论。他异常敏锐地感受到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的尖锐矛盾。他尊重古典音乐传统,同时热情地支持一切富于创造精神的新探索,鲜明地表达了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
舒曼的乐曲有着浪漫派的精神,他的音乐真实地反映了内在情绪,也宛如一篇篇文学作品,流露出如诗般的美丽风情。但他不再追求对于仙境、自然界外在景物的色彩性描绘,而是对现实和想象中各种形象的内在气质、心理状态的深入刻画。
从1844年起舒曼出现精神上的病症,幻觉时隐时现,情绪变得暴躁,为此他感到压抑、痛苦。1854年,舒曼因病情加重进入精神病院,1856年逝世。
(2)代表作《a小调钢琴协奏曲》
1841年舒曼写作此曲时,曾试图改变传统的钢琴协奏曲的写法,用单乐章的形式概括整部作品的思想内容。但交付出版后,出版商却认为作品不伦不类而将原稿退回。几年后,作者不得不另写第二、三乐章,成为现在人们看到的版本。该曲是舒曼在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写的。那时,他与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思想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整部作品充满热情和信心,被誉为贝多芬之后最优秀的钢琴协奏曲。
5.弗利克斯·门德尔松
(1)生平介绍
19世纪30-50年代,德国的政治舞台又一次形成革命的高潮,在“青年德意志思想”的冲击下,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门德尔松(1809—1847)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一。
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从出生就注定是个“幸运儿”。在德语中,“门德尔松”就是“幸福”的意思。他在美满的银行家家庭成长,有条件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并到处旅行,因此他的乐曲情绪明朗,充满欢乐的气氛,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在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中,他被称为“音乐的幸运儿”。
门德尔松是个自小就能公开演奏的优秀钢琴家,他的作曲也充分展示了大师技艺。在他26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这样的打击对他而言实在是太大了,因此他离开家到法兰克福去指挥一个业余乐团。没想到就在此时,上帝给他送来了他的天使——赛西儿。门德尔松为了她神魂颠倒,他为了考量自己对赛西儿的感情有多深,决定和对方分开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他对赛西儿的思念越来越深,一个月后,就向赛西儿求婚。但赛西儿是个法国新教徒,当时宗教信仰不仅被看做是道德问题,还可能引发国际战争。这段恋情虽然遭家人反对,门德尔松却宁肯脱离家族也要守护自己的爱情,最后家人还是无奈地让步并祝福他们。他们的婚姻生活很幸福,为此,他写下了《第四号弦乐四重奏》向世人展示他们甜蜜的蜜月生活。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被人们称为“女性协奏曲”,也是古今协奏曲中的“女王”。有评论家说:“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本质上是英雄的、男性的;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本质上是优美的、女性的。若是将前者比喻为协奏曲中的亚当,后者就是夏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曾因门德尔松的犹太血统而禁演这首名曲,于是德国的音乐家和听众将门德尔松的名字隐藏起来只以乐曲名字继续演奏。没想到,希特勒在听了这首乐曲后十分喜欢这首乐曲。
对一般听众而言,门德尔松的知名度或许比不上贝多芬和莫扎特,但在西方音乐史上,他却是融合了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连曲风格,并且对后来的交响诗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
在乐曲的风格上,门德尔松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抒情风格。他注重对个人情感的表现,对神奇仙境的色彩性塑造,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趣的描绘,对自然景色的主观体验和刻画。而他从小接受的正统的音乐教育,使他的交响乐同时具备了古典乐派清晰而精准、严谨而和谐的音乐特征。至于他独树一帜的连曲风格,使得每个乐章紧密联结,让宏大的乐曲浑然天成。
超负荷的工作消耗了门德尔松的精力,在挚爱的姐姐范妮逝世后半年,门德尔松于1847年11月卒于莱比锡,年仅38岁。
(2)代表作《无词歌》
无词歌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体裁,配有简单的伴奏,常以钢琴独奏形式演奏。它既然是器乐小品,其音域自然较之声乐曲更宽广一些。无词歌的结构形式除少见的奏鸣曲式外,由于音乐形象比较单一,通常采用二段体、三段体的歌曲形式。门德尔松是无词歌的首创者,自1830年至1845年间,共创作49首无词歌,均是钢琴小品。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曾编为8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