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300000016

第16章 反复折腾(1)

欲望的裂变之路还没有走完。

明白了导致故事核裂变的原因是核中之核——欲望的裂变之后,还需要知道怎样使这核裂变来得更加猛烈,更加紧凑,更加变化莫测,精彩万般?也就是说,怎样使故事冲突的设置和展开变得扣人心弦,非常好看?讲好一个故事的关键技巧是什么?

戏剧界有一句行话是这样说的:“折腾来,折腾去,反复折腾才是戏。”

仔细想想,这句话颇有道理,这句话里面大有文章。

编剧的欲望力学

不妨借鉴一下经典物理学来对欲望即冲突作一些力学的分析,我们故且把这些分析称之为编剧的欲望力学。

传统的戏剧理论一般将冲突理解为戏剧动作的展开。这里,动作或戏剧动作,是戏剧的元概念,即最基本的元素概念。动作的核心是人物,用弗朗西斯·霍奇的话说,“戏剧性动作就是剧中不同力量的冲撞,即角色之间持续的相互冲突。”而编剧在未来的剧本中将这些戏剧动作作通盘考虑,让它们在逐一展开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可持续的戏剧冲突,让人物个性与内心世界在这冲突中得到揭示,让整部戏剧、电影或电视剧、广播剧的题旨和意蕴得到体现,这个过程就叫结构或布局(注意:在编剧这里,“结构”、“布局”是动词,而在评论家那里,剧本的“结构”、“布局”只是名词)。如果换一个角度,借用经典物理学的个别概念再作阐释,那么,整个结构、布局的过程,就是设置或安排力的作用点的过程,不断增加冲突的张力的过程,和恰到好处地孕育、推动并结束最大张力(即高潮)的过程。或者说,是反复折腾的过程。

毫无疑问,欲望与欲望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冲突,是作品中情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相反相成的矛盾状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它称之为“贯串动作”与“反贯串动作”,温迪·简·汉森把它称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罗伯特·麦基则将整个故事的经典设计定为一个三角——由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形成的包括“作家的全部宇宙论,他们对现实和人生真谛的包罗万象的观点和看法”的三角。这个三角中,无论大情节、小情节还是反情节,都是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去构建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经过一段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可见,欲望所产生的第一推动力,仍然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冲撞着的存在。或者说,剧本是从欲望的最初的折腾开始的。

当欲望作为第一推动力将情节推入折腾的轨道之后,冲突就开始了它的一浪接一浪的起起伏伏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从这一刻开始,编剧必须千方百计紧紧围绕主人公的欲望反复折腾。从根本上说,在剧本中设置冲突,就是设置障碍;发展冲突,就是不断排除障碍:设置——排除——再设置——再排除,反复折腾,直到人物穷形尽相,筋疲力尽。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点必须注意:

一、精细地、富有节奏地安排欲望即冲突发展过程中的力的作用点和分布点(同时也是观众、读者的兴奋点)。所谓力的作用点,就是事件——重要的、关键性的事件。包括故事一开场主人公遭遇到的两难处境,有人称之为“干扰事件”,有人称之为“激励事件”。由于它的出现,打乱了本来平静的生活,这是故事中的戏剧动作真正开始的地方。还包括故事在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突发性事件,即“突转”、“逆转”。由于它的出现,人物的性格由此一极(比如懦弱)达到彼一极(比如勇敢),人物的境遇由负面转成正面,或由正面转成负面,情节的发展突然改变方向,或者在平缓推进中突然跌落。而且,这种“突转”、“逆转”最好是不断出现(尤其是在电影、电视连续剧中)。罗伯特·麦基甚至认为,“就一部典型的电影而言,作者将要选择四十到六十个故事事件”(他又把这些事件称为“场景”)。用四十到六十个事件(场景)来设置和展开冲突,这不是反复折腾是什么?而这样反复折腾的目的,就是为不断增强故事的张力。

二、巧妙地、别出心裁地设置悬念的磁力场。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讲,认真研究并把握读者、观众对剧本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变化的期待心情十分重要。建立在读者、观众的这种心理活动基础上的悬念的设置,是编剧的欲望力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作为编剧,要在剧本中始终注意并全力设置一个悬念的磁力场,让读者、观众的审美期待紧紧吸附其上。一般说来,悬念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读者、观众什么都不知道,愿意、希望明白究竟;第二种,读者观众知道一点,愿意、希望知道更多、更详细的细节;第三种,读者、观众知道很多,但用欣赏或恐惧、担忧的态度期待事态的发展。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求编剧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设置好悬念,并让它贯串全剧始终、照顾各个环节,成为一个强大的磁力场,从头至尾牵引着观众的审美期待往前走。一句话:让悬念始终折腾观众。

三、有效地、含义隽永地增强高潮的撞击力。一般说来,高潮就是故事中与主人公的动作直接有关的最重大的事件,它往往出现在剧本中的最后时刻。整个故事中的所有欲望、所有欲望所产生的力,都汇聚到高潮中的这一时刻。欲望的核裂变在这一时刻所产生的精神能量,足以强烈震撼每一个读者、观众的心。要增强高潮的撞击力,关键要注意八个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八九。对剧本中的主人公来说,欲望受阻、欲望受挫的时候总是多于事事如愿、事事遂心的时候。当主人采取行动时,他以为或他希望发生的事情与实际发生的事情,往往形成强烈的反差。而且,主人公行动的结果,与观众预测的结果,也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是意料之外。这个意料之外,就蕴藏着极大的爆发力。编剧必须深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这种爆发力,并尽可能形象地将它化作剧本中的爆发力。更重要的是,上述看似令人惊诧甚至惊悚的意料之外,其实都是情之所至、理之所之的必然。这就是情理之中。而且,当读者和观众细细咀嚼这个情理的时候,最好还能让他们从中得到比较深刻、含蓄的启示,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

编剧的欲望力学,实际上就是反复折腾学。折腾的过程就是欲望即冲突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碰撞的过程;反复折腾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设置并持续地展开欲望即冲突的过程。欲望设置不能乱摆弄,反复折腾不是瞎折腾。编剧的欲望力学,在理论上说并不复杂,但实际运用起来却不简单。

让我们来看看高手是怎么反复折腾的。

“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

由兰晓龙编剧、康洪雷导演的28集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国产军旅电视剧。它的成功,是一种整体的突破。其中,编导在冲突的设置与展开上显示出来的纯熟而独特的技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在这方面的艺术经验,是值得认真借鉴的。这些经验,可以归结为一条:把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放在一连串的可持续发展的冲突中反复折腾。

情节是性格的历史,独特的情节结构取决于独特的人物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即是人物,人物即是结构。这一点,在《士兵突击》中显得格外突出。这个片子中所有的戏都围绕着一个普通的中国“阿甘”式的士兵许三多展开。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许三多,善良、纯朴、憨厚、执着,一言一行无不透着一种傻气。他的性格中有着胆怯、迟顿等明显的缺陷,然而,超乎寻常的踏实、认真,却使他能够在重重艰难和困厄中朝着人生的目标——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走到底。

剧中连长高城有句台词:“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这句话挺值得琢磨。如果把它用到这部剧作的冲突设置与展开上,更可以给人启发。尽管生活矛盾与戏剧冲突有显著的区别,戏剧冲突是对生活矛盾的集中、概括和提炼,但是,生活矛盾毕竟是戏剧冲突的基础,它与戏剧冲突有必然的密切联系。那些问题叠着问题的日子,表现在电视连续剧中,就是障碍叠着障碍的冲突之链,也就是折腾叠着折腾的情节结构之网。《士兵突击》可以说是中国式折腾在电视连续剧写作中的一个范例。编导围绕主人公许三多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兵王”的过程反复折腾,硬是让这个许三多活生生地走进了许多观众的心底,硬是把这个故事讲得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纵观全剧,《士兵突击》一共让许三多经历了6次大的折腾,而每次大折腾中又起码出现过3次以上的小折腾。不妨粗略地记述如下:

第一次大折腾:许三多入伍(许三多与父亲的小折腾、父亲与召兵的班长史今的小折腾、班长史今与许三多的小折腾等);

第二次大折腾:许三多在新兵连(许三多与新兵连连长高城的小折腾、许三多与副班长伍六一的小折腾、连长高城与班长史今的小折腾等);

第三次大折腾:许三多在红三连五班(许三多的到来引起的五班仅有的五个人之间的小折腾、五班长老马命令紧急集合引起的小折腾、全班五个人为许三多一个人修一条路展开的小折腾、许三多不愿调走而要留在五班引发的小折腾等);

第四次大折腾:许三多被调到钢七连三班(许三多与钢七连连长高城的几次小折腾、许三多为学习保养步战车与班长史今、班副伍六一的小折腾、许三多克服晕车而练单杠大回环经受的小折腾、许三多在大演习中与特种兵队长袁朗的小折腾、因部队整编、钢七连解散给许三多带来的一连串小折腾:班长史今复员、全连的人走得只剩下许三多和连长高城、最后只剩下许三多一个人的七连等等);

第五次大折腾:许三多进入特种兵老A部队(许三多与伍六一、成才接受老A第一次野外生存与战斗能力检测的小折腾、许三多等人在训练时与冷酷教官袁朗、齐桓的小折腾、许三多经受假设的恐怖分子劫持并企图引爆某化工原料加工厂事件的小折腾、许三多所在老A与越境贩毒的武装团伙交火的过程中许三多经受的小折腾、许三多在搏斗中杀死毒犯后心理上受到的折腾、许三多在代号为“沉默”的高烈度军事演习中经受折腾等);

第六次大折腾:许三多家里出了事(父亲跟人合伙开小煤矿时将私下里买的炸药囤在家里引起爆炸给许三多带来的一些折腾等)。

上述起起伏伏、一波接一波的大小折腾,说到底都是士兵许三多从朦胧的到明确的欲望(好好活)在不停地搏动,同时又在不停地遭遇障碍和挫折。这个过程,正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断冲突的过程——一个漫长的或者说持久的此消彼长、彼消此长或你强我弱、你弱我强的过程。无论大小,每一次折腾都与许三多有关,尤其与许三多最终实现他的欲望——“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紧密相关。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这种折腾的可持续性展开,也就是说注定了它要反复折腾。

十分讲究冲突(许三多的欲望和他所遇到的障碍)发生时的对抗的力度,或者借用《士兵突击》里用来定义军事演习——高拟真的跨军区对抗的一个词“高烈度”来形容,即高烈度的对抗。这是《士兵突击》的编导在反复折腾时的一个突出特点,或者说是他们的个性化的欲望力学。当许三多在草原上看守输油管的红三连五班开始他的一个人的“长征”——修一条路时,他遇到的绝非积极支持、热烈鼓励,而是“一个人修墙四个人拆墙”的局面,这番折腾是高烈度的。在钢七连,许三多好不容易适应了装甲兵的日常训练和生活,突然遭到部队改编,“攻必克,守必坚”的钢七连被解散。全连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他和连长,最后,连长也走了。许三多一直被留在那里看守物资,打扫卫生,他一个人代表七连列队吼歌,坚持整整半年。这是一番不动声色的折腾,但却胜过那种大喊大叫、大哄大嗡的浅层次折腾若干倍。从这个意义说,这番折腾也是高烈度的。许三多经过严酷的训练成为老A中的一员之后,他在一个风雨之夜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越境武装贩毒分子以手中人质相要挟,许三多不得不放下武器、脱下外衣,为了制止毒贩拉响手榴弹,他击碎了他的喉结……毒贩死了,许三多陷入“我杀了人”的心理困境,他很长时间不能从中走出来。这番精神的、心理的折腾,更是高烈度的。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 戏剧入门指南

    戏剧入门指南

    知识扫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最基础的戏剧知识,比如戏剧的分类、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状况等等,也覆盖入门级的戏剧爱好者较关注的话题和存在的疑惑,比如中国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和区别,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走进剧场就更有底气了。 观剧指南:这里将提供希望亲近戏剧艺术的你最为实用的观剧攻略:从剧场礼仪到选剧宝典,从名剧团及代表作盘点到戏剧鉴赏指南……挑戏、看戏、评戏一网打尽,让你迅速进阶,姿势正确地领略戏剧的魅力。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神医强者

    神医强者

    李明是孤儿,从小跟着他师父鬼谷子生活。李明是个可造之才,得到鬼谷子的认可,他把毕生的医术和武功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李明。高中毕业后,李明凭着优秀的成绩被保送到了市上知名大学,从此开始了纵横都市的生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编十三章,分别论述古代至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本书是国内文革后第一部冲破禁锢编纂而成的高校教材,现已成书20余年,历经5次精心修订(特别是2004年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累计印数200万,是一部经受时间考验又不断追踪学术前沿、受到一代代师生(读者)欢迎的跨世纪精品教材,被许多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和外语系长期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书中一些章节设置、观点和论述已经不太符合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现安排修订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
  • 混在美国当大师

    混在美国当大师

    遭遇到了师叔的背叛,破产了、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刚刚下山的小道士见识到了人心险恶,也因祸得福得到了师门的传承。混在美国当大师,惬意悠闲的生活,轻轻松松的赚钱。做个大师也不错,名流富豪的座上宾,哪怕是一身的债务,还是可以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 宝贝儿道爷

    宝贝儿道爷

    我叫计承宝,是一个长得漂亮还爱打架的男生。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在那个午夜的街头,我被鬼在胸前按下了乌青的手印,蒙蔽了心智。是师父,用一枚铜钱把我拉了回来。让我成为了“宝贝儿”道爷。校园从来就是一个肮脏的地方。怨念的戒指,被遗弃在厕所的婴灵,自杀的女生,还有那些隐藏在深夜宿舍中的鬼游戏。明南十一中,我噩梦的开始。我最后要杀死的人,是我自己!
  • 颠鸾倒凤之楚儿传

    颠鸾倒凤之楚儿传

    自古有断袖分桃之说,明清更为盛行。王孙贵族,文人雅士甚以此为荣为乐,毫无今日规避之举。最为盛行之时,男风可以阿谀奉承,享乐消遣,附庸风雅。楚儿虽为男子,生得一副娇媚绝艳的好皮囊。未曾见生父,生母为养父所害。只为母亲临终前一句:定要这世上所有负心的男子不得善终!苟且偷生。后被卖入青楼,为老鸨所用,培养,教育,后成为男风中极品,世人追捧欲求不得,更有人倾其所有只为见上一面。一生经历拜师学艺,名为青魁,沦落戏子,后入王府,再入后宫,终成南后,又隐市井,得遇真命,则又造化弄人,一生终究要负多少男人,才能化解戾气,厮守终身。复仇一生,一生复仇,且看是何人将一代青魁南后拥入怀中,送其临终。
  • 蓝青璃

    蓝青璃

    她,姬胧月,身为皇后多年的忠诚贴身暗护,却被皇后抛弃,追杀,就在她快要死的时候,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阴差阳错地穿越到她身上,改变了她的思想……后来,她在躲避追杀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自己并非皇后捡来的孤儿,而是灭亡的蓝月国公主——蓝青璃!于是,这个思想先进的现代人,在古代掀起了一场复仇风雨。(前三章太啰嗦了,和后面的风格不一样)
  • 阿梅的聊斋

    阿梅的聊斋

    阿梅是个陆小左的徒弟,陆小左是个穿越者,后来陆小左失踪了,阿梅踏上了寻师之旅。。。预知后事如何,请点开阅读。。
  • 仙恋之紫情殇

    仙恋之紫情殇

    莽莽苍世,执念三生,踏破轮回,只为寻你!………终南山畔,追忆泉中,三生石旁。你可曾忆否?我碾转三世,一世又一世,探寻你的踪迹,你又曾感受到?无尽蚀境,九幽铩魇,凡道,遍布了我的身影,你又曾触到?血厄之劫,天谴之身,禁忌之体,命运的不公,苍天的不平,谁又哀怜于我?无情的血剑,冷漠的背影,你可曾在乎过我?………我只想要保护你,即使你并不知道我爱你,但我真的只是想要保护你。你……………人性的交织,善念与恶念的抉择,是摒弃善念还是恶念?无尽的杀伐,漫天的血海,你无情挥出的剑,斩灭了情念。也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