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700000007

第7章 中国古典美学的时空超越精神之旅(6)

四、境

按照汉语字面的意思,境是“土地的尽头”的意思。这是境的原初意义,衍化后境的意义逐渐虚化,境与人的精神相关联,实际上成为一种时空结构体,脱离了具体的物象。生存之境的相是与五根相接触的,在色界之中可以测量,具有长度、宽度、高度、深度。进入人的大脑后成为记忆的影像,灵动、虚幻而不可触摸。但是,想象之中的时空意识仍然存在。境此时仍然具有时空方面的特性,虽然与现实之中的时空并不雷同。

禅宗先于诗学运用境的观念,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后,境作为佛教中的重要范畴被中土的知识分子所接纳,并在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中得到大力发扬。禅宗认为眼、耳、鼻、舌、身是人的五根,与之相对应的是五境:色、声、香、味、触。五根与五境构成能识与所识的关系,构成五识。所以,五境其实都是与人相对的物境。神会后来加上意根,与意根相对的是法境,意根产生意识。意识能够从具体的相之中解脱出来,意识能够进入法境之中,法境按照现在的理解也可称之为意境,当然,与审美之中的意境并不同义。所以,境不止是指物境,还可以指意境、心境。《楞伽师资记》中归纳出“借境观心”的法门。在境之中离言脱相,以观真如。这与电影构造审美时空以表现内心有一致之处。

《华严经》中对时间和空间在禅悟中能抵达现象圆融的境界。在圆融的时空境界之中,时间维度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下融合,过去、未来在当下在场。同时,过去也可以抵达未来,未来也可以抵达过去,时间维度形成自由流转的关系。“过去一切劫,安置未来今。未来现在劫,回置过去世。”在时间的交互回流之中产生现实时空中不存在的境界,如“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千岁老儿颜似玉,万年童子鬓如丝”。《华严经》还有“万年一念,一念万年”的观点,在顿悟的刹那间明白万年历史的本真存在。在人的意识构造的法境(意境)之中,时间交互圆融,从而可以观照世界本相,观照人类本心。

《华严经》还有空间圆融观,“如来安处菩提座,一毛示现多刹海。”在一毛孔之中有菩提座存在,宏大的宇宙万物运行法则也蕴涵在细微的毛孔之中。这与“一叶知秋”,“从一粒砂石中看世界”的思维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世界万物的共通性,在共通之中达到悟解世界一元的共相。现代物理学建立在对原子、分子、夸克、量子等微粒的模式建构之上,理解了原子等微粒的结构运行规律也就掌握了世界的运行规律,因为世界就是由这些微粒构成的,世界运行的规律最后都需要微粒理论来解释。这是“一微尘一世界”的禅家哲学观的现代科学验证。更重要的是,在意识建构的空间之中,源于现实的世相,但在想象的具象之中蕴涵了宏大空间世界的规律。微小的意境与宏大世界建立圆通的关联。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只是在哲学思辨中可以分开。时间和空间的互摄融合意味着时空的互摄融合。时空的圆融意味着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一致、微小事物与宏大人类命运的一致。

五、空

禅宗中常有三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三句诗歌中都有一个“空”字,但三种境界意味着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心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与《人间词话》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些相似,讲的是于寻找中的迷茫,于迷茫中的寻找,两句诗中都有“落叶”的形象,表现了寻觅之中人的迷茫。寻觅者眼中所见到的是具体时空中的实相。“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空山”意味着人的缺席,人不在场使得自然回归本性,不是人观照自然,自然在人眼中,而是自然自在自为,回归本性。很有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味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万古长空”是宏大的时间和空间,是永恒的存在。“一朝风月”是刹那间的风月,刹那间的存在,两者形成对比。《永嘉证道歌》中有诗句:“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其中也有四组宏观与微观的对照,“一尘一世界”,一粒尘埃之中也有一个世界。“万古长空”的存在也虚涵在刹那间的风花雪月中,禅宗中的时空圆融境界此时显现。在三种境界之中都出现了“空”,空是有的本性,从有限时空向无限时空超越中,“空”其实是“无”,是一种超越。“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空明、空灵、澄净、虚无。

禅宗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巍巍青山,悠悠白云,其中都蕴涵真如。色是人接触的具相,可感可触,空就像盐溶化在水中蕴涵在色之中,智慧的心灵可以感受到其微妙的韵味。“其中有真味,欲辩已忘言。”色、受、想、行、识是五蕴,五蕴容易遮蔽真如,但是五蕴也是通往空灵的路径。就如森林中的路径,虽然不免有迷途的时候,但终究走在路上才能走出幽暗的森林。

心是人的本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就是心的空,心空才有灵性,才可感悟禅机。慧也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的灵性,智慧在禅宗中常被称为菩提。心与慧是属于人的本性。而相、境实际上是人的存在环境,六根接触的对象,人在境中,受、想、行、识,体验世相,领悟人生宇宙真谛。人能通灵,可以与宇宙生命建立融通的关联。在精神时空之中,抵达空明的开悟之境。

禅宗追求的是对世界宇宙的共性的领悟,至真之境也是至美之境,诸多哲学意味浓厚的哲理思辨自然包含有美学意义,从美学视界考察可以得到诸多启示。由于禅宗与中国诗学的源通关系,禅诗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的诗人本身也是禅家。著名唐代诗人王维(佛家称王摩诘)的作品带有浓厚的禅味,现实时空的事物与诗人形成审美的对照,对宇宙自然的品评与鉴赏成为诗歌的主题。中国古典美学大师刘勰也是禅家名人,晚年剃度出家专心修佛。禅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禅理即诗理,禅论入美学,对于领悟艺术真谛有着极大的意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相对中国意境论而言,禅家理论还具有如下不同之处:

首先,禅论重视主体的存在,虽然禅家的目的在于超越身体进入精神,超越有限进入无限,超越人类进入宇宙,但对心的论述揭示了禅悟/审美中的主体性价值。身是媒介,心亦是媒介,宇宙存在的真谛才是旨归。由身体的受到大脑的思,由大脑的思到心灵的悟,或顿或渐,最后抵达的是澄明之境。意境论固然也论述了神思的重要性,但只是强调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而禅论从宇宙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心是法相本相,是总法门。心生境生,心灭境灭。在心灵的感悟中超越色、受、想、行、识五蕴。现实时空中的色、受、想、行、识是人类的主体存在,也是禅家进行精神超越的媒介,而心灵的领悟和体味才是抵达澄明之境的具体显现。如果说意境着重的是审美主体构建的精神时空的话,禅家无疑超越审美主体,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主体和宇宙,视域已经大大拓宽。

其次,意境重心在审美,而禅家重心在领悟,领悟的目的在于宇宙大道。中国古典美学一向重视对形式的感受和体会,对意象、意境的品味,正所谓悦目悦耳,悦意悦心。禅宗着重智慧的领悟,心灵的贯通。静思修养,汲汲修行,以至于彻悟。慧被誉为禅家三宝之一,慧是菩提,心有灵犀才能领悟。所以,智慧在禅宗中得到极大的重视,其实在审美活动之中,智慧也有着极大的价值,只有理解审美对象才能获得深层次的美感,才能从微观具体的审美场景中超越出来,了悟宏大时空的宇宙、社会、人生之道。意境论对智慧还是有所忽视,而禅宗美学弥补了这一不足。

最后,禅宗阐释了禅悟的逻辑秩序:相——境——空。相是现实时空中的具体的形象,在禅悟之中也是一种媒介。禅悟也是一种形象思维。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建构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界,这是现实时空中人的精神超越的五种途径。在长久的修炼中机缘际会导致醍醐灌顶,达到禅悟。禅宗的境是意境中“境”的本意,境是一种物质或精神的范畴,可以存在于现实时空中,也可以存在于精神时空中。相与境不可分离,境中有相,境生相外。在审美/禅悟的精神活跃状态中展现在主体的面前。在境中的感受、体味和领悟是精神超越旅程的一个环节,最后抵达的是空明,是一种心灵的整体性把握,超越现实和精神的时空,无以名之,故曰无。这是禅悟的最后环节,也是精神超越的最后归宿。

在主客体互动的精神活动中,中国古典美学和禅宗美学阐明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之路,在其中,时空境界的作用至关重要,审美和禅悟都是在时空境界中实现的。但是,精神旅程的深层次动力是人的生命,对于生命中国哲学/美学/禅学论述较少,如果深究生命在审美中的建构性价值,我们的视域可以转向西方现代美学。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热门推荐
  • 神大人的游戏

    神大人的游戏

    你对这个世界不满吗?你被这个世界伤害过吗?这个世界让你感受痛苦吗?你是否怨恨这个世界,想要逃避这个世界,亦或者是想毁灭这个世界?很遗憾,也很幸运,有这些情绪的人,都会被神集结在一起。进行一场场到智力与才能的对决之中。输家失去一切,赢家通吃,最后决出一位胜利者,可以给这个世界添加规则,改变这个世界,成为真正的新神。创造出属于你的理想乡吧~神引导的游戏。智慧与才能的对决。问鼎巅峰,世界一切将由你来改写。
  • 鬼夫诡妻

    鬼夫诡妻

    "做我女人,给你财富。”如此简洁的话,正如简洁的他。乔安生,不会想到她的妥协,会给她带来无止境的灾难“她是谁?”安生问,“我女人。”还是如此简洁,只不过那一抹幸福变了味,一句话,一双人,一对心,走向不归路……本以为此生无爱可言,没想到在末路遇见了他。“做我女人,给你幸福。”一句话,一双人,一对心,从此永久的沉浸在爱河。“老公,她谁?”“不喜欢她?我把她收了。”
  • 创世情圣

    创世情圣

    玩弄女人者,禽兽也爱惜女人者,情圣也借女人上位者,小白脸也带着女人称皇创世者,情圣也前世的屌丝,今世的情圣。请君坐看苏未是如何把这屋内屋外搅得翻云覆雨。
  • 冰皇傲骨

    冰皇傲骨

    召唤师算什么!我能异界召唤!死神日番谷是我小弟!变形金刚擎天柱是我的专车!威震天是我转机!蜘蛛侠和金刚狼是兄弟!火影忍者九尾狐是我宠物!谁敢跟我比召唤!
  • 宇宙新人王

    宇宙新人王

    阵法传送,而不是穿越灵魂导入,而不是死而复生远古大陆的修行来到现代都市能否顺利进行?
  • 美人目

    美人目

    纵使生不能相守,死不能同衾,那我便冲冠一怒为红颜,弃了江山又何妨?我找了你三年,你终究还是走了;若是再给我一个三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又有何妨?他纤长的手指触到映着一抹红影的池面,想要紧紧抓住,那抹红影却随着水波散去。他抬起头,隐约间似乎看到一位红衣女子,左手握笛,右手擎伞,踏莲而来……你是皇宫里的帝君,你管的是人间百姓;我是鬼宫里的杀神,我的目的,就是要让怨鬼重生,杀尽人世的贪嗔痴恶!三年前,你消失的那一刻起,我就发誓,再不离开你一尺一丈……因为,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方为夫。如果没有肩负着重建鬼宫的重任;如果我不过是那闺中的寻常的女子……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世间万物芳华,终不过白骨成灰。
  • 鬼丫头之聊斋

    鬼丫头之聊斋

    篇篇不离鬼,但在阅读的惊悚中使读者体会更多的是脉脉的温情,那千回百转的爱恋,那前世来生的执著寻觅,那生生死死的情感纠葛,都深具撼人心魄的感人力量。——鬼丫头著
  • 你好路先生

    你好路先生

    路千逸:我就问你最后一句,你爱不爱我。“我……”路千逸:我知道答案了。“路千逸你混蛋,坚持这么久了就打算放弃了吗!”路千逸离开的背影一震:我累了。“我爱你。”路千逸的依然背对着我却不说话。“我们去领证吧”路千逸的声音十分清冷:你是公众人物,这里是公众场合。“我是认真的,对,李思嫣爱路千逸,很爱很爱……”眼泪流了出来。
  • 听,海都哭了

    听,海都哭了

    4年前,两人青梅竹马,小小和郎哥哥在最美的年纪遇见最美好的爱情。4年后,她恨他,这个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如此美好,别让时光轻逝
  • 我要和你一辈子说晚安

    我要和你一辈子说晚安

    一个可爱,浪漫,心痛,开心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