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代表了中国导演新生力量的艺术水准。首先,作为一部纪录风格的电影,《图雅的婚事》对中国人生存自然环境的刻画和命运的客观性记录使之获得了史诗般的艺术品质。图雅一家生存在条件异常艰难的大草原,缺水、缺粮、风雪蚀骨。图雅丈夫半瘫在床,两个孩子年幼,自己担当了家中的繁重劳务,同时因为劳累过度也面临脊椎瘫痪的危险。家人面临生存危机。在影片前半部分,展现了图雅的辛苦劳作,在大地之上图雅艰难而又真实地生存着。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分析凡高的《一双鞋子》时说:
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
凡高的《一双鞋子》和《图雅的婚事》在内在的审美品质上相似,展现了人的艰难的存在,鞋子展现了自己的存在,同时也展现了农妇的存在,“一个存在者,一双农鞋,在作品中走进了它的存在的光亮中。存在者之存在进入其显现的恒定之中”。绘画是静止的艺术,只能刻画时刻。在《图雅的婚事》中电影艺术的四维性优势体现出来,农妇——图雅的生存劳累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在风雪之中寻找儿子一场戏给人强烈的震撼,裹着羊皮大袄的图雅冒死在茫茫风雪中骑马寻找牧羊失踪的儿子,当图雅把儿子拥入怀中时,人性的伟岸和生存的艰辛展现在暴风雪构筑的时空结构中,生存总是一个巨大而艰涩的难题。海德格尔认为人生是“被抛入”世界之中,个人无法选择。
当图雅想改变自己的生存境况时,难题仍然如影随形。图雅最后接受姐姐的劝告决定和丈夫离婚然后再婚,在现代社会这也是改变女性命运的方式,然而,图雅的条件是丈夫跟自己过日子。携夫再婚的社会奇观在影片中出现,这构成了影片的核心魅力,伟大的人性在矛盾重重的再婚过程中一次次震撼观众的心灵,当然也征服了柏林电影节的评委。图雅和丈夫的患难真情含而不露,再婚的过程一波三折,因为生存困境而离婚和再婚在感情的洪流冲击之下人物的命运多蹇,影片呈现出强烈的存在主义艺术韵味。最后的开放式结尾意味着艰难的生活仍然持续。
其次,《图雅的婚事》运用沉稳内敛的纪实电影镜语构建了客观化的电影审美四维空间。图雅的扮演者余男的表演极度真实,在与王全安合作的系列电影《月食》、《惊蛰》中余男塑造的农妇形象已经成型,演员的身体动作、言语和眼神、表情等情感表征与真实蒙古女人已经没有区别。从蒙古人中选出来的真实演员表演自己的生活,并不标准的蒙古普通话和地道的蒙古人生活劳作再现使得影片的真实韵味异常浓厚。在图雅见到自杀未遂的丈夫一场戏中,余男的表演异常精彩,编剧的情节编排合乎蒙古人的生活逻辑。图雅不是像现代爱情故事那样抱着丈夫痛哭失声,而是相反,“想死是不是?那还不容易!”图雅喝下了医院里的酒精,“死”给丈夫看,还“强迫”女儿也喝酒精,内心的愤怒在亲人面前喷发,只有最后一句“咱家谁都不能死”表露了图雅的真情。在妻子“以死相逼”情形下丈夫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图雅放弃了富裕的生活愿景带着丈夫回到了草原。表面的愤怒和内心的真情都表现了不朽的人性。
《图雅的婚事》中的事件如其自然地存在,演员真实地进行演绎,同时,电影的镜头语言也极度内敛,服从于记录事件的目的,沉稳内敛毫不张扬。长镜头镜语体系、自然光效、农人服装、舍弃化妆等形成零度叙事的风格,令人感觉不到电影语言的存在。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图雅的婚事》完成了一次真实叙事的电影语言旅程,构建了真实感强大的电影审美四维空间,从而充分地展现了处于生存之境的人。
第二节电影作为人的精神存在
一、电影与此在
电影艺术表现的是人的存在,包括人的身体存在和精神存在。人是电影艺术的核心。人是电影文本的制作者和接受者。电影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表征,电影影像可以直接进入到人的精神层面,成为人类记忆。电影的精神内涵和形式结构动力都来源于人类精神冲动。
电影艺术存在与人的存在在时空结构上极为相似,如同客观存在的世界与电影艺术世界存在的相似。电影作品源于在世之界,客观世界、社会和人都是电影作品的书写对象。电影与人的存在相比较,可以发现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有下列相似之处:
从空间角度看,电影投影到银幕上形成一个二维图像,由于镜头具有一定的景深,在纵向范围内能清晰地记录世界的影像,电影因此可以获得一个三维空间,可让观众在银幕上产生立体幻觉。从物质层面看,胶片和电子荧屏是二维画面,在电影院播放电影时能够在观众的视听感官上形成三维空间幻觉。由于人眼和透镜的光学机制是一样的,都遵守透镜成像原理,眼睛中的立体三维空间和电影中立体三维空间极为相似。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具有记忆能力,在大脑中人可以记录下发生在在世之界的事物的声音和影像。电影机械的“记忆”是把影像保存在胶片上。人拥有想象能力,通过对自己记忆的影像进行组合、重构、创造、变形等处理从而形成新的影像世界。同样的,电影也具有这种能力,通过蒙太奇和长镜头等丰富的镜头语言处理从而产生新的电影影像。这种创造新的影像世界的能力首先在电影作者的大脑中构思实现,然后通过电影手段物化。可以说,电影世界就是人的想象世界的外化,由此,电影与人的此在建立一种紧密的关联。经过种种艺术化处理后,电影的三维空间已经不同于客观世界的三维空间,是经过人的眼睛、摄影机透镜和电影机械选择、重构的三维空间。
从时间角度看,电影的基本时间性就是进行时态,电影中展现的故事总是以一种进行时态发生着,此在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存在,也是一种进行时态的存在。正如海德格尔所说:
“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东西:“时间”被称为存在之真理的第一个名字,而这个真理乃是存在的呈现,因此也是存在本身……“存在”的意义是:表现出来,在场……此一在场过程,不知不觉和隐蔽地,一种现在时式的绵延在进行着——用一个名词来说就是“时间”。
也就是说,存在的本质就是时间,这种时间性是一种“现在时式的绵延”,海德格尔反复强调,存在不是静态的,它是一种正在进行的绵延。所以,此在与电影的时态就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毕竟电影是在世之界的存有,以一种四维空间的模式保存了在世之界的生命与灵魂。电影纪录的四维时空能够长久地保存,这也使电影具有超越现实四维时空的品性。此在的现在时态发生变更,向死而生的人生瞬间与人生片段获得了一种时间绵延的拯救。
在人的精神境界之中,影像获得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疏明之境的影像指存在于人的精神时空中的影像,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影像由此获得一种此在式的存在。电影创作过程首先是影像及其环境的想象,在精神时空中构建审美境界。建构人物形象,进行生存境遇设计和人物命运叙事。人的精神生存在想象之境中,获得人生体验和领悟。电影的影像先以此在方式存在,然后在电影的拍摄制作后转化为物化的影像。想象之境的时空结构得到保存。
在电影作品接受过程中,电影和人的双向交流一直存在。电影作品的时空因为蒙太奇的使用镜头之间存在时间缝隙,接受者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填补,从而形成一个存在于接受者感觉、心灵的精神世界的完满的电影时空。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接受者心中会形成不同的电影时空。电影由此与人类的内心和精神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电影展现了人类的此在——生存、内心和精神,同时,影像也成为人类精神存在的一部分,建构人的想象、心灵和精神。
影像经过接受后超越物质性,获得了一种人的精神存在。物质的电影是存在于物质世界的电影,光线、胶片、电影机械和现实世界中的电影人是在世之界的电影,受到现实世界的种种约束和控制。在人的想象的精神世界里,影像获得了自身的自由,超越现实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摆脱物理、化学自然因素的控制。“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电影由此获得一种四维时空的存在形式,在空间维度上获得一种自由存在,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空间中驰骋想象,构建自由的艺术空间。在人生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建构新的审美境界。“吟咏之间,吐纳朱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至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海德格尔在论述关于思、在、言的关系时,有一段著名的诗一样的论述:
思完成存在对人的本质的关联。思只是把这一关联作为存在交托给它自己的东西向存在供奉出来,这一供奉在于:存在于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栖居于语言所筑之家中。思者与诗人是这一家宅的看家人……当思思着,思也就行动着。
人的思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精神思索的过程,一个融会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与人完成了本质的关联,存在向人展现了它的本真存在。语言、存在、思三者建立了统一的关联,存在、语言与思在活动的过程中展现道。电影展现出来的审美境界实际上也是一个四维审美时空,一种精神时空。思的过程与电影在四维性上具有一致性。电影时空与现实时空、想象时空无缝对接。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真正的属于艺术的电影是可以反映本真存在,成为一种存在与人之间的关联,成为存在的家园。在道的言说性上思、语言与电影有着极强的同一性。
电影作者与电影观众大脑中呈现电影作品,电影获得一种精神存在形式。在银幕上构造的电影已经被在大脑中构建的审美四维空间所取代,电影由此获得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由境界。融合理念、意象、影像、节奏、旋律等元素的电影在人的大脑中可以自由地链接、重组、生长,产生新的审美境界。身体获得愉悦体验,精神得到滋养、升华、润泽。正如爱森斯坦所强调的,人才是电影艺术的核心。套用马克思关于美的著名判断: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电影也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的存在,包括身体、想象、潜意识、本能、欲望等在电影中得到展现,人的生存时空和精神时空都进入电影之中,成为审美的场域。
电影对人的精神时空表现最充分的是西方的现代艺术电影,在此之前的电影,好莱坞电影着重于制造大众梦幻,苏俄电影完成社会意识形态宣教,新现实主义电影纪录流逝的现实时光,西方现代电影开始对人的本身存在进行思考和描绘。纪录片和纪实风格的叙事影片纪录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人类生活场景,而现代电影开始描绘人类精神生存状况,本能、症状、梦幻、想象、理想、情感、意志等内心建构性元素成为电影的主题,人的精神存在成为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主要内容。西方现代艺术电影从个人的存在角度展现角色的存在,同时也用富有个人色彩的电影语言展现电影作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