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000000051

第51章 结语

本书原题为《表达自由:媒介融合趋势下表达权的研究》。如果借用我国传统的体用说来重新理解、表述,“体”为机体、结构,“用”为功用、功能,其核心命题可以概括为“媒介融合为体,表达自由为用”。上升一个层级,则是笔者所谓“媒介为体,表达为用”,而更完满的表述则须再借用我国传统佛家体用相说——“媒介为体,表达为用,信息为相”,即人类借用媒介来表达、传播各种信息。而作为“相”的不同信息形态所传达的诸多内容,即可对应于佛家四分法所谓“体用相境”中的“境”。“体用相境”四分法内蕴精深,非笔者所能尽言,在此亦不能尽言。而单就本书而言,依笔者信奉的“体用不二”说,对信息这个“相”,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确是机体、结构与作用、功能之间那种彼此不离不弃的关系。因为媒介融合和表达自由分别是实现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的技术前提和权利前提,归根结底是民主和科学的关系,而其终极价值取向则是一样的。

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媒介就是为人类的信息传播而生的,而表达是人的天赋权能,表达自由权则是公民的法赋权利。公民创办和使用媒介来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以信息的自由表达为前提),在不同的媒介技术条件下和不同的国家法律条件下,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于此,媒介融合趋势主要有利于解决技术前提问题,表达自由则属于争取在不同国家实现公民表达权的权利前提。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影响越来越深且广,相关的制度变迁也接踵而至。公民借助媒介实现表达自由的可能性也随之越来越大。

正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笔者有意避开常人对媒介融合研究采取的产业化视角,而展开媒介融合趋势下表达权的研究,其核心所指的“表达自由”既是表达权的本质,更是表达权所欲实现的境界,而媒介正是其不离不弃的工具和载体。

除绪论、结语之外,本书正文的内容如下: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展开双线平行论述,首先分别阐述了对表达自由和媒介融合的理解。特别在第二章里,指出媒介融合趋势必将导致人类信息传播进入融合传播时代,形成教堂传播模式与集市传播模式(笔者借波普之观点说提出“钟”与“云”的传播模式之说)并存互补的信息传播格局,而其代表性媒介就是网络化数字媒介。在第三章中,笔者则将表达自由与媒介融合这两条线索交汇起来,着重阐述媒介融合趋势对表达自由的影响。这一章的内容是笔者着力最多也最看重的部分,分别从作为组织和作为工具的角度,深入探讨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的关系,以及媒介融合趋势对表达自由的影响,并逐渐将表达自由的探讨从媒介组织的“新闻自由”(包括组织内的新闻自由)回归到公民个体所应享有的表达自由,指出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介接近使用权和媒介创办权作为实现公民表达权的工具性自由,将在网络化数字媒介中给社会公众带来实现表达自由的新空间、新境界。

在本章中,笔者提出了“技术前提论”,以有别于“技术决定论”。第四章则落实到博客自媒介研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析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的体用关系,对博客的私权媒介和共享媒介属性以及博主的匿名自由阐述尤多。第五章阐述媒介融合趋势下表达自由的限度。体用不二,用必有度。首先分别从道德、民主、法律三个层面以及媒介特色角度分析表达自由的相对性,然后阐释若干限制性原则,最后借用劳伦斯·莱斯格的“一个圆点的生活”模式,探讨媒介融合趋势下表达自由的四种限制性手段:法律、市场、技术架构和社会规范。最后一章,即第六章,笔者原本准备以展望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作为结语,结果深入探讨之下,形成颇具分量的一章,主要分析了三大影响因素:关于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关于媒介融合的制度变迁;以及作为传播主体之公民的素养提高。

这三大因素包括了哈贝马斯所理想的“话语民主”的权利前提、技术前提,以及实现“话语民主”的主体———作为公民的个人,外延虽不一定周延,但核心要素基本不落。此中体现了笔者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未来中国的媒介领域的期待:数字媒介带来的信息自由,尤其是表达自由———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必要的乌托邦。这里的乌托邦取其初衷:比现状值得向往的境界,某种虽不见得能够实现,但却值得追求的理想。这种理想建立在对人类总体追求更好的生存发展条件的信念基础上。当年欧战爆发后,梁济问他的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答曰:“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如是喟叹。然而他缺乏他儿子这种信心,三天后遗书一篇《敬告世人书》,遂投身净业湖(今之积水潭)。笔者秉着和梁漱溟先生一样的信念,愿意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而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日益推进,中国公民素养的普遍提高,融合趋势下的媒介工具和平台日益能为公民所自由享用,则表达自由这一理想的实现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为达此目的,我们需要有连岳那样一贯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如果需要一百年,我们就花一百年。如果需要一千年,我们就花一千年。”而本文就相当于这一漫长前进路途中的一块铺路石。

最后,鉴于笔者学识的不足以及学术操练的不充分,本书的整体论述在逻辑性方面尚有所欠缺,在文字表达方面也不够成熟,致使本书主题原本内涵的价值也尚未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体现。总的说来,若以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的标准衡量,笔者自承还只是刚刚上路。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为结语。

同类推荐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本书分15章,共100多种文体,详细阐述了市场调查文案、市场营销计划文案、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文案、价格文案、营销渠道管理文案、促销与推广文案、推销文案、广告策划文案、公关文案、营销人员管理文案、客户管理文案、零售店营销文案、国际营销文案、谈判文案、合同文案、等内容。这些文案集中体现了企业营销观点、经营理念和策略方法。
  • 罗山思踪(第一辑)

    罗山思踪(第一辑)

    本书以场记的形式记录温州大学近两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内容。主题有: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追寻;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温商的机遇与挑战;4.当代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漫谈;5.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6.道德力与社会进步;7.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热门推荐
  • 诛仙焚香志

    诛仙焚香志

    求仙难,难于无路可寻,让人绝望。如果有人告诉你,献祭生命就能获取修仙求道的机会,你会怎么做?你是信了,还是信了,还是信了?不管你如何选择,李治在一个声音的蛊惑下,他已经做了。再次醒来时,他已经在陌生的世界了。修仙不在是梦,长生不在是传说。李治开启他的金手指(气运一指),拜入仙道大门派之下。焚香谷,没错,就是诛仙世界中的焚香谷。你想知道什么是天火吗?你想知道五部天书的作用吗?那就进来看看吧!(点下收藏支持,谢谢)新书《武道为一》,请各位书友支持。
  • tfboys不完美小孩的爱恋

    tfboys不完美小孩的爱恋

    知道吗?世界上没有星空是不美的,对着星空,闭上眼,再睁开,星空中出现的人,便是你最在乎的人。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星域联盟

    星域联盟

    这里没有大陆,只有浩瀚的星空,强大的星兽,一切与星字沾边的莫不是强大的存在!星龙、星凰、星麟究极进化!星雷、星火、星芒、十二星使,九大星域、星域联盟!
  • 陌恒千华

    陌恒千华

    她,清尘绝来,朦朦之中,卷入硝烟,欲火重生;他,杀戮为道,桀骜遗世,隐迹市井,冷眼众生。一次邂逅,一世相携;福祸双栖,谁主浮沉?
  • 洗丹沙词

    洗丹沙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是妖变

    神是妖变

    我只是妖,只要你安好,我愿杀个血流成河。只要你倾心,我愿为你倾国!
  • 鬼影随行

    鬼影随行

    警察、抓鬼师和鬼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不为人知的事
  • 倾心默许

    倾心默许

    如果那个转角,遇见你,却注定要离开你。是否会后悔当初的不期而遇?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却没有勇气再去想你,害怕泪湿了衣襟。感谢你,给了我曾经的幸福。我的婚纱只想为你穿,只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们以前的幸福,会成为我对这世界唯一的眷恋。原来,这些痛楚到头来,只是给惨烈青春的一份微笑的洗礼。望你一切安好。我的默许,只是想告诉你,我很在乎你……
  • 恶魔总裁之王俊凯

    恶魔总裁之王俊凯

    他是全中国第一企业的董事长,所有人心中的霸道总裁。她是一个坚强不屈女孩。他们一见面就大吵,却成了未婚妻(夫)他们历经风风雨雨,最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