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社会转型、结构调整、现有制度体制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政策失当、人们观念滞后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应该发生在一国经济衰退的时期,而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恰恰出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此后两年间,招生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20%和30.77%,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正好赶在2003年高速增长期。2006年、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均在10%以上,尽管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下滑,但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9%以上。
也有人认为,由于高校扩招,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事实上,从受过高等教育占总人口比例看,我国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比例:美国60%、日本、韩国30%、印度是16%,而中国却只占5.7%。
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难既不是经济不景气,也不是大学生太多了,结构性矛盾才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其突出表现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人,而急需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却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根据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课题组对“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统计数据显示: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少能招到大学毕业生。而即使从这些地区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也不愿回去,而拼命往沿海大城市挤,形成“孔雀年年东南飞”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数据来自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课题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本来就少,再加上待遇相对较差,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小;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重点考虑西部地区提供的就业环境、将来能得到的待遇,以及发展前途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目前由于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也极大限制了大学毕业生西部就业的可能性。
(二)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通常是指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就业观对人们的求职、择业、就业准备等多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就业观的形成往往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经济收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高校开展的一项“大学生就业观念”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从事的职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42.3%)、大学教师(36.1%)、公务员(33.9%)、工程师(21.2%)、科研人员(17.5%),仅有3%的大学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是工人。这反映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三大类:一是物质因素首当其冲,如经济收入、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二是个人职业发展因素,如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发展前景、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三是工作稳定系数。然而,排名前三位的工作岗位非常密集,势必有一部分大学生无法满足愿望。
(三)就业歧视
所谓歧视,是指相同的人(事)被不平等地对待或者不同的人(事)受到同等的对待。更确切地说,当生产率相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工资时,或者生产率不同的人得到相同的工资时,劳动力市场中就存在着歧视。
在现代,盖瑞·贝克尔(Gary Becker)首先建立了经济歧视系统模型,其标志就是1957年《歧视经济学》的出版。对于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缘由和影响,主要有贝克尔(1957)个人偏见模型。陈瑞祥著《城市化中的就业准入歧视问题研究及对策》,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国内学者对就业歧视的研究,大多和城市化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及与就业歧视直接相关的户籍歧视联系在一起,一是大城市企事业单位对外地户籍大学生的歧视;二是二元户籍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歧视。
就业歧视分为户口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等。但仔细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就业歧视是雇主和雇员直接歧视和被歧视的关系,政府并不是就业歧视的主导者和支持者,而是就业歧视坚定的反对者。而国内的情况则不同,地方政府通常主导了政策法规性的就业歧视制度,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企业的一部分因素,但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这就颠倒了政府的职能。
总之,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四大问题:首先,就业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和专业结构。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就业观问题,包括薪酬导向,哪钱多去哪;缺乏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另外大学生在性格上存在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具有盲从和依赖心理等问题。再次,就业歧视,包括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如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年龄歧视等等。大学生普遍面临求职恐慌,职业压力比较严重,就业形势严峻,学历贬值论、读书无用论等论调层出不穷。
第二节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媒介议程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确立了跨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但媒体对教育新闻报道及其对受众的影响,却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教育报》四份报纸作为代表,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这四家报纸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媒介议程进行呈现。
一、研究方法说明
1.时间限定:研究阶段为2007年5月1日至5月31日。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每年4月、5月、6月份为毕业生毕业找工作的高峰,此时媒体会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报道,因此选取中间月份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二是在研究时长上,1个月的样本量虽然不足以反映全年报道全貌,但基本可以管窥相关媒介报道。
2.样本选择:为了使调查样本能客观、全面地代表报纸的报道现状,笔者选择《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教育报》这四家报纸作为代表。《人民日报》是党报的代表,它以权威的报道传达政府的声音;《中国青年报》以青年读者为受众,被认为是一份比较受青少年欢迎的报纸;《北京晚报》以平民化、市场化姿态,成为北京都市报的先锋;而《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其宗旨是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传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和经验,因此可以作为教育行业报的代表。在研究问题和研究时段的限定下对四份报纸抽出有效样本44个。
3.内容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报道数量、报道类型和报道主题。
二、内容分析
(一)报道数量分析
根据所抽样本分析,《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最多,共19篇,其次是《中国教育报》,15篇,《北京晚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各5篇。由此可见,受众为全国青年读者的《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视,也最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次是教育行业报纸,而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和作为都市报的《北京晚报》由于其报道面比较广泛,读者层次也众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就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报道类型
报道的表现方式和所占版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报纸对某类新闻的重视程度。我们将报道类型基本分为:消息、一般通讯、人物特写、访谈、评论、深度调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但这里只重点统计消息、通讯、评论,其他报道形式统一作为一项列入统计。这里图片报道将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另行分析。在统计中发现,图片报道一般是插图,是作为其他报道方式如消息、通讯的一种配套报道,而非单独的图片报道。
在5月份的大学生就业报道中,消息所占比重最大,占了四家报纸报道篇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人民日报》和《北京晚报》中消息的比例达到80%,《中国青年报》和《中国教育报》中消息比例为48%和46%。
评论所占比例其次。四份报纸中,除《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比例为21%,其他三份报纸的比例均为20%。相对而言,虽然《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就业报道中,消息依然是主力,但其采用的报道形式比较丰富,一般采用消息与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并经常在头版刊出。短消息可以照顾到报道面,而通讯或评论等,虽然稿件的数量少于消息,但所占版面面积大、分量重,往往能引起读者重视。如《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6日在头版头条登出《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各地纷纷出台人性化政策》,正文是一个消息,配上第二版的半版评论,外加一幅图片。图文并茂,分析透彻,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力,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图片的选择和使用是构建新闻框架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四份报纸中,除了《人民日报》运用图片个数为0,其他三份报纸的就业报道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图片,总计9幅图片,《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晚报》运用图片依次为4幅、3幅和2幅。在统计中还发现,除了《中国青年报》外,其他三家报纸都存在图文内容关联不强、配套牵强的问题。《北京晚报》所配的两幅图片与就业的关系不大,纯粹为版面编辑需要。比如《北京晚报》题为《中国大学生留学英国当地就业不难》的报道,所配图片是一位干练的职业女性白领,图片与原文内容关联不大。
(三)报道主题
1.报道内容为“就业严峻”的主题分析
关于“就业严峻”的报道数量,按多少依次排序为《北京晚报》5篇,《中国青年报》2篇,《中国教育报》1篇,《人民日报》0篇。
《北京晚报》总共5篇相关报道中,有2篇强调就业的严峻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关注不多;其次是报道数量较多的《中国青年报》,总共19篇相关报道中,2篇强调就业的严峻形势,但其在报道时往往配发相关的评论分析文章,显得比较理性。
关于“就业指导”的报道数量,按多少依次排序为《中国青年报》7篇、《中国教育报》6篇,《人民日报》2篇、《北京晚报》1篇。
通过对相关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报道内容中“就业指导”主题所占比重较大。《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中,“就业指导”有关报道占了37%;《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日报》“就业指导”所占的比例都达到40%;《北京晚报》也达到了20%的比例。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就业指导”的理论报道。
不可否认,转型期社会同时并存多种矛盾,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与改革深化,就业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难”问题,在教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事物,必然给大学生带来新的困惑或难题,需要媒体给予引导。
媒体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依然扮演着议程设置的角色,在平面媒体中,新闻媒体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议程设置”转移成为指导性报道,从而有效地影响了公众对此问题的看法。
社会转型期也伴随着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调整变化着的新型关系,有的合理,有的不尽合理。因此,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出于不尽相同的利益需要,往往会产生多元的意见观点和社会诉求。此时,就需要大众媒体发挥指导作用,进行有效沟通、疏导,既要体察民情,关心弱势群体,让下情上达;又要因势利导,缓解不满情绪,表达理性诉求。但大量的指导性报道的会导致理论过多,新闻的可读性不强等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