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艺术影响宗教
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艺术参与宗教活动。无论从艺术起源的初期,还是艺术发展的今天,其形式性是宗教仪式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起源初期,歌舞乐三者合而为一成为巫术仪式性的一个过程和一种外在表达,这基于生存的功利性。文明社会的仪式性心理依旧没有退却,有仪式的地方基本都有艺术的参与,我们看基督教,基督教很大程度上就是以一种仪式性规范体系隔绝人神的彼此两岸,造成彼岸的陌生和神秘,以便获得人类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遵守。这种仪式性的规范体系离不开多声部的静谧合唱、管风琴的宏大音量,也离不开弥撒曲和日课经文的进行。宗教的活动就是艺术的活动,是带有宗教功利性的仪式性艺术活动。
艺术影响宗教,其次表现在艺术宣扬宗教思想。唐朝佛经故事的传播手段,多采用“变文”“俗讲”的方式进行,一般先用韵文唱一遍,然后再用通俗的散文说一遍,这种散文说话的剧本就是“俗讲”。这种方法对于佛教思想在知识水平不高的老百姓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影响宗教,最后表现在艺术强化宗教氛围。以宗教艺术最为繁荣的中世纪为例,彼时,哥特式建筑陡峭高耸的尖塔直刺青天、阴冷灰暗的墙面不寒而栗、框架分明的结构令人压抑、格里高利的圣咏沉郁舒缓、唱诗班的表情严肃静穆、教堂的壁画充满神秘、洪亮稍带尖锐的管风琴声庄严中又透露着些许紧迫……这一切从视觉到听觉都以“神秘、肃穆”为艺术诉求点,立体地、综合地展示出了宗教的威严氛围,有效地维护了教权的神威。
第三节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衡量人们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体系。自古以来,无论中西,对于艺术作品的道德要求总是被不断强调。孔子在听音乐时,就明确以道德标准来衡量音乐艺术之高低,他认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是上品;而《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虽然美却不符合道德要求,因此不能算作上品。美善的结合,始终是中国的艺术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及至以后的“厚人伦、美教化”,乃至今天的“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一条红线贯穿下来,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对艺术作品之于道德作用的重视程度。西方也很重视艺术的道德作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将一些不好的诗人赶出理想国,其原因就在于柏拉图认为这些诗人所写的作品都有不好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和净化作用,极力强调艺术的社会道德功用。
事实上,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思想体系的影响,它或者体现为对一种道德秩序的遵守,或者体现为对一种道德秩序的反叛。
一、道德影响艺术
首先,任何艺术品都是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反映,而伦理道德体系是其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整个时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托尔斯泰的“三部曲”,即《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几乎都深深触及伦理道德问题,尤其是《复活》这部小说更是通过玛斯洛娃的悲惨遭遇和聂赫留朵夫赎罪的行动,着重表现了他们精神和道德的“复活”过程。其他如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小仲马的《茶花女》,著名的中国传统戏曲《秦香莲》,蔡楚生导演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20世纪90年代初的电视剧《渴望》,21世纪初红火的电视剧《金婚》等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深深地涉及了道德内容,引起人们对自身、对社会的沉思。
其次,艺术作品的主观性决定了作者在表现道德问题时必然要融入自己主观的道德评价。法国文学家小仲马在创作《茶花女》这部小说时,正是19世纪中叶法国七月王朝时期,没落的贵族阶级和新兴的资产阶级都疯狂追求花天酒地的享乐生活,面对这世风日下的丑陋现实,小仲马的道德观和创作态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他深深追悔自己早期作品的浅薄无聊,因此,他开始以探讨社会道德问题作为其创作《茶花女》的主旨。他如是说道:“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因此,小仲马一反当时的世俗道德标准,把同情和赞美都给予了一个出身贫苦、堕入风尘又无力自拔的妓女玛格丽特,以白色的茶花来象征她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同时小仲马又在作品中无情地揭露了上流社会道德的虚伪,融入了他自己鲜明的道德评价。
二、艺术影响道德
艺术反过来也对道德有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对欣赏者的道德教育作用之上。这是因为,欣赏者在审美活动中,通过移情心理对作品中的人物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从而在对该人物认可的同时,获得一种道德的浸染。比如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个艺术形象经历了战场的搏斗、生活的磨难、爱情的挫折、疾病的痛苦等种种考验并战胜了这些困难,这种经历和精神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尤其是残疾人。
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对社会道德的影响。比如在影像时代,通过大众普遍接受的影视艺术形式承载社会道德便是一个社会维持秩序的基本文艺手段。《神雕侠侣》对自尊上进的强调,《天龙八部》对大义小我的侧重,《神医喜来乐》对人性温暖的叙说,《金婚》对爱情忠贞的渲染,这些优秀的电视剧在对建构整个社会的积极风貌上无疑有着强大的导向作用。艺术首先要讲究美,但若讲究了美的艺术还能净化世人的灵魂,岂非善哉?
另外,艺术不仅反映道德、传播道德,更重要的是艺术甚至通过世俗的反叛来改变道德。比如,历史上长期的禁欲主义常会遭到色情纵容的对抗,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在文艺复兴时被薄伽丘的《十日谈》砸了一个豁口,宋朝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也被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戏谑和反抗。这些作品实质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长期统治束缚的反叛。再比如,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一个思想启蒙式的文化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宣传科学与民主,反对旧道德和旧思想,提倡新道德和新思想。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批驳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礼教,严斥儒家的所谓“仁义道德”是吃人的教条。鲁迅更是写出了《狂人日记》《祝福》等发人深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划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对社会道德的变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艺术与道德的区别
艺术与道德关系虽然紧密,但不能说两者可以互相替代,毕竟二者相互之间有独立性可言,最根本的就是在诉求点上的不同:艺术求美,道德求善。只要道德不要艺术,那是忽略了艺术的最根本的特性——审美性,从而使艺术堕为说教的工具。鲁迅在批评宋人小说时认为:“宋时理学极盛一时,因之把小说也多理学化了,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但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但若只有艺术,不含有道德,则很难达到艺术所应有的精神境界。虽然也有此类作品——如风光摄影、花鸟画、纯音乐等,但艺术作品内容之广泛、深刻终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审美阶段。因此,只有寓情于乐,寓理于乐,寓德于乐,将深刻的哲理融入审美的形式之中,方能达到真善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第四节艺术与时代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将时代明确列为影响艺术的因素之一。时代之于艺术的影响,除了内容、形式,甚至在深层的审美节奏上也有反映。
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艺术所反映的内容正是彼时代之映射。以汉乐府为例,现存的汉代乐府民歌有四十多篇,数量不算多,但内容充实,感情饱满,极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其时正当汉初至汉武帝以后,长期的穷兵黩武和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不断加剧人民沉重的负担;加上土地兼并,使广大农民陷于贫困和破产的境地,因而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这种社会情况,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得到了极为具体而生动的反映。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在这种意义上看,艺术虽不是历史,但有时候对时代的记录却比历史更直观、更真实。
先看《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这首诗是一篇饱含血泪的控诉书。从篇中所写“卖黄犊”的情形看,受迫害的应该是农民。官府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劫持无辜人民,向被劫持者敲诈大量的金钱财物。而农民家中无钱,即使卖掉仅有的黄犊也不能满足统治者的贪求,便只有被迫发出痛苦的呼号了。
再看《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巳。”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这首诗写一个病妇临死前对丈夫的话语,写出了一个令人惨不忍睹的家庭悲剧,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这个悲剧的造成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贫”和“病”,而其根源在于饥寒交迫。篇中透露出病妇是一个年轻妇女,虽然没有指明她生病的原因,但从下文嘱咐丈夫不要让孤儿“饥且寒”看,她平日的生活显然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行复尔耳!”这结语悲痛的慨叹极其惨苦,说明孤儿的命运跟他们的妈妈一样,必然是冻饿而死。这个家庭的遭遇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可以看做是那个社会里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时代节奏不同,审美节奏上也就不同。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节奏缓慢,因此在艺术的审美节奏上也偏悠长缓慢,譬如我们欣赏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皂罗袍》一段,曲风委婉优雅,每个字回旋折返,韵味无穷,其一句歌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竟能长达几十秒,这样的节奏在当今快速消费的审美文化中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传播,其中也要面对一个时代节奏的变化对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