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800000058

第58章 出版法讨论特辑:发言稿(成舍我发言部分)

我的基本看法,最好不必有出版法。

现在法令如毛,要找根据的话,都有法律上的根据。我的意思,出版法实在没有制成单行法的必要。例如报纸的登记,普通商业行家都要经过登记,才能设立,报社自然也不能例外。再说报纸诽谤他人,触犯刑法,刑法上的处罚已有明文规定。同时出版法在人们心目中,印象很坏,四十多年的历史,人民都认为是政府处处压迫人民的言论自由,现在行宪时期,为了适应国家的需要,在政治手腕上,政府何必再以出版法的手镣脚铐加于报界呢?如果政府认为非有出版法不可,那么,基本观念应该认清,就是应该保护多于限制,建设多于破坏,积极多于消极。报人信条也可以使它成为法令的一部分。目前记者的资格乱七八糟,竟有连中学也没有毕业的人持记者名片,到处乱闯,跑单帮的商人,为了种种便利,也以记者身份出现。这些现象对于新闻记者的社会地位的低落,很有关系,关于记者的学历,资历,应有严格的限制,又如报上随便登载桃色新闻,妨碍他人名誉;报人的健康和安全……这些问题,出版法上都应该注意到才对。

从现实上说,出版法的修正案,我们可以批评的,只有在登记的时间上,由三十五天缩短到十天,比旧出版法稍感进步以外,其余都没有特殊改进的地方。

有几点是很成问题的,例如第十三条:“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禁止其为新闻纸或杂志之发行人或编辑人……”如犯刑事,禠夺公权时,还有一个期限,何以在第十三条规定中,却永远不得再做新闻记者呢?可以说没有道理。

第十七条:“新闻纸或杂志登载之事项,本人或直接关系人请求更正或登载辩驳书者,在日刊之新闻纸,应于接到请求三日内更正,或登载辩驳书……。”

我们报人都有这种经验,有时,的确是属于新闻登错。可是有时明明是消息报导正确,而来函更正的。根据第十七条规定,是不是报馆明明知道对方是假的,还一定要接受其更正?所以,对于这一条,实在有补充的必要。

最严重的是第二十一条:“出版品不得为左列各款言论或宣传之记载:一、意图颠覆政府或危害中华民国者;二、妨害邦交者;三、意图损害公共利益,或破坏社会秩序者。”所谓“颠覆政府”一点,已有人说过,及此民主时代,颠覆政府为在野党平常之事。再说,所谓“意图”者是一种思想,没有表现于行为,这不应该认为犯罪。进一步说,“意图”两字即使指颠覆政府或危害中华民国的宣传而说,其界说也太笼统,如果没有一个界说,无异是莫须有,那么,报纸可以说天天违法犯罪了。以我本身来说,民国二十三年在南京办民生报时,由于登载行政院某员于建筑行政院时,有贪污嫌疑的消息,为当时行政院长所不满,于是即遭封闭,当时何尝不是认为颠覆政府?所以,如果这样子含糊说下去,每一报纸随时都有被封的危险,每一记者,随时都有下狱的忧虑。

谈到“妨碍邦交”,有两段故事可以叙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她主张亲俄,伦敦泰晤士报却常有攻击俄国的言论发表,维多利亚有一次召见首相,命他转告泰晤士报,不要反对俄国。首相当时回复她说,如果政府对报纸不管,则政府不负责任;如果要管,则今后英政府对所有出版物的言论都要负责了。于是女王表示敬服,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

当日本积极在太平洋上建筑防地的时候,美国一家报纸出刊一幅漫画,画日本天皇拖着一辆人力车在街上到处跑,日本也曾向美国提出抗议,却为美国所拒绝。

可是在中国就不同了。我们一定还记得,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前,杜重远在《新生》周刊上发表“闲话天皇”一文,日本大使认为污辱天皇,向我政府提出抗议,结果杜重远下狱。又如现在各方批评苏联的文字很多,如果出版法中有这一条规定,我相信苏联可以根据这点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所以,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这手镣脚铐。

说到“意图损害公共利益,或破坏社会秩序”,其所包括的范围更广,危险太大。像这样模棱两可的规定,千万不能列在出版法上!

第二十四条:“出版品不得为妨害他人名誉及信用之记载。”侵害他人名誉,不能由政府代为处理,一定要受害人的“请告”。因之不必再规定在出版法上。

第二十六条:“战时或遇有变乱及其他特殊必要时,得依中央政府命令之所定禁止或限制出版品关于政治、军事、外交或地方治安事项之记载。”这可以说是变相的新闻检查。“特殊必要”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某项新闻关于私人不利时,对方就可以利用“特殊必要”,要报馆不登这个新闻,如果注销,就可遭到处分。

出版法第五章为行政处分,所有犯罪行为都要受行政处分,危险太大。根据第三十条规定,内政部认为某出版品有违法者“得指明该事项,禁止出版品之出售及散布,并得于必要时扣押之”,平常的司法诉讼,尚有三审的机会,而不幸出版品则遭受到随时扣押的待遇。并且,我们可以想象的,如果这项措施,决定于内政部,尚能慎重从事,而发生在地方上,所谓“天高皇帝远”,一定将发生无穷的乱子。所以,我认为如有处分,也应该交由司法机关办理。

以上是我简单的见解,如有不当的地方,请各位指正。

(转引自台湾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网站,原载《报学杂志》1948年试刊号之“出版法讨论特辑,发言稿”,本文录入者:杨孟颖;校稿者:陈薇如;最后校对者:李磊。)

同类推荐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主要收编了庞波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省编办)党组书记、厅长,省人社厅厅长以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人力资源
  • 公开时刻

    公开时刻

    本书从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与效果分析,传播环境与传播控制分析等几大方面把汶川地震作为重大传播案例,阐释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危机公关方面做出正面评价。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热门推荐
  • 仙緣

    仙緣

    自洪荒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以来,神州大地各处洪荒野兽、怪异乱象纷纷现世,扰乱人间秩序,以凡人之力不可抗之。
  • 万界帝天

    万界帝天

    浩大世界,光怪陆离。皇室宗门,书院蛮族,百家争鸣!少年横空出世,得天命,战诸雄,勇闯天涯!帝路争锋,谁主沉浮?少年无匹,登天梯,踏歌行,只手主天穹!
  • 理科生读宋史

    理科生读宋史

    本书对上启五代十国下至崖山海战对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史料为线索,对当时社会、政治、战争等全方位讲述。在很多人看来宋朝是历史上积贫积弱的朝代,但专家学者却认为宋朝是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盛世,通过宋朝以及宋朝周边势力辽、西夏、金、蒙古甚至高丽和越南的历史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 我的石先生

    我的石先生

    小时候命硬,被家人订了娃娃亲,没想到对象竟然是一块石头。被他半夜带着走亲访友,听着他们说话,我竟然看不到一个人。订婚宴请的客人是怎么回事?午夜才来,餐桌上没有饭菜,却只放着一个大香炉……情节虚构
  • 忽然想起我未曾拥有过你

    忽然想起我未曾拥有过你

    单恋,辛苦而又甜蜜,他不知道她喜欢他,所以把她推给了王勋宪,她却在他和他之间犹豫不决。她说:“王勋宪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他却来不及告诉她:“我不懂什么是爱情,因为我未曾拥有过你啊……
  • 修大陆

    修大陆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陆——修大陆,这里的人修行方法各不相一。乃是一个较乱的大陆。不过这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拥有着诸多修行方法。万千大道总归一体。叶七他把诸多大道和修行方法都修炼了一次。和好友走向巅峰之路。
  • 耀世帝皇

    耀世帝皇

    三千世界我最大,抬手摆弄风云,覆手掌握生死,耀世帝皇就是我
  • 阴阳神珠

    阴阳神珠

    重生大汉小山村,十年幻想指点江山气吞山河,哪知这世真的有妖真的有仙,村庄被屠,而他成了一妖童,随时可能被吃。
  • 儿女情山河恋

    儿女情山河恋

    人生的际遇总是难料,原本是金枝玉叶的她,转眼成了阶下囚,乱世求生存,这对于常人已是不易,对于她们更是难上加难,一次偶然的善举,一个深夜闯宫的刺客,一份患难中的真情,在那山河破碎的时候,又该怎样继续呢?
  • 圣光战场

    圣光战场

    轰然巨响,夜幕下的圣城,划出巨大的光亮,这座帝国的标志,连着这个巨大的帝国一起陨落,逐渐被漆黑的大海所吞没。在起义军的欢呼声中,这座名叫‘莱依’的帝国彻底衰亡,浮出水面的,是一群莱依的人类‘EnergyD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