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800000045

第45章 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开学典礼致辞

今天是新闻专科学校开学的头一天,也就是我们试验我们的理想——改革中国新闻事业——的开始,假使我们的理想,幸而不十分错误,我们将来对于中国新闻事业或许有点贡献,那么,今天或许就是我们最可纪念的一天,也可未知。辱蒙教育界、新闻界的先进,和党部陈委员光临指导,觉得非常的感激,非常的荣幸。我们愿藉这个机会,将我们对于这个学校组织的动机,筹备的经过,和将来的计划,向诸位作一个简单的报告:

我们组织这个学校的动机,是认为眼前的中国报纸,有两件急当注意的事:(一)现在国内的报纸,大半可以说,只是特殊阶级的读物,而不是社会大众的读物。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每一报纸,她所记载的消息,大都是偏于政治方面。把要人的来去,宦海的升沉,特别注意,都用很多的篇幅,很重要的地位去登载。至于社会上许多严重的事件,反而多被忽略。我深刻的记得,几年前,在上海一家报纸的本埠新闻上,一天,将一个要人开的园游会,登了第一条,占去很大的地位,甚至来宾中一位太太(的)钻石项圈,也不惜用数百字来描述她如何华贵,令人羡慕。但在同日同样的末尾,有段大学毕业生投黄浦江自尽的消息,这个自杀者,从大学毕业以后,谋一点小事都得不到,后来作了一个小学教员,小学却因为经济困难不能发薪,他没办法维持生活,就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都送入妓馆里去作妓女,后来他的妻子因羞愤而自杀,女儿也跟人跑掉了,小学到底因不能维持,至于关门,他完全失业,结果,只好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同投黄浦江自杀。这是多么悲惨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可是反而被列入在几个自杀消息里面,标了一个“自杀消息一束”的题目。

用六号字排在小角落里。试问这两条新闻,影响于社会生活的,那个轻?那个重?而报纸的眼光,却将他这样的倒置起来。这种现象,不仅一家报纸如此,一般报纸均很少避免。所以只有少数与政治有关系的人,才去读报,大多数的农人,工人,商人,则以为这种报纸,不过是些升官起居注,和特殊阶级的消遣品,与大众不发生关系,没有读的必要。再就报纸的定价来说,像北平、天津、上海的各大报,每月每份售价都在一元以上,而一般劳动阶级的收入,普通每月只有十元上下。如果订一份报纸,就差不多占去他生活费的十分之一,他们家里如果再有父母妻子,十元钱维持衣食住行都不够,哪里还有力量去买报看?不但劳苦的农工看不起报纸,就是收入稍低的小学教员,也看不起。但在欧美,只买一个便士,英国普通的工人收入,每天平均总有一百个便士(以每月收入十镑计),法国的报,每份只售二十五个生丁,而普通工人的收入,平均每天总有三千多生丁(以每月收入一千佛郎计),所以欧美的人都喜欢读报。在外国,早晨起来看见街上买菜的主妇,袋子里除下小菜,面包,总还有一份报纸。可见欧美的报纸,是人人可以看的起,那才是真正给大众看的报纸。

中国的报纸定价,为什么这样昂贵?一方面固然因为广告不发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报纸本身篇幅太多,不知道减轻成本,低价推销。报纸的内容,不是大众所需要读的,报纸的定价,又不是一般劳苦大众所读的起。中国报纸不能发达,这两点实在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中国办报纸数十年,到现在,他的读者,还只是限于极少数的政治人物,和所谓知识分子,不能伸张到民间中去。中国走到现在这种地步,就是大多数国民,根本不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国难这样的严重,国家快要亡了,他们还不知道。甚至他们将中国,“满洲国”,日本看做没什么分别,做那个国家底下的国民,于他们本身,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所以愚昧,闭塞到如此的田地,就多半是因为向来不去读报纸的缘故。就这一点说,我们新闻界,实在应该负重大责任。因为我们的报纸,从来不注意向多数国民动员,使他们了解民族意义,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及中国现今的危迫,致使他们始终坐在漆黑的暗室,不知道屋外大势。自从九一八事件发生以来,我们更深切的感到,有急起直追转变我们目标的必要。内容应由政治转到广义的社会,读者由应少数特殊阶级,转到全国劳动大众。就是要将向来被视为特殊阶级的读物,变成大众的读物,使全国士农工商,都能看报,用报纸来唤起全国民众,共赴国难,抵御外侮。

这是中国报纸应该改革的第一点。(二)中国报纸,在商业不发达的地方,虽然还埋没在手工业时代的状况,而在通商大埠,则渐次已有资本化的倾向。办报的老板,可以与报纸工作不发生关系,只要拿出了资本,终年不入报馆大门,也可以坐分红利几十万元。劳资的对立,日趋尖锐,就在同一个报馆里,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中间,也很容易发生冲突。编辑部和印刷部,纵难合作。凡是从事过新闻事业的人,恐怕都感到过这种痛苦。这是未来中国新闻事业的一大危机,我们要预防这种危机,就应该设法使一个报馆成为一个合作的集团,由排字工人起,至社长止,都要忠诚合作,全成为报纸的主人。不但要消灭资本劳动两阶级的对立,并且要融合劳心劳力,使他们同为一个报馆的生产者。只应就他们劳动的时间和效率,去区别他们的报酬,而不应该从劳心劳力上有所歧视。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应该注意改革的第二点。

我们怀抱这两种观念,就想来创办一个理想的报纸,来实现我们的理想。原来我们的计划,是想就我们自己的报纸改良,照我们理想的办法去做。后来经过缜密的考虑,觉着要实验我们的理想,非有根本彻底的办法不可,而人才的准备,尤为必要。最好先办一个新闻学校,一方面训练未来的人才,一方面在学校里可以创办一个民众化的报纸。从事这个报纸工作的人,像经理,编辑,外勤记者,印刷工人,会记,发行,广告等等,就均可由学生自己来充任。由一个学校,来实现我们上述两种改革的理想。这就是我们创办这个新闻专科学校的由来。

其实,这两种理想,我们怀抱已经很久。前几年,国立北平大学,曾请我举办一个新闻专修科,后来又决定在法学院内,开办一个新闻学系。本来均可以试验我这种理想。但是我仔细考量结果,觉得就现在教育界情形,要想在一个国立大学里面,试验我们的理想,必然困难太多。当时感觉到要根据我们的理想,训练完全手脑并用,吃苦耐劳的新闻人才,应当由下往上,逐步彻底的做去。办大学新闻系,招大学程度的学生来训练,不从根本上着手,将来也恐怕难以见成效。所以回国以后,决定以私人能力来创办一个合乎实用,用循序渐进为目的的新闻专科学校。经过相当期间的筹划,到今年二月正式招生。我们将这个学校,分为初级职业,高级职业和本科三班。现在开办的是初级职业班,以后两班,当陆续开办。

初级职业班,学额本限四十名,当时应考的竟有四百多人,超过名额的十倍以上,可见一班青年对于新闻事业,大概很有兴趣。今天这初级职业班,已正式开学。初级职业班,是打算造成一班新闻事业中的基本社员,就是一个报馆里最重要的也是最神圣的印刷工人。以上一半时间实地练习排字,铸字,制版,机器等工作,以一半时间讲授中国文,外文,自然科学大纲,社会科学大纲,新闻学等等。务使在二年里,技术和知识同时并进。毕业后愿意做事的当然可以做事。其环境好,不愿即刻做事,还愿意深造的,则可以升入高级职业班。高级职业班,是以训练外勤记者,助理编辑,及事务方面,发行广告,会记等职员为目的。一方面有实习工资,一方面也有学科讲授。毕业以后,愿做事的做事,愿再深造,可以升入本科。本科的目的,则在造就主笔,总编辑,及事务方面的指导人才。他的课程,则专注于法律,政治,经济,和若干主要的社会科学,其程度,将与一个完全的法科大学相当。这三班的毕业期限,总共七年,假使一个人,能从初级班进到本科毕业,那么,他的能力,一方面可以作社长,当主笔,一方面也可以排字,管账。这样,才可以算一个完全的新闻记者,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就可以合二为一了。

我们创办这个学校的计划,大略如上述所说。我们将来还想在这个学校内,附办一个理想的报纸。一方面给未毕业的学生做实习,一方面就让毕业的学生去工作。报馆里全部的职务,都由本校未毕业或已毕业的学生去作。由印刷到编辑,都由学生担任。照着我们改良中国新闻事业的理想,这个报,一方面要注意到大众,同时要把这个报作为全体社员所公有。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工厂,同时又是一个报馆,希望将来凡在本校毕业的,能作一个用脑的新闻记者,同时也能作一个用手的排字工人。各位同学毕业以后,除由本校指派工作外,也可以自由分散到各报馆去服务。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新陈代谢,在座的诸位同学,虽然都还很年青,将来长大了都可以成一个完全手脑并用的新闻记者,或新闻事业的支配者。我们的事业将来就会要让给你们去做。所以各位的希望和责任,都是重大而无穷的。

(原载《报学季刊》,1935年3月29日1卷3期,正文部分曾转载于《世界日报》,1935年4月11日第十二版《新闻学周刊》,李磊录校。)

同类推荐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文章讲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内卷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性别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等内容。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热门推荐
  • 僵尸大学生

    僵尸大学生

    他是一个大学生,是一个不折不够的废柴,却只因一个偶然而改变,成为了僵尸的始祖。看他如何破千古棋局,笑傲世界。虽是僵尸却比任何人都有感情,一生只爱一人。
  • 倾宫锁情

    倾宫锁情

    莯小熙是一位大学女孩,在同学眼中,就是一位漂亮的御姐,文雅大方。而小熙却因为一件事陷入永久的痛苦深渊。她地走过去拿起书,《雍正皇帝》翻开,突然一种很强烈的力量把小熙吸了进去,书立刻合上,那微弱的光也逐渐消失,小熙被那本书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此时她的身份是莯家二小姐。就这样选秀女进宫,不料有一次差点丧失了性命,被一个公子相救,他们也越来越默契,最后相爱了,但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皇上也偏偏看上了她,那位公子不惜付出了生命,之后小熙变得心狠手辣,一心想为公子报仇,不禁耍手段,让皇上爱上她,皇上非常宠爱她,小熙当上了皇后。最后找机会行刺皇上,不料·····
  • 御剑之名

    御剑之名

    习剑者习其形,御剑者御之心。此乃御剑之名。
  • 剑情问天

    剑情问天

    这注定是要被历史铭记的大时代,绝世天才的强强碰撞,血染青天的旷世大战。沈傲不信天不信神,只信手中长剑。诸神如何?天道如何?誓要用手中剑令诸神拜服,让天道颤抖。规则?我就是规则!
  • 鹿晗,先十年后半生

    鹿晗,先十年后半生

    鹿晗,爱上你,我从不后悔,我这么爱你,你也在爱我吗?
  • 爱在细微之处

    爱在细微之处

    以章节题目为主的短篇故事,以爱为名,或是温暖,或是悲情,或是无奈,千般姿态只是为你。
  • 皮相引

    皮相引

    钟唯觉得自己是怪物,她已经活了四百多年。
  • 异界之魔植师

    异界之魔植师

    吃货一枚竟然也穿了,只能说是坑爹的老天。还好附赠了空间一口,不至于饿死在异界。哇咔咔,还有驾驭植物的能力啊,发了发了......异界俺来了!
  • 盛世宠婚:首席前妻太任性

    盛世宠婚:首席前妻太任性

    “唐氏训夫守则:老婆没钱老公给,老婆想玩老公陪,老婆生气老公哄,老婆闯祸老公扛。”冷一尘表情严肃:“嗯,这是极好的。”唐柒柒乐了,在他脸上“啵”地亲了一口:“老公真棒!都是我调教得好!”冷一尘:“……”都说冷氏的总裁大人宠妻如命,只是从何时开始,他的身边,竟没了那抹娇小的身影?四年后她强势回归,看他的眼神中,再没了往日的甜蜜。“总裁,马上要谈下的生意被夫人抢走了!”冷一尘很淡定:“随她。”“总裁,夫人在暗中收购我们公司的股份!”依旧很淡定:“随她。”“总裁,夫人要结婚了!”这回冷大总裁不淡定了,看来,这个任性的老婆,必须得管一管了!
  • 这一次我会抓紧你

    这一次我会抓紧你

    结婚当天,新郎何星宇却出了车祸去世,新娘顾萧萧伤心欲绝而陷入昏迷,半个月后,顾萧萧再次醒来,好友们却发现她完全忘记了那天婚礼发生的一切,以为何星宇还活着。而且还对好友说自己跟原本已经去世的何星宇一起回家了。因为顾萧萧本来就有抑郁病,所以好友不敢直接说出事实,怕再次刺激到她,只好决定先去顾萧萧家一探究竟,先稳住她,再让顾萧萧的心理医生想办法,走一步是一步了,慢慢让顾萧萧想起来,治好她的病。顾萧萧在知道他们的计划后,却说激动地说他们都是骗子,他们才是假的。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