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600000032

第32章 民工剧(1)

民工剧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并冲击着中国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解决农民工问题;社会学对农民工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学界出现了反映农民工进城的“打工文学”和“乡下人进城文学”。从1991年《外来妹》开始,农民工题材成为电视剧的重要表现题材。时至今日已有20多部优秀的民工剧与观众见面,其表现城乡内容的丰富与人物形象的鲜活使它成为时代发展中一段特殊的影像记录。

第一节民工剧发展历程

民工剧主要表现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遭遇,包括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情感历程,从而揭示了农民工的心理变化过程,并由此展现出中国转型期的某些社会特征。民工剧从产生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在回望这20年的发展史时,我们发现:它的发展变化始终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几乎成了国家政策变化的“显像管”。因此,我们根据国家政策的影响,将民工剧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举步维艰的初创期(1991年至1994年)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户籍制度仍处于“控制流动阶段”。1981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就业务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通知指出:严格控制从农村招工,认真清理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加强户口和粮食管理。这些政策限制了农民工的发展。从1984年到1988年,国家的人口流动政策发生明显变化,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开始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8年7月劳动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又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按照“东西联合,城乡结合,定点挂钩,长期协作”的原则,组织劳动力跨地区流动。

国家的这些政策促进了农民工力量的发展壮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文艺界,农民工题材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如1984年林坚在《特区文学》发表了《深夜,海边有一个人》。这篇根据作者自身打工体验写成的小说被认为是打工文学的开山之作。打工文学在90年代初达到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了第一代打工作家,号称打工文学“五虎将”的林坚、张伟明、黎志扬、安子、周崇贤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而在1989年,《佛山文艺》改变了办刊方针,成为中国第一个专门为打工文学提供阵地的文学刊物。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和文学先行军的驱动,这一时期电视剧的多样化发展也为民工剧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1991年播出的《外来妹》为民工剧的开山之作。这部电视剧描述了从贫穷山村赵家坳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广东打工的“外来妹”的命运,表现的是最早走进城市的农民工的生活遭遇,用现实主义的笔调抒写了社会转型初期城市中打工妹的众生相。

从1989年开始,农民工的数量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之快超出了当时城市的承载能力,使城市猛然间出现诸多不和谐因素,也使农村的经济模式发生了突变。鉴于此,国家又对农民工进城加以政策的限制。1989年到1992年是国家控制盲目流动的阶段。198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当地民工外出。1990年4月,国务院又颁布《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大力兴办乡镇企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和转移。这些限制政策也直接影响了民工剧的创作。

以《外来妹》为代表的民工剧在初创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首先,从量的方面看,作品数量极少,整个时期只有一部代表作产生。其次,电视剧反映的地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反映的对象主要是女性农民工形象。《外来妹》虽然填补了电视剧类型的一个空白,但也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如略显粗糙的电视剧影像和平铺直叙的故事情节等。

二、步履蹒跚的发展期(1995年至2003年)

经过了1992年到1994年的停滞,民工剧进入了非常缓慢的发展期,截至2003年,仅出现了《都市放牛》(1995)、《山城棒棒军》(1996)、《姐妹》(1998)、《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1999)等几部作品。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农民工进城的政策。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有序流动。1994年11月,劳动部出台《关于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的暂行规定》,首次规范流动就业证卡的管理制度。1998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适应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客观需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国家政策对农民工流动的允许,给停滞发展的民工剧带来一缕生机,《都市放牛》等几部民工剧应运而生;但是国家政策强调规范流动,在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的同时也限制了农民工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反映在文学领域即为90年代中后期打工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减弱的势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乏善可陈。民工剧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1999年《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一剧播出后,直到2004年,民工剧又一次经历了停滞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受到文学界的影响,还与当时的农民工大批“回流”现象有很大关系。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城市中的下岗工人感觉到外来务工者给他们带来的就业压力,愈加不能理解和接纳这些外来人员。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的机会,农民工也想在城市中找到工作,使城市的就业矛盾加剧。因此,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针对农民工采取了各种限制性措施,农民工进城务工受到了一些相对苛刻的限制,他们在城市中必须办理暂住证、健康证等一系列证件,而且这些证件的办理还附加了很多限制条件,这使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与生活愈加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工出现了短期回流。

不同于初创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民工剧表现出了新的特点,首先是剧中农民工社会角色的潜在变化:他们开始从完完全全的“外来务工人员”转变为介于城市人与外来者之间的一种过渡身份,不再游离于城市之外,却还未能真正地融入城市。剧中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认同、不理解到慢慢理解,开始试图接纳的过程。剧中的农民工在城市中起初是不被尊重的,作为“棒棒”、发廊妹、保姆的他们在城市人眼中处于比较低下的社会地位。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剧中的城市人和农民工开始互相了解,农民工通过自己的善良淳朴和诚实劳动赢得了城市人的尊重和赞赏,城市人也慢慢用平等的心态来看待农民工,不再特别地关注其农民工的“外来者”身份。如《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一剧,起初田家对保姆这一职业很不了解,而在一步步的相处中,田家人开始逐渐理解了保姆,也学会了如何尊重保姆这一职业,体悟到应该用“家人”的方式来对待保姆。这一时期,民工剧开始表现城市人与外来打工者之间进一步融合的过程,这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发展状况。

除此之外,这一阶段的民工剧在地域上,表现范围大大拓宽;人物形象上,揭示出男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境遇,展示了多个行业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而在电视剧的表现方式上,也开始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三、步步为营的繁荣期(2004年至今)

相对于前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可谓民工剧的繁荣期。优秀的民工剧纷纷亮相荧屏,《城市的星空》(2004)、《生存之民工》(2005)、《都市外乡人》(2006)、《红旗渠的儿女们》(2007)、《八兄弟》(2008)、《春草》(2008)、《我的美丽人生》(2010),民工剧的创作至此进入了一个高峰,而且作品质量也逐步提高。其中,以纪实手法拍摄的《生存之民工》更是一度获得了网络几乎100%的好评。

新世纪到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十六大召开以后,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目的是真正增加农民收入。2000年国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相继出台一系列保障农民工利益的政策,放宽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条件,并为农民工解决了拖欠工资、合同纠纷、工作环境等各种问题。这些举措使得农民工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其数量一下超过了3个亿。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无疑激发了创作者们的灵感,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上,画家徐唯辛的巨幅油画《工棚》就是一个符号。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工棚,其中坐卧站立着18个神情各异的民工,他们脸上的表情如同安东尼奥尼在《中国》里所说的“绝无恶意”,但他们每个人的眼睛里都藏着一个故事。2005年国家首个针对打工青年文学爱好者的“鲲鹏文学奖”颁奖,文坛继而掀起了底层文学热潮,打工作家受到主流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乡下人进城文学”也为民工剧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如:《民工》(孙惠芬,《当代》,2002年第1期)、《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孙惠芬,《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两篇小说先后被改编成剧本,拍摄成电视剧《民工》。这一时期电视剧创作的大环境也为民工剧的逐步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2005年是“现实主义创作年”,国家广电总局严格控制历史剧、古装剧审批,提高现实题材立项比例;2007年是“电视剧质量年”,要求“所有上星频道黄金时段一律播出主旋律电视剧”。民工剧的繁荣,无疑契合了提高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和主旋律电视剧比例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民工剧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2004年到2006年民工剧中的主人公不再甘于现状,他们开始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如《城市的星空》(2004)中远子就不再是“逆来顺受”的角色,他敢于追求自己应得的回报,敢于向城市规则说“不”,这是一个崭新的民工形象。2007年开始,民工剧又有了新的变化:剧中农民工地位明显提高,与城市融合的脚步明显加快。如《红旗渠的儿女们》(2007),主人公金桂生作为农民工中的杰出代表,最终在城市赢得了事业的成功,也赢得了城市女孩宁宵雅平等的爱情。他得到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甚至人格上的尊重。再如2008年的《相思树》亦是如此,剧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抒写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但与都市爱情不同的是晓牧具有特殊的社会身份——一个从云南来到上海报恩的打工妹,她获得爱情的道路是一条崎岖的“城市”通往“乡村”坎坷之路。《春草》(2008)、《我的美丽人生》(2010)也是女性在城市中成长的民工剧,剧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都像平凡的“春草”,但她们均以农村女性特有的质朴和坚强,以永远乐观积极的笑容,迎来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繁荣期的民工剧除了表现农民工形象融入城市的特点之外,在其他方面也呈现出有别于以往的一些特点,如表现题材范围的扩大、影像质量的提升等等。民工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坚信:民工剧还将登上一个新的高峰。

第二节民工剧的情节构置与人物形象

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折射出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以及这种差距所带来的人生境遇的不同。在民工剧中矛盾冲突构成的特殊性被演化成农民工与城市这个大环境之间的冲突,其中包括农民工与城市中的物质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氛围之间的冲突,这类冲突构成是民工剧所有冲突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个基本冲突的存在,才引发了剧中其他冲突形式的产生,包括农民工与城市人之间的冲突、农民工小集团内部的冲突,以及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引发的农民工自身双重身份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在剧中相互碰撞、彼此激化、不可分割。因此,本章对民工剧情节构置分析就是建立在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身的冲突这一基础之上的。

一、民工剧的情节构置

(一)人与环境的冲突

人与环境的冲突是一种重要的冲突构成形式,人与环境的冲突,包括了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突。而在民工剧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是最为重要的冲突形式,也是其他冲突产生的基础。在民工剧中人与环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与城市这一特殊环境产生的冲突,城市的环境又包括城市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等。

在民工剧中,城市的物质环境表现为城市表面呈现出来的表象环境——林立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等等;而社会环境则是指城市中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已成文的规章制度以及由这些构成的社会文化等等。农民工的双重身份使之成为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中间人”。农民工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习惯了乡村的田野、河流、鸡犬相闻的平静,也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热情、直接的交往形式和根深蒂固的农村伦理道德。因此,当“农民”变成了“农民工”,这种身份的转变,不可避免地让他们与陌生环境产生了冲突。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专门打造的色铅笔精品,适合不同熟练度的画手参考学习。这本《色铅笔的静物手绘》中加入了专门针对静止事物的手绘技法,以及如何把静止的事物画得充满生命感,又惟妙惟肖,还富有古风的味道。比起画移动的事物,其实画静止的事物更难把握,因为移动的事物有轮廓曲线,而静止的事物需要体现生命感来,所以对线条和上色都增加了难度。这本书从线描开始,到具体的素描构图,再到完美的上色,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教你画出有质感的事物,让你真真切切掌握色铅笔的技巧。只要你动动手,轻轻松松就能画出想要的感觉来。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热门推荐
  • 邪皇追妻之三十六计

    邪皇追妻之三十六计

    她会耍宝,他能霸道。她逃遍大江南北,他用尽三十六计,且看鹿死谁手。
  • EXO之就是急死你

    EXO之就是急死你

    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把打开奇迹之门的钥匙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喜欢一个人,直到你看到他身边有了别人……当你看到你爱了十年的男人走进婚姻殿堂,而他身边的那个人却不是你的时候,你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对他表达出你的心意?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又是否能够把握住?是勇往直前追回他?还是回头看看身边人?这一切都是你的选择……
  • 炼体召唤师

    炼体召唤师

    昨日的废柴已成过去,如今我转世重生,那么这就是我的崛起之路已经走上
  • 剑人成长记

    剑人成长记

    一个关于绝世高手的绝世好剑,成精后如何做人的故事,简称剑人成长记。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早安,我的总裁大人

    早安,我的总裁大人

    他,商界奇才,神一般的人物,站在金字塔顶尖,但传闻他,宠妻上天,爱妻如命。某天,“boss,夫人今天打了我们公司的女艺人”某男邪魅一笑“去问问,手打疼了没有”助理“啊?”“啊什么啊”助手“哦”.......“总裁,今天夫人出国旅游了”“嗯,随她去吧”之后又是邪魅一笑,第二天,某女扶腰大骂“夜桀,你给我走开”
  • 你喜欢大白兔奶糖吗

    你喜欢大白兔奶糖吗

    嗯?萌?萌?哒?的?故?事?有?点?小?虐?不?过?逗?逼?又?甜?腻?
  • 雷霆战机之星盟入侵

    雷霆战机之星盟入侵

    一个高中生李昊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听到:距离星盟行星联盟入侵地球还有12个小时。阿西吧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该怎么办就在这时他看见了:雷霆尖峰,“大家稍等我去拯救地球啦。”(本书有许多人名和本人的其他小说一样实在是懒得想了请谅解)
  • 原来我还惦记你

    原来我还惦记你

    郑茜一直存在这轻微的忧郁症,在连续几年的时光里都活在记忆里,时有时无的产生幻想…
  • 帝王追爱:小仙快到怀里来

    帝王追爱:小仙快到怀里来

    ”你还忘不掉他么?”某男一脸忧桑的看着冷冰冰的某女,“你指的是谁?”某女瞟了一眼可怜兮兮的某男,“......”某男瀑布汗。“阿九,你被人嫌弃了呢。”某男一脸奸笑的看着某女,得到的是某女一个冷冰冰的眼刀和无感情的一个字:“滚。”“阿九,我会对你好,我会一直陪伴你。”某男深情的看着某女,某女鄙夷的看着他说:“你能和我一样活个五千年再说。”某男默默蹲墙角画圈圈“阿九,明年我们也要一起看雪!”直接被某女无视......谁要陪你看雪啊,这么冷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