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阳、刘超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之高从该时段的标王广告连年成为新闻话题便可见一斑。气象信息作为电视媒体服务资讯性信息的一种,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中国的电视气象节目发展至今30余年,经历了萌芽期、充实期、发展期三个阶段。随着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气象节目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本文在展现中国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发展历程的同时,旨在探讨在当前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专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我国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981—1993年)
我国最早的电视气象节目是央视《新闻联播》后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该节目创办于1981年10月1日。在电视节目制作理念相对滞后的80年代初,这个信息直观、贴近、快捷的服务节目立刻受到观众的追捧,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档现代电视气象节目。
该节目最初并未设立节目主持人一职,致使气象信息人性化传输受到制约。这不仅丧失了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视听结合,更大大降低了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从而让观众产生“电视里边的收音机”的感觉。更值得注意的是,从信息的表现方式来说,当时的手绘图形在信息时效性、画面传播效果上比较差。
(二)充实期(1993—1997年)
1993年,随着电视机普及率的提高,《新闻联播》节目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显现。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大量出现,《天气预报》适时推出了以宋英杰为代表的第一代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1997年5月5日,推出早间天气预报服务,《天气预报》从晚间来到早间。播出时段上的跨越,预示着中国电视气象节目进入到充实期。此时的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由高高在上的“对你教育”,开始慢慢变为以人为本的“为您服务”,这一语态变化颇受观众欢迎。
(三)发展期(1997—至今)
电视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样体现在电视气象节目中。进入发展期的电视气象节目出现了节目形态多样化、节目平台多层次、节目播出时效性强、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四大特点。
1.节目形态多样化
21世纪的电视迎来了多媒体、多频道时代,电视气象节目在节目形式与信息表现样态上也不断有新的变化。《新闻联播》后播出的《天气预报》借助新技术立体化地表现气象信息;CCTV新闻频道《朝闻天下》中的《天气预报》,采用现场连线的播出形式,颇具创新。凤凰卫视颇具时尚气息的《凤凰气象站》、阳光卫视的《阳光风云录》以及新华社中国电视新闻网(CNC)环球频道气象资讯栏目《天气新闻》皆是《天气预报》节目形态的尝试者。
2.节目平台多层次
媒体技术的相互杂糅间接使得资讯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气象信息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的特点。目前,气象信息的发布呈现出国家媒体、地方媒体的二级信息发布模式。即国家级媒体(CCTV)负责发布全国气象服务信息,各省市自治区媒体承担起对应地区的气象服务工作。例如,北京卫视与北京市气象局联手制作的《看气象》节目,主要承担的是北京城八区范围天气情况的播报。
3.节目播出时效性强
央视新闻频道的建立为气象资讯信息全天24小时播出提供了出口。从《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的“一枝独秀”到如今重要时段的“遍地开花”,电视气象信息更新速度得以加快。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发生百年不遇的旱灾,新闻频道上午的“新闻直播间”板块加入与国家气象局天气预报主持人的现场连线,将其与其他新闻资讯信息进行“捆绑式播出”。青海玉树遭遇的强震以及甘肃舟曲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CCTV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在其救灾新闻板块中加入与国家气象局天气主持人的直播连线。对于气象信息的此种使用,使其跳脱出“电视气象节目”板块的束缚,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信息出口。
4.节目主持人专业化
节目主持人专业能力细分化成为目前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力建构的特征之一,这一点在电视气象节目中更为凸显。中国第一位“气象先生”宋英杰(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的天气动力专业)便是一个成功例证。播音专业的学生进入气象节目制作领域之后,必须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以往拿着编导写好的稿子照着背出来便算完成任务的时代早已远去。国家气象局目前由“编导中心制”向“主持人中心制”转型,就要求主持人要在气象专业知识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发展期的电视气象节目,早已突破原有的信息框架,在气象信息的基础上适时加入时事新闻元素、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等“资讯元素”。“天气预报”已经由“狭隘”的“刮风下雨”拓展到“生活指数”的范畴。节目主持人从“被动完成规定动作”向“主动设计自选动作”方向转化。
二、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特点
(一)何谓“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
有关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作用,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颜宏在1998年第二届全国气象节目观摩评比活动闭幕式上的讲话中作出如下表述:“我们搞电视气象服务的同志,首先要弄清楚我们的节目是做给广大老百姓和各级领导看的,要尽可能地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的、生动的、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演播形式准确地把气象信息告诉老百姓,这样气象服务节目才能真正被观众接受。”
国内有关“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界定不多,笔者结合“电视气象节目”的诸多特点,尝试性地将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特征总结如下:
(1)以电视媒体为基本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人。
(2)以有声语言表达为主要手段,借助图形、画面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人。
(3)将包含着气象资讯、新闻热点、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等气象综合信息传递给观众的人。
在电视气象节目中,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将气象综合信息以不同的电视信息表现手段传递给观众。电视气象节目以电视媒体为依托,在电视画面上通过多层次的信息叠加,以有声语言为主要的信息出口,凸显出信息综合性、节目服务性强的特点。
(二)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特点
1.一专多能
电视气象节目的核心内容即“气象信息综合体”,节目的任务是整合、转化、解读各种信息,从而使节目形式多样,保留信息实质内容,将复杂气象知识以易于观众理解的方式予以传达。在这一过程中,主持人的作用和职能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主持人良好的有声语言表达基本功,扎实的吐字发音功底,是将信息准确、清晰地传达给观众的基础,更是对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其次,主持人需要将复杂天气信息表达得简单明了、轻重分明。这既考验主持人的主持技巧、扎实的气象知识,又考察其敏锐的新闻感、编导思维、节目策划等专业意识。
2.服务意识强
电视气象节目是电视气象服务的一种渠道,主持人传达气象资讯的过程便是一次真真切切的“服务过程”,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正是这种渠道和过程的打通者、构建实施者。他们为观众提供所需要的气象信息,为观众做出选择提供信息支持。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明确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