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芬
从美学的角度讲,情感具有审美价值,其中,尤以审美情感的审美价值最为突出。很多美学家认为,审美情感是人类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类型的情感,它和人类其他活动中出现的情感有本质的不同。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情感”并不为某一个阶段所独有,在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弥漫着审美情感。没有审美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感性活动。“情感进入主体之后,主体又对这些情感进行个人认同,也就是把自身的情感记忆和经历投射到这些幻觉情感之中,从而使自己十分真实和十分强烈地为这些幻觉情感所打动。”心理学家则把情绪和情感合为一体,他们认为,虽说情绪和情感在当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但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情感”和“感受”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一词落实在播音语言中则是:“播音员透过文字符号联想到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产生内心反应的过程。”
综上所述,美学强调的是“情感进入主体后——使自己十分真实和十分强烈地为这些幻觉情感所打动”。心理学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暂且都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界定,即“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我们强调“刺激后的心理反应”,这比较符合我们强调的“有声语言”所需要的“情感”。
知道了“有声语言”所需要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什么是“有声语言”。本文所说的“有声语言”不是语音学中的“有声语言”(包括元音、辅音的音质,还包括音高、音强、音长的有声语言),而是《中国播音学》中的“有声语言”概念——它是和文字语言相对的,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受众直接进行传播或者把文字语言转化成声音的“有声语言”(例如:诗歌朗诵、电影对白、戏剧台词、播音主持等由文字转化成声音的“有声语言”)。有声语言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再现”之美,这种“美”集中体现在用文字语言记录或描绘的事物,运用有声语言去把它形象化地再现出来的过程中。
电影、戏剧等表演性的语言艺术,不同于单纯靠声音来塑造形象的语言艺术。电影、戏剧的表演艺术可以精确而全面地描绘物质世界,即便是幻想出来的事物,也可以借助舞台造型艺(技)术使它们逼真地再现出来,让人感动得流泪。而且在表演活动中,借助人物塑造艺术可以使演员们有声语言的“形象”再现得直观、生动。播音主持艺术的有声语言则不同,必须通过思维假设和词语联想,在播音员主持人对节目和稿件理解后的转述过程才得以间接实现。在有声语言的转述过程中,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各方面的修养和语言功力才能较好地传达信息,吸引受众。语言功力包括各种表达技能、文学修养、生活阅历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良好人格的养成等等。不论是表达的技巧,还是各方面的修养,最终都要集中体现在有声语言表达时的情感之中,因此,我们说“情感是有声语言表达的生命”。
正因为“情感是有声语言表达的生命”,是实现有声语言艺术化表达的基础,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就不能不注重情感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具体运用。在练习过程中不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未成曲调”就是声音还没有出来之前。白居易在《琵琶行》一文中这样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里的意思是说:“拧转弦轴,拨动了两三下琴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就已经充满了情感。”我们播音主持也应如此,当我们张口未出声之前,首先心里要先充满情感,然后再把充满的情感带入到有声语言之中。特别是初学播音主持的学生或有关的爱好者,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那么,应该怎样把握呢?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词和句子练习开始。
例如,朗诵一首诗的时候,首先要报诗的“题目”和“作者”的名字。报这两项的时候,初学者往往很不在意或很不经心地随意说出,缺少积极、亲切、热情的想要告诉受众的交流的情绪和情感。这就是没有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就以朗诵《琵琶行》为例。报题目之前首先应调动起自己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情感呢?是一种积极向上、亲切热情地想告诉听的一方或看的一方(受众)的情感。我要朗诵的题目是:《琵琶行》,把题目《琵琶行》三个字朗诵得积极热情一点儿,与之相配合的声音也稍高一点,比起作者的名字来相对重要一点。然后,再把声音放下来,用较积极、较热情的情感告诉对方(受众),作者是——白居易。这时听或看的一方,会感觉到你是在和他说,他便愿意听或愿意看下去。相反,如果没有了积极交流的“情感”,有声语言表达出来时会显得干巴巴或冷冰冰的,对方也就不愿意听或不愿意看了。
在播出一组节目之前或者在播出一篇稿件之前,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篇稿件的开头“新华社消息或本台记者报道”也不要不经心地随意报告出来,应告诉对方:是哪里的消息,是谁报道的。
以《人民日报》5月27日的一条消息为例:“记者梁小琴报道:记者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四川已有100余人因偏听偏信食疗养生,生吃泥鳅致体内长出寄生虫而住进医院……”
如果这条消息在电视台或电台播出,首先应有意识地、积极地告诉受众此消息是谁写的,然后再告诉大家是谁从哪获得了信息、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知道了要回答受众的这些问题后,在张口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情绪、情感的运用问题。如果内容清楚,语言也流畅,但是没有一种想告诉受众的积极愿望和情绪,也就是本文强调的情感,也称“创作状态”,就不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从而减损信息应有的传播意义。所以,我们在朗诵或播音、主持节目开始之前,首先应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好的开端后,不代表全文都能够有情感,都能够吸引受众。在播出的过程中,播出的节目或朗诵的文章有一定的时间长度,致使情感在表达的过程中容易流失或中断,为此,我们应注意情感在表达的过程中,根据节目或稿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情感在运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或节目内容的发展变化时强时弱或时隐时现,但是不可以时有时无或时断时续。
《现代美学体系》一书在论及审美情感时这样表述:“审美情感并不是审美活动的某一阶段所独有。在审美感性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弥漫着审美情感。”所以,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这个创作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情感迅即处于运动状态,并使之融合在整个播音主持的语言中。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理解了节目意图或稿件内容之后,情感也随之运动起来,并进入创作主体的内心,播音员主持人在对这些情感进行个人认同、消化的同时使自己十分真实、强烈地被这些情感所打动。这种创作状态以及创作中的情感应该一直保持到创作结束,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但是,我们往往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善始善终,情感经常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