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其实有很多内容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这一点从播音主持短训班学生的来源便可看出一点端倪。短训班的学生来源丰富,除了在校学生之外,年龄参差,职业五花八门。有教师想要学习嗓音保护,有单位、公司负责人希望了解口语语言表达技巧,有舞台演出报幕员,有博物馆讲解员,有婚礼主持人……一期短训班中有一个学员是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复员转业军人,在歌舞娱乐厅主持节目,普通话很不标准,他并不追求通过普通话测试,也自知暂时不会有机会到电台、电视台工作。但他学习态度非常积极,不论大课小课抢着发言、提问,所有的课都认真做笔记,有些学员畏惧的口语练习他也每每争先,那不标准的方言口音常引来同学们的哄笑,但他并不在意。我问他,既然没有进军广播电视领域的意图,为什么还来这里上课?原来他有他的规划,他要学习主持,准备今后主持企业的商业推广活动,他认为那会收入更丰厚。果然,后来他发来信息告知他又主持了几场招商活动,客户包括多种行业;而且他的业务范围发展到了外省,甚至扩大到了北京,足迹遍及多个省市。再后来,他欣喜地告诉我,他去马来西亚了,工作是开办讲座,给企业讲商业推广!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学习播音主持的学生就业思路可以宽泛一点。只要专业基础打好,再加上吸收一些其他行业知识,是有很多职业可以选择并胜任的。
解决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出路,我以为除了继续提高目前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科研水平之外,拓宽专业教学领域,开发新的专业面向也许是可行的。可喜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已组团赴台湾世新大学,与那里的口语传播学系进行了交流学习,正在探讨增加专业的可行性。
口语传播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能力
我的一个朋友和我同龄(注:接近退休年龄),思维能力、口语能力很强,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任职多年,目前是某著名国际银行中国地区负责人。令我惊异的是去年她还被要求上一对一课程,内容居然是——说话。课程具体项目由她自己选,她在众多选项里挑了一个:怎样和失败者对话。由于她工作繁忙,日程紧张,银行在她给定的时间里专门安排香港的专家飞赴北京为她上课。可见这个企业对其负责人的口语沟通能力的重视,也可见企业领导口语沟通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生动地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思想;律师要在法庭上为当事人据理力争;经商要贸易谈判、商业沟通,要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政治精英们的口才是有目共睹的,国外政治家们的演讲能力不说,就说我们国家的各级领导人现在也经常出现在媒体面前,除了有准备的发言,还经常要答记者问,在现场进行即兴动员讲话。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书《朱镕基答记者问》,一出版就脱销,不断再版。中央及地方多部门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加强信息发布工作,通过新闻发言人及时公开党务、政务信息。各行业各部门担负领导责任的人都要有能力动员部属齐心协力完成工作,还要沟通协调各种矛盾。甚至文体明星,如果语言能力强,也能收获更多,比如姚明,除了他篮球技艺精湛、热心公益事业之外,他面对媒体时机智幽默的话语,也给他个人魅力加分不少。
口语传播能力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传统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传统观念推崇的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对于能言善辩之人的评价并不很高,谓之曰:花言巧语、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巧言令色鲜矣仁”。戒之曰:言多必失。
我国现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是高考,而高考试卷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虽然近年已有个别学校自主招生使用了面试方法),因此我们的中小学重视学生读写的训练,轻视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口语交流能力普遍不高,从每年播音主持招生面试时考生们对评述题的回答就可见一斑。反观国外,口语训练从很小就开始了,上个学期我们教学小组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卢静老师就很有体会,她说她的女儿在瑞典上的幼儿园、小学,在幼儿园时老师就叫小朋友看图给大家讲故事。到了小学低年级,图片再加上一点简单的文字,依然是面对大家用口语叙事、谈想法。她的女儿那个时候就很有意愿同各种人说话聊天,也很愉悦享受与人口语交流的乐趣,语言能力提高很快。
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口语交流能力的重视。本校老师就经常被请去帮助社会上的演讲活动做辅导;给领导干部们讲如何面对媒体,如何加强语言交流能力。这也是口语传播训练社会需求增加的体现。
社会上,演讲口才培训机构林立,但是没有人统领这方面的理论与学术研究,也许这正是播音与主持专业可以拓展的领域。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开拓新专业是有能力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
离开学校20多年,中间也离开这个专业好几年,再回到学校体会就更深。刚回校的第一个学期,我听了很多专业课,有大课,有小课,老师们的教学各具特色。先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普通话与吐字发声课、播音表达课、广播播音,比之我们上学时学习的理论更加系统、深入、全面,训练手段也更加多样。我们在学校就学时还没有的,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而增加的课程,比如:电视播音主持、即兴口语、现场报道、访谈节目、综艺节目、演讲与辩论、视听语言等课程,老师们讲的也有声有色,课程内容丰富,并紧跟前沿动态。目前,新版教材又正在酝酿、讨论之中。这一切是几代教师们的科研与教学结出的硕果。如果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学业,结合其他基础课的学习,毕业之后,应该是能够较好地胜任基本工作的,再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一定会从青涩走向成熟。因此可以说,本校(其他学校不了解)播音主持教师队伍开发新课程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口语传播学科将是一门范围及影响十分广泛的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涵盖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营销学、语言学、公共关系学等,而播音学中的发声、表达、受众心理研究都可以同时被吸收运用。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的通过广播、电视媒介进行信息沟通的语言传播理论,与其他形式的语言沟通传播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比如播音语言表达与其他言语表达一样,都存在着思维反应、情声和谐等心理和生理的运动、协调关系。
播音主持专业除了教授有稿有文字依托的“播读”外,开设“无稿播音”即“即兴口语”已有多年,即兴口语以及口语的描述、复述、评议,既是传媒语言,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社会生活必用的语言。即使不从事大众传播工作,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过程中,能不能具备较佳的即兴口语传播能力,能不能迅速、准确、生动地通过口语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现代人事业、生活成败的重要因素。播音主持专业里的广播电视即兴口语与日常工作、生活用即兴口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很容易移植、借鉴。
口语传播又是一门很务实的学科,除理论知识的掌握外,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口语传播能力的学习是需要面对面交流的,学生的口语实践与训练是要有对象的,所以口语才能的训练方式是特殊的训练方式。播音与主持专业积累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研究有关方面的运行规律、总结相关理论的同时,还有很系统、扎实的训练课程设置,训练效果十分显著。这是其他专业学科很少有的能力与经验。
不知道我们专业可不可以像北大、清华那样自主招生,提前到一些省级重点中学,给予优秀生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敢于、乐于到中国传媒大学上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出镜条件好的、声音条件好的上播音主持专业,一般的上口语传播专业。即便是口语传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如果有机会,依然可以在广播、电视传媒机构谋取职业。
综上所述,开辟口语传播新专业,只要专业设置合理,前景还是很光明的。初期招收学生人数不要太多,基础知识打扎实,加上科学合理的语言训练,应该能够培养出较有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应该像中文系学生那样,甚至比中文系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更加宽泛。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