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咬文嚼字品味凝练“诗眼”
古诗言简意丰,往往一个词、一个句子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心路历程,甚至是一段人生,让人遐想,引人深思。古诗文高超的教学艺术,往往就体现在是否能选择那些画龙点睛的词句,这些词句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诗眼”。抓住了“诗眼”,正如清代学者王国维说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举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让学生品评一番:“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的运用可见作者炼字所费的心血。据说他的草稿在这个字上圈改多次,先后用了“到”、“过”、“入”、“满”,最后才定为“绿”字。试问:这个“绿”字妙在何处呢?通过师生交流,大家认为这个“绿”字有动态美、色彩美,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充满春意,写出了江南早春的景象,同时也包含了“到”、“过”、“入”、“满”等字的意思。通过对照比较,让学生懂得:诗人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筛选,觉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恰当,极富于表现力。通过咬文嚼字,反复吟咏,反复品味,学生不仅深悟了全诗浓浓的乡情,而且也体味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获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
还可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想想这个“横”字又好在哪里呢?你想: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都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自然无人问津。
学语文要咬文嚼字,学古诗就更要咬文嚼字。学生准确地找到了诗句的“诗眼”。借助“诗眼”,学生激情飞扬。文字的滋味,学生自己咀嚼;作品的情思美感,学生自己感受;人物的真挚感情,学生自己体验。这一切都源于一座很好的桥梁——咬文嚼字。
三、绘画联想丰富诗句画面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画面美是古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诗人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人往往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具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的感受来言志抒情,结果往往是诗中有画。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文字到图像,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记得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一边吟,一边引导学生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稀疏的竹篱、悠远的小路、如伞的绿树、翩翩起舞的蝴蝶、金黄的菜花,而学生无形中将自己构想成了画中的主角——奔跑着的、活泼天真的儿童。赏析图画时,不少学生发现那个捕捉蝴蝶的儿童,身在金色的菜花海洋里,很难找到那只美丽的蝴蝶,从而更好地理解了“飞入菜花无处寻”。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则干脆不画。问其理由,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
表面看来,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诗画相融。
这样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结束语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感悟美,而且还可通过美的事物和形象、美的哲理去感染学生,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对于古代诗歌的审美教育,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兴趣、咬文嚼字、画面联想等教学策略的实践、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古诗的无限魅力,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将美在古诗中延伸。
阅读
◆重要性
语文课本为学生提供了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担负着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作用,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美,具有陶冶人们的性情、美化人们的灵魂的功能。
体会阅读之美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才愿意继续深入了解和学习。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并帮助学生有所体会和感悟,使他们被特有的美而吸引,为美而陶醉,进而产生对阅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体会阅读之美,是为了引领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学习需要阅读:做数学应用题,必须通过阅读来了解题义,若阅读能力低下,后果可想而知;做科学实验,必须阅读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若阅读能力低下,则无法成功完成;听老师讲课,更要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老师讲课是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工作也需要阅读:我们需要通过口语和书面的表达来与工作伙伴交流。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我们顺利完成工作。可见,体会阅读之美,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实施策略
阅读文章,体会阅读之美,这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阅读之美,首先应教给学生体会文章之美的方法。
一、体会文章的形式美
(一)修辞之美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和反问等。这些修辞方法或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或使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教给学生体会修辞之美,是引领学生体会阅读之美的有效方法。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中充分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把鸟儿欢快的叫声写成了“呼唤我的名字”,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露珠写成了“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的默契与友谊。修辞方法的运用不但形象具体,而且生动、充满情趣。
我们来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屏幕出示:“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和“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叫着,露珠闪着光。”)
师:你发现这两句话的相同和不同了吗?
生:这两句话都在说鸟儿怎样和露珠怎样。不同的是原文中的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第二句就是普通的陈述句。
师:你觉得哪句话更能体现“访友”的意思?
生:我觉得原文中的句子更能体现“访友”的意思。作者把鸟儿欢快的叫声写成了“呼唤我的名字”,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露珠写成了“与我交换眼神”。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把鸟儿和露珠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师:作者把鸟儿和露珠看成自己的朋友,鸟儿和露珠也好像把作者当成朋友。作者笔下的鸟儿是有灵性的,露珠是有生命的。这灵性和生命是作者赋予它们的。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作者喜爱大自然中的生命。
师: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情境啊!
教师应充分重视修辞方法的作用。教给学生自己体会、品味修辞方法的妙处,理解运用了什么方法,达到了什么效果,为学生捕捉文章之美创造条件。
(二)表达方式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叶圣陶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可见,阅读中绝不能忽视表达方法的教学。同样,教给学生如何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也是品味阅读之美的重要方法。
小学阶段最常见的表达方法是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中有一个片段叫《“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其中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堪称经典:“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缂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样一大段半文半白的肖像描写,中间还夹杂着许多生字,学生连读通顺都很费劲,能体会其中之美吗?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这样交流的:
师:轻声读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内容,思考:作者写王熙凤的衣着,写到了她的哪些部位,每个部位分别有怎样的装饰?
(学生轻声读,因为生僻字多,多给些时间)
生:作者写王熙凤衣着的顺序是:头、项、裙边、上身的袄、底下的裙子。
师: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选一个部位的装饰进行想象,你想象的样子是什么?
生:我选“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我想象到,王熙凤穿的袄是大红底色的,上面有许多蝴蝶在花间飞舞。洋缎是柔软细滑有光泽的,显得很华丽。
(其他学生选择另外的装饰说明)
师:看看王熙凤的衣着,可谓是颜色——艳丽,材质——华贵,图案——精美,款式——合体。而作者把她的衣着描写得如此精细,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王熙凤有钱有势。
生:她好显示自己的身份。
生:她的生活很奢侈。
师:作者的意思你们能理解了,再想想,写完衣着再写眼、眉和身材,先写衣着,后写外貌是为什么?
生:突出王熙凤好炫耀权势、身份和地位的特点。
师:说说作者这段描写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生1:作者描写的顺序清楚:从整体出发,再分别描写衣着和外貌,最后总结“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衣着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生2:描写衣着时,对衣着的颜色、材料、图案和款式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为的是突出王熙凤的特点。
师:是啊,这就是名著的风采。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细细体会一下这堪称经典的肖像描写吧!
这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到了王熙凤的哪些部位,分别有怎样的装饰?学生认真读后,明确作者按整体印象→头→项→腰→上身的袄和褂→底下的裙→眼→眉→身材→体态→整体感受的顺序来写的。每一部位的装饰分别有色彩、材质、图案、款式的描写。理清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把王熙凤的衣着打扮写得如此详细?为什么先写衣着后写相貌?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王熙凤喜欢炫耀权势地位和生活奢侈的特点。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不禁对作者的高超文笔赞叹不已,而且特别喜欢这一段,甚至互相比赛谁背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