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3400000013

第13章 中印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比较(3)

改革前,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10月——1952年,也就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该时期曾经实行了比较开放的政策,不仅在外贸政策上相对比较宽松,没有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外贸管理体制,公、私营企业都可参与外贸经营,同时重视发展与所有国家的贸易往来,而且还允许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外资企业继续存在。尽管该时期并没有真正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没有主动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没有新建立外商独资企业,但是事实上是一种比较开放的局面。第二个时期是1953年至1958年,这是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时期。这时总体上实行的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开放的政策。在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开始全面地处理外国的在华企业,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处理后,最终使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基本消失,在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上基本上只存在贸易往来,但是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上,却出现了较为全面发展的局面,不仅贸易往来急剧扩大,而且还主动引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甚至还建立了一定的合资企业。可以说,除了不允许他们来华建立独资企业外,基本上都是开放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时,也建立了国有外贸公司集中经营的外贸管理体制。在外贸政策上,实施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第三时期是1959——1971年,这一时期实行了封闭的对外关系政策。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良好的经济合作局面不复存在,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又长期未能好转,所以这一时期实行了明显的封闭政策。这一时期,中国和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建立的各家合资企业,除了中波轮船公司外,基本已经消失。中国的对外经济联系基本上只存在贸易往来。而且,在国有外贸公司集中经营的外贸管理体制下,对贸易往来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第四时期是1972年——1978年,这一时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也开始意识到闭关锁国的危险,于是主动地开始改善国际关系,而同时,西方国家也为了遏制苏联的需要,主动地改善和中国的关系。这种政治上的改善为经济关系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于是中国开始促进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西方国家进口了多套大型工矿设备,这一时期总的来说采取了进口替代的战略。

全面的经济改革前,印度也没有真正采取全面开放的政策,对于对外经济关系进行了很大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在外商投资上,虽然印度从未禁止外商在印投资,但实行种种限制。明确规定外商只能投资印度允许私营企业经营的部门,并只允许外商与印度投资者合营,且对外商所持股份进行最高额限制。1958年规定外商可持有51.1%——73.9%的股权,1974年的《外汇管理法》又规定一般不得超过40%,只有国家计划优先发展的项目、面向出口的工业以及尖端技术领域才可持有51%——74%。在外贸政策上,印度虽然没有和中国一样实行国有外贸公司集中经营的体制,允许私营企业经营外贸。但是,为了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明显采取了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1)取消非必需品进口或者将其保持在最低限度;(2)对各种进口进行复杂限制;(3)自由进口机器设备和其他发展物品以支持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增长;(4)对进口替代采取鼓励政策。当然,改革前,印度在对外经济关系上的限制远不及中国严格。

综合以上来看,改革前中印两国在制度层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中国基本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因素极少,印度虽然由于实行混合经济而存在一定的市场调节成分,但也是一种半管制的计划经济。当然,仅从经济体制的层面来说,改革前的印度明显优于中国,经济本身的活力也应该好于中国,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实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经济中基本上消除了封建主义的成分,而印度的土地制度改革则极不彻底,使其经济中还存在很大的封建主义因素,所以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事实上也存在一个明显不如中国的地方。

3.3起飞前两国经济水平比较

中印两国在经济转型的时间起点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中国虽然在1992年才明确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但事实上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已经开始了全面的经济转型,所以其时间起点应该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而印度经济的真正转型却是在1991年拉奥政府开启全面改革之后,其时间起点自然就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如果从转型的时间起点上来比较两国的经济水平,明显存在不合理性。但是,对于两国的经济起飞的起点上来说,两国又存在基本一致性,因为引领两国经济起飞的产业——中国的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轫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这里把两国的经济起飞的时间起点都定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以这一时间点来比较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发觉,中印经济起飞时总体水平基本相当,但又各具优势。

首先,两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基本相当,但中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值大部分高于印度,而印度的服务业发展水平领先于中国。

从两国的经济总量来看,按市场汇率计算,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GDP明显高于印度,按人均计算也略高于印度。但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则两个方面都略高于中国。

这种市场汇率计算的数据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的背离,这应该主要是汇率原因,由于当时中国实行的是统制外贸政策,汇率曾长时期高估,故在比较中印两国的经济水平时,购买力平价应该说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两国的状况。当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印度经济水平高于中国也不能说印度相对于中国存在多大的优势。实际上,从产值的角度上来说,当时的中国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的产值都明显高于印度。

从对比来看,中国在工业方面与印度相比已经在起飞之时就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在重要工业产品方面已经明显超过印度。在农业产品方面,粮食产量和印度相比也有明显的优势,只是一些经济作物上有所逊色。另外,尽管印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实行绿色革命,但是在种子的改良以及化肥的使用方面中国明显走在印度前面,所以该时期中国的粮食单产量明显高于印度。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粮食单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没有太大的劣势,谷物单产量达到每公顷3027千克,而印度仅为1324千克。

其次:印度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明显优于中国。

当时中印GDP总体相当但中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值上的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二者产业结构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忽略服务业的发展,所以服务业发展水平一直很低,所以中国的三大产业的比重一直存在工业比重畸高,服务业比重极低的情况。1980年中国三大产业的比重为:31.1:48.5:21.4。而印度的服务业却获得了较为正常的发展,三大产业的比重明显比中国要合理一些。1980年三大产业的比重为:38:26:36。相应的,两国的就业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中国就明显不如印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尽管印度绝大多数的工农业产品的产值与中国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印度的工农业从业人口的人均产出却并不比中国有多大的差距,其中印度的农业人均产出当时甚至还高于中国,1980年中印两国单位农业劳动力的产出分别为:161美元和269美元,印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由于印度的农业人口比例略低于中国,所以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也略高于中国。198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19.39%,而1981年印度城市化率为23.7%。

最后,印度的经济开放度高于中国,但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大于印度。

由于中国改革前禁止外商投资,也禁止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再加上曾长时期受到西方国家的禁运,上世纪60年代后又与苏联关系恶化,所以改革前中国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比较少,除了上世纪50年代曾得到过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援助以及在上世纪6、70年代曾利用过极少量商业贷款引进了一些日本和西欧的技术外,长时期曾基本上只有贸易往来。而印度虽然也没有真正对外开放,对于外商投资与对外贸易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但毕竟对于各种经济交往的方式都没有采取禁止的做法,再加上印度改革前与两大阵营都具有良好的关系。所以改革前印度经济的开放度明显高于中国,与外界的经济往来明显较中国密切。印度一直吸引了一定的外商直接投资,70年代在印度的跨国企业就曾达到540多家。另外,印度还曾从美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以及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亚洲发展银行等国际组织获得过大量的援助。但尽管如此,由于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明显高于印度,再加上中国一直奉行鼓励出口的政策,所以,改革前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量明显高于印度。

可以看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印经济起飞之初,两国总体上在同一水平之上,差异只是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国的实物生产上较印度有一定的优势,而印度的服务业发展优于中国,中国的产业结构畸形化比较严重,而印度则相对正常。另外,印度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好于中国。当然这些差异都没有给后来两国的经济起飞带来决定性的影响,真正造成后来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还是改革之后的政策和战略。

同类推荐
  • 西部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西部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基本理论体系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重点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难点,针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等内容。
  • 马上就上手的96个赚钱小生意

    马上就上手的96个赚钱小生意

    本书从上班族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挑选了96个易做易学的赚钱小生意,告诉上班族们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来创业致富,为自己增添额外的收入来源,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用博弈论的原理和精神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人生时时皆博弈,生活处处皆博弈。博弈可以令我们充满智慧,令我们理性选择,令我们克制自私的天性,令我们关爱他人,令我们豁达,令我们从容前行。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将博弈知识和故事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博弈技巧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
  •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本书通过经纪业务佣金率、承销费用率对证券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还在搜集整理了大量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解决了目前对中国证券业市场行为的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问题。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热门推荐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侠岚之逆天改命

    侠岚之逆天改命

    穹奇被消灭后,世间迎来了短暂的和平。然而在众侠岚准备松懈时,假叶竟逃跑了。危机再次降临,侠岚们又会如何面对这新的危机呢?三位少女意外穿越侠岚世界,是无意之举?还是命中注定?他们的到来又会发生什么?穹奇究竟是死是活?神秘女子诺萱又被何人指使?危机正笼罩着侠岚世界,新的冒险、新的命运、新的旅途,开始了!一对恋人相爱却不能相守,爱着对方却不得不伤害对方,他们的命运就难道只能是这样吗?不,我们不接受!我们要逆天,要改变这悲惨的命运......
  • 穿越之我的古代囧事

    穿越之我的古代囧事

    “主子,听说王妃已经到了凤凰古镇,参加了当地最有名的抛绣球招亲,听说还调戏了赵家的姑娘,被乱棍打出了;”雪无痕在喝茶,面无表情的说道:知道了,让人把赵家的人处理掉,干净利落点。“主子,听说王妃在平遥古城里看中了个帅哥,而且是个青楼的小官。”小影子心经胆颤的汇报着;雪无痕无奈的苦笑,说道:“是吗?她只是玩玩的,等她玩够就做了他,哪只手碰过琪琪的,就把那只手剁掉。”“主子,听说王妃已经到了最西面的傲龙堡,而且与傲龙堡的堡主彻夜下棋,相谈甚欢。”小影子觉得快被主子身上散发的冷气冻死,而且傲龙堡可不是说能对付就对付的了的主啊。而且刚才他漏报了,是与傲龙堡的堡主夫人下棋才对。雪无痕站起身来,说道:“走,现在出发前往傲龙堡,我要去把这个任性的娇妻抓回来!”
  • 负你九年,等十年

    负你九年,等十年

    “等我一年,你去找我好吗。”离离别人,只怕是最后一面
  • 参见司马夫人

    参见司马夫人

    别人穿盛世她穿汉末别人穿祸水她穿悍妇别人的汉子都是王侯贵人,她的汉子是个狼顾鹰视别人穿三国认识孔明赵云周美郎,她穿三国天天面对司马家狐狸窝……算了,咱也认了,至少丈夫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有个空间也是自己的。啥?老狐狸是重生的?还一开始就看出自己不对劲?看了那么多年笑话真是太过分了!话说狐狸啊,你这重生是决定跟世子玩养成吗?穿越+重生+空间,无史实考据,纯属娱乐。考据党请自觉点右上角离开。
  • Lady Windermere's Fan

    Lady Windermere's F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瑞

    黑瑞

    本该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之中,可是在一次接触之中醒来,面对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是融入其中还是冷眼旁观......
  • 重生都市之全能系统

    重生都市之全能系统

    主角作为一个宅男,在一次意外之中带着一款名为全能系统重生到了1990年.看主角叶浩天如何成为一个全能天才。
  • 破道成仙

    破道成仙

    世本无仙,如何成仙?往昔,御剑大帝的一声长叹,拔剑问苍天,何时能成仙?今日,仙无痕再度轮回。演绎了一场旷世的成仙之路。魔,道,佛,仙的真实演绎!
  • 邪魅使者快走开

    邪魅使者快走开

    我本是躲藏在暗处的一缕孤魂,想要无忧无虑的与母亲一起生活,可奈何你的出现打破了我这美好的幻想,将我带入深渊,我的高傲和自尊在你的残忍下渐渐磨灭。最后却无可自拔的爱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