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3000000016

第16章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1)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的制度需求

农业保险制度均衡分析,涉及到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如果农业保险制度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一种瞬间的结果,如同市场出清一样,那么农业保险制度非均衡就是一种常态。农业保险制度非均衡说明农业保险制度并非完美的,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缺陷。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缺陷,必然被更完善的新制度所取代。如果存在建立新制度的巨大收益,具有制度理性的主体必然会根据成本收益权衡,在收益大于成本时,实施创新,建立新制度以取代旧制度,新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形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制度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现存的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可能从耦合转变为互斥,导致制度收益下降,制度主体将随之进行策略调整、采取新的行为选择,进行成本收益权衡,实现新一轮制度创新,供给能带来更大收益的新制度以替代现存制度。如此循环反复,新制度不断替代旧制度,从而形成农业保险制度的螺旋式动态演化。制度非均衡的存在,说明有实施制度创新的可能性,而成本收益权衡,说明有实施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因此,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如此循环反复,实现了农业保险制度的动态演化,但可能是沿着高效的路径演化,即制度进化,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也可能是沿着低效甚至无效的路径演化,即制度退化,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停滞。究竟出现哪种路径、哪种结果,这就取决于来自供求两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即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互动。

我们为什么需要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制度何以产生?农业保险制度具有何种绩效?需求诱导型的制度变迁有何特征及其引致制度变迁的需求诱导因素是什么?这是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必须加以分析和阐释的制度需求的基本问题,只有对上述问题阐释清楚,我们才能从制度供求力量、制度供求主体互动中,探究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轨迹、动力及其变迁机理。

3.1.1不确定性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人面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外生和内生因素,无法准确地加以观察、分析和预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揭示出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比确定性更为基本。世界是运动的,运动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同样如此,因此,由于运动和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必然贯穿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始终。正如普里高津在其所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中所阐释的“人类社会系统,从本质而言,不确定性是常态,而确定性是例外。”不确定性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制度形成于人类为降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实现人类发展与合作稳定性的需求。“制度通过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为对付“不确定性”,提高对未来的预测力,减少资源浪费或空置的现象,人类通过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信息和技术,构建、设计各种规则,以降低不确定性存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的交易成本。所以,对付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是人类构建包括农业保险等各种制度安排的原始动力。农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

(一)农业生产不确定性的根源: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非平衡性

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环境存在高度的依赖性,即使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农业生产活动仍然摆脱不了受大自然和资源环境的控制和影响。资源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分布,影响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决定了农业的产出水平。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复杂的地理和自然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生态系统演变充满不确定性,导致中国自古到今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影响了社会稳定发展,增加社会发展的交易成本。这种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导致自然灾害风险诱发了中国农民创新各种规避、转移风险的方式、方法,也构成农业保险制度需求的客观基础。

(二)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与农业保险制度的形成

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外部自然环境的不规则变化,自然生态系统演变的不确定性;其次是农业生产主体的有限理性,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和科学文化知识低下的情况下,农民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自然灾害、气候等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农业生产很多时候只能靠天吃饭、听天由命。因此,农业生产主体的信念结构、知识积累水平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农业生产者对未来产出的稳定预期,影响农业生产收益的稳定增长。为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稳定农业生产的投入和收益,使生产者能形成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形成长期化的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农业生产者发明了各种降低生产不确定性、稳定产出的制度安排,农业保险制度就是基于降低生产不确定性、保障生产投入和收益稳定的制度安排。因此,农业保险制度需求的形成与农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客观基础在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在于能降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稳定产出,人们需要这种制度,就在于人们运用农业保险制度能有效规避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业生产,降低农业运作的交易成本,促进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1.2风险转嫁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保险是一种有效的在不同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安排。它能减少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增加经济活动的总收益。”作为一种复杂系统,农业文明系统的演化充满不确定性。当自然环境的干扰过大,或者农业文明系统过于封闭时,系统就很有可能趋于瓦解。而当系统开放时,在外界自然环境的干预下,通过自组织演化,能实现无序到有序的稳定发展。由于外部干预导致的不确定性,所有农业文明系统都面临瓦解和崩溃的风险。为实现农业系统的稳定、有序演变,农业系统必然要保持一定的开发性,以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吸入新的要素,并通过系统内各主体和子系统的学习、模仿、创新及其扩散,将新要素内化于整个系统,从而实现系统演化的有序。农业保险制度的形成,就源自于系统降低演变的无序,规避农业文明系统瓦解,实现农业文明系统稳定、持续演化和发展的创新结果。农业保险制度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不断学习、经验积累、创新的结果,它是“自发演化秩序”。没有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对风险认知的不断深化,没有风险管理方式的不断尝试、创新,没有几千年来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发展,不可能有农业保险制度的形成,没有风险转移的主体动机,不会有农业保险制度的产生。

3.1.3成本收益权衡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制度创立能带来收益,但也要发生成本。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是形成农业保险制度潜在需求的客观基础,但这种潜在制度需求转变为现实制度需求,进而形成制度,还取决于农民创立农业保险制度的成本收益权衡。当农业保险制度创新成本很大,失败的风险很高,而为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益很有限时,即农业保险制度所带来的收益远远低于农业保险制度创立成本时,制度主体——国家(政府)、农民、保险公司都缺乏创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动机和激励。

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创立的成本包括学习、协调、信息搜集、达成协议和实施等成本,农业保险制度所带来的收益包括货币收入增加、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当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社会的科学知识积累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农业保险对农民的收入和福利影响明显时,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学习成本、模仿成本、组织成本和达成创新协议的协调和实施成本就比较低。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预期收益就比较高,农业保险制度需求就比较大,农业保险制度容易实现,反之,则然。在人民公社化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农民对农业保险制度的认知程度、预期收益比较低,而创立农业保险制度成本却很高,如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制度相抵触,承担极高的遭受政治经济处罚的风险。收益低、成本高,所以作为理性人的政府不愿发展农业保险,农民对农业保险也没有多大需求。1982年后我国农业保险能在停办了近30年后迅速恢复,尤其2004年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后,停滞多年的农业保险又得到快速发展,经营主体快速增加,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险种创新不断,关键在于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发生改变,政府、保险公司、农民认识到创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巨大收益,及其为此所承担的有限成本。

3.1.4替代性制度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从制度的功能和绩效来看,农业保险制度与其它农业风险管理制度存在替代性,如储蓄、社会救济、价格补贴、粮食补贴、技术补贴等农业支持政策都是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转移和处置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的利益和福利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无论形式有何差异,其最终目标都将影响农民的福利,进而影响农民生产行为和对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

在农业风险管理制度集合中,替代性制度安排的数量、功能和绩效将影响到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农民对传统农业风险管理制度的认知程度,对新兴现代保险制度的了解和学习程度都将影响到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能否取代作为旧要素的传统农业风险管理方式,取决于与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相比是否更有效率,是否能降低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政府的收益(例如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带来的政府租金和财政收益最大化,农业产出的增加等)。

积谷防荒、政府赈灾救济等传统农业风险管理方式,几千年来已农民所熟悉、所习惯、所认同,并成为传统小农经济下广大农民预灾防损的普遍习惯和共有信念,这种传统的农业风险管理方式已经内化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中,在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只要小农经济下农民的风险管理的传统信念、习惯、风险认知体系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种传统风险管理方式将不会完全消失。而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历程极其短暂,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局部试点、试验到现在不过70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向西方文明学习的结果,农业保险制度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制度植入过程,中间缺少了制度自发演化的过程。学习、模仿和强制性制度移植是否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降低制度摩擦和变迁的成本,避免制度低效和制度锁定,取决于现代农业保险能否有效地融入到农民的生产信念、生产管理方式中,取决于农民学习、掌握这种风险管理方式的时间过程和成本,取决于农业保险这种正式制度能否实现与农民的传统信念、文化价值观、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有效兼容。当农民在农业生产管理中,认识到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效增进农民的利益和福利方面具有传统风险管理方式所不具有的优越性时,理性人动机将使农民产生对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当农民了解、掌握现代农业保险制度的学习成本很低时,对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必然形成。

3.1.5制度环境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稳定的农业社会系统,与外界其它文明和社会的交流有限。稳定的农业社会结构、静态的社会系统、农业为本的文明传统形成了特定的处置自然灾害风险的制度安排,如积谷防荒、赈灾救济等。封闭的社会环境,导致西方现代保险知识很难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普及,难以促使农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变革,创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近代鸦片战争,西方殖民势力入侵,国门打开,中国封闭、稳定的社会系统被打破,现代金融、现代保险、现代科技等文明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并不断传播、普及。在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中,中国进入了制度环境、制度结构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带来农业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现代保险知识、金融知识和现代科技的普及,带来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嬗变。随着农民对现代科技的掌握,对现代金融保险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逐步形成、不断增强。

同类推荐
  •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本书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惠及世界30亿人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已有地研究成果,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本集子。旨在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破解甘肃省的“两大难题”,抓好“三个提升”,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新突破。
  •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本书以甘肃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内涵、特征、首要任务、动力机制、发展战略、主要模式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并设计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包括了关于“封建主义”与“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化:在封建羁绊中步履维艰、封建制度的覆灭和现代化的起飞、封建主义:新时期现代化的沉重包袱、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等。
  •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商品市场概述、中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国商品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以及市场预警系统的编制等。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热门推荐
  • 幕后神秘淘宝

    幕后神秘淘宝

    有一天被所有人背叛,林雨晨在自暴自弃的时候上淘宝意外买了一条价值1块而且包邮的项链。不小划伤血和项链验证,开始了修仙,而他是第世界上5757个踏上了巅峰之路的
  • 道魔途

    道魔途

    正道,魔道,唯心而已新人新做,求收藏推荐
  • 鲲鹏传承

    鲲鹏传承

    有道人盘于古树下,口中念唱:“一念仙佛一念魔,灵台本在方寸间。菩提树下佛非道,一醉一梦一千年。”唱罢,一柄道剑飞出,或纵横于天,或穿行于林,或倒悬于手,或横放于膝。一刹那间,满山血花开,飘红十万里,而后有仙佛陨落,神魔枭首。且看一个逃兵悍匪出身的李昊,如何在这神魔纵横,仙佛现世的天地中,得无上鲲鹏传承,掀起无量量劫!
  • The Land of Footprints

    The Land of Footpri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尸话尸说

    尸话尸说

    我跟植物有个约会。白天不说人,晚上莫谈鬼。
  • 逝:风中的承诺

    逝:风中的承诺

    一个平凡女孩的青春十年的日记。曾经以为爱可以天荒地老,结果却只是往事如烟。
  • 残局浮生

    残局浮生

    这是一个讲天下残局和个人浮沉的故事。大唐在唐罗战败之后,李家皇权、武氏外戚与关陇军事贵族开始借助江湖及儒生势力争夺实际统治权,这个军事残局在各方野心与防范的操控下,硬生生变成了波诡云谲的江湖和儒林厮杀,一个个残局像多米诺骨牌般撕倒,那些本已不该再重现江湖的人、武学、兵器,乃至于鬼,都一个个重返人间,来告诉世人这残局的往事浮生。主角们是这个残局下的孤儿,见识了他们不该见的故事,结识了不该结的故人,在裹挟中各自修炼,各自寻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在浮沉中分野,成一个个江湖浮生。
  • 血洒征程

    血洒征程

    一夜过后,大厦将倾,温情已经不在,亲情却已背叛,爱情它还在吗?
  • 符法天下

    符法天下

    茅山弟子和苗疆仙娘之后。离奇的身世和绝阴之体会给这个平凡的安凡带来怎么不平凡的际遇。一符降魔,一符除仙。万物符生,万物符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