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6000000002

第2章 中国话剧现状及先锋戏剧

The Status Quo of Drama in China and Avant-garde Theatre文赵征谈及话剧现状,无非近几年内我们在剧场中所见的各式剧目,这些剧目背后的制作团队、导演、编剧的水平和创作机制,以及这些剧目的受众反应和社会功能。不可否认,与一百余年前现代戏剧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相比,如今剧场中的话剧作品无疑更加成熟和多样化,然而,话剧作为艺术样式所面临的创作困境和生存危机也是空前的。一百年对于一个艺术门类来说是一段非常短暂的时光,这段时期中国社会又发生着巨大变革,因此谈话剧现状,就不得不谈现状和历史之关系,也不得不谈中国的和外国的之关系。未免说得太多,我们不妨只从目前中国剧场中演的都是什么戏说起,再试着讨论一下距今不算遥远的戏剧现象先锋话剧。

我们的剧场中上演的是什么样的话剧?

自诞生以来,中国话剧就一直在有意识地学习和模仿西方戏剧。而就在这一百年间,西方戏剧本身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风格和样式空前地多样。建国以来,对中国话剧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俄罗斯戏剧。不同于西欧和北美的戏剧,20世纪的俄罗斯戏剧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戏剧家对剧烈的社会改革痛楚而深刻的认识。契科夫充满诗意、高尔基充满阶级意识的剧作都给中国剧作家的创作带来过深刻的影响。除此以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更是对中国影响深重,这个以“体验”著称的表演体系,伴随着其时莫斯科艺术剧院导演中心制的体制特点被介绍到中国,并根据莫艺的风格确立了我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的观念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等概念混合在一起,深深地烙印在话剧人的观念当中。

因此,在今天的剧场中,我们仍然能看到许多这种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之下的戏剧作品。人民艺术剧院的许多保留剧目,如《雷雨》、《茶馆》都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剧目,而这个团体在80年代以后创作的新的经典剧目,如《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窝头会馆》等也秉承了现实主义传统,作品保持了五十年代话剧的风貌。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欧戏剧文学方面出现了诸多全新的结构和写作方式,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和荒诞派剧作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接连出现。剧场方面,对于戏剧本质的探索导致了戏剧观念的不断刷新,布鲁克、阿尔托、格洛托夫斯基、谢克纳、巴尔巴等剧场改革和实践家提出了各自的新理念,他们的实践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造就了今日西方舞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方面,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在西方剧场中进行着不断进行着复原性、或是完全颠覆性的呈现。外来方面,西方许多戏剧家向其他地区的戏剧传统取材,印度、日本、巴厘都被这些戏剧家作为素材的来源地,充满异域风情、迥异于西方戏剧的表达方式在最前沿,最具实验性的剧场中存在着(如法国“太阳剧社”的戏剧实践)。

而中国话剧的创作,除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紧跟过新兴流派的步伐外,几乎没有受到过这些新的实践和戏剧观念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影响的体现是比较模糊的。直到最近的二十余年,中国话剧人开始有意识地借鉴西方剧场中比较新颖的表现形式,出现了默剧、肢体剧、木偶剧(西式的)等新的戏剧类别,在剧场的开放性、观众席和舞台的关系方面也进行了新的尝试。中国的话剧剧场中也出现了一些当代西方剧作家的作品,如品特的表现资产阶级空虚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的剧作,这类作品引起了中国部分城市观众的共鸣。

此外,话剧民族化的探索步伐也未停歇。话剧这种外来的形式如何同中国本土的审美意识、叙述方式相结合,并生成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样式,一直是话剧人探索的一大课题,对于民族化的尝试贯穿了整个中国话剧发展历程。戏曲成了话剧的取材源泉,比如,国家话剧院的导演王晓鹰的作品《理查三世》就在纯粹的西方故事中融入了许多戏曲的表现手法,也大胆地选用了几个戏曲演员这出戏就视觉而言很像是中国传统戏剧。

到了21世纪,占据戏剧舞台的还有大量的商业娱乐戏剧,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遗憾的是,这种戏剧的类型并不丰富,爆笑喜剧、白领戏剧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剩下半壁留给了悬疑推理剧、英美资产阶级咖啡戏剧以及跟随话题热点的其他都市戏剧。审美趣味不高是这种戏剧的另一特点追求利益导致的制作周期短,使质量粗糙几乎成了这类戏的通病,也使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以精良为目标的商业戏剧在这一类别中脱颖而出。

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

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现代化进程急剧加速,这种生产关系上的巨大转变也带来了80年代的新思潮。与之相应,林兆华、高行健等人在剧场中也掀起了一股改革风潮,在新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做出了与当时剧场中存在的话剧样式(主要是现实主义风格)截然不同的“实验戏剧”作品,使80年代的小剧场独具异彩,这种改革被后来者定义为“先锋戏剧”。

中国的先锋话剧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这种表达激情下的产物带有一些超越了理性认知的色彩,因此很难说出具体是受了西方哪一流派或是哪一风格的影响。在进入21世纪以前,先锋话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叛性”。反叛的对象并不确定,是要学习和重新树立的对象也尚不明确。

从文本和导演两方面看来,实验的方向也是不一致的:对于剧作家来说,他们所做的是对于先前被限定的剧作题材和主题的反叛。如高行健的几个作品,《绝对信号》、《野人》、《车站》主题都不一致有的作品甚至难以提炼主题,它描述的是现代人的一种广泛的生存状态。而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鸟人》、《棋人》、《鱼人》)则打破了现实主义塑造人物的法则,力图从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打造“更为复杂的人性”。对于戏剧导演来说,反叛的对象则是走向僵化和刻板的所谓“现实主义风格”。这种写法已经不现实、不自然了,尤其是在80年代这样长期压抑之下终于开放的时期而言。因此,导演尝试走的是反现实主义舞台呈现的路子。剧场中不再给观众营造幻觉,而是追求震撼人心的力量。林兆华导演《绝对信号》的时候将舞台上的第四堵墙打破,也释放了舞台空间,舞台所表现的环境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极简的布景赋予了舞台充分的灵活性。

90年代,继非科班出身的实验者牟森靠排演荒诞派戏剧《犀牛》、《秃头歌女》等而成名之后,话剧导演孟京辉声名鹊起,成了现在许多青年观众心目中先锋话剧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作品《恋爱的犀牛》、《思凡》、《我爱xxx》等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戏剧观众。在孟京辉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形式,比如用话剧腔大声念诵的昆曲曲词,类似于大字报、标语、口号式地说出的爱情观和****冲动,整场戏用不同的语气念出的各种“我爱……”等。这些形式在当时几乎可以说是具有煽动性的。牟森和孟京辉所表达的,既是个体的强烈自我表达,也是一种压抑状态下集体的心声。先锋戏剧甚至部分超越了文艺样式的范畴,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孟京辉也由此收获了一票铁杆的大学生粉丝。2006年我进入大学的话剧社,师姐跟我说的第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你知道孟京辉吗?”

2000年以后,张广天和黄纪苏创作的《切·格瓦拉》成为了又一个“社会事件”式的作品。他们标榜自己做的是“史诗剧”(概念来自于德国马克思主义戏剧家布莱希特,是一种对于西方传统剧场概念的反拨),内容是左右两派立场鲜明的辩论。格瓦拉被赋予了超越时代和其个人局限性的革命偶像地位,这个戏也取得了神话般的票房。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先锋”逐渐成为了商业噱头,“先锋戏剧”也成了主流戏剧的一种样式,思想上不再具备旗帜功能,丧失了词源本义所带有的与主流相悖的特征。如今,人们谈到“先锋戏剧”,已不再是其最初的涵义:一种革新的艺术精神还有与剧场中的习见相悖的创新形式,而是另一种“范型”和“传统”了。主流化和市场化,可以说是先锋戏剧的两个大敌,被这两种趋势裹挟,戏剧显然是“先锋”不起来的。

对于今天的戏剧观众来说,并没有赶上中国话剧的黄金时期。但所幸的是,中国话剧各个类型的佳作仍然能在剧场中见到。对现状难以明辨,是因为我们身处现状之中。所以既然喜爱戏剧,不妨带着或许能够看到一场前所未见的好戏的期待,一次又一次走进剧场。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本书汇编的大部分论文和作品,是作者自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至2008年,整整二十年间曾发表过的论文。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作者多年来在高校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教学中,一直关注和探索的课题,共收入论文28篇,美术、设计作品89幅。是一部含量大,内容广泛的综合性专著。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热门推荐
  • 道神演义

    道神演义

    修道的境界分为道士境,道者境,道师境,道君境,道祖境,真人境,圣者境,天人境。修武的境界分为武士境,武生境,武师境,先天境,后天境,武王境,武圣境,武神境。主角天人修为逆天重生,经历重重的劫难,终于超脱天人,飞升成仙。成仙?这只是刚刚开始,越来越多的势力纷纷而来,甚至高高在上的神王都对其出手,围绕着主角展开一系列的故事。这一切隐藏什么?天地的动荡,似乎才刚刚开始。
  • 豪门不入,冷少不嫁

    豪门不入,冷少不嫁

    她是一名暗黑杀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她瞧不上任何人,但是,外表的冷漠可以骗得了傻子,内心到底什么样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叶子铭、南墨、还有她的儿子傅微阳,这一切都太突然,南墨的蹂躏,叶子铭的告白,小儿子的早熟,一切的一切把她变成了一个没有了爱的人,若不是还有儿子在,她是真的想去死。。
  • 我不是福尔摩斯

    我不是福尔摩斯

    一个脾气不好的警察,一个淡定到死的心理分析专家,这两个碰面会发生什么呢?郑以健说:“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心情,想碰触却不敢,只想着远远看着就好了。”陈晓倩说:“紧张。”陈晓倩在遇到郑以健之前,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种感情叫爱情,郑以健在遇到陈晓倩之前,从来不会以为自己会喜欢上比自己小8岁的人。可是喜欢就是喜欢了,如果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预测,那就太无趣了,不是吗?原来有种感情叫做日久生情。这是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组成的世界,也是一个心理分析专家和一个警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你会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敬请期待吧。原谅作者简介无能吧。
  • 网球王子之王者苍须

    网球王子之王者苍须

    一个心理阴暗的中学生,穿越到了网球王子世界。是意外,还是一个阴谋?华古苍须的网球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 霸剑之怒

    霸剑之怒

    神剑一怒,天下缟素霸剑一怒,苍穹崩裂这是王者的世界,剑的天下!至亲惨死,韩阴千里逃亡,过雄关而一夜白发。几经生死终成霸剑道!
  • 神之女王成长计划

    神之女王成长计划

    千万年前女主创造了这个世界,男主一直都在女主后面看着这个世界的出显,因为某些事情女主变成了一个蛋被一个美丽的花包住。千万年后男主在见女主。本文一对一。(男主强女主更强)觉得好看就打点赏呗!!
  • 抗日之绝世战神

    抗日之绝世战神

    一样的热血,一样的残酷。一个逃兵带着一群神经病经历着不一样的抗日。
  • 倒影

    倒影

    本书为著名作家包光寒的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雪春》《女儿岛》《太阳鸟》《爱情解析》《倒影》等多篇中篇小说。小说内容趋向淳朴和节制,语言更接近刀刻般的礁石,没有杂草丛生。
  • 跨界之爱

    跨界之爱

    文艺版:哪个作者不爱自己笔下的世界,若有一日真可以身处其间,又如何哪个作者不爱自己笔下的人物,若有一人爱到想占为己有,又如何这场看似偶然其实注定的爱恋,会震动世界还是平凡无奇敬请期待~普通话版:未来世界中,爱写小说的女孩借高科技“连接计划”体验到直接身处自己创造的二次元世界的感觉,以凡人之躯隐藏神之能力,与原笔下人物的故事~P.S.故事将穿梭于高科技智能时代&梦幻古风时代~
  • 大唐忍者秘史:大忍无术

    大唐忍者秘史:大忍无术

    最难解的谜团总是在你以为找到答案时才发现,这不过是刚刚开启了一个新的谜团而已。父仇之谜、身世之谜、忍术之谜,光波翼注定要在这谜云中穿行,要在这迷雾中成长。四道忍者各拥其主,会战于秦山,本想遁世的光波翼也只好再度出手。然而他还能像以往那样功成于谈笑之间吗?见证了无常与哀伤的光波翼,又如何面对自己的真相呢?凤凰重生于灰烬,大死方有大活。多少个男女在经历了大死之后才寻得真爱、认清自己,多少位忍者在大死之后才脱胎换骨、堪成大器。腐朽不死,青翠难活。人生只有死活,没有输赢。明白了死活的光波翼终于用世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报了杀父之仇,同时也为所有忍者安排了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