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0000000001

第1章 认识紫砂壶(1)

紫砂壶是江苏宜兴的特产,是一种外表呈赤褐、淡黄或紫黑色的无釉精细陶质茶具,具有优良的宜茶性能。紫砂壶自出现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在具有泡茶实用功能的同时,也逐渐成为集壶艺、诗词、书法、篆刻于一体的艺术品,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颇受普通民众和收藏界人士的青睐。本篇从紫砂壶的构造特点、性能特征、文化内涵,以及与宜兴的历史渊源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使读者对紫砂壶能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

1中国古代茶具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茶具

此器内施青釉以衬茶色,而外壁露胎更适宜加温。古人饮茶之习俗,必先于茶釜中煮沸,再汲入杯、盏等器皿中饮用。

答明代许次纾《茶疏》有言:“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页,缺一则废。”这强调了茶、水、器、火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要谈论宜兴紫砂壶,就不能不说到整个茶文化,尤其是其中茶具的演变历史。事实上,紫砂壶的出现是与饮茶风俗的不断改变和推进分不开的。

茶在最初发现的时候,是被作为草药来使用的。在神农尝百草之后,茶多被人们将其鲜叶直接放入口中咀嚼,根本谈不上使用茶具。至于夏、商时期,由于缺少史料记载,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茶具。到了西周初年,根据有关史料可知,生活中用茶已较为常见,此时的用茶方式主要是烹煮后食用,所用的“茶具”与餐具、酒具等是通用的,即当时青铜质的鼎、陶质的钵等容器。进入春秋战国后,茶除了被用作羹饮之外,也被当作菜蔬食用,茶具也仍然与餐具、酒具通用。

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茶具。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提到“烹茶尽具”,可为佐证。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装茶用的茶箱,也证实了这一时期的茶具已经从餐饮器皿中独立出来。茶具种类既有贮存茶的箱、罐,也有烹茶所用的鼎、釜、壶、瓶,饮茶所用的盂、杯、碗,盛茶的勺等。到了东汉,陶瓷器皿逐渐成为主要茶具。而到了魏晋时期,由于茶饼的广泛使用,又出现了研磨、炙茶的工具,茶具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

隋唐时期,茶具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茶圣陆羽出现之后,饮茶基本上发展成了一种“艺术”。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介绍了风炉、筥、纸囊、碾、拂末、箩、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具列、都篮等材质不同、功能各异的24种饮茶用具,使茶具成为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宋代,开始出现“点茶法”,这使茶具的组成有了明显变化。紧接着“泡茶法”也出现了,茶具基本固定为茶碗和茶壶。当时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青瓷大为流行。而“斗茶”之风的盛行,则使福建建窑的兔毫盏非常流行。

在明清两代,用茶方式以泡饮为主,茶具也简化为壶、杯,但它们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致,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宜兴紫砂壶因其优越的宜茶性,和越来越高妙的制作工艺,在各种材质的茶具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上至宫廷、中及士绅、下至民间,皆广受欢迎的饮茶用具。

2陆羽的《茶经》对中国茶文化及茶具有什么推动作用?

答陆羽,字鸿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今湖北天门)人,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茶经》共3卷10节。上卷3节,主要论述了茶的起源、名称、品质,茶树的形态特征、栽培方法,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采茶叶的用具、要求,同时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另外还介绍了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的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中卷1节,介绍了24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以及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方法。下卷6节,主要介绍了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饼茶、茶汤的调制,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以及各地饮茶风俗的起源、传播,古今有关茶的诗文、故事,并品评了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将当时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等。

《茶经》是对唐代及其以前茶文化的一个归纳和总结,对茶叶生产、饮茶习惯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在很早之前,《茶经》就流传到日本等地,被译成日、英、俄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3中国古代茶具主要有哪些材质?

答从现存的和出土的古代茶具来看,陶瓷是最主要的材质,其数量远远多于其他材质的茶具。

我国的陶瓷历史源远流长,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使用陶器了。到了东汉时期,成熟的瓷器开始出现。陶瓷制器具有洁净、耐高温、易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理所当然地被选择为茶具的主要材质。

除陶瓷外,金、银、铜、铁、铅、锡等金属,以及竹、木、牙、角等,也有不少古代茶具由此取材。它们与陶瓷茶具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茶具的丰富多样性。

4人们经常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什么区别?

先秦时期

酒具茶具不分,为青铜或陶质容器

新石器时代彩绘陶罐(新石器时代)

秦汉时期

出现专用茶具,有鼎、釜、壶、瓶、盂、杯、碗、勺等

隋唐时期

茶具更加丰富,饮茶已然成为一种“艺术”

答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紫砂、瓷器、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紫砂茶具质地致密,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缓慢不致烫手,即使冷热骤变,也不致破裂;用紫砂壶泡茶,香味醇和、保温性好、无熟汤味,能保茶真髓,一般认为用来泡乌龙茶、铁观音等半发酵茶最能展现茶味特色。

瓷器茶具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以白为贵,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精巧,适合用来冲泡轻发酵、重香气的茶。

玻璃茶具质地透明、传热快、不透气,以玻璃杯泡茶,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逐渐舒展的情形以及茶汤颜色,均可一览无遗。缺点是容易破碎、较烫手,但价廉物美。

其他质料茶具,如塑料茶具,往往带有异味,以热水泡茶对茶味有影响,纸杯也是如此,除临时急用外,不宜用来泡茶。用保温杯泡茶,因长时间保温,香气低闷并有熟味,也不适宜。

玻璃茶壶

5什么是紫砂?

宜兴紫砂壶

宋代时期

点茶、斗茶盛行,茶具基本固定为茶碗和茶壶,名窑青瓷盛行

明清时期

茶具以杯、壶为主,紫砂壶脱颖而出。

答紫砂,又叫紫砂陶,是一种无釉精细陶器,用宜兴所出产的质地特殊的紫砂泥烧制而成。其器表光滑坚硬,呈赤褐、淡黄或紫黑色,质地呈细砂粒状,断面的细砂粒状更为明显,故叫紫砂。

紫砂陶器以紫砂茶壶为主,也有紫砂花盆、紫砂文房用具、紫砂瓶及雕塑陈设品等其他产品。

紫砂陶器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与宜兴地区产茶和盛行饮茶风尚有关。从明代中期起,紫砂壶因其优越的宜茶性能,被江南的文人雅士看重和喜爱,得以不断发展,使紫砂壶逐渐成为壶艺、诗词、书法、篆刻兼于一体的茶具,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紫砂器

6与其他陶瓷相比,紫砂陶有着什么样的特质?

草创期

万北历宋年中间期到明代

宋代紫砂壶

借鉴陶缸、瓮和漆器、家具等其他器物的制作工艺,采用逐渐形成的“捏塑法”、“打身筒”和“镶身筒”的基本成型方法。

成熟期

明代

紫砂壶由日用陶发展成工艺美术品,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艺体系,步入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行列。

繁繁荣荣期期

清代

紫砂壶走向全面繁荣,除继承、发展前代器形外,外部装饰发展到顶峰。

复兴期

近代

紫砂壶呈现专业化、商业化、复古化倾向。

空前繁荣

现当代

各种风格的壶艺百花齐放,传统器形炉火纯青,现代陶艺层出不穷。

答紫砂作为一种陶,除了具有一般的陶瓷性质以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质。

首先,紫砂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一为闭口气孔,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一为开口气孔,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这使紫砂陶具有了良好的透气性,在这一点上,那些上了釉的陶质茶具,显然与之无法相比。

再者,紫砂陶表面通过砑光工艺加工,而不施釉,但依然平整光滑,并有着含蓄的光泽,而且用的时间愈久,把玩愈久,就愈能够形成令人备感亲切的温润表层。这种可“养”的特性,也是其他陶器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紫砂陶的泥料含铁高,收缩率小,可塑性好,在制作时黏合力强,又不会黏工具、黏手。这些都是其他陶土远远不及的天然特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紫砂陶艺家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在工艺上能够精益求精,而不必担心接连处会出现合缝不严的现象,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陶瓷茶具所无法做到的。

7与其他材质的茶具相比,紫砂陶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要品尝茶的清香,“火”和“水”的作用非常重要,火需炭火活火,水需清洌名泉,而盛水煮水的器具也要不损害水的甘甜。金、银、铜、锡、陶、瓷等各种材质的茶具,在爱茶嗜茶者的长期使用中,渐渐评判出高下优劣。紫砂壶在煮水和泡茶中,显示出许多金、银、瓷、锡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金属容器有金属的腥味,瓷器由于致密的质地,导热快、易碎等特性,使茶的香味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而紫砂壶的砂性气孔率,表面的温润,传热较慢的温吞吞的朴实感觉,甚至是盖上盖子时的如同木器、玉器那样温和的声音,都与茶的性质十分合拍。

8什么是“煎茶”?

答在唐代以前,人们饮用茶的方法,都属于粗放式的煮饮法,即煮茶法。陆羽在《茶经》里总结这一方法时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认为这种方法很不可取,而极力提倡煎茶法,并详细阐述了煎茶法的具体程序:备器、添炭、炙茶、末茶、煮水、煎茶、酌茶、饮茶。煎茶法和煮茶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煎茶法有一套完整的茶事实践程序,对煎水、备茶、煎茶、酌茶、饮茶等程序极为重视,同时煎茶不再像煮茶那样加入葱、姜、枣、橘皮等调味品,而只加入少许精盐,用来调和汤味。晚唐以后,煎茶时连盐也不再加,成为完全的清饮了。

由于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追求,并有一套较完整的煎茶程序方法,因此一经陆羽提出,立刻在文人雅士、王公贵族间得到了广泛响应和推崇。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是这样评述的:“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陆羽创立的“煎茶法”,使中国饮茶活动从生活领域提升到了精神领域和艺术创造的高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茶具的演变。

9什么是“斗茶”?

答斗茶始于唐代,当时称为“茗战”,后于宋代盛行,称为“斗茶”。斗茶最初见于以出产贡茶而闻名的建州茶乡,是一项在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的比赛活动,具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颇有趣味性。

斗茶胜负的决定标准,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汤色即茶水的颜色,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者则稍逊。汤花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有两条标准:一是汤花的色泽。由于汤花的色泽与汤色密切相关,因此汤花的色泽也以鲜白为上;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斗茶多为两人,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术语叫“相差几水”。范仲淹在《斗茶歌》中对当时斗茶情况做过描写:“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茗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10什么是“点茶”?

答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时所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当时饮茶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讲,就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将茶直接放入容器中烹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放在杯、碗中。然后用容器烧水至沸腾,先注入少量沸水将碎茶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冲点,同时用“茶筅”搅动,使茶叶上浮,有利于茶叶与水交融为一体。茶筅一般用细竹制作而成。

点茶法和唐代的煎茶法具有明显区别,与今天主流的泡饮茶的方法很接近,因此相对于煎茶法来说,是非常“先进”的,所以出现之后就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当时人们时尚的饮茶方法。

同类推荐
  •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内容,并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了详实的了解。
  •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电视摄像艺术

    电视摄像艺术

    本书对电视摄像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电视摄像从入门到提高再到电视艺术创作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热门推荐
  • 火影之欲生

    火影之欲生

    一雷:“大家觉得我怎样呢?”伊鲁卡:“懒鬼。”卡卡西;“吃货。”自来也:“色狼。”大蛇丸:“怪物。”鼬:“强者。”鸣人:“我觉得师傅超级好啊!!!”众女:“自来也说得对!”一雷:“喂喂喂自来也!到底谁比较色啊!”
  • TFBOYS之回首又见他

    TFBOYS之回首又见他

    一次遇见让我永远忘不了你,我骗你,有我的原因,我不想因为这些,让我们失去我们的友情。我只是茫茫粉丝中一个,对不起,不过我保证,十年之约,不离不弃
  • 杀手狂妃:邪王狠狠爱

    杀手狂妃:邪王狠狠爱

    她,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冷漠无情,仿佛世间一切与她无关。他,神秘,玩世不恭,连皇帝都要敬他三分。可是……当当杀手穿越成废材三小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变化呢?被干娘辱骂,被二姐大姐欺负,她唯一的亲人吗,只有疯癫的父亲了。既然她穿过来代替这副身体了,那还有什么不可能,惹她凤苍岗,只有死路一条。废材?对不起,姐分分钟逆袭给你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惊恐尸界

    惊恐尸界

    我被爷爷养大,爷爷却在我没出生前就死了。你真的确信每天擦肩而过的都是人吗?我叫天机,为解除被人种下的千年咒怨,踏上寻找充满妖异鬼怪的惊恐尸界……
  • 逆空道

    逆空道

    谁说穿越的一定是主角,我们的穿越者不过是个配角,他不断地朝着杀死主角之路迈进!谁说偷渡客就一定要低调,我们的地藏菩萨还不是一样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谁说主角一定带着幸运光环,我们的主角总是遇人不淑!不断遭人暗算!谁说最厉害的神通道术都离不开虚实本源!我们的主角自创妙法空空,万法皆空的《空道》!到了最后,我们的主角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不要崇拜哥,哥是被逼的,千万别把哥当传说!
  • 鸿蒙创世

    鸿蒙创世

    “一元之初,鸿蒙立;化而为本,混沌毁灭;分三才,生五行,演世之万物。然,大道不公,天生而常缺,故,不得善终。碧玉竹,无瑕木,鸿蒙灵种破天路;噬心根,五行藤,大道之基方始成……”一段来自远古的低语给了苏牧不一样的人生。末世挣扎,机关算尽,只是为了活着;离开家乡,一步一生死,也是为了活着;当一日,登凌绝顶,却是要捅破了这天,踏碎了这地,让我来瞧一瞧——什么是天!凭什么主宰着一切!这世间万物!是真?还是假?
  • 桃恋凡尘

    桃恋凡尘

    它本是蟠桃园中的一颗仙桃,却在孙大圣掌管蟠桃园时被他一不小心给踹下了凡尘。还未化形就遭遇危险,被幼时的他所救,而这一切是冥冥中早已注定还是一次偶然?似舞新书【剩女迷行】已经上传,望大家多多支持
  • 人生紧要关头的手段

    人生紧要关头的手段

    本书立足于现实,收集了人生紧要关头的各种手段。内容包括:“成功做人,超越人性的弱点”、“闯出自我的天空,从点滴做起”、“掌握做人方法,成功需要技巧”等。
  • 穹顶纪

    穹顶纪

    大陆被禁封千年的秘密人类被折断翅膀的幕后黑手命运的齿轮不停的旋转,一切终有轮回千年前埋下的伏笔。今日开始显现